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思想品德与家庭教育的调查及其对策的研究》研究报告

  《中职生思想品德与家庭教育的调查及其对策的研究》研究报告

  《中职生思想品德与家庭教育的调查及其对策的研究》课题,系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8-2009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课题批准号为200845。课题负责人:董硕标。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1. 我国中职生思想品德明显缺失。

  我国中职生思想道德状况和普高比较存在明显的缺失,主要表现在:法的观念、纪律观念不强,行动过于自由;目标意识不强,缺乏自信心,行为茫然;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缺乏持恒精神;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差;贪图享受,缺少吃苦耐劳精神,意志力差;人际交往中缺少起码的诚信和尊重。这种现状的形成除了社会层面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某些不平衡、学校教育体制层面的重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而轻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因之外,还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

  2. 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日趋复杂化,思想品德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新加坡政府把它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三大基础之一(另外两个基础是能力教育和双语教育),使之具有战略地位。美国的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有两个主旋律:一是把美国的宪法和《独立宣言》作为最高经典进行传播和灌输;二是宣扬美国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和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念。美国许多州的职业学校都硬性规定,必须拿到思想品德科目的学分才能毕业。有的国家还专门建立了“社会道德委员会”等机构,实行专人专做道德教育的有关工作。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政府,拨出相当数量的专款,资助道德教育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在新加坡,政府提出道德教育要“三兼顾、五强调”,即个人、社会、国家兼顾;法育与人情味兼施;理想与现实兼行;强调国情,强调国家利益,强调新加坡特色,强调内容形式应符合时代要求,强调寓教育于故事之中。德国的中小学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必要的思想品质和行为标准,使他们具有为发展社会生活、发展科学技术的献身精神”。日本的思想品德教育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性和组织化,这与韩国、德国十分相似。

  “国外非常重视社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生活在现实之中,无时无刻不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也必须搞清楚‘社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一切手段,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团体和大众媒体,注重营造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强烈的渗透性和持久性,使人们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中经受精神的洗礼,提高思想境界。”[1]

  3. 家庭教育与中职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密切相关。

  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除了受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影响之外,主要还在于家庭教育方面。家庭,是孩子主要的生活空间,是孩子社会化进程的起点。由于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都非常强,孩童时期是孩子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对其未来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所以也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从家庭教育的特点来看,它融于日常生活之中,教育与生活在时间、空间、活动上往往是统一的,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所以家庭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比任何教育载体都更具优势。新加坡视家庭价值为东方社会生存发展的核心观念,所以对于家庭教育格外关注。政治通过立法、政策导向来维护家长的完整,取得的效果非常明显,是对学校教育很好的补充和深化。日本的家庭教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日本通过建立家长教师协会等组织来促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和配合。我国对家庭教育的研究自古就有,目前许多专家还在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的家庭教育。许多学校建立了家长联谊会、家长学校,社会上也兴起了不少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但是面对中职生层面的思想品德教育与指导还是非常薄弱。眼下,中职生思想品德如此缺失,不能不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中职生的家庭教育,研究中职生家庭教育出现哪些问题,中职生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何真正发挥家长学校以及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功能等。为此,对中职生思想品德与家庭教育进行调查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二)理论支撑

  1. 政策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2)《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强调,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

  (4)《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强调“重在教子做人,提高子女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子女遵守社会公德习惯、增强子女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要和学校、社会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5)《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6)《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德育网络,使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

  (7)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指出:家庭教育在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学校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访等形式同学生家长建立经常联系,吸收家长参与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紧密结合。要特别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和灾区家庭的子女教育,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2. 理论参考

  (1)杜威实用主义道德教育哲学理论。[2]

  道德是人创造出来的,是主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人为”的一种东西,道德在本质上乃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某种固定的观念和习惯。杜威认为人的本性从根本上是可变的。正因如此,才有了道德的需要和可能,并使道德教育成为可能。而道德对人的本性的控制方式就是教育,反过来教育的方向、基础和意义又都系于道德的要求,在这个意义上道德与教育是相互同一的,道德即意味着教育,按杜威的话来说,“道德即教育”。因此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状况调查与分析,从而找出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深远的意义。

  (2)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根据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过失和说谎的认识和对公正的认识的考察和研究,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个有序的阶段:前道德阶段(出生~3岁);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有一个有序列、合逻辑的模式。这方面的发展根植于以逻辑思维的出现为特征的阶段中。皮亚杰认为教儿童道德准则并不比教儿童数量守恒更容易。随着儿童在智力上越来越能够应付同他们相互作用的环境,他们就自然地发展了新的更高层次的道德准则。通过主动理解周围世界和组织自己的社会经验,产生出是非观念。儿童的认知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儿童的道德认识也会进入一个新的层次。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内外因关系的原理

  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内在的需求是内因,是学生发展的根本动力;家庭、学校、社区教育环境是外因,对中职生的思想品德行为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4) 吴铎、张人杰在《教育与社会》一书中强调:“家庭最重要的教育功能是它的社会化功能,家庭自产生之日起,就担负着为社会培养未来公民的重要使命。这不仅是家庭亘古不变的功能,也是家庭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之一。[3]

  (三)课题的界定和内涵

  1.“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是这一课题的主要概念,界定范围是中职生思想品德认识、思想品德行为和思想品德评价。对于这一概念,其研究内容主要落实在中职生思想品德状况和形成因素分析上。思想品德是指意识行为方面的.也是政治道德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

  2.“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这一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范围是家庭教育的内容(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内容)、家庭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家庭教育效果。赵忠心在《家庭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按照传统的说法,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这是狭义的家庭教育。广义的家庭教育,应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在家庭里,不论是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长者对幼者,幼者对长者,一切有目的有意识施加的影响,都是家庭教育。”[4] 总的来讲,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持续不断的、自觉或非自觉的教育和影响。本课题探讨的侧重点是狭义的家庭教育的概念,即家庭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未成年的孩子,特别是中职学生。

