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大小课题研究的比较

中小学教师大小课题研究的比较

李哉平 张晓宇

目前中小学教师群众性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尽管课题研究都是一个预期-过程-结果的系统,大小课题只是相对而言,但是倘若能进行认真比较,大小课题在研究总体特征、路径和文本等方面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课题研究总体特征的比较

从研究对象、研究方式、研究过程、研究成果以及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对比(见表1)。

1 课题研究总体特征的比较

项目

大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

研究对象

指向中观或宏观。多是为了解决某一学校或地区性的焦点、热点以及综合性问题

指向微观。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目的是解决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研究方式

团队合作。有田野考察、质性与量性研究、文献法、实验法、调查法等,一般由一个课题组()进行研究,有学校或相关单位支撑

独自承担。一般是教师的一种个人行为,主要方法是读书、行动、反思。它不强调某种方法的完整运用

研究过程

趋于规范。一般要经过课题申请、立项,组织专家开题论证,课题组成员有具体分工,研究过程中有中期检查、课题结题、成果发表等步骤和行动,课题管理比较严格,有专门的课题管理机构进行监督、指导

灵活宽松。没有严格的步骤,只要教师有问题意识,发现了问题,就可通过读书或查阅相关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验证这种方法是否有效

研究成果

理论与实践并重。最后要有结题报告,有的课题可能还需要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发表,最好是成果能够推广,有普适性

更多关注自我。最后带来的可能是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的改进,可以多种形式呈现,往往表现在教师专业的不断发展上

相互关系

层层剥茧(大课题微型化)。把大课题按内在逻辑结构分解或转化为教师感兴趣的、力所能及的小课题进行研究,最后各个小课题研究成果的集合就是大课题研究的成果。

联点成面(小课题系列化)。教师有意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拓展或深化另一研究,逐渐使自己的研究形成系列,串联一系列的小课题成果成就了某一主题的大课题。

二、课题研究路径的比较

对于每一个大课题研究的过程,都可寻得一条路径(如下图1所示。图中的各个环节从整体上讲是连续的,并且环环相扣。也可根据具体研究需要而有所重叠、重复或交叉。

也有人把大课题研究的流程,概括为选题论证---设计方案---立项开题---实施研究---结果分析---鉴定推广,显然与上述大同小异。

然而,小课题研究在实施时并不需要严格按照上述路径。从以下所提供的两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小课题研究很明显走着自己特有的路径。

小课题研究路径一(见图2)。

小课题研究路径二:与行动研究的过程是一致的,即可分成问题、设计、行动、评价四个阶段。在问题阶段,要明确有哪些实践问题需要解决;在设计阶段,要回答应该怎样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即提出解决方案,明确采取什么行动措施将得到什么效果;在行动阶段,要保证是否按解决方案采取了有效的行动措施;在评价阶段,要分析所采取的行动措施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解决问题的情形以及还有什么问题等。然后,根据评价的结果开展下一步研究。

可见,小课题研究是一个问题——读书——行动——反思的过程,更能凸现连续关注、不断追问、多次尝试、寻求对策的探究历程,且呈现短平快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三、课题研究文本的比较

现就课题研究中,较为重要的两种文本----申报方案和结题报告分别进行比较。

课题研究申报方案的比较

设计课题研究申报方案,是为了对课题研究的方向和进程形成清晰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有事可为,一步一步地走向预期的目标。课题研究申报方案主要用于立项评审,尽管形式多样,但都要回答如下表所示的基本问题。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课题研究申报方案的基本要素(表2)。

2 课题研究申报方案的一般构成

基本问题

课题研究申报方案构成要素及参考排序(可有所调整)

意图

大课题方案(完整)

小课题方案(简约)

为何研究

课题的现实背景(问题的提出)和意义;相关研究情报综述;研究依据

课题的现实背景与分析(问题的提出)以及意义;相关研究情报概况

缘由

研究什么

课题名称;概念(及变量)界定; 研究目的(目标)研究内容(问题细化及解决构想)研究假设

课题名称;概念(变量)界定;研究目标(假设)研究内容(问题细化及解决构想)

