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模式与内容》中期报告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模式与内容》中期报告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第五小学  许冬玲

研究员编号:CTF120166-73-221

我所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模式与内容》国家级课题自申报开题以来,在各级教科研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课题研究当中,认真踏实地落实课题研究计划,通过近一年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现对研究的过程、方法及主要成果总结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化解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压力,让学生掌握情绪自我调节和疏导的技巧,使学生能够更为积极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这是儿童个体发展的要求。所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发展,预防心理问题的形成。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开发的力度将不断加强,校本课程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此情况下,分析目前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我校位于城乡结合处,学生半数以上为农村学生,残疾家庭和贫困家庭约占学生家庭的百分之三十,且多数家庭父母双方文化程度较低,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初中以下的文化水平。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和加强心理卫生及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心理保健能力,预防和纠正心理偏差,培养他(她)们健全的人格,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发展自己,同时让他(她)们打下“身心俱健”的坚实基础。

随着地方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心理教师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观。使心理工作走出泥沼,让它焕发出活力,已迫在眉睫。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对心理工作也要求新,求实,既要掌握书本理论知识,也要联系生活实践,创新发展,在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让心理工作结合理论,结合生活,结合实践,张扬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申请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模式与内容》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模式与内容》的课题研究,有利于适时调整学生的心态。有利于全面落实地方课程的改革,使新课程改革得到更进一步的深化,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全面深化心理课堂教学改革。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快乐、健康、自主、会学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学生、老师和家长,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特困家庭的孩子心中有数并抓时机关注他们的心理。

2.文献研究法。通过广泛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更好地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3.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研究的探究性和操作性,立足小学生心理特点上好每一节课,搞一些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

4.个案分析法。不断地整理学生的典型案例,及时采取必要的心理补救措施。

5.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总结得失,敏锐地抓住实践中的“灵感”和“顿悟”,并不断地学习相关理论,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进一步充实和修订课题实验方案,改进实验的操作方法、手段。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及时撰写反思、经验总结、论文等。

五、开题以来的具体工作

教育科研工作必须有周密的计划,精心的安排,采用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程序。,我校课题组为了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水平,推进课题研究,做了以下工作:

(一)认真学习理论,提高理论研究水平

我认真学习了《心理基础知识》、《小学生心理操作技能》、《小学生心理学习策略》、《小学生心理辅导活动》、《小学生心理案例的编写》、等有关内容。

(二)加强培训,提高能力

学校领导十分注重教师心理方面的理论学习,采取多种形式掀起了教育理论培训学习热潮。学校也多次邀请市教研室教研员、外请专家来校做心理报告。

(三)论证课题,实施调查

自立项以来,校课题组积极搜集相关资料,对所研究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积极编制问卷,修改问卷,小范围调查,进行了科学统计、分析,摸清了本校学生的心理现状。

初步调查结果表明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亲都很宠爱,生活环境也很安逸,成长过程大多比较顺利,学习以外的事情都由父母包办了,所以独立生活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比较差,再说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表现比较突出,甚至表现出严重的自私自利。无论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现在的学生普遍不懂得尊重理解与关心别人,很少顾及他人的处境与感受。学生对个人情绪情感的管理和控制能力较差,尤其是对负面情绪的控制与管理。这一问题主要表现为情感脆弱,控制力差;一旦遇到问题或矛盾,情绪情感起伏较大,超过了学生所能控制的范围,原本平静心境很容易被打破;易冲动,做事情绪化,往往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另外近些年六年级毕业班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也逐日增多。有的学生反映考试紧张,甚至焦虑;有的学生厌学、偏科;还有人反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低;也有同学反映无论自己如何努力学习,成绩也不见起色;甚至有的已经转化为生理上的变化,例如睡眠质量下降,身体出现不适,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等等。这些学习心理问题会给学生学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针对我校学生出现的诸多心理问题,我校结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一套具有校本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也成为我校校本开发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因此,在我校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是我校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六、研究的初步成效

(一)总纲

1.行政领导

在心理健康教育上,我们采用的是“条线分工、分块负责”的管理方式。所谓“条”,即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按照职能(比如心理咨询室工作、教学工作)划分,所谓“块”就是按照各年级工作来划分。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时,亦可采取“条块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这样管理起来不但分工明确,而且形式十分灵活。

现有副校长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条线,主任具体牵头安排工作,下设5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到各级部去具体落实工作。

