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自主、合作、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作者: 赵 黎 周 益 陈永辉 邓骄健 舒佰康

一、 研究背景与课题的提出

本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时代,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但传统的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地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及规范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权威评价,注重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及思维创造性的培养,创新能力、实践探索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总是按照教师的设计进行思考,按教师的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这样的教育教学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

同时,我国的基础教育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鲜明的旗帜。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推进及新教材的使用,已经全面涉及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思想的更新,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的改变。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教学中的初步尝试,教师们已经切身感受到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后,学生的兴趣、学习水平都达到了质的变化。学生也逐步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由“我学会”向“我会学”的方向转变。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我校语文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为进一步适应时代的要求,着眼学生的终身学习,着眼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生活的综合素养,我校于2003年9月提出“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用新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来优化课堂,使课堂成为整体推动素质教学的主阵地、主战场。同年,本课题被福建省普教室立项,多年来得到了各级专家领导的关心与指导。

二、课题的概念界定

小学语文课堂,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要点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学生主动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情境,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主动性学习——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积极自觉地参与学习全过程,手脑并用,生动活泼地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能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个性品质。合作性学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通过交流、交往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创新性学习——在教师的启发激励下,学生呈现多向发散思维状态,自主加工信息,大胆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善于自我表现,能够标新立异,形成具有个人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三种学习方式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与途径

(一)课题的理论依据

1、本课题是如何改变基础教育阶段中学课堂教学的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的特点是:以提高全体学生全面素质为目标,在贯彻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法”的过程中,从小学到初中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本课题所面临的国内教育的形势背景。在深入开展以课程改革、课堂改革和考试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改革试验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将是改革的核心,是实施新课程、完成新课标的关键。

2、本课题所说的“教学方式”主要指现小学阶段所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社会、思品、综合实践、体育等)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即是小学传统意义上的每节课的教学(也包含由教师按计划组织的室外乃至校外的学习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方式”涉及到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问题;也涉及到课堂教学中师生教与学的理念、教与学的内容、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和教与学的管理及教与学的评价等多方面问题。

3、本课题说到的“实效性”,是指在新时期、新教材、新课标要求下进行课堂教学中效果良好的设计思路、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案例、课例及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实效性”指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最有效的教学设计理念、思路和方法。

4、本课题说到的“思路”主要指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国内有学者认为,教学模式是“小型教学理论”或“教学的教学论系统”。这种说法着重于概念的功能性,尚不能揭示教学模式的本质属性。一个概念的科学定义必须是对其本质属性的界定。因此,教学模式的科学定义必须明确界定教学过程的规定性和适应性,有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把握课堂结构和适合认知规律。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把教学模式界定为理论化的教学方法系统。它既是理论系统的具体化,又是教学方法的系统概括。

(二)课题研究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研究中要注重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全面完成课堂教学的各项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主体性原则: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张扬、来确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过程。要重视培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体现教学的民主性、真实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3、发展性原则: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

4、最优化原则: 即是在遵循教学规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选择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下,有目的地设计组织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使教学和教育任务得以完成并达到可能范围的最佳效果。

5、可操作性原则: 对通过研究形成的方式、方法、模式、策略等要认真提炼,并予以科学而精要的概括,使其理论、内涵、程序、过程明确而清晰,具有可操作性,便于理解、掌握、应用和推广。

(三)课题研究的研究方法与途径

1、“自主合作学习”,分析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对合作学习效果的影响,探索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训练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2、通过对合作学习的内容、目标、时机、方式、环境等因素及关系的研究,探索体现素质教育观念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3、探索适于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发展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4、通过对以上各问题的研究探索合作学习与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对比法等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取边研究、边实验、边总结、边传播的研究方式。

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实践性,适合于每个教师参与。

1、文献资料法:搜集整理与之有关的教育理论及课堂教学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的重点、热点,经验与不足,为课题研究创设一个较高的立论点。

2、调查研究法: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观念、经验、教学特色与存在的问题等),对学生学习方式、类型、水平等的现状调查,使之全面把握好课题研究重点和基础,选准研究方向,突出课题研究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3、 案例研究法:组织和指导教师围绕相关内容开展案例研究、

4、行动研究法:本课题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方式,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不同课堂教学方式的意见,分析现有课堂教学效率现状,在实践中探索学生欢迎的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并在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总结、提炼、推广。

四、课题进度安排

1、2010年9月-2010年12月为研究准备阶段: 组织队伍; 确立研究方向; 制定研究方案; 理论培训; 现状调查及分析; 开题会议、

2、2011年1月-2013年12月为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按照预定研究方案,实施课题研究,依据边研究边总结边调整,再研究再总结的原则,全面完成课题各项研究工作。

