新华网:南京教师杨云力创纸牌教学:开发幼儿数学思维

纸牌,向来被人们认为是赌博的工具,让幼儿从小学玩扑克牌,你敢吗?南京教师杨云告诉记者:“恰好相反,纸牌其实是幼儿数学学习中最大的学习资源。”

blob.png

  杨云在向朋友们展示纸牌教学的原理.受访者供图

  (一)幼儿数学思维发展的痛点在哪里,她发现了

  杨云1962年9月出生在黑龙江省密山市8511农场。家中兄弟妹四人,她排行老二。父亲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小时候对什么都好奇,看了地雷战,就在自家门口的小路上和小伙伴们挖个坑,上面用铺上蒿草,再撒些土在上面做伪装,路人一不小心就中招。听到故事中美国大兵跳伞,就撑起一把油纸伞从茅草屋上跳下来……30多年后在南京的古林公园圆梦真正玩了把跳伞。小时候的她像男孩子一样喜欢枪,弹弓,喜欢弹溜溜,抽陀螺,摔泥娃娃,滚铁环,爬树,滑冰刀等,那时他们的玩具都是哥哥带领他们亲手制作。冰天雪地里,他们坐在狗爬犁上大声呼叫,任耳边风呼呼吹过。开心至极的场景历历在目。

  杨云回忆到这些童年经历,她对记者说:“我们童年时的游戏活动,在现在的孩子中就很难实现了,这其实对幼儿的数学思维发展很不利!”

  1988年,她离开家乡来到了六朝古都南京工作和生活。大城市的喧嚣,每天都行走在车水马龙之中。2004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了一位记忆大师,跟他学习了一些记忆法,有个项目就是记忆纸牌。那时为了打发路上的时间,她就开始用纸牌做记忆训练。2010年南京地铁开通,一次在地铁上,一个爷爷在教孙子加法,3加5等于8,刚刚教会小孙子,爷爷就迫不及待地考孙子,5加3等于几?爷爷没想到孩子不知道,爷爷训斥孩子。她转头看着孩子,突然发现孩子盯着她手中的纸牌出神,她灵机一动,抽出5和3各一张牌,当孩子说出3加5等于8时,她又拿出一张8。她从包里拿出一张纸撕下一角写个加号和等号给孩子,让孩子在座位上摆。孩子把3和8放在不同位置摆了几遍后,忽然高兴地对爷爷说我知道3加5等于8,5加3也等于8。她问孩子为什么,孩子歪着小脑袋说:3和5可以换位置。

  杨云突然觉得,现在的孩子没有原汁原味的童年游戏,这阻碍了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这是幼儿数学思维发展的痛点。但纸牌会不会是一个很好的替代品呢?

  (二)朋友间的聚会,坚定了她研究纸牌教学的脚步

  2011年的春节,杨云和几个同事去朋友家打牌。当天朋友四岁的儿子收获了好多种不同类型的玩具,还有他们带来的几个孩子陪他玩,本以为他会对那些玩具感兴趣,想不到的是他总是伸手去抓桌子上的牌。无奈,他妈妈就顺手扔给孩子一副旧牌,想不到的是,他竟然津津有味地拿着纸牌玩起来了。他一会儿教其他小朋友认数字,一会儿把牌摆成长方形,并在两条边各留了一个口,命名为一个是进口,一个是出口,玩起了猜牌(猜牌上数字)的游戏。一个游戏刚结束,小家伙又拿出一张红牌,一张黑牌对小朋友们说:“我举黑牌你们就跑,我举红牌你们就停!”杨云看着孩子旁落无人的玩耍,看着手中的牌,突然发现纸牌上有太多未知的信息。原来纸牌也可以是数学学习中的最大教学资源。把纸牌带进课堂的想法由此产生了。但是接踵而来的是比研发纸牌游戏本身更大的观念挑战。很多家长抵制孩子接触纸牌,因为纸牌被贴上的标签就是“赌博的工具”。她知道任何语言去抗辩都是苍白无力的,只有用行动去告诉人们纸牌还有很多标签,比如数学思维工具,注意力训练工具,亲子沟通工具,社交工具等等。

