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结构模型研究

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结构模型研究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作者:游旭群

陕西师范大学游旭群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结构模型研究”(课题批

准号:BBA070016),通过了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结题鉴定,现将成果公告如下。

一、内容与方法

(一)主要研究内容:

1.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因素分解

教学创新动机

教学创新观念

教学创新专业知识

教学创新技能

教学创新个性品质

教学创新社会技能

教学创新元认知技能

2.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各因素的相互关系以及其权重探讨

运用相应的测评工具对各因素之间相互关系进行探讨,探讨不同水平变量和其他变量的关系,确定教学创新能力的关键组成因素。

3.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及其组成成分的影响因素探讨

运用测评工具和多途径多角度的评价技术,对教学创新能力诸变量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结果进行探讨,如探讨职业满意度和创新动机的关系、创新专业知识和教龄与实践的关系、创新观念的形成和学校性质、教师队伍组成的关系、目标取向和教学创新个性品质的关系、教学创新能力各因素和创新业绩的关系、等等。以期建立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动态结构模型。

(二)研究方法

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了理论分析,对于教师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实质、心理结构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心理结构模型,提出了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发展的途径等。另外,结合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的理论分析,对于教师的教育智慧及其教学技能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讨论。运用测量研究探讨了了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检验了教学创新能力的结构模型等。

二、结论与对策

(一)研究结论

1.关于教师教学创新与教学创新能力的研究

通过理论分析,提出教师的教学创新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为目标,不断形成与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的教学创新主要包括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组织方式的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等。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是教师实施教学创新的实际能力,具体而言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是指教师超越现有教学内容材料、方式方法与手段条件,以新颖的、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手段,高水平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不是体现在创造出新的教学产品,而是体现在能够超越现有的限制,形成新颖的、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问题,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更高水平教学效果的目标。

2.关于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心理结构研究

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是一种复杂能力,是基于教学创新认知系统、教学创新动力系统、教学创新人格系统以及教学创新行为系统等多种心理结构共同体的综合反映。教学创新认知系统由包括教师感知力、判断力、思维力、想象力。教学创新动力系统是教师教学创新活动的力量源泉。教学创新内部动力是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根本原因,是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主观因素。教师教学创新人格是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特质,是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的稳定的人格特征。与智力相比,创新人格对创新过程更为重要。创新型教师具有自信、勤奋、奉献、独立、自主、进取、合作、开放、包容、富有想象力、善于思考、有责任心等性格特征。教学创新行为是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在教学行为上的表现,是指教师有改变自己现有教学方式方法,以新颖的、与众不同的、更加有效的方式组织教学,实施新的教学样式。

3.关于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发展研究

要促进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发展,需要通过树立创新教学观念与意识、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改变教师的评价方式,鼓励教师的教学创新等途径来实现。项目研究提出要培养教师教学创新能力,首先要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确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发展而非筛选的观念,科学的人文主义价值观、教学创新的学生主体观、教学创新民主观、教学创新发展观等等。要培养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也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在教学目标明确的条件下,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开展教学改革。要培养教师教学创新能力要改变教师的评价方式,鼓励教师的教学创新。应注重以考核教师平时教学创新能力表现情况和教学创新成果为重点,并对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作出恰当的评价。

4.关于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与专业技能关系研究

教师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能力与教育能力,教学能力是指用最简单的、最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知识与技能,教育能力是指塑造学生行为品德的能力,二者相辅相成。提出在教师专业能力中,教学创新能力是教学能力的灵魂,是教学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方面的能力对于教学创新能力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5.关于教师教学创新与教育智慧的研究

教师的教育智慧包括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理论智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来的理论决策与决断能力,实践智慧是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机敏、灵活与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教师的理论智慧是教师通过理论学习获得的智慧,实践智慧是源于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的智慧。教师的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密切联系,统一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共同发挥作用,保证了教师教育教学的高效性。无论理论智慧还是实践智慧,也都体现了教师的创新智慧。教师的教学创新需要教育教学智慧,教学创新能力是教学智慧的构成要素。而教师的教育学理解是教师教育智慧的体现。

6.关于教师教学创新人格结构模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教学创新人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教学创新有关的个性特征的总和,是教师素质的重要构成方面,也影响其教学创新能力的内部心理结构。教学创新人格不仅能促进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发展,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学创新人格作为一种稳定的个体内部特征,是外界相关因素对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的关键点。教学创新人格包含4个方面:创新性格、创新动机、创新情感和创新理念,每个类别下又包含多个因子,其中创新性格(宽容悦纳、乐思敏学、独立探索);创新动机(主动进取,挑战权威);创新情感(积极乐观,专注投入);创新理念(追新求异,勤于实践,善于反思)。