  3.“调查”

  “调查”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手段。其内容主要包括中职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家庭进行子女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方式、方法调查,影响家庭教育效能的主要原因等。

  4.“对策”

  “对策”是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研究这一课题就是要发现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矛盾和冲突,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与主要方法

  (一)研究的目标

  调查当前中职生思想品德及其家庭教育的现状,探索家庭教育与中职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关系,分析影响中职生家庭教育效能的主要原因,寻找到提升中职生家庭教育效能的对策。

  (二)研究的内容

  1. 调查与分析当前中职生思想品德状况及其家庭教育现状。

  2. 研究中职生家长的文化素养、思想道德状况、教育能力、家庭的教育方式、生活方式、离异单亲家庭以及留守学生家庭等与中职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关系。

  3. 分析影响中职生家庭教育效能的主要原因。

  4. 分析网络及各类群体对中职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与对策。

  5. 研究如何打造家庭、学校、社区合力教育平台,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效能。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问卷法

  采用谈话、问卷了解、信息采集、材料汇编等方法进行调查分析,摸清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了解中职生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中职生家庭经济状况,成员心理健康状况对中职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中职生家庭氛围和家长文化素养对中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社会群体对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影响。为课题的分析研究提供准确而具体的第一手材料。

  2.文献资料法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了解国内外研究同类问题的水平和成果,有针对性地解决中职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对策。

  3.经验总结法

  广泛总结实验研究中成功的教育经验,摸索归纳出中职校学生不良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并得出相应相宜的对策,以作推广。

  4.个案研究法

  选取典型案例、典型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对收集到的各种个案进行细心整理分析,做出了合理判断,进一步提出建议,促进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改革。

  5.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以科研型教师为研究主体,采取群体协同攻关的研究方式,将学校、家庭、社会作为研究背景,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实践问题为首要目标,强调行动过程与研究过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用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去审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将教育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边研究边实践,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解决问题,强调反思,重视实效与推广。

  三、研究成果

  (一)通过研究,我们清楚了当前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现状

  我们在淮安市的淮阴区、楚州区、清河区、清浦区和涟水县等中等职业学校下发了500份调查问卷,收到有效问卷445份。通过对问卷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对目前中职生思想品德现状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1. 研究中,我们发现当前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的整体情况是好的,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有正义感、敢于竞争是学生精神世界的主流。

  (1)绝大部分中职生在思想品德认识、评价方面是很健全的,传统道德对中职生的影响仍有着较大的优势,普遍有着较强烈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

  如:90.34%的学生认为作为一名中国人感到自豪;80%的学生表示愿意积极主动应征抵抗外来侵略;42.7%的同学认为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进步作贡献;65.62%的学生不攀比;75.28%的学生反对人前一套背后一套;76.18%的学生认为艰苦奋斗不过时。

  (2)绝大部分中职生在思想品德行为上表现为: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有正义感。

  有82.92%的同学“上学路上,遇到一位盲人想过马路,这时已经临近上课时间”会“把他送过马路,你再上学”;73.48%的学生“放学路上,你看见班上与你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在欺负一位低年级的学生,”会“上前劝阻和制止你好同学的行为”;60.5%的中职生能够遵守公共秩序和规则;有51.46%的学生面对“本班同学与别的班级同学发生冲突,并有可能激化”,选择的做法是“劝告同学,缓解矛盾”等等。

  2.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中职生身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对于普高的学生,中职生的行为习惯和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较差;心理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力较差;人际交往中缺乏起码的诚信和尊重。如: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的原则中,48.54%的学生选择“公私兼顾”;30%的人对抄袭他人作业、考试舞弊持“无所谓”态度,大多学生尚未认识到“诚信是做人的基本标准”; 95%的中职生有上网娱乐的行为习惯,其中9%的中职生痴迷于网络游戏;只有52%的中职生在公共场所注意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只有43.5%的中职生在交际交往中注意礼节礼仪。

  (二)通过研究,我们清楚了当前中职生家庭教育的现状

  通过对调查数据分析和与家长座谈,我们认为大部分中职生家庭教育还是比较成功的。成功的家庭教育对于发展儿童个性,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获得全面的发展都十分有利。大部分父母高度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重视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对孩子智力开发的作用,而且也非常注重孩子的兴趣爱好的培养。对后者的重视程度的提高,使许多年轻的父母把目光转向对孩子的素质教育上,这对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有积极的作用。

  但我们也发现仍有部分中职生的家庭教育存在问题,主要包括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氛围、教育方式、家长行为等。教育观念方面,有些家长将“读书无用”“到学校混混日子”的思想传递给孩子;教育内容方面,表现为不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方面的关心甚少或漠不关心,超过30%的家长与孩子无交流,即使有交流,也是消极抱怨的多,积极引导的少,如“做老实人吃亏”、“遵纪守法挣不来大钱”等认识也渗透到日常对孩子的教育中;教育氛围方面,家长中有95%以上的是进城打工的农民,50%以上的家长常年不在家,而且也不常采用电话沟通,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这些家庭的孩子缺乏家庭教育;教育方式方面,在父母亲自教育的家庭中,否定型教育方式占40%,打孩子的占20%,骂孩子的占30%,更多的隔代教育中溺爱型、放任型教育方式居多,重言教、轻身教的现象严重;家长行为方面,某些家长个体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淡化,表现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对家庭有利的事就做,无利的事不做,教孩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公共秩序、公共规则置之不顾、我行我素,不文明的行为(赌博、家庭暴力)和语言等,直接影响着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