  有个单亲妈妈因前夫赌博离异,谁跟她提牌她跟谁急。当她知道她的教学教具是纸牌时二话没说转身离开。她以为他们永远不会有交集的。半个月后她带着孩子来找杨云,请杨老师收下她的孩子,参加纸牌游戏训练。杨老师很吃惊她的转变。这位妈妈望着杨老师诧异的表情道出了实情。原来她朋友的孩子是杨老师的学生。周六下午她带孩子去朋友家玩。两个大人聊天,两个孩子就在孩子的房间里玩耍。两个孩子玩的游戏里有单双数,她的孩子总是把单双数搞混。朋友的孩子就用纸牌教他儿子单双数,很快小家伙就能分辨单双数了。她的孩子来了兴致缠着朋友的孩子再教他玩别的,两个人又玩起了纸牌金字塔凑十法。当她推门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玩纸牌时,气不打一处来。朋友让她冷静先问问孩子用纸牌做了什么,孩子泪眼婆娑,一脸无辜的看着他的妈妈,她心软了,说给你一次解释的机会。孩子先是拿出纸牌指着上面的数字告诉妈妈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然后让妈妈跟他摆金字塔,教妈妈凑十。她忽然发现纸牌并不是张着血盆大口的恶魔。它有那么多可以利用的价值为什么自己一叶障目看不到呢?就是因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

  (三)接触创意法教育理念,她明白了:有时候看似“最差的”教学方式,其实是“最优”的,她终于找到了理论依据

  杨云老师的纸牌教学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但是要走得更远,必须有理论依据和专家的指导。杨云遵循蒙台梭利说的 “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 ;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这个理念,但是你也可以用其他教具进行教学,为何非得用这个有争议的教具来进行教学呢?怎样才能获得独有的理论支持呢?

  一次,杨云在网上无意中看到了我国创意法教育创始人郭成志老师的介绍。她发现的利用纸牌游戏来开发数学思维的研究,遵循的恰恰是创意法教育中所倡导的“双脑教育”。前面例子中提到的单双数的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双脑教育的典范。认识单双数是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的数学内容之一,数学活动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在教学中容易枯燥乏味,影响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而《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会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纸牌上的数字、颜色、图形等相互关联。数字是抽象的概念,图形是量的表现形式。数字和数量同时呈现在儿童面前,儿童通过形象的图形来理解抽象的数字变得简单、容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左右脑同时处理数量关系。

  同时,基于双脑教育,创意法教育还有自己独特的理念:最差即最优。该理念诠释为:我们面对看似“最差”的教育资源,有时候往往是“最优”的,只是我们需要用“创意法”换一个角度来看。纸牌教学就是这样一种看似“最差”实则“最优”的教学方式啊!看到这里,杨云当夜辗转反则。怎样联系到郭老师呢?感谢网络,杨云终于通过郭老师领衔的创意法教育课题网联系上了。

  杨云通过申请郭老师所主持的国家级课题的子课题《利用纸牌游戏创意开发儿童数学思维的研究》并立项,成为了创意法教育研究大军中的一员。

  课题组专家认为:

  纸牌的翻牌、读牌游戏能训练儿童各种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的敏锐性并培养手眼协调能力。用纸牌游戏帮助儿童建立几何图形意识,自由拼组,全部由纸牌完成。在游戏中培养儿童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通过操作活动,将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儿童易于理解。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培养儿童初步的数量概念。每一种纸牌游戏都可以训练儿童观察、分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游戏中培养专注力,培养亲子关系,让孩子在游戏、在解决矛盾冲突中完善人际关系。

  同时,郭老师委托他所授权成立的北京郭成志教育科技对杨云的事迹进行“创意故事”提炼。该机构将和相关中央媒体合作,对杨云的“创意故事”进行传播。(方正)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