具体分工如下:组长:李凤真  副组长:曾广仁、高素英、庞桂玲

组员:韦绪仁、刘蓉、李庆祥、朱海栋、王东山、许冬玲、张宏、高秀玲、丁国立及各级部组长

2.工作目标

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个性、健全人格和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心理弹性韧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帮助学生培养对校园生活的适应力;提高学习兴趣、动机和自觉性;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分析能力。

(2)帮助学生培养集体观念、良好的人际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个性品质。

(3)帮助学生塑造乐观、向上、自信、诚实的心理品质。

3.主要任务

以全体学生为主体,以发展性教育为主导,以心理辅导和咨询为辅助,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预防和减少学生由于心理失衡而引发过激行为和伤害事故。

4.工作原则

(1)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全程进行。

(2)建立学生心理危机“三预”工作机制。

预防——以发展性教育内容模式,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预防和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的发生。

预警——以心理测量、心理健康情况分析、实施学生心理危机行为预警防护。

干预——以心理咨询辅导、沙盘游戏、团体活动辅导手段,应对、排除和干预学生的心理危机和极端行为,并在必要时实施医疗转介。

5.工作要求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开展以发展性内容为主的教育,要防止只面对少数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辅导的单一倾向和做法。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依法施教,严格遵循保密原则,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隐私。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谨慎使用心理测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等。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将社会上心理咨询班的讲课内容、学术界尚在研讨且未定论的心理训练和心理治疗方法引入学校,并直接用于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

(5)学校不能以承包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委托给医院,不能将出现一般性心理困扰问题(如自信、情感、学习和人际沟通出现问题)的学生一律送往医院进行药物治疗,用医疗模式代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6.主要途径

心理教育活动课: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课进行教育。

班主任工作渗透:主要通过班会课和班级日常管理进行渗透教育。

学科教学渗透:主要通过各学科教学进行渗透教育。

心理辅导:心理教师通过团体辅导、个别辅导(或咨询)进行心理干预。

学校与家庭同步教育:学校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心理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方式

1.教育内容

(1)发展性教育内容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以发展性心理教育为主,包括个性品质、自我认识、自信心理、情绪心理、意志品质、环境适应、品德心理、学习心理、青春期心理、交往心理、亲子教育、生命教育、智力开发、社会适应、升学就业等,其中个性品质、自信心理、情绪心理、意志培养、学习心理是核心内容,各个年级学生均需进行教育。

(2)不同年级侧重不同的教育内容

根据学生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心理特点,侧重不同的教育内容。小学阶段侧重环境适应、品德心理、交往心理的教育内容;亲子教育的教育内容。

补充:各年级教学内容

●一年级

①适应环境:我们的校园;我的老师;我的新朋友。

②自我认知:我是小学生;我是爱学习的好孩子;我是爱心小天使。

③学习心理:学习要有好习惯;学习行为习惯;课堂是知识的海洋;适应课堂、适应学习;小时不厌学,长大用处多。

④自信心理:我是一个顶呱呱的人;我有我风采;我是“白天鹅”;激发学习自信;心灵的春天。

⑤人际交往:我们是好朋友;将心比心;走近你我他;让你我心飞翔;心之桥;克服不安、孤独、恐惧。

●二年级

①自我认知:我爱我班;我是好学生、我会做得更好;找到自我价值;客观看待自我。

②人际交往:歉让、友善朋友多;“三个和尚有水喝”;学会交往技巧;男女生交往。

③情绪心理:快乐的钥匙在哪里?把握内心的阴晴;喜怒哀乐说情绪;走出悲伤的心影;让情绪充满阳光。

④学习心理:知识越学越有趣;乐于学习、善于学习;谁的发现好又多;告别“小粗心、小拖拉”。

⑤生命教育:生命无价、生存第一;活着……;为什么要活着?;小天使的未来……;远离毒品、关爱生命;远离危险、注意安全;热爱生活、欣赏人生;精彩人生ABC。

●三年级

①学习心理:我爱学习、 我真聪明;勤学习、动脑筋;善于学习、挑战难题;学会休闲——愉快的假日生活。

②自信心理:自主、自尊、自爱、自信;敢于参与  表现自我;排除自卑、树立自信。

③情绪心理:情绪“气象台”;了解情绪、认识情感;选择快乐、寻找快乐;体验情感、拥抱快乐;当我烦恼的时候。

④爱心感恩:学会关心、学会助人;当小朋友难过的时候;爱心、同情心;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师长;父母是你特别的朋友。