  (三)我们弄清楚了家庭教育对于中职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主要环境,孩子童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影响着其未来的一生。我们认为家长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思想品德、教育素质、家庭生活方式等对孩子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影响极大。

  1. 家长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其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

  家长的心理健康与子女的心理健康相关度很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一半以上孩子的行为问题直接与其父母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母亲的心理素质对孩子的影响更紧密。如果母亲性情平和、做事民主,那么孩子就会养成亲切、直率、有活动能力,善于合作等性格;如果母亲过分严厉,那么孩子就会形成逃避或反抗,胆怯或残暴等性格;如果母亲态度反复无常,那么孩子就会养成撒娇、放肆、神经质、自以为是、缺乏责任心、没有耐力等性格。

  2. 家长的文化素质是影响子女思想品德的重要因素之一。

  父母的文化素质虽然与其文化程度不能等同,但是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认为,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其文化素质也相应较高。家长文化素质除了包括家长所掌握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知识与家长获取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还包括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而文化素质体现在其运用智力的教育过程中,决定着父母的理想、情操、道德水平、教育能力和教育方式的运用。每个父母毫无例外地有文化素质,并且不可避免地对其子女有意或无意地施加影响。在家长文化程度不同的条件下,子女的品德等第存在极为明显的差异。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地中职生父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具有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父亲不到15%,具有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母亲不到4%。这就必然对其孩子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3. 父母的品德在子女品德形成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家长教育学》一书中所说:孩子道德发展的源泉以及毛根部在于母亲的智慧、情感和内心的激情,人在自己的道德发展中变得如何,决定于有什么样的母亲。[5] 父母的道德素质决定着其为人处世的方向和原则,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父母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子女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取向。在家庭中,父母的品德素质以及由此决定的对子女的品德教育,是子女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一个人从降生到独立进入社会,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婴幼儿时期,人的意识极为单纯,行为习惯也不固定。加之其在生活上特别是在心理上对父母的依恋和爱慕,就使得父母的行为举止、思想品德容易在子女心灵上留下深刻的烙印,逐步形成善与恶、真与假、好与坏、是与非的最初概念,而这个时期的基础打得如何,将决定他们成为怎样一个人。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深刻体会到,父母在道德判断和价值取向方面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超过老师对学生的影响。

  4. 家长教育素质对其子女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教育素质是父母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能力等。我们认为父母教育素质的缺陷,正是产生家庭教育误区的直接根源。

  第一,教育观念。有什么样的教育观、人才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导向,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氛围。过于重视文化教育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求甚高,孩子的学习压力也很大;重视孩子全面发展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较能体现民主型。

  第二,教育方式。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不良教育方式是导致孩子思想品德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父母对孩子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直接关系到孩子在家庭中所受教育的效果。一般地,家庭教育方式类型有:

  溺爱型:把孩子摆在高于父母的不恰当的位置上,过多地满足孩子的各种愿望,包办孩子的一切。不利于培养勤劳勤俭作风,助长孩子过于依赖、学习不努力的不良习惯。

  否定型:父母经常批评、责怪、打骂孩子,对孩子否定多于肯定,管教过于严厉。不利于孩子的社会道德的养成和学习努力精神的养成,使孩子文明素养较差、个人信用较差、勤劳勤俭精神较差。

  民主型:给孩子自我发展的自由,尊重和信任孩子,并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交流。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道德规范,很少有孩子进取精神差、学习不努力的情况。

  过分保护型:经常为孩子安排学习内容,陪孩子做作业,帮孩子做其力所能及的事情。妨碍了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和勤劳勤俭道德的养成,助长了孩子的不良习惯和不思进取的思想。

  放任型:对孩子的独立行为较少了解,不加干涉或过分迁就。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道德,使得孩子学习不努力、勤劳勤俭精神较差。

  干涉型:对孩子的日常活动包括看电视、交友等日常活动限制过多等。培养的孩子缺乏学习主动性,没有目标性,学习不努力。

  第三,教育能力。教育能力包括了解孩子的能力、评价孩子的能力、自我约束的能力、协调亲子关系的能力、保护孩子的能力、指导孩子的能力等等。父母的教育能力通常是在自身学习和运用家庭教育知识的实践中提高的。孩子对家庭的体验是积极还是消极,主要取决于父母是否尊重孩子的意愿、是否侵犯孩子的隐私、是否经常打骂和威胁孩子以及是否欣赏孩子等因素,而这些正是父母教育能力的体现。

  5. 家庭生活方式对其子女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家庭生活方式,表现为家庭成员在一定的家庭生活条件制约下形成的稳定的生活行为,实质上表现为一定的家庭文化,它对孩子的生活态度和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家庭生活方式的形成依赖于一定的价值观和家庭生活条件,价值观不同,家庭经济基础不同,其家庭生活方式也就不同。家庭生活方式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有文明与野蛮、先进与落后、科学与愚昧之别,有西方式与东方式之别,有消费式、休闲式、交往式、娱乐式之别。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不少中职生家庭由于收入比较低,为了生存,家长疲于外出打工挣钱,无心教育子女,使得孩子处于近乎无管教处境。

  综上所述,我们的结论是:父母的教育素质是父母作为教育者区别于其他社会角色的特殊素质,对子女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孩子身上表现出的道德缺陷,可以或多或少从父母身上找到原因。

  (四)我们找到了影响中职生家庭教育效能的主要原因

  1.家长没有得到相应的家庭教育技能训练,是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通过走访,我们发现有些家长在遇到孩子出现某些问题时,不能够根据当时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由于对于家庭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及教育方法和技能的欠缺,家长更容易失去耐心,致使采用不适当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对孩子不够尊重,用词、语气等方面不够恰当,妨碍了亲子关系等。

