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小乐器进课堂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2004年教育部提出: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校的情况是:地处沈家门西部城乡结合部,学生主要是蒲湾一区、二区的孩子及渔农村孩子,缺乏科学的艺术的熏陶,大多数学生家长的素质不高,经济较滞后,群众艺术意识较差.而自然资源丰富,孩子纯洁朴素,喜爱唱歌和吹奏简单的器乐,为开展简易乐器进课堂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为了保证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掌握一项艺术特长,我校根据新课标中提出“制定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以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开展了“小乐器进课堂”的课题研究工作.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儿童们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这精辟的论述,道出了器乐教学的宝贵价值与意义.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他们想象力丰富,情感充沛,活泼好动,注意力时间短,

让他们整节课都一直跟着老师听、唱、读、说、跳、动还是不够的,要多创造机会让他们亲自参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去,获得艺术审美的愉悦体验,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让身边的简单的小乐器进入课堂对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动手和谐性、想象力、创造力、合作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追求思想和顽强奋发的意志品质.由此可见,通过演奏美的音乐不但能激发与影响学生的情绪,促进智力的开发,而且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学生艺术才华潜能,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并且还可突破教学环节中的难点,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这就是器乐进课堂的意义所在.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切的感受到,小乐器不仅能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技能,培养节奏感,而且能培养学生对音色、曲式结构、多声部织体表现力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基本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

二、国内外对此课题的研究综述:

一直以来,乐器进课堂是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在强调学科“双基”落实的时期,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掀起了“乐器进课堂”课题研究,如:浙江海盐实验小学音乐学科课题《基于审美教育的课堂乐器整合应用研究》,研究如何把乐器教学与音乐的美育整合起来,通过器乐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广州市天河区柯木莨小学的《简易乐器进课堂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简易器乐辅助教学具有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艺术才华,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的特点,可突破教学环节中的难点,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有的就从学习乐器出发,研究如何有效的学习乐器.还有的把学生的课外生活联系起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等,这些课题研究基本上都是城市发达地区的,象我们这些城乡结合地区是很少的.这个课题从我们学校的现实实际出发,围绕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体艺“2+1”项目,促进器乐教学与音乐教学的其它内容整合,使学生的音乐教育得到全面的发展,而进行的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应该说现实对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力、注意力、辨别力、理解力、记忆力、表现音乐的能力,对学生来说是终生受益.同时培养学生从演奏中发现美、欣赏美、进而达到创造美的能力.

2.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让教师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促学生成长,充分挖掘有乐感的学生,为学校组建铜管乐队做准备,并形成小乐器演奏的教学新模式和教学方法.

3.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利用小乐器辅助音乐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如音准能力、创新能力、观察记忆能力及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创新“小乐器进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程新结构.

四、课题研究方法:

1.观察法.通过组织观摩课、研究课、示范课,或校本教研互听课等检验课堂教学策略是否有效,及时进行分析、总结、调整、校正.

2.经验总结法.有目的地整理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现象,分析研究师生课堂教学行为,提炼出进行有效教学的规律.

3.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小乐器进课堂所构建的新的教学模式与常规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采取最行之有效地教学策略.

4.调查法:主要调查在该课题研究之初,有效教学的现状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五、课题研究原则:

1.开放性原则:教育应该是开放性的,这是由教育内容的开放性、资源的开放性、活动的开放性决定的.在学生活动过程中,以开放性教学理念为支撑,教师的组织要在一种较为开放的情境中实施,学生的学习方式及策略也同样体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

2.实践性原则:在本课题的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亲自实践,要求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实践、创作、聆听、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音乐,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发展性原则:通过本课题的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形成发展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的新方法.同样也促使教师在观念与实践上得到发展.

4.道德性原则:道德观教育是可持续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六、课题研究的策略及内容:

1.确定乐器种类、班级及时间.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确定乐器的种类、班级及时间.

时间安排,以一学年为小周期,每年进行一次教师、学生调控,按照学生自选乐器种类的不同进行编班调配,在同一学年内进行数据分析,保证研究对比的科学平衡性.

活动组的教师首先熟练学会一种乐器演奏,懂乐理,保证研究顺利进行.

2.以课堂教学为主,课余练习为辅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可以自主练习的特点,组织好课外学生自主练习组织形式,保证学生课外练习乐器的时间,形成相互合作相互提高的学习氛围,并形成合理的评价制度,激励学生学习乐器,提高学生自主练习的效益.

