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论文:高中艺术生古典诗歌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艺术生古典诗歌教学策略研究

一.艺术生教育的现实需要

几年的艺术生语文教学让我切身体会到,随着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全国高校的持续扩招,艺术类的高中生源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很多学生在高中选择艺术院校或其他院校的艺术专业作为他们的奋斗目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此深感隐忧,在全国艺术类招考日益火爆的今天,高中艺术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没有明显提高,相反有下降的趋势,这势必影响高中艺术生的高考和以后的艺术人生。因此,对高中艺术生的语文教学研究己是势在必行。

以笔者所在的河源市为例,高中艺术生是普通高中学校升学的利器,有着良好的教育效益,但是艺术生也是普通高中的软肋有许多考生的专业成绩虽然突出,但由于文化课成绩偏低,而导致落榜,成为学校、老师和考生心中永远的痛。要使原本各门文化基础薄弱的艺术特长生的成绩有大幅度的提高,根据现有高考科目设置情况,其中一个重要的途补就是要选准学科突破口,突破一点,带动全面。而从当前艺术班特点分析,最为合适的突破口是语文科。因为语文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基础学科,也是学生学习时间最长、学习环境最有利的学科,更是学好历史、政治、地理的基础。抓好古典诗歌鉴赏,有助于提高艺术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成绩,也有助于艺术生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

二.语文诗歌教学的现实需要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古典诗歌教学有比较高的要求,诗歌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比重较大。普通高考要求背诵60篇古诗文,并在积累、感悟、运用的基础上进行诗歌的阅读鉴赏。新课标是如此重视古诗词鉴赏教学,而现在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现状并不乐观,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得分率一直偏低,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和运用也不理想。

笔者自参加工作以来,所教班级有不少的艺术生,并作为班主任和语文科组长任教过艺术班的语文课,对艺术班的诗歌教学有较深的认识和感触。在高中艺术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教学是被广大语文老师普遍认为比较难的。教学过程中,一篇古典诗歌鉴赏课程,有的教师会上成有言无文的翻译课、背诵课和技巧课,忽视了古典诗歌本身的文学性;有的教师会详细分析讲解使诗歌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神韵;有的教师会把古典诗歌课程当成训练课,通过大量训练来达到应试的目的。这些教学的结果使得学生对诗歌鉴赏不喜欢,甚至不愿意学习古典诗歌。由此可见古典诗歌教学背离了它应有的方向,走入了应试的泥沼,很难发挥古典诗歌引领学生进行审美体验的作用,对古典诗歌教学进行探究己迫在眉睫,必须探索出具有艺术生特色的古典诗歌教学之。

三.本研究具有其特殊意义

(一)研究的范围

本研究所指的“高中艺术生”,是指普通高中以学习训练某艺术门类(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影视编导、播音主持等)、通过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术科考试全省统考或学校单考,再通过高考文化课统考,进入艺术高等院校及其他院校的艺术专业学习的学生。本研究所指的“古典诗歌”,是从先秦到近代时期的古体诗和近体诗,主要包括唐以前的((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以及唐代及以后的律诗、绝句、词和散曲等。本研究所指的“高中艺术生古典诗歌教学”是指在全部以艺术生(主要为音乐生和美术生)为教学对象的教学班级(艺术班)进行的古典诗歌课堂内外教学。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一方面,古典诗歌教学虽然有着浩瀚繁多的研究和著作,但是针对于艺术生这一特殊高考群体的研究较少,多见于一些教育期刊。本研究力图探索出符合艺术生实际的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丰富艺术生较为集中学校语文教师的学科教学理论,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教研理论与和艺术生古典诗歌教学的统一性。另一方面,诗歌教学是中国最具传统的教育内容,诗歌与艺术,特别与音乐、美术是天然的姊妹花。本文通过对高中艺术生诗歌教学的探索,将进一步把诗歌教学和艺术修养、文学涵养相结合,有利于拓展传统文化继承、教育和传播理论。

(三)研究的实践意义

一方面,有利于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本研究的成果可以为语文教师的艺术生古典诗歌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通过改变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素养,培育文艺人才,传承优秀文化经典。21世纪最重要的人才,艺术生具有较强的文化传播能力,本研究成果直接作用的对象是高中艺术生,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古典诗歌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增强高中艺术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利于提升高中艺术生的文化修养,有利于增强高中艺术生艺术创造的文化性,使得我们广大的艺术生能够更加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地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中华的文化复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第二节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教育学术界发表了不少有关古诗词鉴赏教学研究的文章,各种期刊杂志、语文学科研究论著中论述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文章更是数不胜数,特别是实行新课标以来,出现了很多新的观点和视角。

有的论者认为古典诗歌鉴赏教学要注重诵读。如徐明霞《高中诗歌教学“悦”读与同步练写初探》、吴春华《论古典诗歌吟诵教学》、高尚权《浅谈古诗词教学中提升阅读鉴赏能力的策略》等都强调古诗词教学应重视诵读,以此来培养和激发学生读诗、学诗的兴趣。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但古诗词鉴赏若只重视诵读,还是不够的。因为单纯的诵读,当代的高中学生仍然无法完全领会古典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情感等古典诗歌更为深刻的内涵,还谈不上是鉴赏诗歌。

有的论者从教学法这方面来研究古诗词鉴赏教学。如安治国((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研究》、赵萍((高中古典诗词教学探究》曾莉《高中古典诗歌五步法教学实践例析》,都强调古诗词教学注重背诵,注重塑造意境,注意知人论世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就艺术生的古典教学而言,其针对性还不太强。有的论者从诗歌鉴赏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如张立红《普通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困境之突围策略》、张海波《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张树强《滨州市普通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都是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新的课程观、教学观结合的产物,在探索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围绕高考这个大方向分析诗歌教学和地区的现状,提出了改进现有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方法及策略,对高考大纲的研究及对历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进行分析,并在分析和探讨中总结出相应的备考策略,较好地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还有的论者谈到了古典诗歌教学与音乐、美术的关系。如静宁《引入音乐元素,让诗歌教学更精彩》、陈寿江《中学诗歌教学如何落实音乐美》[12]、李她《用音乐进行诗歌教学的探索》昌晶晶《读品画比写巧妙学诗歌一一诗歌教学有效性初探》等,都注重把音乐和美术引入到古典诗歌教学,探索新形势下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些论著具有普遍性,没有关注到艺术生这一特殊群体,针对性、有效性不足。总体来看,近来年,对古典诗歌教学的研究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反应出广大学者和教师对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的重视。但是对高中生中艺术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诗歌教学缺乏关注,也较少谈到诗歌教学与音乐、绘画之间的结合。笔者试图凭借在河源地区高中语文教学一线的直观感受和教学经验,以河源市为调查样本,通过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艺术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结合新课程标准,有针对性探索具体的高中艺术生古典诗歌教学策略,把语文古典诗歌教学同学生的艺术专业和兴趣相结合,找到符合艺术生教学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高中艺术生古典诗歌教学的诗情结合、诗画结合、诗乐结合,以期能引导艺术生注重经典、学习经典、传承经典,让高中艺术生爱上古典诗歌爱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第三节研究方法