⑤人际交往: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技巧;学会与陌生人交往;学会沟通,让心靠近;学会换位思考。

●四年级

①自信心理:了解自信、培养自信;我能行;我来“露一手”;谁说“我不行” 大家显“绝招”;自信心的培养;排除自卑、展示自我。

②认识自我:让大家喜欢我、需要我;期望自我、表现自我;人人平等的、说“不”没关系;认识自己、 爱自己 、接受自己。

③诚实守信:诚实的花朵;了解诚实、认识守信;开放自己、真诚待人;开朗心态、诚实处事;诚信——做人的根本;诚信在我心中。

④集体意识:集体荣誉高于一切;别人进步我高兴、班级成绩我关心;培养团队意识;我是班集体的一员;集体•合作•自我。

⑤生命教育:生命的价值;关爱生命、呵护健康;爱护生命、无悔人生;生活•人生•生命;注意安全、爱护生命;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生命高于天!认识生命、珍惜人生;生命的意义、生命诚可贵;认识生命宝贵、提高生命质量。

●五年级

①自信心理:勇而有谋 急中生智;相貌与成功 幽默与快乐;排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树立自信  笑迎未来。

②情绪心理:了解情绪、控制情感;改变不合理想法、走出情绪低谷;我的情绪我做主。

③人际关系:我是男生、我是女生;异性交往;男女生、对对话;让别人接受你的批评;交往的技巧;当被人误解时;你有良好的交往能力吗?。

④责任意识:大哥哥、大姐姐的风采;敢于承当责任;我做的事、我来负责;角色责任、社会责任;做个勇于负责的人。

⑤升学准备:勤奋与积累 学习与状态;时刻准备着;合理安排时间 投入全部精力。

●六年级

①学习心理:学习状态的自我诊断;学习状态、学习方式;巧识记 反思考主意多;时间的妙用;勤劳无价、毅力无穷;学习毅力、学习技巧。

②消除焦虑:克服考试前紧张情绪;放松自己、排除考试焦虑;正确看待焦虑;消除焦虑、排除烦恼。

③母校情结:再见吧,母校!再见吧,老师!别了,同学!我的小学生活; 这里是我成长的地方;怀念您——母校;我的恩师、我的益友;母校,我的家;我的小学、我的骄傲!父母虽穷、亲情无价。

④升学准备:中学新生活,向往!我准备着!对你说一声:某某中学我来了;中学是什么?应对考试、迎接未来。

(3)学科渗透教育内容

学科教学渗透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康心理的有效渠道,各学科要结合学科特点和相关教学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学科类课程:个性品质修养、社会认知能力、建立自信心、消除自卑感、情绪调节、品德与行为、珍惜生命与热爱生活、亲子关系与感恩情怀、集体精神与团队协作、社会环境适应、人生规划与生涯指导等。

自然学科类课程:学习动机与学习品质、学习行为习惯、逻辑思维和扩散思维、创造力和潜力开发、崇尚科学与严谨态度等。

艺术与体育类课程:情绪调节、陶冶情怀、意志力与耐挫力、合作与协助精神、团队凝聚力、人际交往等。

(4)补救性教育内容

补救性教育主要面对少数出现情绪障碍、退缩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和人格偏差等问题的学生。

补救性教育内容主要有:自我意识偏差、情绪障碍、人际关系不良、异性交往与早恋心理问题、个性偏差与人格障碍、学习困难、学习与考试焦虑、学校适应障碍、心理障碍、问题行为(包括攻击型问题行为和退缩型问题行为)、神经症(包括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等)。

2.教育方式

(1)发展性教育的主要方式

发展性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程进行;学校广大教师应全员参与、分工负责;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校园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来实现。

主要方式                               分工负责

心理教育活动课(列入《课程表》)……专职、兼职心理教师和班主任负责

心理教育班会课(列入《班会课教学计划》)……… 班主任负责

学科教学渗透…………………………各学科教师负责

团体辅导……………………………专职心理教师负责

全校性大型教育活动………………全体教师分工负责

专题讲座………………专职心理教师或外请专家负责

(2)补救性教育的主要方式

补救性教育面向少数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教育的专业性强、技能要求高,主要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来实现,应由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专兼职心理教师负责。