3.课堂教学以集体教学为主,个别教学为辅.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了解及初步掌握器乐演奏的要领.学生学习乐器演奏他们的个别差异性很大,有些孩子几乎在老师一次讲解示范的情况下就能够准确地掌握,做到松驰而有弹性,但有些孩子练习了几个星期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技术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都是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集体授课的方式适用于入门阶段,这很适合我们学校音乐小乐器教学的普及.但班级中总有不能跟上进度的学生,在午间抽出10分钟时间为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教学.

4.精选曲目,以学生感兴趣的乐曲为主

精选乐器教学内容以及音乐课其它教学内容的并进行有效的整合研究.器乐教学与歌曲教学的整合研究.与视唱教学也进行整合研究.通过这一内容的研究把歌曲教学、视唱教学、器乐技能训练、欣赏教学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进而深化器乐教学,促进学生音乐的综合素质.小乐器的学习必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乐曲,从易到难,步步深入,乐曲的选择以音乐课本中学生喜爱演唱并朗朗上口的歌曲为主,高段也可加入简单的流行歌曲,使学生对小乐器的学习更感兴趣,从而边被动为主动.

5.加强教师能力,吸引学生兴趣

乐器演奏教学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教师必须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才能掌握演奏技术,学生必须通过动手演练才能学会演奏,每人有自己的乐器,集中练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参与演出活动,积累演奏经验解决实践问题.

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教师在提高课堂教学优秀率的教学研究中发展自我,创造成果.

每位教师学生都必须选学一种器乐,自选项目,自带乐器,培训免费.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挤占主课教学时间,集中培训与分散练习相结合.

6.结合学校的各类活动,增加学生表演机会,体验实践和成功的快乐.

鼓励学生在平时每天抽出10分钟时间进行练习,加以熟练指法.利用学校周二才艺展示时间,让学生多多表演.还有在学校的艺术节活动中,开展演奏比赛,鼓励全班学生共同参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在互动中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7.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校本课程中开设小乐器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音乐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在校本课程中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开设一些关于小乐器课程.

二年级一般口风琴为主;

三四年级可以增加竖笛、葫芦丝;

五六年级可以学习口琴.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课题准备阶段

(一)课题准备阶段 (2011、10)

1.主持人召集成员成立课题组,研究课题方向及内容,明确分工职责,落实工作。

2.集中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对目前校内外在学习小乐器的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并以问卷、座谈等形式对学生平时学习乐器的情况进行了解调查。

3.制定详细的研究实施方案,申报立项。

(二)课题研究阶段(2011、11—2012、7)

1.设计准备小乐器学习的活动管理的各种表册。

2.对乐器进课堂活动分活动项目和年级段按计划实施。

3.对乐器进课堂活动实施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和调控。

4.定期组织课题研究相关成员进行工作交流和阶段成果汇报观摩活动。

5.在实施过程中组织相关教师动态培训,外出参观学习。

6.采集研究有关数据、照片,积累资料,完成研究内容中规定的必须研究任务。

(三)总结展示阶段(2012、9)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代表课例、学生个案、经验总结、论文以及学生作品等,编辑成册。

2.整理资料,提炼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成果展示,总结课题经验,上报课题结题报告。

(四)应用推广阶段(2012、10始)

将课题研究的成果在以后长期学校教学实践中得以推广和应用,并在实践中进一步修正,以切实提高节约资源、变废为宝的意识。

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一)课题顾问:丁和平

课题理论指导,引领教师进行具体研究工作,负责课题的完善。

(二)课题组负责人:李群

全面负责课题的管理、组织和实施,课题方案及研究报告的执笔。

(三)课题组主要成员:严芳、沈丽丽、应秀娜

负责课题研究的资料积累和分析, 操作实施。

九、课题研究实施的途径:

音乐课堂教学、学校校本课程、校艺术节、校音乐兴趣小组活动

十、课题成果表现形式:

1.课题研究主报告

2.教师相关论文、案例、课件等

3.学生活动资料汇编

4.学生成果作品集

十一、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创造了条件。

2.作为第一线教师的研究成员使研究成为可能,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校内外资源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研究,不断积累经验。

3.我校建有具有信息传输功能的校园网,能即时高速上网,获取信息极为方便,更有利于同学之间以及校内外的交流。每个教室都配有电脑、电视,新课程的班级还配有实物投影,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