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商店镇小桑学校王国英《创意法教育下培养幼儿提出问题的能力》课题结题报告

 

创意法教育下培养幼儿提出问题的能力

结题报告

 

王国英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商店镇小桑学校

 

 

2019  7    

 

 

 

 

 

                                                       

同意结题!

                  全国创意法教育研究总课题组

    

         2019 年  7 月

                   

 

 

 

《创意法教育下培养幼儿提出问题的能力》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提问意识是提问能力培养的基础,会提问的人,一定是会思考的人。提问能力是幼儿由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的有力表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要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的良好学习品质。我们要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就从培养幼儿的提问意识入手,逐步培养初步的提问能力。

在幼儿的学习、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主动思考并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都相对较弱。善于思考并会提问的能力,对于培养幼儿自主的学习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中班下学期是培养幼儿的提问意识和能力的关键期,我们将从活动设计、组织入手,寻找激发幼儿提问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方法,为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1、郭成志创意法教育理论。该理论认为:

创意法教育是一种遵循“最差即最优”的平等教育理念的创意方法教育体系。面对教育资源,我们习惯性认定的“最差”和“最优”并非本质上的“优差”,其实“最差”和“最优”只是一种狭隘的认定,二者具有相等开发的潜能。创意法教育的关键在于引导前者向右脑思维转换,后者向左脑思维转换,最终实施左右脑和谐发展,实现“双脑教育”的目的。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发展提高。

幼儿的社会交往,特别是与同龄伙伴间的交往,是他们的一种社会性需要,是他们生长发育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也是完成个性社会化的过程。通过交往,可使幼儿了解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学习社会道德准则和处理人们之间的关系,还可发展幼儿的行为调节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帮助幼儿逐步形成适应社会要求的社会性行为。因此,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对其一生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我们幼儿园教师帮助幼儿成长的重要途径。

在创意教育操作模式下,从学生层面来说,它是一种将获取一切知识的学习方法最终归结为“创意法”;从教师层面来说,它是一种教育的“创意法”,教师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创意法”。因此我课题小组在创意法教育体系指引下致力于“培养幼儿提出问题的能力”课题研究,能引发更多人对于幼儿发现并提出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视,共同研究,把研究系统化,科学化。
2、研究方法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行动研究法、叙事研究法和观察法。

(1)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试验中,教师是围绕解决教育实践中幼儿提问意识较弱这个现象而进行的研究。老师比较详细地记录和收集各类资料,如观察记录、谈话记录、活动照片等,发现问题(教师教中的问题或者是环境和材料提供的问题),寻找有效提升幼儿学习活动中提问意识和能力的方法,以促进幼儿这方面能力的发展。

(2)叙事研究法:

教师通过记录幼儿的学习情境,叙事性的记录活动过程,以观察幼儿在各种学习状态中的提问意识和能力发生的变化,记录下老师采用的干预方法和策略,并以此作为思考、调整教学策略的依据,不断完善。连续记录幼儿提问意识和能力的发展状况。

(3)观查法:

课题实验组设计了三组调查表格,其中两种由实验班级老师观察幼儿的情况进行填写,一组由家长回家,观察孩子的情况填写。通过实验前后观察、记录中一班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提问能力与水平,通过比较观察幼儿提问意识和能力的发展状况。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围绕激发幼儿的提问意识,实验班级采取了分步走的策略:首先是鼓励“有话就说,想问就问”,接着鼓励“在学习活动中,老师有意识地创设条件,让孩子思考并提问”,最后是围绕某一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大家来提问,看谁能回答”。孩子们从无目的、随意的提问到能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思考并提问,从很多孩子不敢提问到有问题就问,并踊跃寻找答案,我们看到的是孩子学习兴趣的萌发和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并学习表达的发展过程,看到孩子们自信的目光和执着的学习品质慢慢养成的过程。在老师的身上,我们欣喜地看到,老师观念的转变,由原来的我要孩子学,到我如何激发孩子主动地学习。这个过程的进行,也有家长的大力参与和支持,许多问题来源于孩子及其家庭,只要有需要,家长都能积极地配合老师开展活动,为孩子的学习和探索提供支持和帮助,让我们更深一步地认识到家长在幼儿保教工作中的重要性。