本研究力图以河源为调查样本,通过较为广泛和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初步明晰当前高中艺术生古典诗歌教学现状,具体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和广大语文教师一道推进高中艺术生的诗歌教学和语文教学改革,改变现有的教学现状,提高艺术生语文教学水平。

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一.文献分析。本文写作充分利用文献资料,对这些文献的利用主要分为以下步骤:搜集、阅读和整理,再通过比较、鉴别和推理,去粗取精,寻找逻辑线索,适当取舍,合理运用,争取在己有的学术著作和文章中得到启发,找寻到适合高中艺术生的教学方法。

二.调查研究分析。一方面,本文以河源市为样本,重点调查河源地区具有较多艺术生的学校,了解艺术生古典诗歌教学现状,探讨研究符合教学实际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另一方面,本文从高中艺术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出发,对这一特殊的高考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并通过与他们的沟通交流,对适用于他们的古典诗歌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研究。

为了实现调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本次调查以笔者所在的河源市为调查样本,以艺术生集中且有艺术特长班的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包括市直的河源中学、河源市田家炳中学,源城区的东埔中学,和平县阳明中学,东源县的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东源高级中学等河源地区主要的艺术生集中的学校。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出问卷576份,其中学生问卷526份教师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50份,其中学生问卷500份,教师问卷5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到达了95.5%。在问卷的设计上均采用表格无记名形式,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真实性和普遍性得出的结论有力地支撑了笔者论点,使得论文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指导意义。

简况

河源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下辖源城区、东源和平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区域面积15821平方千人口358.39万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河源作为全县米省最重要的生态发展区,经济相对落后,除源城区外,其余5县均为贫困县。河源现有普通高中25所,其中,市直2所,即河源中学、河源市田家炳中学;源城区1所,即东埔中学;东源3所即东源中学、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东源高级中学;和平5所即和平中学、阳明中学、福和高级中学、四联中学、俐江中学;龙川县6所,即龙川县第一中学、龙川县实验中学、龙川县田家炳中学、车田中学、铁厂中学、金安中学;紫金县4所,即紫金中学、紫金县二中和紫金中山中学;连平县4所,即连平中学、附城中学、忠信中学、隆街二中。

在这25所高中里,艺术生相对集中并设有艺术特长班的学校主要有河源中学(高三艺术统考后设置),田家炳中学,源城区东埔中学,东源县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平县和平中学、福和高级中学、阳明中学东源高级中学,和紫金县紫金中学,连平县连平中学、附城中学等。其中,以体艺为办学特色的学校主要是和平阳明中学和笔者曾经任教的东源高级中学。笔者调查问卷的对象主要集中在阳明中学和东源高级中学两所学校,其基本情况如下:

阳明中学是和平县唯一一所体艺类特色学校,是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阳明中学拥有艺术楼、美术楼等专门的艺术生培养场所,美术、音乐教学功能室较为齐全现有艺术特长班23个,艺术生1000余名,艺术班语文教师15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1人,被评为省、市、县优秀教师的5人,南粤山区优秀教师1人。近年来,阳明中学艺术生教学成效显著,在2011年高考中,全校艺术生入围本科136人(美术类90人、音乐类46人),其中美术类考生黄国锋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成为河源市美术类被清华大学录取第一人。

东源高级中学是全县推进教育强县工作,落实高中进城战略,于2007年新设立的一所以艺术特长为办学理念,以打造粤东北山区艺术名校为目标的学校。学校功能场室较为齐全,配置了美术、音乐教学功能室20余间,现有艺术特长班22个,艺术生1200余名,艺术班语文教师14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1人,被评为省、市、县优秀教师的3人。在2011年普通高考艺术类术科统一考试中,美术类参考人数96人,入本科资格线93人。其中1人取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术科本科资格,3人取得中央美术学院术科本科资格,2人取得中国美术学院术科本科资格。在2012年普通高考艺术类术科统一考试中,美术类参考人数207人,182人通过省统考本科资格线,其中4名考生取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本科入围资格证;音乐类参考人数26人全部通过本科资格线。

第二节高中语文教师古典诗歌教学现状及原囚分析

一.教师对教育的热情不够高

教师是一个光荣的称谓,被誉为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以其传道授业解惑、传播知识、弘扬文化的社会功用以及甘于清贫、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一直以来都受到世人的尊重。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师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福利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而语文教师对教育的热情却有所下降。通过对河源市50位正在或曾经教过艺术班的语文教师的教育热情的调查问卷(见表1,其中42%的老师对教育的热情减退,有34%的老师对教育热情没有变化,只有24%的教师对教育热情有所提高。高中语文教师有一首坊间打油诗“上辈子杀了太多猪,这辈子来教书;上辈子得罪了太多人,这辈子教语文;上辈子惹恼了太多神,这辈子教艺术生。”充分反映了他们对高中艺术生语文教学的无奈和缺乏激情。

通过对教师教育的热情不够高原因的调查和笔者本人自身体会,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教师要“戴着镣铐跳舞”。语文教师大多希望教育更纯粹,“但是要知道,教育是不能离开种种社会关联而独立的。”现行的教育制度让老师既失望又无奈,教师只能“戴着镣铐跳舞”。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核心的评价考核体系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素质教育提了很多年,也推进了很多年,但是效果有限,学生综合素质始终还是排在成绩之后。作为人民教师,自然看得到这一现行教育制度的问题和缺陷,却无力去改变这一切。有责任心的教师在不影响学生成绩的前提下,艰难地推进着素质教育,但是一学期的课程有限,按照全市全县、全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和繁多的考试之后,留给老师自己安排的时间非常有限。另外,教师还疲于各种计划、总结、会议,对教育的热情难以高涨。

(二)教师要“捧着饭碗教学”。公立学校教师是财政全额拨款事业编制,曾经是人们羡慕的“铁饭碗”。近年来,随着各项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也需要“捧着饭碗教学”。以广东为例,广东实行教师绩效工资以来,教师需要完成相关的绩效部分,并按照绩效评定办法开展教学和教研活动。同时,教师评价体系还引入了学生评价这一方式。很多学校都很看重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但是由于学生大多还是未成年人,他们的评价不免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这导致很多教学好但负责任、严要求的教师得不到公正的评价。有教师感慨:“教书教得好,不如把学生笼络牢;教书要求严,不如和学生聊聊天;教书负责任,不如自己向钱’奔”,如此教师的教育热情如何能够高涨。

