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研究》课题论文:中国高水平大学50强

中国高水平大学50强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作者: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研究课题组

编者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研究”(BIA060048)成果《理念与模式——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解读》,发表于《教育研究》2010年第10期。

高水平大学作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排头兵和领头羊,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中坚力量,对我国大学的发展发挥着标杆和示范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 年,我国将“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高水平大学不仅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高水平大学作为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领域的旗舰,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坚力量。建设高水平大学,不仅可以推进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同时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增强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高水平大学居于我国大学系统中的最高层次,具有不同于其他层次大学的本质和特征,概念视角下的高水平大学具有比较性、模糊性、精神性和建设性特征;实体视角下的高水平大学特征分为精神层、制度层和技术层三个层次。目前对于如何科学合理地判定一所大学是不是高水平大学还没有取得共识,对于高水平大学也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一是忽略了高水平大学的比较性特征,提到高水平大学,就认为是世界一流大学。在这种认识指导下,一些大学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单纯机械地模仿世界一流大学,久而久之,终因目标的不切实际而丧失了建设的动力和激情。二是忽略了高水平大学和一般大学的区别,使用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所有的大学进行排名。这些指标体系由于不能有效体现高水平大学的特质,致使有些大学把一些诸如规模之类的反映一般大学的常规指标误认为是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标准,导致建设过程中盲目求大求全,偏离了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轨道。进行高水平大学排名不是对我国大学作水平上的简单区隔,而是旨在通过排名发挥评价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为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竞争平台。本文围绕高水平大学的本质和内涵,构建出高水平大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根据此评估指标体系,对全国普通高等本科院校进行综合评估,最后筛选出中国高水平大学50 强。

一、高水平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以质量为核心,以卓越为标准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高校必须实行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以往大学排名并没有对大学做层次上的区分,高水平大学和一般大学混为一体,许多大学把一般大学排名等同于高水平大学排名。于是,为获得一个好的名次,不少大学的建设目标被动地顺应着这些一般大学排名指标体系:以规模论英雄,无限制地招收学生;综合等同于高水平,无计划地扩充学科规模,贪大求全;以硬件代软件,以大楼代大师,等等。

高水平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的构建要从高水平大学本质出发。一是高水平大学的精神性。高水平大学的精神性特征要求指标的选取必须强调高端性,以质量为核心,以卓越为标准,其最终目的是用卓越理念培养高水平大学的品牌意识,发挥高水平大学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二是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性。高水平大学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个具象的实体,其指标的设置要可稽考,有据可查,既不能流于平庸,又不可虚无飘渺。三是高水平大学的比较性和模糊性。高水平大学是在一定的比较范围内对大学水平的判定,与大学类型、属性和规模无关,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以质量为核心,弱化条件指标,突出效益指标;淡化规模指标,强化水平指标。

(二)以全面反映大学使命为主旨,教学和科研并重

大学通过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践行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教学和科研作为大学最基本的活动,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无高低轻重之分,二者既有合作又有冲突,但缺一不可。由于不同大学历史背景、目标定位、建设理念的不同,教学和科研在学校中的地位也不完全相同,于是就出现了科研重于教学型、教学重于科研型以及教学、科研并重型三种模式。芝加哥大学是典型的科研重于教学型。首任校长哈珀从建校之初就强调“研究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在优秀人才的选拔上,强调“以调查研究为主,以教学工作为辅”的选才原则。普林斯顿大学是教学重于科研型的代表。普林斯顿人认为,高水平的科研可以保持高水平的教学,但是绝对不允许科研冲击教学,即使是有世界级声望的教授,也必须完成教学任务。而在麻省理工学院,教学在科研中的作用和科研在教学中的作用,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证明,三种模式并无高低优劣之分,不同的模式彰显了不同高校的特色。我们在构建高水平大学排名指标体系时,对教学和科研应该一视同仁,全面反映大学使命,在指标选取上追求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之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之间的最大平衡。

(三)以促进大学特色化发展为目标

大学排名本身具有一种潜在的统一化的力量,它总会有意无意地造成大学多元化形态的减弱,致使大学和大学之间变得越来越趋同,这与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明显背道而驰。一个结构合理的国家大学系统,就是一个所有大学都能各安其位、各尽其职、功能互补的大学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层次、每个类型、每种属性、每种形式的大学都不可或缺,不同大学在自己特定的位置上发挥着特定的功能,满足着社会和个人多样化的需求。特色化与多样化成为大学的生命力所在,大学排名必须尊重大学的个性化特征和个性化选择,也只有准确反映大学特色的大学排名才能赢得公众的认可。

二、高水平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及指标内涵解读

课题组依据上述高水平大学排名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经过反复研究和征求专家意见,确定了高水平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包括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四个一级指标、九个二级指标。(见表1)