主要方式                               分工负责

个别咨询或个别辅导……………专职心理教师负责

团体辅导…………………………专职心理教师负责

对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学生,专职心理教师应负责及时转介到专业医院进行心理治疗。

(三)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规范与要求

1.建立教育内容体系

学校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建立“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安排各年级教育内容。不同年级的教育内容各有所侧重,每一年级选择3-4个方面作为主要教育内容。

2.落实课时

发展性心理教育可在班会课、团队活动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每学期每班的课时安排不少于8课时。

3.教学要求

教学要有针对性、科学性、专业性,注重有效性;教学过程要采用多种形式,做到心理认知与活动体验相结合;备课时要把握心理知识的连贯性与辅导设计的合理性。由专职心理教师组织兼职心理教师、班主任集体备课,并开展教学研究。

4.师资要求

教师要通过专业培训,取得任课资格,能胜任1-2个方面的发展性教育内容的课程,逐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能力水平,逐步形成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面。

(四)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心理健康工作的活动具体部署

1.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两周一节或一个月上一次半天的课。

好处:保证更多的心育时间,确保师生间关系的联结,有利于团体辅导活动的有效性。

2.加强班主任培训,充分发挥班主任的资源优势

让全校老师尤其是班主任都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全校总动员的工作,这也是最早最应该做的工作。学生有问题班主任可以及早发现及早预防。

活动:

(1)开展“优秀班主任”心理健康启动仪式。她们都是心理辅导员并联合家长做家庭的教育工作学着撰写案例。

(2)每两周开一次班主任会,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研讨与分析。

(3)举办班主任岗位技能比赛,以此培养她们的心理辅导能力。

(4)外请专家定期进行教师的心理辅导。

3.注重家校联合,重视家庭教育的影响

活动:

(1)大型亲子教育活动。

(2)每两周举办一次心理沙龙活动。(围绕某个话题展开讨论)

(3)对家长进行团体辅导活动。

(4)建立家长QQ群(充分发挥现代工具)帮助有家庭教育困惑的家长。

4.高年级成立学生社团,建立学生心理联络员,发挥朋辈辅导作用

同学之间交流最多,有时把最不愿意说的首先告诉同学,据调查,约占72%,其次才是告诉家长,约占11%,老师9.6%,其他6%,也可以称他们为心灵天使,让他们随时关注班里最普遍问题或重大事件转告班主任。也可以利用学校广播站展示他们的能力,如:我今天感恩谁?我要为谁点支歌?

5.增强每位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加强学科渗透

组织老师读心理方面的书或外请专家定期进行教师的心理辅导,让全校老师了解心理学常识。

6.与高校结盟,获得专业支持(我校经常请菏泽学院的柴清华教授给老师们做心理讲座)

7.依托课题研究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利用这些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与范围,让大家都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8.多参与社会活动,增强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要想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缺少家庭与社会的辅助与认可,一方面通过家校联合,可以在校园建立心理橱窗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心灵,增强大家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9.其他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多样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举办心理讲座、主题班会、黑板报、国旗下讲话、办心里刊物、设定心理健康周或心理健康月等等

10.我有能力我来做、我有兴趣我参加

(1)生活情趣类:DIY(手工制作)俱乐部、英语口语班、教工之家

(2)心理类:心理工作坊、家庭教育沙龙

(3)艺术类:雅韵礼仪队、绘画、国画入门及鉴赏、五线谱入门

(4)读书类:读书班、写作班

(5)教师阳光体育班

拉丁舞、太极拳班、健身操班、瑜伽班、羽毛球班、乒乓球班、综合健身班(动作协调能力差的去公园走走或慢跑后给大家讲心得)、台球、国标班、伦巴班……

(6)校园文化节目

体育节(3月)、狂欢节(4月,学生和老师都穿自己最喜欢的衣服张扬个性、扮演不同的角色、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设置几个摊位增加趣味,可以成果展示,如:十字绣区、手工制作区、巧媳妇区…...让老师张扬个性、显现能力,四月底后三天举行)。感恩节(5月)、发明创新节(六月)、爱生节(9月):教师走访一个或两个学生(学习困难、经济困难、心理困难、单亲困难)。

最后,全校成立心灵团队------牡丹团队(大型展示课:《感恩一切》《游子吟》《跪羊图》《国家》等手语)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模式与内容》中期报告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第五小学  许冬玲