  2.父母的角色差距,是家长没能正确履行家长义务,施行有效家庭教育的关键。

  课题组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部分家长没能履行好家长的义务的关键原因是角色认知和角色行为方面出现偏差。突出表现在以下三点:

  (1)家长的角色准备不足。在孩子每一个关键成长期,特别是孩子青春期,家长没有很好地调整好自己的角色认知,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么重养轻教,要么盲目教育,致使孩子错失成长关键期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没有得到家长有效的成长支持。

  (2)家长的角色错位。主要表现为:家长忽视了其本职工作是教孩子做人,忽视了孩子社会化过程中最需要家长帮助的东西,即:如何满足基本需要、如何交往、如何判断社会允许行为等,造成孩子社会化的不完全。过多地替孩子做本该孩子做的决定,减少了孩子体验生活的机会,背离了孩子的真正需求和孩子的成长规律,影响了亲子关系的和谐。“重智轻德”的教育价值观使得家长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上出现了致命的失误。

  (3)家长的角色行为偏颇。忽视了家庭教育中潜移默化和角色示范性、榜样性的特点,以至于忽视了家长本身的不良品行带给孩子的不良影响。

  3.大众传媒对家庭教育的误导

  大众传媒在家庭教育指导中有着其他教育载体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众多网上家长学校也在积极努力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如淮安网上家长学校的《家长学员读物》就是很不错的教材,其中包括:家长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弘扬爱国主义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法制教育,家庭教育的论说与探讨,来自实践的家教经验,古今中外的家教故事等好栏目。

  但是,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另有一些媒体,由于一些传媒从业者没有接受过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专门学习和训练,栏目内容又没有专家把关,仅仅是凭经验做节目、编刊物、出书,很容易偏离正确的方向,误导家长。如:有些节目把“家庭教育”等同于“家庭学习”,宣传“孩子就是我的一切”,使得父母的角色定位错误,过重看重子女,导致补偿心理,对孩子形成心理压力,某些家长把家庭变成“第二课堂”,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放弃了“教子做人”的根本目的,而充当孩子学习的“拐杖”,致使有的孩子厌恶学习,严重者产生人格扭曲现象;有些家庭教育类的节目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欠妥,违反了家庭教育指导原则,如“孩子应‘帮助’家长做家务,因为家长‘很辛苦’”的宣传,不利于孩子家庭责任感的培养,使得孩子对家务劳动产生排斥心理;“爱不需要回报”的宣传,容易使得孩子不懂得爱,不懂得回报父母、他人和社会等; “谈网色变”的片面宣传,使得家长对孩子更加“外行”的管教,造成父母与孩子的更大的隔阂;“调查显示8-15岁孩子中15.1%有抑郁症”的误导,引起家长的过度担心,产生心理压力,不利于对孩子的正确教育。

  4.大众传媒对孩子的消极作用

  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不良认知来源于大众传媒的影响。归纳如下:

  传播似是而非的知识,导致孩子产生不正确的社会认知。

  过早地了解成人世界,使孩子价值观念扭曲。

  过多的暴力情节,容易引发孩子侵犯性行为。

  不健康的性信息的传播,容易使孩子产生畸形的性意识。

  过滥的广告宣传,形成对孩子消费的误导。

  互联网管理不善,孩子沉溺网络不能自拔。

  (五)通过研究和实践,我们总结出了几条提升中职生家庭教育效能的对策

  课题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提升中职生家庭教育效能的对策,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提供实践性指导,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边实践边研究,最终形成以下几条对策:

  1.构建并完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实现家、校、社区的有效合作。

  (1)完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

  通过研究和实践,我们认为家庭教育指导体系的建立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规律,以满足家长自身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为目的。必须进行整体规划,全面实施。必须建立一支由校长牵头,副校长、学生处等科室主任、各学部主任及班主任为主要成员,任课老师全员参与的指导团队。施行个别指导、集体指导和传媒指导三位一体的指导形式。具体包括了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三个组织机构,采用家庭访问、在校接待、个别或集体咨询、家长会、亲子互动、“家校星空”网络栏目和家长读本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定人、定期、有序、分类、分层指导。

  “家长学校”是家庭教育指导体系中的主阵地,“家长学校”必须名符其实。可以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对家长进行现代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技能的培训,使得家长懂得科学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对孩子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从而成为学校教育有力的支持力量。比如:配备专业家庭教育指导教师承担主要培训任务;聘请一些“教子有方”的家长做“家长学校”的顾问;邀请专家就家庭教育中主要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家长学校每学期评选“优秀家长”,树立典型,并召开优秀家长经验报告会,让家长学有榜样,以家长教育家长。

  我们认为,给每个学生及其家庭配备专人跟踪指导老师很有必要,可以让家长遇到问题及时联系相应的指导老师。我们通过为每一位学生指定相应的指导教师,实现生生有导师,家家有指导,以便及时交流。通过指导,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显示出兴趣来了,遇到拿不准的情况能及时沟通,从指导老师那儿获取科学、及时的指导,减少了家庭教育的盲目性,提高了家长的思想品德和家庭教育水平,规范了家长的教育行为,促进了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转化了不少家长和学生。同时也提高了指导团队的理论水平、服务意识、指导和研究能力,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水平和家庭教育质量得以快速提高。