创意法教育的“双脑教育”优势,在世界教育领域具有较普遍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在创意法教育的引导下,开发幼儿的左右脑,实现解放幼儿的眼、脑、手、嘴、空间、时间,让幼儿在操作、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收集资料、寻找答案,才能真正让幼儿提高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四、课题实效

环境和材料是激发幼儿提问的催化剂。幼儿4-5岁幼儿的年龄特点是直接经验为主,孩子的学习经验,是通过自身的探究和实践获得的。因此,老师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活动环境和材料,帮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于材料的操作建构来获得知识和经验。班级开设了活动区域,每周保证有2个半天的时间让幼儿充分与材料互动,其他餐后和放学等过渡环节,也让孩子自由地选择活动。这种开放式的活动模式,让孩子有更多自主选择和参与活动的机会。

区域和自选活动,改变了老师旧的教学观念,尊重幼儿的想法和见解,创设较宽松的环境,鼓励幼儿的大胆提问和表达。由此老师得到启发:孩子的活动,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材料,保证幼儿操作和实践的时间。所以,在数学活动、科学游戏、建构游戏等活动中,老师都努力把活动过程变成孩子操作和体验的过程,让孩子在操作中学习,通过自身的行动去探索和积累经验,这样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让孩子印象深刻。在老师的鼓励下,许多孩子能够大胆地提出问题,有困难也能积极寻求帮助,活动的氛围民主、和谐,老师有目的地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引导孩子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正是这种有效的互动,让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保持,师幼的关系更和谐。

为给孩子提供更多观察的机会,班级老师把小蝌蚪、蚕宝宝都请到班里来,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去发现、了解小动物生长的过程。蝌蚪刚到班级的时候,小朋友们有很多的问题,例如:蝌蚪吃什么呀?它真的会变成青蛙吗?它是怎么变的等问题,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小朋友答案,只是引导小朋友们去仔细地观察,哪天谁发现了什么变化,就来告诉大家,还有人负责记录青蛙的变化过程。在养蚕宝宝的过程中,孩子们很好奇蚕宝宝的蜕皮,当她们观察蚕宝宝蜕了5次皮之后,就再也不吃桑叶了,开始吐丝结茧了,这种变化让孩子们惊奇不已。环境和材料在合适的时机提供,结合季节、主题活动的开展,更能激起孩子好奇和探究的心理,问题自然就多起来了。
五、课题总结

在开展实验的前期阶段,老师发现,用以往老的活动模式,虽然留出了给孩子提问的时间,老师也努力从不同的角度提示,希望幼儿能提出问题来,可提出问题的孩子是寥寥无几,老师很着急,怎么孩子们都没有问题,是我都说完了吗?还是哪里出了问题?经过思考,老师尝试从活动的环节中寻找原因,从活动的环境和材料入手,活动前多做准备。老师发现,在预留的提问环节,老师如何引发提问和说出指导语,是有效激发孩子提问的连接环节。

幼儿提问意识的培养,不是短期能养成的,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练习和巩固。经过一年的实验,我们欣喜地发现,每次大家对某一问题有兴趣的时候,各类问题就会不断出现,孩子们已经养成了有问题就问的表现,这种表现应该得到更多成人的关注和支持,让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练习,让孩子体验和充分感受到爱提问带给自己的满足和乐趣,这样的才能激发幼儿不断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对幼儿提问意识的培养过程,也是老师转变教学观念的过程。我们一直提倡的老师要转变观念,以孩子为中心,通过微课题实验的一年,让老师从具体事件中得到的启示和感悟,比起很多场的专家报告有效得多,因此得出,只有做过了才能记得住,只有在实践中的尝试和体会,才能更加有效地转变教师的观念和行为。

我们将继续学习研究创意法教育理论,认真梳理实验一年来,孩子和老师们的变化,让这种看得见的效果,让更多的老师尝试去做,同时,把实验过程中我们存在的不足和做法,引以为戒,扎扎实实,把幼儿的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做成快乐的游戏、有趣的活动,让我们的老师和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六、课题组织

主持人

王国英  女 一级教师 本科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商店镇小桑学校教师

 

组员

毛新丽   女    二级教师 本科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商店镇小桑学校教师

王文慧   女 三级教师 本科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商店镇小桑学校教师

七、参考文献

1.《最差即最优——创意法教育文集》,郭成志主编,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年版

2. 《幼儿教育》 2016年5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