(三)教师要“凭着职称增值”。在很多西部和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有限,教师的工资水平较低,教师要想获得更高的待遇途补并不多,一般只能通过职称的晋升来获得。另外,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评聘分离的教师任用制度己逐渐在全国开展教师晋升职称以后,还面临着能否被聘用的问题。以河源市为例河源己开始实行评聘分离制度,教师职称实行评定和聘用分开只要条件符合,都可以申请评定上一级职称,再通过竞争,优胜者才能被聘为其所申请的职称。因为一所学校职数有限,教师的流动性又相对较小,让一些教师看不到希望,对教学热情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教师对艺术生的认知不够深

作为教师,我们从进入师范学习的第一天起,就被教导要以有教无类的态度来教育所有的学生;作为教师,面对不同学生我们要充分了解认识他们,应材施教来达到教育目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关心学生,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面对高中艺术生这一高考学生中较为特殊的群体,语文教师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在学生时代最主要的传播者,作为艺术生除专业课教师以外,最能与艺术生思想沟通的教师,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认识他们,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让广大的艺术生在艺术的道路上能够走得更远、更好。

然而,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对艺术生的关心程度如何呢?河源市50位正在或曾经教过艺术班的语文教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关注情况的调查问卷显示,当前河源地区的艺术班语文教师中,对学生的了解认识和关注程度最深的是作为班主任的语文教师,81.8%的班主任语文教师关注艺术生的家庭情况,100%的班主任语文教师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基本了解了艺术生的毕业学校或家乡,会主动在课下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进行过家访或电话家访,对艺术生的其他文化课和术科成绩也基本掌握;任课教师中,41%关注艺术生的家庭情况,69.3%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相对于班主任较低。从教龄情况看,教龄在5年以下和教龄在10年以上的语文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认识和关注程度比教龄5-10年教师要高。

造成高中艺术班语文教师对艺术生的认知不够深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与教师的责任大小有关。作为班主任,在艺术生学习和生活管理方面负有更大的责任,他们需要时常了解学生的动态,处理艺术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排解艺术生的各种困惑和苦恼。他们责任大、工作细,对艺术生的了解认识和关注关心就多。其他只是任课教师的语文教师,对学生所负的责任除了学科教学和课堂管理之外,基本没有其他,与学生交流相对就少了解认知程度就低。

(二)与教师的教龄有关。教龄在5年以下的语文教师,刚离开大学校园不久,大多还没有结婚,没有太多家庭负担,再加上与在校的艺术生年龄差距也不大,共同语言较多,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了解和认知程度较高;教龄10年以上的教师生活较为稳定,对学校、对学生都有较深的感情,对学生倾注的心力同样较多。而教龄5-10年的老教师,自身对教育有一种幻灭感、对师生关系逐渐冷漠,又面对工作、学习、生活的压力,与学生的交流少,多局限在上课时间,对艺术生的了解和认知程度相对较低。

(三)与艺术生自身有关。艺术生大多对文化课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的态度不端,学习的基础较为薄弱,甚至把一些恶习当“艺术个性”,太过于偏重专业课的学习,这让有的语文教师不太喜欢艺术生,河源市50位正在或曾经教过艺术班的语文教师喜欢教授的班级类型调查问卷显示(表3),只有30%的语文教师在选择喜欢的班级类型时,选择了艺术班。

三.教师对艺术生的教学不够实

在河源的教学实践和统计数据显示,艺术生古典诗歌高考得分较之全省平均分数还有一定差距。这一方面是艺术生自身基础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语文古典诗歌教学还没有完全和艺术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艺术生的教学还不够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点:

(一)教师诗歌素养有待提高。打铁还需自身硬,叶圣陶先生曾经讲过“身教为贵,知行不可分”,教师要教好艺术生的古典诗歌,首先自身要有良好的品质和扎实的功底,要对历史、文化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对古文有一定的解读能力,具有较高的古典诗歌素养和适当的教学方法。但是,河源50位正在或曾经教过艺术班的语文教师喜欢的课文文学体裁问卷调查显示(表4)我们的语文教师在选择喜欢教授的课文体裁时,只有10%的教师选择古典诗歌,10%的教师选择了文言文,40%的教师选择了小说,20%的教师选择了传记等实用文体、20%的教师选择了散文。教师业余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表5),教师的课外古典诗歌阅读量较小,阅读的类型多是一些杂志、小说、散文,对文学类书籍的阅读量很小,有关古典诗歌及其鉴赏的不到10%。这样的现实说明,要教好艺术生的古典诗歌鉴赏,我们语文教师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质,提升我们自身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师对教材的运用有待改进。古典诗歌鉴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占据了较多的课文篇目。以河源市为例,河源现在使用的是粤教版语文教材,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板块,必修课本中古典诗歌教学单元共2个、课文12课、古典诗歌28篇,内容包括古体诗、近体诗、词和散曲;选修课本主要是《唐诗宋词元曲选》共有4个诗歌教学单元,课文24课,其中唐诗46篇,宋词18篇、元曲10篇。然而,我们艺术班的语文教师在运用教材的情况却是不容乐观。受课时的限制,教师多只讲授必修课本的基础阅读的部分,有的仅仅讲授需要背诵的篇目,造成诗歌篇目多,而实际授课少的情况。另外,教材的整合也不尽如人意,大多按照原有单元设置教学,只有极少数学校的教师对教材进行了整合或使用了校本课程。

(三)高考指挥棒的钳制。以广东省高考为例,高考对古典

诗歌的考察主要由鉴赏和默写两部分组成,诗歌鉴赏部分占7分默写部分占6分。面对近10%的高考分数,语文教师首先注重默写的6分,因而诗歌教学中过分重视背诵和默写。但是实际上默写的情况并不太好,据2012年阅卷数据显示,全省默写平均分4.55分,得分率76.00%,满分率仅有39.78%。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诗歌鉴赏较难,教师倾注的精力不够,学生对诗歌理解不透,背诵时理解困难,默写时关键字词容易出错,得分不够理想。对于鉴赏的部分,教师多只注重诗歌的释义和诗歌鉴赏专业术语的运用,为学生概况各类题型的答题方法、步骤和套话,完全抹杀学生自主的鉴赏活动,没有让学生真正去领悟古典诗歌的美与意境,违背了诗歌教学的初衷。

(四)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创新不足。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