  (2)有效搭建家、校、社区的合力教育平台

  我们与地方行政部门密切合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合作方式,强化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聘请法制副校长做“普法专题报告会”,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远离毒品”等专题讲座,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较全面了解有关法律常识,提高法制观念。邀请校外心理专家来校讲座、咨询,疏导学生心理。邀请创新专家来校指导,开启学生创新意识。邀请法律顾问为班主任讲授“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提高班主任处理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能力。与地方妇联、青少年中心、社区密切合作,积极参与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帮助社区提高居民的文明程度和家庭教育水平,优化社区文化氛围。我校学生来自不同乡镇,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学校分别为每个生源地的学生安排了一至两位教师负责联络,以便与相应乡镇的学校与地方部门及时沟通,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以便及时应对。

  通过发挥社区教育的统筹功能,使得各类教育机构形成一个统一协调的组织实体,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通过优化社区文化环境,把社会所公认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人生观等在生活中表现出来,帮助社区成员提高道德水准,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积极创造人际交往的和谐空间,从而净化、优化孩子们的社会化环境。通过组建社区教育委员会中的家庭教育职能组并发挥其功能,可以改善家长的教育观念与行为,为家庭教育创造极为有利的外部环境,可以快速提高家庭教育整体水平。

  2. 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技能,提高其家庭教育效能。

  (1)通过专业的有效指导,引导家长准确进行角色定位,提高家庭教育技能。

  要想改变孩子,首先必须改变家长自己。由于既往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使得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如今,要想改变孩子,就有必要先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也就是要改变家长。

  ①强化角色学习,增强角色意识。

  我们通过组织家长学习家长课程,贯彻《家长教育行为规范》, 强化家长个人的角色学习,学习家长角色的权利、义务和规范,学习家长角色的知觉、态度和情感。将角色期望内化,使得家长对自我角色有准确的定位。通过学习引导家长整体把握角色内涵,并不断随着社会的角色期望和孩子的变化适时改变角色认知,在教育孩子的实践中,特别是与孩子的互动中不断体验孩子的心理反应,从而巩固被社会、被孩子肯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改变被否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使自己的行为更加符合“合格家长”的角色规范。

  ② 重视效能训练,提高角色能力。

  访谈中,我们发现有些家长虽然看了不少书、听了不少课、也找了老师或专家咨询过,可是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尤其是遇到问题的时候,依然束手无策。问题的关键是这些家长缺乏教育能力,不能把正确的观念和方法很好地运用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致使家庭教育不力。

  为了体现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效性,真正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集体指导以及定位指导老师的个别指导,在强调家长转变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的同时,结合家庭教育案例,运用模拟演练、行为训练、家庭治疗等多种方式,对家长进行指导和训练,以提升其实际教育、训练、矫正能力。比如通过专业家庭教育指导老师指导家长学习、掌握并使用青少年行为成长教育方法,提高了家长应对孩子问题的自信心和教育能力。

  策略 方法

  培养良好行为的策略 示范与模仿、应用增强物、逐步养成法、应用代币制

  维持良好行为的策略 积极演练、注意与赞赏、随即教学法、维持行为法

  改变不良行为的策略 斥责技巧、忽视技巧、隔离策略、过度矫正

  培养自导能力的策略 回馈激励法、行为契约法、自我控制法

  ③ 改变家长对孩子的原有认知,向孩子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在探讨家长与孩子相互关系时明确指出:“孩子本身对成年人来说,是个伟大的教育力量。”[5]-50 几乎一切伟人都用敬佩的眼光看孩子。在他们眼中,孩子的心智尚未被岁月扭曲,保存着最宝贵的品质,值得大人们学习。孩子们不仅被社会化,同时也在社会化着他人;既是被社会化着的,又是使他人社会化的因素。处于信息时代的子女,通过各种媒体吸收了各种文化信息和思潮,形成了不同于父辈的文化,这种文化在孩子与家长相处的过程中被传递出去,或许孩子采用的是一种反叛的形式让家长接受了他们的影响,实际上这是青年文化对老年文化的挑战。

  通过举办家长培训班,让家长认识到现在的孩子对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并且能够表达自己不同于成人的观点、看法。他们有能力影响成人世界。同时让家长认识到,在社会文化急剧变迁中,原先的知识和生活方式已经过时、淘汰,成年人作为“教育者”的观念已经受到挑战,必须转变观念,向孩子学习。引导家长形成以下共识:

  第一,和孩子共同成长。

  成人和孩子共同面对未来世界时,成人已经不可能再去告诉孩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了,因为孩子不懂的,成人也不懂;成人懂的,孩子已经明白了。成人与孩子应该是平等的探索者。共同的使命和责任要求两代人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第二,施行广义的家庭教育。

  现在,教育已经不再是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独有的一种权利,而是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一种相互影响。在子女教育、影响家长的同时,家长应当允许子女对所接受的教育影响作出选择。

  第三,把属于孩子的权力还给孩子。

  德国心理学家黑尔加·吉尔特勒说过:“如果您放弃权力,放弃您的优越感,那么您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敬的机会就更大。”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是家庭的私有财产。只有把孩子看成一个能动的权利主体的时候,他们身心发展的巨大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家长也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去发现和寻找孩子身上的优点,并学习这些优点。

  第四,向孩子学习,体现家长的成熟。

  由于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对孩子们没有太多的约束,孩子对新事物具有比成年人更高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同时他们要获得自我发展,就会对社会进行较大的反弹,会很自然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其中很多想法值得成人去思考与学习。在现今社会,父母向孩子学习,不仅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赏识和尊重,而且有利于父母的知识更新和进步,促进父母的工作和事业。

  第五,发现孩子身上巨大的发展潜能。

  有学者指出:一个新的媒体出现了,当我们还不太了解它的时候,孩子走在了我们的前面,这种情况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深刻的变化。它将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改变儿童的学习方法,改变家庭文化及代际关系。在孩子面前,我们失去了权威。我们需要同孩子们一同成长。