7.关于教师教学创新与教学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该课题运用问卷测量的方法,探讨了教师效能、工作动机与心境对教学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个人教学效能、内部工作动机、积极心境与教学创新呈较高显著正相关。教学创新对个人教学效能、积极心境的回归效应显著,个人教学效能对内部工作动机、积极心境的回归效应显著。内部工作动机、积极心境通过影响个人教学效能而间接影响教学创新,而个人教学效能直接影响教学创新,个人教学效能是教学创新的核心影响因素。

(二)建议

课题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了理论分析,对于教师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实质、心理结构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心理结构模型,提出了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发展的途径等。另外,结合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的理论分析,对于教师的教育智慧及其教学技能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讨论。运用测量研究探讨了了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检验了教学创新能力的结构模型等。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促进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研究成果

(一)关于教师教学创新与教学创新能力的研究

通过理论分析,提出教师的教学创新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为目标,不断形成与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的教学创新主要包括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组织方式的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等。项目研究提出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是教师实施教学创新的实际能力,具体而言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是指教师超越现有教学内容材料、方式方法与手段条件,以新颖的、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手段,高水平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不是体现在创造出新的教学产品,而是体现在能够超越现有的限制,形成新颖的、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问题,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更高水平教学效果的目标。这一针对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实质的分析,澄清老人有关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本质,理清了一些有关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模糊性认识。

(二)关于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心理结构研究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是一种复杂能力,是基于教学创新认知系统、教学创新动力系统、教学创新人格系统以及教学创新行为系统等多种心理结构共同体的综合反映。教学创新认知系统由包括教师感知力、判断力、思维力、想象力。教师对教学内容、事件与问题的感知判断力、思维想象力是教学创新能力的关键。而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学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能力需要在创新思维的支配下才能形成和发展。研究认为各领域的杰出人才在发挥创新能力时都会经过特殊的创造性思维过程。教学创新思维是指教师以超越常规的眼光从特异的角度观察、思考教学问题,提出与众不同又能经得起检验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案以解决教学问题,达到高水平教学效果的思维方式。教学创新思维也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有效利用已知信息与现有的条件,创造性的解决教学问题,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思维活动。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也必然包括教师的感知力与判断力。在教学过程中,诸多教学问题有时候交织在一起,要创造性的解决教学问题,需要教师的感知判断力与决断力,这种判断力与决断力也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重要体现。教学创新动力系统是教师教学创新活动的力量源泉。教学创新内部动力是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根本原因,是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主观因素。研究也表明教师的积极情感对学生高效率学习和健康成长具有促进作用。只有充满感情和激情才会有洞察力和感悟力,才能够充分地运用新的方式看待事物,在熟悉的看法中发现新的关系。教师教学创新人格是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特质,是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的稳定的人格特征。与智力相比,创新人格对创新过程更为重要。创新型教师具有自信、勤奋、奉献、独立、自主、进取、合作、开放、包容、富有想象力、善于思考、有责任心等性格特征。教师的创新人格特征是教师实现教学创新的重要心理基础,教师的创新人格系统也必然是教师创新能力的心理基础。教学创新行为是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在教学行为上的表现,是指教师有改变自己现有教学方式方法,以新颖的、与众不同的、更加有效的方式组织教学,实施新的教学样式。

(三)关于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发展研究

通过理论分析要促进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发展,需要通过树立创新教学观念与意识、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改变教师的评价方式,鼓励教师的教学创新等途径来实现。项目研究提出要培养教师教学创新能力,首先要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创新须依靠创造型的教师,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在自身素质和职业能力方面不断进行自我锻炼和提高,不断超越自我,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和教学积极性。比如要确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发展而非筛选的观念,科学的人文主义价值观、教学创新的学生主体观、教学创新民主观、教学创新发展观等等。在这方面,应着重关注教师的批判性、质疑性、独特性等思维品质,以及教师知识系统、教学监控能力、反思能力等的形成与发展。它们既是教师教学创新的前提要素,也是教学创新的目标之一。要培养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也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在教学目标明确的条件下,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开展教学改革。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来实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开展教学行动研究与教学反思研究,探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的有效性,不同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通性与适合性,通过教学研究来提高教学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开展教学研究是创新教师成长与发展关键。教学过程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探索更加有利于学生发展与成长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够成长为一个创新型的教师。另外,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需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学习与实施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要培养教师教学创新能力要改变教师的评价方式,鼓励教师的教学创新。一方面,要评价教学本身的质量,如是否达到了教学目的、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等等。在教师考核方面,应注重以考核教师平时教学创新能力表现情况和教学创新成果为重点,并对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作出恰当的评价。例如,可以建立教师教学创新成果奖励机制。制定教师教学创新成果奖励办法,在考核教师创新能力表现情况和教学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定期对教学创新能力强、教学创新成果显著的教师给予一定奖励,以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创新能力。