的原动力。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明白“因循之害既足以自误,复足以误人,更足以误国”。但是,还是有不少的艺术班语文教师认为,古典诗歌是相对难理解的文学,而艺术生的基础又相对薄弱,应该按照文言文的教学模式,从语言文字入手,让学生能够用现代汉语对古典诗歌进行翻译;从修辞和艺术特色方面强化,提升学生运用各类诗歌鉴赏术语解决诗歌鉴赏考试题目的能力,形成解题一一介绍作者、背景一一翻译诗歌一一总结归纳艺术手法等一套诗歌鉴赏教学方法。这样的方法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却使古典诗歌教学沦为了对孤立词句的掌握和单纯为考试而学习的训练。这造成了古典诗歌的教学重意思的理解,而少意境的领悟;重个别字词的挖掘,而少全局性的领略;重艺术手法的分析,而少精神品质的品读。另外,也有不少教师过分注重多媒体辅助教学。特别是一些公开课,有的语文教师为教学而教学,为多媒体而多媒体,大量运用图片、音乐,根本不注重这节课需要与否,把一堂课上得华丽,上得“有声有色”成为了教师的目标。其实我们应该知道,大量的文档、图片和音乐非但不能起到引起学生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反而影响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少了切实的参与感,没有了自己的阅读没有了对诗歌理解思考,只是漠然地望着屏幕,认真听老师“传道布教”。这样的诗歌教学无疑会让学生感到难受,让学生对古典诗歌教学更加茫然,是现代化的“填鸭式”教学。殊不知,“把他人想象成决定的无知者,这是压迫意识的一个特征,它否定了教育与知识是探究的过程”ys},自然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节高中艺术生的古典诗歌学习现状及原囚分析

一.学习古典诗歌对高中艺术生具有特殊意义

随着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重视,时代对美术、音乐等专业人才的需求,艺术高校其他高校艺术院系的扩招,以及明星梦的影响高中艺术生人数在不断增加。以广东为例,2012年广东美术统考考生4.3万多人,音乐统考考生9100多人。2013年,广东美术统考考生4. 6万多人,比2012年增加了3000多人,音乐统考考生近9500人比2012年增加了350多人。

高中艺术生学习具有特殊性,既要学好专业课技能,又要掌握好文化课知识,其学习的方式和内容、学习课程的安排、参加高考的程序和要求,都与普通类高中学生不同。艺术生作为普通高中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必须先参加艺术类的统考或单考再参加普通高考,取得艺术统考术科成绩和高考文化成绩双达,每高标,才能上到心仪的艺术类院系。以东源高级中学艺术班为例高一、高二每周安排两个下午,即6个课时作为专业课时间周安排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各6节,其他课程各1-2节;二暑假到高三上学期末,艺术类考生一般由艺术类老师带队或个人去参加艺术类统考培训,3月份左右回学校继续参加文化课学习,准备普通高考。由此可以看出,艺术类考生的文化课学习时间较普通类学生要少,特别是参加培训期间,基本没有文化课学习,且不能参加高三第一轮复习,对高考成绩的影响较大。近年来艺术生高考数据显示,学生如愿考生理想大学的比例不高,且处于下降趋势。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艺术生的普通高考文化科目成绩不符合录取要求。较多的艺术生从小就开始艺术课程的培养,在高中又进行近3年的专业训练,艺术统考成绩往往都能考到本科批次,甚至达到清华美院、中央美院、中央音乐学院等名校的要求,但是他们的文化科目学习时间少,学习精力少、再加上重视不足、兴趣缺缺、方法不当,在文化科目的考试中往往败下阵来。

在分析这一问题时,老师们有共同的感受,艺术生的录取分数线比普通类的低,要提高艺术生的文化科目成绩首先要注重语语文是百科之母,是学好其他各类学科的基础,特别是与历政治、地理、英语等文科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对提高艺术文史生的各科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古典诗歌是中国历史、文化、思想、情感的集中体现和承载者,是艺术生提升艺术修养、拓宽艺术大门的重要途补。正如法国艺术家罗丹所讲“艺术就是感情”,感情是艺术的根源,古典诗歌是感悟作者情感,得出自身情感体验的良好途补。又如匈牙利李斯特所提出的“一切艺术都是开展枝繁叶茂的知识之树上的鲜艳花朵”广大艺术生在高中阶段学好古典诗歌,掌握古典诗歌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对他们一生的艺术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中艺术生学习古典诗歌兴趣不浓

爱因斯坦说过“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是教师的最高本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最好的教育策略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想见,没有兴趣的学习,终究是枯燥和乏味的,即使有的同学为了升学不断强迫自己学习,也终难以实现学习本身的作用。河源市500名在校艺术生学习古典诗歌鉴赏兴趣调查的结果显示同学喜欢古典诗歌37%的同学不喜欢古典诗歌,45%的同学对古典诗歌的兴趣一般。从数据上看,选择不喜欢和一般的学生达到了八成,可见艺术生对古典诗歌鉴赏持一种较为冷漠的态度。高中艺术生对古典诗歌兴趣不浓,直接导致对古典诗歌鉴赏能力不足,对古典诗歌理解不了或理解不深。

造成艺术生对古典诗歌兴趣不浓的原因,除了前文所提到的教师因素以外,主要还是在于艺术生本身:

(一)受专业课学习的影响。艺术生自身对艺术的兴趣和专注,使得他们在艺术专业课的学习中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加上特殊的课程安排,艺术生对古典诗歌的学习更是兴趣不高、劲头不足、自觉性不强。

(二)受到专业思维的束缚。艺术生大多从小开始艺术培养具有加强的艺术思维能力,往往表现出较强动手能力,但是缺乏一定的逻辑性。比如,我曾经在课堂上给出“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歌,让学生来进行创作,很多学生的创作经不起推敲,没有完整的表现出诗歌的韵味和意境,有的甚至离主题意蕴差距较匹。

(三)受自身性格的影响。部分艺术生性格散漫,学习比较随意,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古典诗歌相对比较陌生和难学部分艺术生在上课听不懂,就不愿继续学习,在课堂上完成专业课的作业,甚至开小差、无所事事。另外,部分艺术生情绪波动较大,一次考试古典诗歌题目不会,就会产生抵触心理,甚至放弃学习;一次考试不好,就会影响后面的学习,让他们对古典诗歌充满畏难情绪,很难扭转。

三.高中艺术生学习古典诗歌基础不牢

艺术生在艺术方面有着其他学生所没有的特长,但是他们的文化基础大多相对薄弱。语文虽然是艺术生学习时间最长的学科之一,古典诗歌也是艺术生早早就开始接触的文学,但是艺术生在语文基础知识仍比较薄弱,特别是古典诗歌基础不牢固。造成高中艺术生古典诗歌基础不牢的原因主要有:

(一)义务教育阶段积累不足。艺术生虽然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就己经接触古典诗歌,有的同学甚至在幼童时代就开始背诵诸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中的古典诗歌,但是仍有不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认知和学习还是仅仅限于课本上的那几十首。另外,在小学、初中古典诗歌教学大多只注重字词、释义和背诵学生没有培养起自主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课堂学习积累不足。高中艺术生的语文科目课时较其他普通类学生少,特别是不能参加高三第一学期的古典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对古典诗歌的学习主要集中在高一、高二的语文课时间。然而,高一、高二都有本学年的教学任务,并且在高二还有相当于高考资格考试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艺术生理科学习相对更差,语文课要让出一部分课时,保证艺术生能够全力以赴通过学业水平测试。在这样的教学课程安排下,艺术生在课堂上的古典诗歌鉴赏积累就更显不足,极大影响艺术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

(三)课外积累不足。河源市500名在校艺术生课外阅读古

典诗歌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表7),仅有8%的同学经常阅读54%的同学不阅读,38%的同学偶尔阅读,情况非常不乐观。仅仅通过课本上的古典诗歌和教师的讲解,是学不好古典诗歌的。阅读是鉴赏的基础,古典诗歌鉴赏需要在课外进行广泛的古典诗歌阅读,在阅读中积淀对古典诗歌的理解,提升自我的解读古典诗歌的能力,以此冲破课本诗歌的束缚,形成自己鉴赏诗歌的方法和独特古典诗歌审美体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艺术生只有通过更广泛的阅读和积累,才能厚积薄发真正读懂古典诗歌,掌握基本鉴赏方法,形成自身的鉴赏能力。

四.高中艺术生学习古典诗歌目标不明

古典诗歌鉴赏的终极目标是审美,是体验作者思想情感,学习作者优秀精神品质,从而丰富自身情感体验,提高自己文学艺术修养,以便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然而,调查结果显500名河源地区在校高中艺术生对学习古典诗歌的目有65%的同学定位在能够应付高考的要求,更有7%的同学示标为了消遣娱乐,只有28%的同学是为了提高修养。由此可见,高中艺术生对学习古典诗歌的目标较为狭隘和功利,对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十分不利。

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艺术生的总体生源质量较差。艺术生的高中录取分数比普通类学生低40-50分非重点高中的艺术生录取分数更低,而高考录取时,同批次的分数要比普通生低150-200分。对500名河源地区在校高中艺术生为何选择艺术类的调查结果显示27%的学生选择理由是文化科目成绩差,28%的学生选择理由是艺术类高考分数低,45的学生选择理由是喜欢艺术专业。可以看出,艺术生选择艺术类高考,一半以上是因为其自身文化科目的学习能力较差,他们的选择动机是规避风险,对学习古典诗歌的目标定位在应对高考。

另一方面是艺术生没有体会到古典诗歌的现实功用性。许多学生(不仅仅是艺术生),都会问一个问题一一学习古典诗歌有什么用?他们觉得,古典诗歌在现代社会作用和意义不大,纯粹是考试的产物。古典诗歌的作用甚至远不如流行歌曲易懂,能让人感动、让人哭、让人笑。产生这种认知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艺术生都是在应试教育下成长,对古典诗歌的背诵、学习都是被动的,很少有同学主动去领会一首古典诗歌的意境,他们所知道的意境都是由老师告诉他们,而非真心体悟而来。正如我在讲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时所体会到的那样,有艺术生对其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解读就是:这是千古名句,自小就听过太精辟了,霸气外露,作者一定是当时的狂人一个。学生们难以理念作者那种置身于历史长河,所展现的历史的浩渺、个人的渺小,以及生不逢时,不能一展抱负的凄凉和悲J沧,更难以想象陈子昂如此、贾谊如此、李白、苏子皆有如此的人生体悟,而我们自己呢,就没有或多或少这样的体验,如果我们以后遇到,这些前人们的境遇不是给我们一种参照吗?艺术生们很难自我去体悟古典诗歌的现实价值自然对学习古典诗歌的目标不明了。

第三章高中艺术生古典诗歌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古典诗歌教学而言,这就要求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和教学引导者的老师,都要不断增强自身古典诗歌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艺术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整合现有教学资源,把古典诗歌和艺术生的美术、音乐专业相结合,探索适宜的教学方法,让古典诗歌教学能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较好的体现,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艺术人才。

第一节改善诗歌的教学现状,提升诗歌的教学

实效《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制定了诗歌教学目标:“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结合本文第二部分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要实现诗歌教学的目标,一个关键的因素在于教师要投入自身的教育激情、激发艺术生的学习热情、贴近艺术生的教学实情,切实提高艺术生古典诗歌的教学实效。

一.提高诗歌教学素养,投入教育激情

“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语文教师要教好艺术生古典诗歌,就必须提高教学的激情,用渊博的知识、强大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一颗愿意奉献教育的心,让艺术生能够认同你、信服你、崇敬你,进而学好古典诗歌。因此,我们语文教师需在增强诗歌素养,提高教学激情方面下功人:

(一)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要给学生一瓢水,首先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教师的基本功不扎实,知识面过于狭窄自然无法教好心性比一般学生还强的艺术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师欠缺修养功人,教育事业的根本就得了病。

我们语文教师必须精通自己的专业,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现代知识更新很快语文教师古典诗歌教学不能仅仅拘泥于教材和教参,要广泛地阅读古典诗歌和古典诗歌教学理论,与时俱进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只有不断增加古典诗歌的原始积累,不断提升自己诗歌教学的理论水平,才能使自己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更具主动和优势才能在诗歌教学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才能极大增强教师教好古典诗歌的信心。同时,作为艺术生的语文老师,要拓宽学习领域,不仅语文专业要“精深”,美术、音乐等学科也要“广博”要用渊博的知识来打动学生,让学生树立“崇拜之意”,让艺术生能够在你的引领下,更好地学习古典诗歌。

(二)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堪为人师的品格、甘于奉献的精神是教师人格魅力的根本所在。“师者,人之模范也。“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语文教师必须提升人格魅力,以模范之身出现在学生面前。当前,教师是一个清贫的职业,我们必须要向孔子、韩愈这些先贤哲人学习,用心去教育、用身做模范让广大的艺术生看到老师的伟大,让他们能够在老师不断影响下自我完善,逐步形成健康、完善、崇高的人格品质。同时,语文教师要向优秀的老师学习学习他们乐于奉献、甘于平淡、矢志不渝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共同托起艺术生充满希望的明天。

(三)培养教师的爱生之心。我们古典诗歌甚至语文课经常上得不温不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平时交流沟通太少,造成教学的沉闷和效果不佳。“只有尊重才能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更还地促进语文的学习”要让艺术生真正喜欢上我们语文教师,喜欢上古典诗歌教学,我们必须尊重和爱护学生,要用一颗博大无私的爱生之心,在课堂内外关注艺术生的学习和生活,关心他们的前途和命运,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亲切和温暖,从而产生心灵的和谐共振自愿亲近老师、自愿接受教育,有助于学好古典诗歌、学好语文科目。