  (2)学校和家长必须对非正式群体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存在的,它是基于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而存在着。某些具备相同时空条件,对某些事物有一致的看法或共同的利益,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气质性格,具有类似经历或背景的人,组成的“小集团”或“小圈子”,这就形成了非正式群体。它具有相对较强的凝聚力,对其成员在心理上产生重要影响,其作用有时甚至超过正式群体。为此,学校和家长对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和发展,绝对不可等闲视之。要采取一分为二、无害支持、目标结合、为我所用的原则对待非正式群体。每一位指导老师对所指导的学生密切关注,与其父母及时沟通,有效管理其所在的非正式群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的作用主要是维持性功能,即满足人们的合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维持自身团结和健康发展的活动。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安全需要、合群需要、尊重需要、增强自信心、增强力量感、自我确认的需要等。并不是所有的非正式群体都是有害的。

  其次,对非正式群体进行分门别类。按照形成原因,非正式群体分为利益型、信仰型、目的型、需要互补型、压力组合型、家族亲朋型、娱乐型等。非正式群体按照其作用可分为积极型、消极型、中间型、对立型、破坏型、犯罪型等。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存在的非正式群体,分门别类,特别是对其“领导”人物进行品德分析。

  第三,调动其积极作用,为我所用。对于积极型群体,及时表彰,并给予大力支持,从而实现其自我价值,满足其心理需要。如:引导展开竞争,取长补短;开展活动;纳入班级管理机构。

  第四,引导渗透,及时把握。掌握非正式群体的实际状况,把一些思想进步、活动能力强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生干部、骨干分子渗透到非正式群体中,及时掌握活动情况,适时引导,转变方向。

  第五,及时瓦解。对于有害群体,必须及时联系其成员家长,通过家长或其朋友,逐个工作,各个击破,以达瓦解目的。

  第六,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用目标导向法,突破“领袖”人物法,使其转化,从而群体向善。

  第七,严惩少数屡教不改者。必要时使用法制手段,快速制止其危害的蔓延。

  (3)通过家长学校和专题讲座指导家长有效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大众媒体,提高学生的“免疫”能力。将提高学生“免疫”能力纳入每一位指导老师的工作重点。

  第一,引导家长和孩子正确认识和使用媒体。

  家长对于媒体的认知改变了,进而帮助孩子改变对媒体的正确认识,帮助学生适当节制自己的上网欲望和对媒介传播内容做出适合自身特点的选择。比如:防范网上色情和暴力内容;防止长时间看电视而影响学习和身体;共商看电视及上网时间;让孩子做出必要的承诺;不使用污秽语言,不讨论不健康问题等。

  第二,帮助孩子提高信息筛选能力和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

  培养孩子良好的视听品味,使孩子能正确选择、解释、分析媒介信息,提高对负面信息的警觉能力。引导家长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充实精神生活,帮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成功和快乐,减少和避免传媒的虚拟世界中负面信息对孩子的影响。

  第三,帮助孩子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

  帮助孩子了解媒介及信息对自己的意义,并学会利用媒介满足自己的需求,帮助自己健康成长。

  3. 重视特殊类型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

  (1)举办留守学生家长培训班,指导留守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

  家长学校是指导和服务家庭教育的主阵地,更是开展对留守学生工作的主要渠道,必须加强对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完善教学方法,创新活动载体。具体方法如下:

  ①加强对留守学生父母履行监护职责的教育。

  学校在家长离乡外出前、返乡探亲时进行集中教育,编写“家长学校”教材《中职生家长必读》,普及监护人法律常识和家庭教育知识,敦促家长在外出后,以多种方式保持与子女和委托监护人、学校指导老师的联系和沟通。主要观点:

  父母的监护职责不应因不在孩子身边而丧失。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和亲情是任何人也替代不了的。

  父母即使外出,也必须提供孩子的基本生活和受教育费用。

  父母应尽可能与孩子多见面。

  ②加强对受委托人的教育。

  开设“爷爷奶奶家教培训班”、“临时托管亲属家教培训班”等。针对问题家庭进行个别咨询和指导。敦促被委托人保障孩子的生活需求、受教育需求和合法权益并及时将孩子的成长情况反馈给其父母。

  ③加强对留守学生家庭监护职责履行情况的监督。

  建立留守学生成长档案,为其父母了解孩子并有针对性开展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开通留守学生家长联系热线,与其父母保持主动性沟通和经常性联系。

  督促留守学生定期向家长汇报学习、生活情况。

  敦促家长经常对其孩子进行有效指导,增进亲子感情。

  为留守学生家庭结对子。

  对留守学生进行生活关怀、心理咨询、学习辅导等。

  (2)举办离异单亲家庭家长培训班,指导离异单亲家庭家长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

  除了定期举办离异单亲家庭家长培训班外,还必须定期组织离异单亲家庭的指导老师交流指导体会,互通信息,对特别棘手的家庭采取重点突破,确保离异单亲家庭孩子健康成长。

  ①帮助父母正确认识夫妻离异。家庭结构的破裂有时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要把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则是可以做到的。

  ②着力弥补离异单亲家庭的教育功能缺陷。对离异单亲家庭指导的着力点是指导他们弥补家庭在抚育、教育功能方面的缺陷。夫妻离异后,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依然要关心、教育孩子;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在孩子的教育上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由于夫妻离异给孩子带来的不利影响。

  ③指导抚养孩子的单亲父母尽快从阴影中解脱出来。一是要控制消极情绪,与子女共建新的家庭生活;二是要避免在孩子面前抱怨原配偶,设法抚平夫妻矛盾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创伤;三是要指导和帮助不抚养孩子的一方尽可能创造接触孩子、了解孩子、教育孩子的条件,以便履行各自对子女的义务。