(四)关于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与专业技能关系研究

在基于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讨论了教师专业能力,提出教师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能力与教育能力,教学能力是指用最简单的、最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知识与技能,教育能力是指塑造学生行为品德的能力,二者相辅相成。课题研究提出在教师专业能力中,教学创新能力是教学能力的灵魂,是教学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另外,该课题专著研究还分析了教学研究对于教学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方面的能力对于教学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性等。特别是课题研究指出,在现代教学条件下,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能力也是制约教师教学创新重要因素等。

(五)关于教师教育教学智慧研究

基于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心理结构模型,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包括理论智慧、实践智慧与创新智慧三大方面。课题研究提出理论智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决策与决断能力,实践智慧是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机敏、灵活与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及其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而创新智慧是指超越现有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达到更有效与更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的理论智慧、实践智慧与创新智慧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统一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研究提出教师的理论智慧应该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处理教育教学实践问题过程中理论决断时体现出来的能力,决定了教师依据怎样的理论观念和理论基础去处理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教师的理论智慧决定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选择,决定了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方向。研究提出教师的理论智慧是教师通过学习获得的智慧,是源于他人经验的智慧。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理论智慧缺失是教育中最大的缺失,因为作为教师,其理论智慧决定着教育实践的方向,涉及全局的的问题。课题研究提出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灵活、机敏而富有创造性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教师的实践智慧表现为一种教育教学机智,具有情境性、具体性、开放性与应变性。教师实践智慧主要是源于自己经验的智慧,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悟道悟出来的,是教育教学反思的结果。教师的实践智慧是以教育教学经验为基础,来自于教育教学经验,但又远远高于教育教学经验,实践智慧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长期探索、思考、批判、创造、生成的结果。课题研究提出创新的智慧是教师教育智慧的最高境界,实际上没有创造与创新就没有教育智慧,有智慧的教师都能够创造性的工作。因为教育教学中,任何事件都可能是不期而来,作为教师有时候并不知道会在哪里发生什么事情,许多事情都是没有现成做法可供参考。教育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学生的智慧也就是来自于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教师的创新或者创造智慧是教育教学中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结合的产物,也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只有系统的教育理论思考与学习,扎实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知识的积累,才可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超越。教师创新智慧的形成需要教师的创新精神、创新人格特征,但单有创新精神、创新人格特征并不保证能够发展形成创新的智慧。教师的创新智慧也是来自于不断地像前人学习,像教育家学习。课题研究提出教育智慧是多层面的,包括教师的理论智慧、实践智慧与创新智慧。教师的理论智慧是一种思考的智慧,实践智慧是一种行动的智慧,创新的智慧是一种思考与行动相结合而进行超越的智慧。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把握,对教育实践的理性思考主要体现了理论智慧,敏锐反映与灵活机智应对主要体现了实践智慧,而创造性驾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创新的智慧。理论智慧指向教育教学理想,实践智慧指向直接的教育教学行动,而创新智慧指向未知与未来。作为自然秩序生成过程中的人类社会的必然活动之一的教育活动,有许多东西不是靠理论智慧就能够完全把握的。但是如果没有了理论与理论智慧,那么教育实践的目标就会变得很盲目。要拨开教育实践中的迷雾,需要教师的理论智慧。同时,理论的丰富与理论智慧的提高本身就是目的,尽管不知道它会在哪里发生作用。教师的实践智慧直指教育实践,为教师提供解决特定问题的具体样式、现实策略、行动图式,促使教师生成有效、可行的教育行动,以促成当前问题的解决,其预期目的是实现教师的教育实践效能和效率的最优化、最大化。如果剥离了教育实践的情境性和复杂性,忽视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主体性及其教师实践智慧的重要性,则不可能有成功的教育。教师的创新智慧不仅着眼于当前的教育实现与教育实践,更指向未来教育的变化。教师的理论智慧、实践智慧、创新智慧在表现形式、存在形式、作用方式、生成方式等方面是不同的,区分教师的理论智慧、实践智慧与创新智慧对于认识教师的教育智慧非常重要。教师的教育智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统一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教师的理论智慧、实践智慧、创新智慧互相依赖、互相促进,要提高任何一个方面,都离不开其它方面的协同发展。

(六)关于教师教学创新人格结构模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我国现阶段的重大需求,也是国际社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点课题,其中教师创造性的提升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关键。教学创新人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教学创新有关的个性特征的总和,是教师素质的重要构成方面,也影响其教学创新能力的内部心理结构。教学创新人格不仅能促进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发展,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学创新人格作为一种稳定的个体内部特征,是外界相关因素对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的关键点。大量研究证实,教师的教学创新人格是影响新课程改革实施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能起到影响和感召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传递创新信念、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