任务

怎么研究

研究方法(及措施)研究步骤(任务时间表)资源配置(如人员分工、经费预算)

研究方法(及措施)研究步骤(任务时间表)[也可合为研究设想”]

操作

条件怎样

完成条件分析(如前期成果、人力资源、物质条件)注释与参考文献

所需支持(援助)

基础

预计收获

预期成果(如应有水平、表现方式)

预期成果方式

效益

彼此关系

大课题方案重在选题价值与可行性分析的论证上;而小课题方案则重在研究切口的审视与行动路线图的明晰上(即起点分析+行动路线图),与大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异曲同工。

研究设计中,可引导教师运用可视化工具---“思维导图来表述研究思路,通过绘制起泡图(用于归因分析)、流程图(分析事物发展过程之间的关系,设计研究步骤的顺序)等,让教师在开题之初就明确大致从哪些方面入手。

⒉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的比较

教育研究即将结束时,要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研讨、理论阐释以及提出的新问题。这就是结题过程,表现方式往往为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也称研究报告)。结题报告,要描述和解释课题研究结果是如何获得的,并对其获得的合理性做出解释和说明。一般格式分为前置(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引言、主论(方法-结果-讨论)、结语]、后缀[(鸣谢)、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三部分。其中的正文是结题报告的主体(表3)。

3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正文的一般构成

大课题报告(规范)

小课题报告(简略)

引言

课题的提出:为何研究,即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及意义、相关研究情报综述、理论依据; 研究什么,即概念界定、目标与假设、研究问题框架以及工作简要说明等

课题提出。主要描述课题产生的过程,即课题提出的背景与分析,选题的原因和理由,以及研究目标

交待研究方法:指研究对象、工具与材料、方法与程序及措施等。如研究的操作定义;采用的工具、设备、手段;研究对象的确定;调查的方法与项目;实验因素的操作、无关因素的控制;资料的收集和处理等

解决过程:交待研究对象,完成该课题任务所采取的方法、措施,用于研究什么具体问题,研究工作一步一步是怎么做的

分析研究结果:指概述研究的发现与结果,统计检验的结果等。如将收集到的原始资料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非量化的资料,通过整理、比较、归纳,进行逻辑推理分析

阐明成效:研究者的感悟与思考;问题解决过程中所形成的操作技术、模式、策略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教育教学、师生带来的影响

讨论相关问题:指对结果的诠释和对理论、实践的意义等。如讨论结果的可靠性及理论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与他人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方法的科学性、可行性等

讨论建议:主要是讲不足,以及提醒别人开展类似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结语

研究总体判断:要简明归纳研究成果的基本要点,即研究了什么,有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以及下一步应深入研究的问题。(小课题不一定)

结题报告正文中的结果、讨论、结语往往不易把握,我们可参照如下比喻进行理解:如把果树生长比作教育科研过程,则长出的果实是研究结果(客观事实,是从研究中直接得到的),而对这种果实的各种成分及其作用的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就是讨论”(一种理性的分析与认识)。基于讨论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果实的价值则是结语”(总体判断或总结性见解)

大小课题的结题报告本质上是一致的。撰写时都要注意:对照着课题研究方案来写;充分体现是如何运用方法来解决问题、遵循规律进行理性思考的过程;研究结果最好用一般与典型、数据与事例相结合来表述;有些材料可作附件,但其中的精华应在报告中体现。小课题的结题报告可根据需要或个人喜好产生一些变式,如论文、故事、案例、产品、过程记录等,只要能清晰地阐释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反思与行为跟进、教师自身的问题解决与经验提升就行。

参考文献:

1.李哉平.教师课题研究技术线路探索.《基础教育》2010

2.李哉平、金遂等.中小学教师课题精细化指导研究.《浙江教育科学》2009

3.王成.对中小学教师有效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几点思考.《宁夏教育科研》2010

4.田静.关于深入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思考.《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

5.李哉平、沈江天.中小学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教学与管理》2009]

6.李哉平、徐朝晖.教育科学课题结题与研究报告生成.《教学与管理》2007

原文刊登在《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第8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