  ④指导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要理智。首先,无论是离异还是丧偶,在孩子的教育上都要避免放纵和过度管教两种倾向;二是指导和帮助家长不断创造条件让孩子扩大交往面、自强自立、减少对单亲的过多依恋;三是指导家长多与孩子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等等。

  (六)隐性的精神成果

  1. 通过本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进一步认识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性,更多的老师参与到家庭教育指导的过程中,提升了每一位老师的家庭教育指导技能,提高了其家庭教育指导的自信心。

  2. 随着家庭教育指导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以及“家长读本”的使用,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得到了不断更新,加大了家庭教育的力度,提升了家长们的家庭教育实效,改善了亲子关系。

  3. 学校根据课题组的建议每月都开展一项主题活动。组织了“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评比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文明风采”大赛;定期开展了“先进教研组”、“先进班集体”、“先进团支部”、“先进学部” 的评比活动,每周举行一次“文明宿舍”、“示范班集体”、“文明标兵”的评比活动,创办和组建各种社团并定期举行“先进社团”和“优秀社团辅导员”评比活动。通过一个个良好的群体活动来强化班集体建设,不断地熏陶和感染学生,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4. 近两年来学生参加省、市技能大赛获奖21人次;学生参加省、市参加创新大赛获奖19人次;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参加文明风采大赛获奖125人次。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12人次;获省级一等奖13人次名,二等奖19人次,三等奖28人次。

  (七)显性的物质成果

  1.本课题组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另有论文在省市级论文比赛中获奖。

  董硕标中职生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教育科研2010. 35期

  钱 皓让职校学生真正阳光起来 家教周报 2008.12

  钱 皓 体现主动发展,促进生命成长 文学界 2010.10

  王 伟 重建诚信校园 中国商界 2010年10期

  韩 梅网络游戏对职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及应对策略 2009年省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二等奖

  韩 梅国外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及对我国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2010省职教学会 三等奖,市一等奖

  冯美英不利于孩子良好心理形成的家庭因素分析 2008年市教育局一等奖

  2. 课题研究报告

  董硕标钱皓《中职生思想品德与家庭教育的调查及其对策的研究》研究报告

  3. 子课题研究报告

  (1)韩 梅《中职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学校教育研究》研究报告

  (2)王 伟《中职生思想品德形成与群体影响的研究》研究报告

  (4)靳德红《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与分析》研究报告

  (5)冯美英《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合力平台构建研究》研究报告

  (6)蒋素萍《中职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家庭教育研究》研究报告

  4. 《中职生思想品德与家庭教育的调查及其对策的研究》课题研究论文集

  5. 家长学校教材《中职生家长必读》。

  四、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通过研究分析,我们认为:

  1. 中职生思想品德总体是好的,部分学生存在思想品德缺失,个别学生存在品行障碍。

  2.部分中职生思想品德的缺失与其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主要包括:家长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文化素养、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能力以及家庭生活方式等。其中父母的品德在子女品德形成中起着奠基和示范作用,家长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其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家长的文化素养是影响子女思想品德的重要因素,家长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力度,家庭教育方式是影响孩子思想品德形成的直接原因,父母的教育能力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情感体验,家庭生活方式对其子女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3. 影响中职生家庭教育效能的主要原因包括:家长没有得到相应的家庭教育技能训练,父母的角色差距,大众传媒的误导和消极影响。

  通过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家庭教育是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主阵地。提升家庭教育效能是改变中职生思想品德的根本措施。具体对策如下:

  1. 构建并完善全员参与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落实家庭教育指导方案,实行个别指导、集体指导和传媒指导三位一体的指导形式,对家长和学生进行定人、定期、有序、分类、分层跟踪指导。

  2. 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教育培训功能,引导家长准确进行角色定位,强化角色学习,增强角色意识,提高角色能力,更新家长教育观念,改进家长教育方法,提高家长教育技能,提升家长的教育效能。

  3. 通过各种专题培训,施行广义的家庭教育,改变家长对孩子的原有认知,倡导向孩子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发现孩子身上巨大的发展潜能。

  4. 重视留守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举办留守学生家长培训班,开设“爷爷奶奶家教培训班”、“临时托管亲属家教培训班”等加强对留守学生父母履行监护职责的教育;加强对受委托人的教育;加强对留守学生家庭监护职责履行情况的监督。对留守学生进行生活关怀、心理咨询、学习辅导等。

  5. 重视离异单亲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举办离异单亲家庭家长培训班,帮助父母正确认识夫妻离异,着力弥补单亲家庭的功能缺陷,指导双方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

  6. 对中职生的非正式群体要能够正确引导或渗透正确的思想,加强榜样的力量,将消极的非正式群体转变为积极的正式群体。

  7. 引导中职生正确认识和使用大众媒体,增强中职生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使他们有效地利用媒体资源并发展自己。

  8.有效搭建家、校、社区合力教育平台,通过发挥社区教育的统筹功能,使得当地各类教育机构形成一个统一协调的组织实体,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提高家、校与社区合作效果,实现教育三大支柱互补,为家庭教育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快速提高家庭教育整体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思考

  1. 如何使中职生的家庭教育体现时代性。

  2. 进一步研究家庭教育策略、家庭人际关系等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

  3. 进一步研究如何解决发挥网络功能和避免出现网瘾少年之间的矛盾。

  4. 如何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家庭教育指导队伍,提高指导实效。

  5. 社区教育如何更好地融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来更新隔代教育的理念,提高家庭教育效能。