本研究采用质化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文献分析-深入的质性访谈-编制测量工具-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为研究思路。在已有研究的理论基础上,首先从教师自身的视角出发,采用深入的质性访谈与开放式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考察教师在创造性教学过程中对自身创造性人格特征的认识,通过“扎根”于访谈资料的逐级编码分析,并运用多维尺度分析,建构了教师创造性人格的概念结构及其构成要素;然后以此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理论和研究,编制了“教师创新人格问卷”,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了问卷的维度结构。随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教师教学创新人格的现状与特点。接着,以《学校组织氛围问卷》、《教师教学创新人格问卷》、《教学效能感问卷》、《成人希望素质问卷》和《成人结构需求问卷》为研究工具,对陕西省的762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考察教师创新人格的特点及其与学校组织氛围、教学效能感、希望素质、结构需求间的关系,并构建了变量间关系的结构模型。主要结果如下:

1.教师对自身教学创新人格的认知包含4个概念类别:创新性格、创新动机、创新情感和创新理念,每个类别下又包含多个因子,其中创新性格(宽容悦纳、乐思敏学、独立探索);创新动机(主动进取,挑战权威);创新情感(积极乐观,专注投入);创新理念(追新求异,勤于实践,善于反思)。

2.在质性访谈的基础上编制了教师创新人格问卷。该问卷包括创新性格、创新动机、创新情感以及创新理念四个分问卷共10个因子。其中,创新性格分问卷包括容纳包含宽容悦纳、乐思敏学、独立探索三个因子;创新动机分问卷包括主动进取、挑战权威两个因子;创新情感分问卷包括积极乐观、专注投入两个因子;创新理念分问卷包括追求新异、勤于实践、善于反思三个因子。自编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3.男教师在教学创新人格部分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女教师;小学教师在专注投入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高中教师,但在追求新异维度得分显著低于高中教师;在教学创新人格的多个维度,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得分高于其它教龄的教师。

4.教师的成人结构需求得分无显著性别差异;教龄在16年以上教师的得分显著低于其它教龄的教师;高中教师的结构需求得分显著低于小学、初中教师,。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得分而言,不存在性别、教龄方面的显著差异;小学教师。教学创新人格部分维度与教师成人结构需求呈负相关,其它则呈显著正相关。

5.教学创新人格与学校组织氛围、成人结构需求和希望素质中的意愿动力呈显著正相关。结构方程拟合结果显示,结构需求、意愿动力和教学创新人格在学校组织氛围和教学效能感间起中介作用。其中,学校组织氛围能显著直接预测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同时通过教学创新人格显著预测教学效能感;也能通过结构需求和希望素质中的意愿动力间接影响教学创新人格并最终预测教学效能感。

本研究结果对于认识教师教学创新人格的特点与规律,了解教学创新人格的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创设相关因素提高教师教学创新水平,尤其是创设良好的学校组织氛围,促进个体希望素质和结构需求,提高教学创新人格有着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此外,本研究也为进一步探索创新人格的理论的提供了实证研究的证据支持。

(七)关于教师教学创新与教学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运用问卷测量的方法,探讨了教师效能、工作动机与心境对教学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个人教学效能、内部工作动机、积极心境与教学创新呈较高显著正相关。教学创新对个人教学效能、积极心境的回归效应显著,个人教学效能对内部工作动机、积极心境的回归效应显著。内部工作动机、积极心境通过影响个人教学效能而间接影响教学创新,而个人教学效能直接影响教学创新,个人教学效能是教学创新的核心影响因素。

模型M1表明,积极心境、内部工作动机到个人教学效能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47、0.40,用积极心境、内部工作动机能够解释个人教学效能48%(1-0.52)的变异;个人教学效能到教学创新的路径系数为0.70,个人教学效能能够解释教学创新49%(1-0.51)的变异。

(八)其它方面的研究

该课题还开展教师空间认知等其它方面的研究。研究发现数量空间关系加工中存在方向表征,一定任务情境下存在朝向表征。距离匹配的促进效果只在启动刺激和探测刺激的方位关系处于参照系同轴时发生。这些结果进而说明,数量空间关系加工中内隐地包含类别空间关系表征,一定任务情境下,可能存在垂直/水平的类别空间关系表征;数量空间关系加工中的距离是联系于参照系轴的表征。研究发现大脑两半球均参与产生视觉心理表象,但分工不同,并表现出不同的单侧化效应:大脑左半球通过运用类别空间关系产生表象更有效,大脑右半球运用数量空间关系产生表象更有效。研究发现对负数数量大小的加工能引起空间注意的转移。对负数的低水平加工可以引起空间注意的转移,但是其绝对值还是数量大小的加工引起注意转移依赖于共同参与的其它数字加工产生的影响。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