二.改进诗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热情

语文教师作为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教学方法决定着教学成效的好坏。孔子在《论语》谈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向我们语文教师传递出质朴而实用的教学经验:兴趣对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要想提高艺术生的古典诗歌教学质量,就必须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一)把古典诗歌教学与艺术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讲过:“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对于比较特殊的艺术生群体,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多涉猎美术、音乐方面的知识,在教学时,把古典诗歌的作者同艺术大师特别具有诗人风格的大师相联系,把古典诗歌鉴赏同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古典音乐、现代流行的中国风的歌曲赏析相结合,充分利用艺术生艺术专业上的优势来实现语文教学方法的优化,让艺术生自己爱上和学会古典诗歌鉴赏。这样既能增加语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也能增强与艺术生的互动性,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

(二)把古典诗歌同其他语文教学结合起来。

古典诗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一部分。语文教师要把古典诗歌灵活应用于文言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等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切实展现出古典诗歌的价值,从而让学生对古典诗歌感兴趣。例如一次考试,文言文阅读中有一句“汤身为大臣,坐被恶言,终致自杀。”要求学生翻译很多学生不能理解“坐”的意思,不能准确翻译。在评讲试卷时,我就提示同学以前学过的哪首古诗中有“坐”字,是什么意思?很快有学生就提出“停车坐爱枫林晚”及“但坐观罗敷”两句诗歌中有“坐”字,且都是“题,因为”的意思。通过古典诗歌的灵活运用,既解决了翻译难同时也让艺术生看到,学好古典诗歌对文言文阅读也是有莫大的好处,学习古典诗歌对其他方面的学习也有用处。

(三)把古典诗歌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学习如果能结合实际,能学习别人的著作而得出正确地、新的看法和结论,那就是辩证地运用了书本的知识,而不是做了书本的奴才了。”艺术生对古典诗歌不感兴趣,主要还是由于古典诗歌的时代差距和陌生化造成。我们语文教师在古典诗歌教学时,不妨把古典诗歌和日常生活相结合。如讲到近体诗歌中律诗的对仗、平仄等远离生活且枯燥的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去体会最具代表性的、最常见的“春联”。春联家家户户,年年岁岁都贴,它们基本都是遵循对仗和平仄的要求,通过对春联的研究,艺术生可以更容易感受平仄的区别,同时也能让学生们区别对联哪一联是上联,哪一联是下联,让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和运用古典诗歌知识从而增强学习诗歌的兴趣。

三.整合诗歌教学资源,切合教学实情

教学离不开教学资源,否则教学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正如文章前面所提到,新课改以后,粤教版的语文教材内容非常丰富,而高中艺术生的语文学习和高考总复习时间又相当有限我们语文教师要根据自己学校、自己学生的实际,对古典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让艺术生学得有兴趣、学得有成效。

(一)注重选取篇目。“课文既不是道的载体,也不是语文知识的例证,它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语文教师在开始古典诗歌教学前,要对所有的古典诗歌进行阅读分析,找出适合艺术生学习的篇目,整合为一体,形成强大的生命力。一方面,注重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高考要求默写的有22首古典诗歌,其中20首为高中时学习,在选择篇目时注重选取这些篇目。另一方面注意选取类型篇目。例如,古典诗歌按照其内容,一般分为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悼亡诗、行旅诗、闺怨诗、战争诗、抒情诗、叙事诗等。以广东为例,高考对古典诗歌的考察类型变化不多,大部分集中在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抒情诗等几类,这些类型一般都有拟声描物,与音乐美术较为相通,适合艺术生学习。因此,在选择篇目时,既要全面以便艺术生了解和积累;也要注意重点,便于艺术生着重掌握。

(二)注重篇目整合。以粤教版语文教材为例,古典诗歌分

布在必修1、必修2和选修1《唐诗宋词元曲选》,分布相对比较分散,不对教材进行整合,教学效果难以显现。特别是,高中艺术生语文课程安排比普通类学生的特殊性,更要把篇目进行整合,不然既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更谈不上有好的教学效果。在篇目的整合时,最好由学校统一编制校本课程,这样能够针对本校学生和教学实际,有的放矢地达到教学目的。如果没有编制校本课程,我们语文教师也要注重篇目整合,比如必修一的古典诗歌均为旧体诗歌,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的背诵和默写,可以将初中学过的高考又要考查篇目编在一起;必修3的主要是唐诗宋词,可以和选修1的课本相结合,或按照内容类型、或按照诗词作者等方式进行整合,这样既便于教师教学,也便于学生的系统学习。

第二节音乐与诗歌教学结合,聆听诗歌的动人旋律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艺术生的古典诗歌教学中,要注重诵读体验,适当引入艺术生熟悉和喜爱的音乐到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音韵格律之美,掌握古典诗歌的多种修辞手法及深远意境,进一步提高古典诗歌的教学吸引力和教学实效。

一.借助歌曲,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诗歌和音乐是中国文学和艺术上的两朵奇葩,自来就是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叹之。磋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诗、乐、舞在最初是相互融合、合为一体的,之后才逐渐分离成为不同的艺术形式,共同来描写生活,表达情感。我们语文教师要教好艺术生古典诗歌,可以从艺术生的音乐专业入手,从艺术生喜爱的流行歌曲入手,引领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语言之古典诗歌的诗词美则美矣,但毕竟过于久远,艺术生难以理很难真正品读出美来。很多艺术生都会说某首古典诗歌写得词句优美,但问道他们语言美在哪里,他们又不能很好的表解好达出来,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时代的隔阂、语言的陌生。“一些流行歌曲的歌词打破了常规约定俗成……歌词给人带来一种陌生化、新鲜感”我们语文教师在艺术生的古典诗歌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抓住诗歌和歌曲的相通之处,借助歌曲来让学生感受古典诗歌中的语言美。

而古典诗歌的语言美主要是通过用字和词语的组合来体现现在的很多流行歌曲也运用这种方法来形成歌曲的音律美。

如,笔者在在讲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有学生提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诗句很美,大意也能理解,但对于“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能理解,认为虽是很合音韵读起来很有气势,但搭配得不合常理。我就问学生,有没有听过这样的不搭配但又觉得美的歌词?不久就有同学说,周杰伦的歌词“窗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这两句也是讲不通,但能理解。我就和同学们一起分析,最后得出,这两句歌词通过两个“惹”字在音律上形成单字重复,并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写出了窗外骤雨打芭蕉,门环久远生出铜绿的景物,以表达出一种历史感和沧桑感,达到了歌词诗意化的审美效果。回头再看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既能在朗读时形成“四三一六”的节奏,读起来琅琅上口,又能表现出,大浪淘沙够剩下几许?历史犹如大浪,淘尽了各个时代的英雄豪杰。