研究员编号:CTF120166-73-221

我所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模式与内容》国家级课题自申报开题以来,在各级教科研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课题研究当中,认真踏实地落实课题研究计划,通过近一年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现对研究的过程、方法及主要成果总结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化解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压力,让学生掌握情绪自我调节和疏导的技巧,使学生能够更为积极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这是儿童个体发展的要求。所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发展,预防心理问题的形成。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开发的力度将不断加强,校本课程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此情况下,分析目前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我校位于城乡结合处,学生半数以上为农村学生,残疾家庭和贫困家庭约占学生家庭的百分之三十,且多数家庭父母双方文化程度较低,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初中以下的文化水平。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和加强心理卫生及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心理保健能力,预防和纠正心理偏差,培养他(她)们健全的人格,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发展自己,同时让他(她)们打下“身心俱健”的坚实基础。

随着地方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心理教师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观。使心理工作走出泥沼,让它焕发出活力,已迫在眉睫。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对心理工作也要求新,求实,既要掌握书本理论知识,也要联系生活实践,创新发展,在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让心理工作结合理论,结合生活,结合实践,张扬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申请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模式与内容》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模式与内容》的课题研究,有利于适时调整学生的心态。有利于全面落实地方课程的改革,使新课程改革得到更进一步的深化,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全面深化心理课堂教学改革。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快乐、健康、自主、会学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学生、老师和家长,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特困家庭的孩子心中有数并抓时机关注他们的心理。

2.文献研究法。通过广泛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更好地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3.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研究的探究性和操作性,立足小学生心理特点上好每一节课,搞一些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

4.个案分析法。不断地整理学生的典型案例,及时采取必要的心理补救措施。

5.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总结得失,敏锐地抓住实践中的“灵感”和“顿悟”,并不断地学习相关理论,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进一步充实和修订课题实验方案,改进实验的操作方法、手段。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及时撰写反思、经验总结、论文等。

五、开题以来的具体工作

教育科研工作必须有周密的计划,精心的安排,采用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程序。,我校课题组为了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水平,推进课题研究,做了以下工作:

(一)认真学习理论,提高理论研究水平

我认真学习了《心理基础知识》、《小学生心理操作技能》、《小学生心理学习策略》、《小学生心理辅导活动》、《小学生心理案例的编写》、等有关内容。

(二)加强培训,提高能力

学校领导十分注重教师心理方面的理论学习,采取多种形式掀起了教育理论培训学习热潮。学校也多次邀请市教研室教研员、外请专家来校做心理报告。

(三)论证课题,实施调查

自立项以来,校课题组积极搜集相关资料,对所研究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积极编制问卷,修改问卷,小范围调查,进行了科学统计、分析,摸清了本校学生的心理现状。

初步调查结果表明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亲都很宠爱,生活环境也很安逸,成长过程大多比较顺利,学习以外的事情都由父母包办了,所以独立生活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比较差,再说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表现比较突出,甚至表现出严重的自私自利。无论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现在的学生普遍不懂得尊重理解与关心别人,很少顾及他人的处境与感受。学生对个人情绪情感的管理和控制能力较差,尤其是对负面情绪的控制与管理。这一问题主要表现为情感脆弱,控制力差;一旦遇到问题或矛盾,情绪情感起伏较大,超过了学生所能控制的范围,原本平静心境很容易被打破;易冲动,做事情绪化,往往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另外近些年六年级毕业班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也逐日增多。有的学生反映考试紧张,甚至焦虑;有的学生厌学、偏科;还有人反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低;也有同学反映无论自己如何努力学习,成绩也不见起色;甚至有的已经转化为生理上的变化,例如睡眠质量下降,身体出现不适,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等等。这些学习心理问题会给学生学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针对我校学生出现的诸多心理问题,我校结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一套具有校本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也成为我校校本开发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因此,在我校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是我校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六、研究的初步成效

(一)总纲

1.行政领导

在心理健康教育上,我们采用的是“条线分工、分块负责”的管理方式。所谓“条”,即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按照职能(比如心理咨询室工作、教学工作)划分,所谓“块”就是按照各年级工作来划分。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时,亦可采取“条块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这样管理起来不但分工明确,而且形式十分灵活。

现有副校长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条线,主任具体牵头安排工作,下设5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到各级部去具体落实工作。