3、2013年1月-2013年6月为课题结题阶段:完成研究资料的整理,有关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成果提炼、收集,汇编论文集、教案集、撰写研究报告、工作报告,完成结题。

五、课题研究的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课题研究条件

1、研究解决教学方式的转变或只是简单、片面、形式上追求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现状问题,将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去。

2、研究解决凸显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发展的学科课堂教学结构和评价体系问题。

3、探求优化的教学过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

4、提高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的能力,使教师成为新课改的促进者、实施者和排头兵。

(二)课题研究的成效

三年来在上级领导、实验课题组领导的关怀与指导下,经过全体教师的潜心研究,积极探索,认真执教,我校的“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收获。

1、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教师已经从以往的知识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平等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也开始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化为自主探索式的学习。课堂教学由单一的一刀切分闭式转变成分层次、多样式、开放式的教学。

2、充满人文关怀的新型课堂已初步形成,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和向往。常常在文本、同学、老师的对话中各种富有个性的感悟体验时常让你惊喜与刮目相看。由于积极创设各种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学习的教学情境,学生真正能够与教师、文本形成共鸣,语文课堂真正成了学生与教师、文本、作者平等对话的平台,学生能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获取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思维得到启迪,情趣得到熏陶,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升。

3、课堂成为师生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经验的平台。如学生的参与状态,有没有参与或参与得够不够,都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尤其是参与状态的广度和深度。如广度,他看到的学生参与的各个环节;深度,我们也看到了由被动变成主动探究,由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变成了实质上的认知的冲撞和情感的体验。由满足于现状到各学科的资源整合,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出现了师生互动力的多向交互的亮丽风景,成为师生共生、共长、共享的平台。

4、成功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来自不同的生活背景,他们在学习中有着不同的体验,对同一个问题的解说,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和见解。本课题为这些不同的提供了表达的机会,并尊重于他们之间的差异。比如像小组合作学习,大家经过讨论进行有选择性商议,思维活跃的孩子可以阐明自己的意见,而对于不爱发言的孩子在小范围内给他们发现的空间,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对研究问题进行初步的统一,然后把研究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时学生对知识思考过程进行再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更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体验是快乐、幸福,而且在小组这种宽松氛围下,参与是积极的,思维是活跃的,使不同人获得不同的发展。

5、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本课题实验过程中让我们看到了新的课堂景象,一改过去课堂“一言谈”或“优生谈”的发言局面。自主合作学习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病,学生参与面更广,学生的发言机会大大增多。在这种参与互动中,学生容易找到学习的渐进区,互动交流锻炼的机会大大增多。使组内的每个同学都有体验成功的快乐。 课堂上教师变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教学设计上更讲究的是主体意识、民主意识、资源意识、生成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6、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由于合作学习有人员分工,有共同的合作目标、动机和学习责任。学生彼此团结、彼此信任,大家朝着共同的目标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完成小组分给自己的任务,从而实现的自己的价值。另外通过对合作学习结果的自评、互评和他评的比较,又形成了一种更大范围的合作学习,这样既合作又竞争,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得到了培养。

7、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装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往往给老师带来始料未及的惊喜,尤其与同学、老师文本对话中,各种富有个性的感悟与体验,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世界的多姿多彩,感悟人生的奥妙无穷,让你值得惊喜和兴奋,带给你无尽的想象空间,经历了一次次生命精彩的旅程。

(三)课题组主要研究人员分工: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序、正常、高效地开展,特成立以下的课题研究组织机构。

1、课题顾问:陈永辉,光照镇中心学校教研员,中小学高级教师,贵州省小学骨干教师。 邓骄健,光照镇中心学校校长,中小学一级教师,贵州省小学骨干教师,县级教研员、县级兼职督学。

2、课题组组长:赵 黎 ,专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镇级骨干教学。

3、课题核心成员:周 益,专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县级骨干教学。

陈永辉,专科学历,中小学高级,省级骨干教师。

舒佰康,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原东方红小学校长。

课题研究以教研组为研究单位,学校统筹组织安排。       参考文献:

1、姜凤华、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2、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

3、李建平、聚焦新课程、北京:首都师大出版社,2002。

4、鲁洁、素质教育与人格培养、教育研究,1997.4。

5、杨军、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河南教育,2005.9。

项目基金:国家教师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CTF120166-73)

(本文获:中小学学力素质水准新课堂教学与研究成果二等奖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