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灵敏性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灵敏性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体育运动以其高技巧性、高观赏性以及强对抗性深受人们喜爱。灵敏素质与协调性作为运动员必备条件,灵敏与协调性训练是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存在,对学生学习掌握新的动作技巧的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总有一半的学生身体灵敏素质差,这些学生在学习新动作技巧时接受能力很差。在练习当中表现出自信心不足,害怕做示范动作等等。因此选择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掌握新动作的欲望,通过一些辅助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灵敏素质,从而提高学生掌握技术技巧的能力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表现的欲望。

二、概念的界定

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快速、协调、敏捷、准确地完成动作的能力。它是人的运动技能、神经反应和各种身体素质的综合表现。各专项的每一个动作都不同程度的体现了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素质。通过力量特别是爆发力量,控制身体的加速或减速;通过速度,特别是爆发速度,控制身体移动、躲闪、变换方向的快慢;通过柔韧保证力量、速度的发挥;通过耐力保证持久的工作能力。发展灵敏素质,首先是提高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可采用球类,技巧,跳高,拳击等非周期项目进行锻炼。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促进学校体育教师对学生组织管理与教学训练方法的创新改革,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辅导能力和业务水平,从而培养学生更好的体育行为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学习方式有效转变,学习兴趣主动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

寻找初中学生参加体育训练的管理与辅导有效途径、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评价方式;解决当前面临突出困难的问题,最终完成体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四、理论依据

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突然变化的条件下,快速、准确、协调、有效完成动作的能力。它是运动员的神经反应、运动技能和各种运动素质在运动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是一种复合运动素质。神经反应决定了反应速度的快慢、判断的准确程度、随机应变和及时做出应答动作的速度。反应速度、判断准确、及时做出应答动作是灵敏素质的先决条件,各种运动素质是及时做出应答动作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

许多体育运动项目都要求学生在突然变化的条件下表现出对动作的准确判断、快速敏捷、灵活应变和迅速改变身体或身体某部位运动的方向。因此,灵敏素质的提高与发展显得十分重要。它是协调发挥各种身体素质能力,提高技术动作质量和获得理想的技术效果及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重要条件。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有针对性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灵敏素质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几种技术技巧,增强运动的自信心。让学生在运动中找到快感享受体育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六、课题研究遵循的原则

1、主体原则:教研中充分发挥每位教师、学生的主体作用,畅所欲言,集思广益。

2、民主愉悦原则:即在教研活动中,教师、学生、教研员及专家平等对话,共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3、成功激励原则:在教研活动中,给教师、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让他们体验成功,在成功的愉悦中争取下一次更大的成功。

4、积极评价原则:对教研活动中的教师、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多些肯定。

5、全体全面原则: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

七、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的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找到提高学生灵敏素质训练的辅助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灵敏素质来提高学生掌握动作技巧的能力

(二)、课题的研究内容:

通过研究,找到提高学生灵敏素质训练的辅助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灵敏素质来提高学生掌握动作技巧的能力。

1、激发学生学习辅助练习的兴趣。

2、在比赛中提高学生动作学习的表现能力。

3、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相对应的练习方法。

4、给学生搭建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研究的思路:根据《人体生理学》、《人体解剖学》、《心理学》,《体育训练学》等原理寻求适当的措施,采取合理的训练方法最终找到提高学生灵敏素质的训练方法。九、研究的思路:

根据《人体生理学》、《人体解剖学》、《心理学》,《体育训练学》等原理寻求适当的措施,采取合理的训练方法最终找到提高学生灵敏素质的训练方法

十、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以延长县黑家堡镇初级中学七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做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从多学科多角度开展对模块教学资料的比较研究,把握国内最新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2、实验法:在本校七年级中随机抽样选择2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和2个班作为对照班,开展实验研究。

3、行动研究法:实验教师要坚持行动中研究、研究中实践,以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提高的原则,通过研究修正和完善原有理论假说,为本课研究提供多种操作策略。

4、问卷调查法:对实验对象进行实验前后效果问卷调查和同组教师对教学效果全面评估

十一、课题研究的周期、过程和负责人

(一)研究周期

课题研究周期为半年,起止时间:2018年4月——2018年12月。

(二)研究过程

准备阶段(2018.4),这阶段是研究工作的基础阶段,需制定好研究计划。搜集相关资料,确定研究对象(两个班学生),做好相关的摸底调查工作等。

实施阶段(2018.5—2018.11),这阶段是研究工作的重要阶段,需根据研究内容进行有效的探索,做好详实的记录,并及时整理,得出阶段性成果。

结题阶段(2018.12),这阶段是研究工作的成效阶段,需研究者精心整理研究所得材料,议论文的形式得出最终结果,即“如何提高学生灵敏素质的能力”。

预期最终成果

公开课2节,论文1篇,阶段总结1篇,结题报告1篇

(三)课题研究负责人

李波,延长县黑家堡镇初级中学德育主任,七年级体育教师,2013年9月参加工作,一直从事一线体育教学工作,并担任班主任,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7年7月带队参加延长县第一届校园足球联赛获得初中女子组冠军,个人获得优秀教练员称号;2018年7月带队参加延长县第二届校园足球联赛获得初中女子组一等奖,个人获得优秀教练员称号;2018年8月获得延安市第四届校园足球联赛优秀运动员称号;2018年8月论文《农村中学开展校园足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获得陕西省第十四次优秀教科研论文与成果交流评选活动三等奖。

十二、对完成该课题现有条件的分析

(一)该课题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一次挑战,让学生由过去机械的体育运动向科学的体育素质的发展。对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这一科研课题,保证了研究工作的进行。

(三)课题组制定如下一系列制度:

1、奖惩制度。最初,上报课题以自愿的原则,鼓励其他老师参与,严格履行职责,定期上交的各种资料(如教学设计、个案设计、典型案例和教学反思等)。如有违反,将与期末考核挂勾,据此决定研究津贴的多与少。

2、资料管理制度。课题组对研究所用的各种资料,以及各种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分类、保管。

(四)、邀请县教研组的专家进行指导,使研究的方向明确而合理。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