具体分工如下:组长:李凤真  副组长:曾广仁、高素英、庞桂玲

组员:韦绪仁、刘蓉、李庆祥、朱海栋、王东山、许冬玲、张宏、高秀玲、丁国立及各级部组长

2.工作目标

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个性、健全人格和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心理弹性韧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帮助学生培养对校园生活的适应力;提高学习兴趣、动机和自觉性;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分析能力。

(2)帮助学生培养集体观念、良好的人际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个性品质。

(3)帮助学生塑造乐观、向上、自信、诚实的心理品质。

3.主要任务

以全体学生为主体,以发展性教育为主导,以心理辅导和咨询为辅助,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预防和减少学生由于心理失衡而引发过激行为和伤害事故。

4.工作原则

(1)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全程进行。

(2)建立学生心理危机“三预”工作机制。

预防——以发展性教育内容模式,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预防和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的发生。

预警——以心理测量、心理健康情况分析、实施学生心理危机行为预警防护。

干预——以心理咨询辅导、沙盘游戏、团体活动辅导手段,应对、排除和干预学生的心理危机和极端行为,并在必要时实施医疗转介。

5.工作要求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开展以发展性内容为主的教育,要防止只面对少数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辅导的单一倾向和做法。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依法施教,严格遵循保密原则,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隐私。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谨慎使用心理测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等。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将社会上心理咨询班的讲课内容、学术界尚在研讨且未定论的心理训练和心理治疗方法引入学校,并直接用于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

(5)学校不能以承包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委托给医院,不能将出现一般性心理困扰问题(如自信、情感、学习和人际沟通出现问题)的学生一律送往医院进行药物治疗,用医疗模式代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6.主要途径

心理教育活动课: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课进行教育。

班主任工作渗透:主要通过班会课和班级日常管理进行渗透教育。

学科教学渗透:主要通过各学科教学进行渗透教育。

心理辅导:心理教师通过团体辅导、个别辅导(或咨询)进行心理干预。

学校与家庭同步教育:学校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心理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方式

1.教育内容

(1)发展性教育内容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以发展性心理教育为主,包括个性品质、自我认识、自信心理、情绪心理、意志品质、环境适应、品德心理、学习心理、青春期心理、交往心理、亲子教育、生命教育、智力开发、社会适应、升学就业等,其中个性品质、自信心理、情绪心理、意志培养、学习心理是核心内容,各个年级学生均需进行教育。

(2)不同年级侧重不同的教育内容

根据学生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心理特点,侧重不同的教育内容。小学阶段侧重环境适应、品德心理、交往心理的教育内容;亲子教育的教育内容。

补充:各年级教学内容

●一年级

①适应环境:我们的校园;我的老师;我的新朋友。

②自我认知:我是小学生;我是爱学习的好孩子;我是爱心小天使。

③学习心理:学习要有好习惯;学习行为习惯;课堂是知识的海洋;适应课堂、适应学习;小时不厌学,长大用处多。

④自信心理:我是一个顶呱呱的人;我有我风采;我是“白天鹅”;激发学习自信;心灵的春天。

⑤人际交往:我们是好朋友;将心比心;走近你我他;让你我心飞翔;心之桥;克服不安、孤独、恐惧。

●二年级

①自我认知:我爱我班;我是好学生、我会做得更好;找到自我价值;客观看待自我。

②人际交往:歉让、友善朋友多;“三个和尚有水喝”;学会交往技巧;男女生交往。

③情绪心理:快乐的钥匙在哪里?把握内心的阴晴;喜怒哀乐说情绪;走出悲伤的心影;让情绪充满阳光。

④学习心理:知识越学越有趣;乐于学习、善于学习;谁的发现好又多;告别“小粗心、小拖拉”。

⑤生命教育:生命无价、生存第一;活着……;为什么要活着?;小天使的未来……;远离毒品、关爱生命;远离危险、注意安全;热爱生活、欣赏人生;精彩人生ABC。

●三年级

①学习心理:我爱学习、 我真聪明;勤学习、动脑筋;善于学习、挑战难题;学会休闲——愉快的假日生活。

②自信心理:自主、自尊、自爱、自信;敢于参与  表现自我;排除自卑、树立自信。

③情绪心理:情绪“气象台”;了解情绪、认识情感;选择快乐、寻找快乐;体验情感、拥抱快乐;当我烦恼的时候。

④爱心感恩:学会关心、学会助人;当小朋友难过的时候;爱心、同情心;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师长;父母是你特别的朋友。