育旨

育旨被铭记的人物又有多少的深远意境。在这堂课后,艺术生们还找出了一些比如阿杜的“我把梦撕碎了一夜”、周杰伦的“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如喉”、“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等等歌词整整两页,并在语文课代表的组织下,进行了自主学习。学生们都感受到,通过歌词来锻炼诗歌鉴赏能力是可以借助的方法。

二.诗乐融合,赏析诗歌的音韵美

“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指出了诗歌、歌曲、韵律三者之间的作用和关系。我们语文教师在艺术生的古典诗歌教学中,可以把诗歌和歌曲相融合,找到一些“古诗新唱”的音乐歌曲,来引导学生赏析诗歌所具有的音韵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古典诗歌的学习非常讲究诵读。“读’不独能领略声调的好处,并且能熟悉是的用字、句法。”熟诵读是理解的基础,理解是准确背诵和默写的基础、更是赏析诗歌的基础。“诗不仅仅是作为书面文字呈现给大家,更应体现音韵美”音韵美简单来讲就是韵律、节奏和旋律。我们语文教师要想让艺术生学好古典诗歌,有时也可借助音乐的韵律、节奏和旋律,引导艺术生理解鉴赏古典诗歌的音韵美。例如:笔者在讲解必修3第17课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上课伊始就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让学生他一起听,再让音乐生带头领着全班同学一起唱,让学生自己去找感体会歌曲的美。接着,我就让同学们打开书本,朗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体会诵读过程中的重低音、节奏和情感,请几位学生来进行范读,最后让大家进行点评,取得一致意见后,确定诵读方法,全班同学再一起诵读。结果,这首词的朗读效果较好并且在课堂上就完成了背诵,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在艺术生的古典诗歌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可以用与诗歌情调相近的音乐,既可以吻合艺术生的喜好,也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艺术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音乐的旋律中体会诗歌意蕴,把握诗人的情感。例如:笔者在高一艺术班上必修3第4单元时,把重点放在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音韵美,在讲解第18课《诗词三首》中李煌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洽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然后我把歌曲《几多愁》的歌谱发给艺术生,让音乐生识谱形成曲调,再请一位音乐生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唱这首词,体验诗歌的韵律感,把握诗人的愁情。最后让同学在一起听了邓丽君和费玉清各自演唱的《几多愁》(事先不要告诉学生演唱者,避免个人崇拜,影响判断),让学生对这两人的评价,提升学生对主题思想和全词意境的理解。

三.诗乐对比,领略诗歌的修辞美

诗歌和音乐虽是同根同源,但毕竟是不同的艺术形式。古典诗歌主要是用文字和语言来表达,而音乐是用的声音和旋律来呈现。我们在艺术生的古典诗歌教学中,可以用音乐歌词来和诗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多元的修辞手法,领略诗歌的修辞美。

诗人在古典诗歌创作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而单论修辞手法往往都较为枯燥和乏味,艺术生对老师这类讲解往往没有兴趣,甚至比较反感。另外,高考对这古典诗歌修辞的考查比较多,而且掌握诗歌的修辞手法,对艺术生理解古典诗歌的意境非常有益,正如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讲到:“修辞是具体的、体验的。……只要能够体现生活的真理,反映生活的趋向便是逻辑律所未能推定的意象也可以存在。;我们语文教师在讲解这些内容时,可以充分利用中国风的音乐,激发学生兴趣引导艺术生从简单的流行歌曲歌词分析到理解深刻的古典诗歌逐步培养起学生解读诗歌、掌握修辞手法的能力。例如:笔者在高二讲到选修1第二单元第7课,白居易的((花非花》(花非花物非物。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有时,有同学就提出白居易的诗歌一向都讲究直白,妇孺皆可理解,但这首诗中的诗句很难理解。面对学生的疑问,我举了周杰伦的《半岛铁盒》中的个歌词“铁盒的序变成了日记,变成了空演化成回忆”,指出用的比喻。让学生分析其采用的修辞。同学们反映得很我进一步提问比喻中明喻、暗喻、博喻中的气决哪一种?大多同学都说的明喻,少数说暗喻,个别说的博喻,通过一番争论分析,确定为博喻。有同学指出歌词中用铁盒的序代表着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而如今成了日记,成了空气成了回忆只有形式却没有内涵,难以摸触,虚无飘渺,表达出悲切伤感的情,I。我在肯定同学的同时,让他们再读《花非花》,就有同学看出诗句采用了博喻,喻体环环紧扣,想要通过确定的形象表达一种未道明的喻意。学生们虽然不能完全理解诗歌,至少通过歌词,学会的在古典诗歌中去鉴赏修辞,可以说有进步。

古典诗歌中经常运用到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等修辞,在现代流行歌曲中,这些修辞也被广泛运用。我们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让艺术生收集他们平时喜欢的歌曲,来和课文的古典诗歌对比,理解古典诗歌的修辞美。例如:笔者在听课时,有老师在讲必修1第4单元第14课《诗经两首》中的《静女》时,就用《老鼠爱大米》的歌曲和进行对比教学。同时表现爱情的主题通过老师的对比引导,让学生看到诗歌和歌曲都用于了反复的手法,但抒情的方式不同,一个借物抒情,含蓄委婉,一个直截了当,直抒胸臆。这对学生理解诗歌,掌握诗歌的写作手法很有帮助。

第三节绘画与诗歌教学结合,品味诗歌的优美意境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艺术生是未来“美”的主要创作者,我们要把对艺术生的审美培养作为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而诗歌与绘画,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和中国绘画虽然表现的形式不同,诗歌以文字为外在的表现形式,绘画以线条和色彩为外在的表现形式,但是也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诗画在精神上的结合,绘画诗意化和诗有画境,己经做到了冥合。共同指向同一个字一一“美”。因此,我们在艺术生古典诗歌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审美和情感体验。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要把绘画和诗歌教学结合,引导艺术生用画的美来品读诗歌的韵味。

一.“诗中有画”,品味诗歌意象美

诗歌之美在于其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需要阅读者化文字为画面,设身处地去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以获取某种思想感悟和审美体验。想让艺术生真正理解苏子评价王维诗歌所指的“诗中有画”,首先要让学生找到意象,理解意象,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才能品味出“诗中有画”意象之美。