  五、附录

  (一)典型案例

  案例一

  案例描述

  张浩、厉顺、陈瑞、张正远,四位学生是我校10级汽修班学生。张浩、陈瑞是离异家庭子女,其中陈瑞父母工作忙,主要有爷爷负责教育,而其爷爷对陈瑞过于迁就溺爱,致使其任性、散漫、好冲动的性格。张正远父母在大酒店工作,厉顺父亲是电工。四位同学的家庭状况虽然不同,但是基本上都长期脱离家长管教,认识、性格等方面相似,入学后自然形成一个小群体。脾气暴躁,上课不听课,随便讲话,经常欺负弱小同学,屡次违纪。对待老师的教育不屑一顾。在班级里影响较差,如果不加以处理或及时转化,有可能扩大这个对立群体的成员数量,给整个班风建设和其他学生带来不利影响。

  怎样对待这个群体,班主任老师(课题组成员)采取了如下措施:

  1.发挥各自特长,引导其向积极方面转化。

  班主任发现张正远喜欢唱歌,就鼓励他参加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开始时他并不愿意,后经鼓励,训练,终于参加比赛,而且获得了一等奖。从此,改变了他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他本人也找到了一些自信。张浩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不少学生听他的话,如果不加以正向引导,恐怕要把更多的学生带入自己的群体。为了发挥其“领导”能力,班主任及时做工作,推荐其担任副班长,参与班级管理,并及时指导。用班级纪律、班级荣誉来对其进行约束,使得他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厉顺曾经在服装厂工作过,熟悉缝纫机的维修技术,班主任就安排他为服装班修理缝纫机。这样,让其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其自信心。陈瑞性格最暴躁,很容易发脾气。但是他的号召力很强,有不少“哥儿们”。为了稳定其情绪,班主任对其密切关注,及时谈话,避免了多次同学间的冲突。

  2. 密切联系家长,指导家长加大教育力度,提高教育效果。

  鉴于四位学生现状,班主任及时通知其家长参加“家长学校”学习,参加相应专题培训班,改变家长不正确的认知,提高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能力。指导老师及时约见其家长,了解其家庭现状,对其父母进行心理调适,指导家长改变教育观念,以平等的伙伴式立场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随时交流并掌握孩子思想行为的发展变化情况,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鼓励孩子的正向行为,抑制负向行为,避免其产生抵触、自卑、失望等消极情绪。特别是针对两位离异家庭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家长每周交流,共同探讨教育方式。

  3. 家校配合,多方监控。

  虽然这个群体在班主任的及时调控下避免了多次冲突,但是一些不良习惯还需要时间来纠正,必要时需要依靠家长和学校学生处配合。在有可能发生学生冲突的情况下,班主任及时通知家长来校沟通,共同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避免了问题激化。有一次,这个小群体准备在放学以后对班级一位同学严加成施以暴力,班主任得到“密报”以后,第一时间分别对这个小群体成员逐一谈话,并及时通知张浩家长来校沟通,由于张浩是副班长,做通他的工作就能避免冲突。另一次,陈瑞被别班学生打伤,厉顺联系好同学准备在周末回家路上对对方实行报复。学校得到“密报”,又一次让家长来校,并及时约谈厉顺,又一次避免了事态的扩大。

  4. 分化瓦解

  对消极型非正式群体进行分化瓦解是很好的对策,特别是对待其中能够快速转化的“领袖”人物。张浩在其中是最有头脑的一个了,对其展开攻势是最好不过的。班主任适时抓住时机对其频繁谈心,以诚心来软化他,用班级工作来满足他的心理需要,消除隔阂,使得他把注意力转移到班级工作中去,让其在班级工作中获得一种荣誉,一种满足,逐步降低原来群体对他的吸引力。在后来的这个群体与别的群体发生冲突时,张浩不在现场,避免了冲突的进一步扩大。

  案例提示

  本案例研究过程中发现,群体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绝不可忽视,对其负面作用一定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该案例中的群体虽然最终被强力瓦解,但是给我们不少启示:那就是要以最快速度对消极型或犯罪型非正式群体进行瓦解,避免因为应对不及时而带来严重后果。同时,要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准确把握,并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家长进行相应的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实行家、校紧密配合,有效监控学生思想动向。

  案例二

  《家长读本》尝试获得成功。

  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表明,家长可以通过学习《家长读本》,逐渐改变原有的一些错误的教育观念,改变家庭教育方法,和谐家庭教育氛围。《家长读本》赢得了学生家长的好评。例如,王超家长在交流中谈到《家长读本》的学习体会时说:“以前我们不知道这些东西,平时也不看这方面的书,我们以为孩子的教育主要是靠学校,孩子在家有的吃有的穿就行了。现在看来,我们做的远远不够,以后得好好学学这方面的知识。”陈瑞的母亲在参加完“家长学校”培训后也谈及《家长读本》给她带来的新的认识:“《家长读本》很好,加上老师的讲解,我们知道以前做的很不够,没能好好管理孩子,只是把孩子交给他爷爷带,他爷爷对这孩子特别宠,孩子想要什么,爷爷就会想办法满足他,一向把他宠坏了。我在家的时候,很多时候说他他也不听,我也不知道怎么管这孩子。现在想想,我们除了没有尽心,主要不懂得这方面的知识。现在看了《家长读本》,觉得上面写的很有道理,以后请老师多多指点。”

  下面选录《家长读本》目录: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

  家庭教育的名言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妈妈,永远的良师益友

  警惕:现代家庭教育的错位

  (二)经典问卷(见子课题《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与分析》研究报告)

  六、主要参考文献

  [1] 杨 稣. 当代国外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及启示[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9):152.

  [2] 鲁 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第15-16页.

  [3] 吴铎、张人杰:教育与社会[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218页.

  [4] 赵忠心. 家庭教育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5]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志英等译. 家长教育学[M]. 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年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