⑤人际交往: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技巧;学会与陌生人交往;学会沟通,让心靠近;学会换位思考。

●四年级

①自信心理:了解自信、培养自信;我能行;我来“露一手”;谁说“我不行” 大家显“绝招”;自信心的培养;排除自卑、展示自我。

②认识自我:让大家喜欢我、需要我;期望自我、表现自我;人人平等的、说“不”没关系;认识自己、 爱自己 、接受自己。

③诚实守信:诚实的花朵;了解诚实、认识守信;开放自己、真诚待人;开朗心态、诚实处事;诚信——做人的根本;诚信在我心中。

④集体意识:集体荣誉高于一切;别人进步我高兴、班级成绩我关心;培养团队意识;我是班集体的一员;集体•合作•自我。

⑤生命教育:生命的价值;关爱生命、呵护健康;爱护生命、无悔人生;生活•人生•生命;注意安全、爱护生命;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生命高于天!认识生命、珍惜人生;生命的意义、生命诚可贵;认识生命宝贵、提高生命质量。

●五年级

①自信心理:勇而有谋 急中生智;相貌与成功 幽默与快乐;排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树立自信  笑迎未来。

②情绪心理:了解情绪、控制情感;改变不合理想法、走出情绪低谷;我的情绪我做主。

③人际关系:我是男生、我是女生;异性交往;男女生、对对话;让别人接受你的批评;交往的技巧;当被人误解时;你有良好的交往能力吗?。

④责任意识:大哥哥、大姐姐的风采;敢于承当责任;我做的事、我来负责;角色责任、社会责任;做个勇于负责的人。

⑤升学准备:勤奋与积累 学习与状态;时刻准备着;合理安排时间 投入全部精力。

●六年级

①学习心理:学习状态的自我诊断;学习状态、学习方式;巧识记 反思考主意多;时间的妙用;勤劳无价、毅力无穷;学习毅力、学习技巧。

②消除焦虑:克服考试前紧张情绪;放松自己、排除考试焦虑;正确看待焦虑;消除焦虑、排除烦恼。

③母校情结:再见吧,母校!再见吧,老师!别了,同学!我的小学生活; 这里是我成长的地方;怀念您——母校;我的恩师、我的益友;母校,我的家;我的小学、我的骄傲!父母虽穷、亲情无价。

④升学准备:中学新生活,向往!我准备着!对你说一声:某某中学我来了;中学是什么?应对考试、迎接未来。

(3)学科渗透教育内容

学科教学渗透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康心理的有效渠道,各学科要结合学科特点和相关教学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学科类课程:个性品质修养、社会认知能力、建立自信心、消除自卑感、情绪调节、品德与行为、珍惜生命与热爱生活、亲子关系与感恩情怀、集体精神与团队协作、社会环境适应、人生规划与生涯指导等。

自然学科类课程:学习动机与学习品质、学习行为习惯、逻辑思维和扩散思维、创造力和潜力开发、崇尚科学与严谨态度等。

艺术与体育类课程:情绪调节、陶冶情怀、意志力与耐挫力、合作与协助精神、团队凝聚力、人际交往等。

(4)补救性教育内容

补救性教育主要面对少数出现情绪障碍、退缩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和人格偏差等问题的学生。

补救性教育内容主要有:自我意识偏差、情绪障碍、人际关系不良、异性交往与早恋心理问题、个性偏差与人格障碍、学习困难、学习与考试焦虑、学校适应障碍、心理障碍、问题行为(包括攻击型问题行为和退缩型问题行为)、神经症(包括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等)。

2.教育方式

(1)发展性教育的主要方式

发展性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程进行;学校广大教师应全员参与、分工负责;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校园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来实现。

主要方式                               分工负责

心理教育活动课(列入《课程表》)……专职、兼职心理教师和班主任负责

心理教育班会课(列入《班会课教学计划》)……… 班主任负责

学科教学渗透…………………………各学科教师负责

团体辅导……………………………专职心理教师负责

全校性大型教育活动………………全体教师分工负责

专题讲座………………专职心理教师或外请专家负责

(2)补救性教育的主要方式

补救性教育面向少数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教育的专业性强、技能要求高,主要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来实现,应由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专兼职心理教师负责。