(一)寻找诗中的“画元素”。古典诗歌,特别是山水田园

诗歌和即景抒情类的诗歌,基本都是由一个一个意象组成。何为意象,简而言之就是带有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即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们语文教师在引导艺术生解读这类古典诗歌时,要着重让他们感受诗歌中的画面,找到古典诗歌中的“画元素”一一意象。例如,粤教版必修3第14课《唐诗五首》中王维的《山居秋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笔者在高一下学期艺术班讲解这一首诗歌时,就有针对性地把寻找“画元素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对于美术生,要求他们在纸上简笔画出诗歌中的意象,展示给大家欣赏;对于音乐生,让他们在纸上写出诗歌中的意象,并在脑海中完成作画过程,并进行口述画面。其中有一位音乐生的描述体现出他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他描述到:空山静林,小雨初歇,山间松林一清如洗,苍翠欲滴;天空秋月高悬,皎月穿叶,斑驳婆婆;山泉新涨、漫石而流,清澈见渔新底、涂涂有声;竹林欢笑声至,少女洗衣而归;秋荷微抖动舟顺流而去,没入莲蓬之中……。很显然,学生对诗中空山、雨、秋、明月、松、清泉、石、竹、洗衣女、莲、渔舟等意象抓的很准,而且组织的画面很具体,表达也是诗情画意,充满灵性。可见,抓住意象这一“画元素”,描绘出“诗中之画”就容易达成。

(二)理解诗中的“画元素”。诗中的“画元素”既为饱含

作者情感之物,那就是我们体验作者情感,进行审美的关键。语文教师要引导艺术生分析理解意象,从具体的物中体会到作者所赋予的情感。例如,笔者在讲解粤教版语文选修1第一单元第3课《杜甫诗五首》中的《月夜》时,就把“月”这一意象进行了重点的解读,首先让艺术班的同学预习时,总结归纳出所学或者所知的含有“月”这一意象的诗歌,并对其意思进行分类,同学们找到了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王昌龄的“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刘禹锡的“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白居易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诗句,概况中明月的主要的情感意蕴有:抒发思乡怀远之情;抒发愁苦之情;苍茫悲壮之意。通过这次教学活动,让艺术生明白“画元素”在不同的诗歌中有不同的思想情感,有助于他们举一反三地去概况不同的意象,有助于他们去解读不同的诗歌。

二.“画中有诗”,品味诗歌意境美

古典诗歌的鉴赏,意象仅仅是单个的情感景物,要深刻理解作者的主题意蕴,把握作者的整体情感,还需要把所有意象进行整体叠加,体会作者展现的意境。所谓意境,是指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图意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是由全诗的意象共同组成并体现。我们语文教师在艺术生的古典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诗和画相结合,再融以想象,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品味古典诗歌的意境之美。

(一)

引导学生从“象”到“境”。

意象是单个的情感景物不是诗歌的全部,要整体把握诗歌,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引导艺术生发挥想象,触摸“意象”,设身处地体验所有意象所给出的情感和思想一一意境。例如,笔者在为学生讲解“意境”时,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首先,我请艺术生们找出这首小令中的意象,同学们很快找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人。之后我请同学们请这些意象,把画面进行描述。大多同学都能很好的描述这幅画面。然后,我问同学们,这些景物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同学们答道:衰败、凄凉、孤寂等。最后,我问同学们如果你是作者,或者你是画面中的“人”,你是什么感受?很多同学立刻回答:愁苦、累、想家等。同学的答案虽不完整,也很直接,但是己然感受到了作者的那种境界,即羁旅在外的愁苦和思乡思亲之情。可见,要艺术生体会到意境之美,必须要让同学设身处地,化“象”为“境”。

(二)引导艺术生以“画”显“境”。艺术生多才多艺,我们语文教师想要他们更好的赏析鉴赏诗歌的意境,可以从他们的艺用术专业出发,把美术和古典诗歌结合起来,用学生的画作来展现他们对意境的理解,这样既能发挥他们的才能,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还可以提升教学效果。笔者在讲到选修1第1单元第一课((王维诗四首》中的((积雨惘川庄作》时讲到意境和画的关系,为让艺术班的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我给出王维的诗:“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让全班同学都用简笔画出来,有的同学还用配上颜色,把诗歌意境表现得比较好,在让同学展示解说自己的作品后,又请其他同学点评最后我用多媒体给学生们欣赏王维所作的《蓝田烟雨图》,让同学们对照自己的画作,感悟理解。学生们都很认真地揣摩,对古典诗歌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艺术班的古典诗歌教学中,我还出过一些题目,让学生用他们的画笔表现诗歌的意境。例如:宋代画院考题“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以及宋徽宗曾出的画题:“踏花归来马蹄香”等。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得到了广大艺术生的认同,更有美术生用课余时间给课文中的诗歌做了几幅插图,学生们的学习古典诗歌情绪比以前高涨,古典诗歌鉴赏能力也有所提高。

三.“诗画一律”,品味诗歌情感美

中国古典诗歌和中国绘画都有着悠远的历史,中国古典诗歌是“有声的画”,中国的绘画是“无声的诗”,都是用来表现情感、反映生活、体现审美追求。正如陆机在《文赋》所提的“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展现出诗歌和绘画用各自不同的艺术方式表现出对世界的认识、感悟和情感。张申府在《所思》中言:“美不在人,亦不在物,而在人与物凑拢成的关系。是故不但要美术,也要美育。我们语文教师在艺术生的古典诗歌教学中,在注重诗画结合的同时,更应注重让艺术领会古典诗歌的深刻意蕴,达到情感教育的深层目的。

我国古代画作中有许多“题画诗”,语文教师在教授艺术生

古典诗歌时,可以用来引导,让艺术生们对古典诗歌与美术更好的结合,更好地学习古典诗歌。笔者在听课过程中,有老师在讲到练字的时候就曾举过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让艺术生感受画面中诗和画的结合之美。惠崇是北宋名僧,《春江晓景》是他的画作,苏轼用简单的笔墨就把这幅鸭戏图中早春二月生机盎然的意境表现出来,展现出了画者的高超画技,也表现出苏轼和惠崇两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古典诗歌教学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情感美的品味,要引导学生像亲近画家那样去亲近诗人,品读他们诗歌中深沉的爱国情、浓烈的思乡情、淳厚的朋友情和温馨的骨肉情。孟子说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古典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诗人的生活、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要知其人、论其世,才能正确地理解古典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正如不知道杜甫一生的艰辛颠沛和悲苦的人生经历,哪能读出《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伤心;不知北宋士大人的心境,哪能理解范仲淹((醉翁亭记》中“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不知南宋的历史和辛弃疾的理想抱负及人生际遇,哪能理解“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深情。因此,在古典诗歌教学中,不仅要引导艺术生用画面来解读诗歌,更要让学生品味诗歌的真挚情感,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锻造自己的品质,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只有这样,艺术生的人生和艺术道路才能走得更宽更远,才能实现他们心中真正的艺术梦。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