主要方式                               分工负责

个别咨询或个别辅导……………专职心理教师负责

团体辅导…………………………专职心理教师负责

对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学生,专职心理教师应负责及时转介到专业医院进行心理治疗。

(三)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规范与要求

1.建立教育内容体系

学校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建立“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安排各年级教育内容。不同年级的教育内容各有所侧重,每一年级选择3-4个方面作为主要教育内容。

2.落实课时

发展性心理教育可在班会课、团队活动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每学期每班的课时安排不少于8课时。

3.教学要求

教学要有针对性、科学性、专业性,注重有效性;教学过程要采用多种形式,做到心理认知与活动体验相结合;备课时要把握心理知识的连贯性与辅导设计的合理性。由专职心理教师组织兼职心理教师、班主任集体备课,并开展教学研究。

4.师资要求

教师要通过专业培训,取得任课资格,能胜任1-2个方面的发展性教育内容的课程,逐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能力水平,逐步形成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面。

(四)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心理健康工作的活动具体部署

1.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两周一节或一个月上一次半天的课。

好处:保证更多的心育时间,确保师生间关系的联结,有利于团体辅导活动的有效性。

2.加强班主任培训,充分发挥班主任的资源优势

让全校老师尤其是班主任都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全校总动员的工作,这也是最早最应该做的工作。学生有问题班主任可以及早发现及早预防。

活动:

(1)开展“优秀班主任”心理健康启动仪式。她们都是心理辅导员并联合家长做家庭的教育工作学着撰写案例。

(2)每两周开一次班主任会,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研讨与分析。

(3)举办班主任岗位技能比赛,以此培养她们的心理辅导能力。

(4)外请专家定期进行教师的心理辅导。

3.注重家校联合,重视家庭教育的影响

活动:

(1)大型亲子教育活动。

(2)每两周举办一次心理沙龙活动。(围绕某个话题展开讨论)

(3)对家长进行团体辅导活动。

(4)建立家长QQ群(充分发挥现代工具)帮助有家庭教育困惑的家长。

4.高年级成立学生社团,建立学生心理联络员,发挥朋辈辅导作用

同学之间交流最多,有时把最不愿意说的首先告诉同学,据调查,约占72%,其次才是告诉家长,约占11%,老师9.6%,其他6%,也可以称他们为心灵天使,让他们随时关注班里最普遍问题或重大事件转告班主任。也可以利用学校广播站展示他们的能力,如:我今天感恩谁?我要为谁点支歌?

5.增强每位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加强学科渗透

组织老师读心理方面的书或外请专家定期进行教师的心理辅导,让全校老师了解心理学常识。

6.与高校结盟,获得专业支持(我校经常请菏泽学院的柴清华教授给老师们做心理讲座)

7.依托课题研究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利用这些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与范围,让大家都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8.多参与社会活动,增强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要想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缺少家庭与社会的辅助与认可,一方面通过家校联合,可以在校园建立心理橱窗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心灵,增强大家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9.其他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多样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举办心理讲座、主题班会、黑板报、国旗下讲话、办心里刊物、设定心理健康周或心理健康月等等

10.我有能力我来做、我有兴趣我参加

(1)生活情趣类:DIY(手工制作)俱乐部、英语口语班、教工之家

(2)心理类:心理工作坊、家庭教育沙龙

(3)艺术类:雅韵礼仪队、绘画、国画入门及鉴赏、五线谱入门

(4)读书类:读书班、写作班

(5)教师阳光体育班

拉丁舞、太极拳班、健身操班、瑜伽班、羽毛球班、乒乓球班、综合健身班(动作协调能力差的去公园走走或慢跑后给大家讲心得)、台球、国标班、伦巴班……

(6)校园文化节目

体育节(3月)、狂欢节(4月,学生和老师都穿自己最喜欢的衣服张扬个性、扮演不同的角色、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设置几个摊位增加趣味,可以成果展示,如:十字绣区、手工制作区、巧媳妇区…...让老师张扬个性、显现能力,四月底后三天举行)。感恩节(5月)、发明创新节(六月)、爱生节(9月):教师走访一个或两个学生(学习困难、经济困难、心理困难、单亲困难)。

最后,全校成立心灵团队------牡丹团队(大型展示课:《感恩一切》《游子吟》《跪羊图》《国家》等手语)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