表1 高水平大学排名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备注
师资队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A1)线性指标
生师比(A2)非线性指标
人才培养授予博士学位数(A3)线性指标
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A4)线性指标
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数(A5)线性指标
科学研究获国家级三大奖数(A6)线性指标
SCI、SSCI收录论文数及论文平均被引率(A7)线性指标
学科建设国家级重点学科数(A8)线性指标
学科评估前5名数(A9)线性指标

(一)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A1)

此项指标的内涵是指2008 年学校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与专任教师数的比例。当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高低,作为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人才保障,它是学校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支撑。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情况看,提高高校专任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比例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博士学位的老教师陆续退休;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博士招生规模大幅增加。据统计,2009 年,全国毕业博士生48 658人,招收博士研究生61 911 人,在学博士研究生24.6 万人。

(二)生师比(A2)

生师比属于非线性指标。一方面,它是保证学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它又反映了学校效益的高低。该项指标标准太高或太低都不科学,太高质量就无法保证,太低又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此项指标的内涵指学校2008 年全日制在校生数与专任教师数的比例,在校生包括在校博士生、在校硕士生和在校本科生,在校生数指对三者进行折合后的结果,计算方法为:采取当量法赋予三者不同的当量,对在校博士生、在校硕士生和在校本科生三者进行等质处理。当量值的选取参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有关说明》,在校博士生数、在校硕士生数和在校本科生数的当量分别取为2、1.5 和1,则:

E=2F+1.5G+H

A2= E / D

其中,D 、E、F、G、H 分别表示教师数、在校生数、在校博士生数、在校硕士生数和在校本科生数。

(三)授予博士学位数(A3)

此项指标的内涵指学校2006 年、2007 年和2008 年三年授予博士学位总数。博士学位居于学位系统的最高层次,是获得者学术水平的主要标志。博士生的培养不仅需要高水平的导师队伍,还要有处于学科前沿的研究方向和科研课题,具有较好的实验基地和科研工作条件、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获取最新信息的条件及良好的学术氛围。高水平大学作为培养博士的主要阵地,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授予博士学位的数量不仅显示了学校人才培养规模,同时反映了学校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揭示出学校的整体条件和综合水平。

(四)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A4)

此项指标的内涵指在1999 年至2009 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学校入选论文的总数。高等学校作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国家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重任。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有力地揭示了学校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和水平。

(五)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数(A5)

设立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充分展现了高校教学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成绩,代表目前我国高校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被视为与国家科技成果三大奖并行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

此项指标的内涵指学校获得第五届和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折算后的结果,计算方法如下。

(1)赋值。由于该奖大部分项目均由多个单位合作完成,因此,首先按照合作单位数量和参与单位排名分级别计算各学校的获奖数量。

设某项成果由n 个单位合作完成,其中某高校排序为m,则该校获奖数为:

2(n-m+1)/n(n+1)

(2)将该校两届相同级别奖项的获奖数相加。

(3)对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运用当量法进行等质处理,把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当量分别规定为5、2 和1,则:

A5=5I+2J+K

其中,I、J 和K 分别表示学校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的数量。

(六)获国家级三大奖数(A6)

高水平大学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冲击世界科技前沿的重要力量。在近五年颁发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中,高校获奖数占每年度授奖总数的比例基本在一半以上,产生的8 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中,高校占了7 个。由此可见,高校已经成为我国原始创新和技术发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是我国科技领域的最高奖项,在一定程度上较准确地反映了高校的科技水平。选取此指标,旨在对高水平大学的科研提出更高的要求,激励高校奋发努力,通过科研创新提升学术声誉和学校竞争力,占领科学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此项指标的内涵指学校2007 年、2008 年和2009 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奖项折算后的结果,计算方法如下。

(1)赋值。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仅统计第一完成单位,赋值为1;科技进步奖统计所有参与单位,每个参与单位赋值为1。

(2)将三年内不同类型同一级别的奖项求和。

(3)对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运用当量法进行等质处理,把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当量分别规定为5、2 和1,则:

A6=5L+2M+N

其中,L、M、N 分别表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年获奖数量的总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能拿到国防项目获奖情况,部分大学获奖统计不完整。

(七)SCI、SSCI收录论文数及平均被引率(A7)

分别用SCI、SSCI 收录论文数及论文平均被引率表征学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水平。此项指标测度性较好,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引入SSCI 收录论文数,建立一个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平衡机制,避免了以往仅用SCI 收录论文数表征科研水平而造成的偏重理工类大学而对人文社科类大学不利的现象;引入论文平均被引率,旨在更进一步的强调论文质量,以此鼓励大学产出更多的在国际上具有引领性的科研成果,提高自身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和威望。

此项指标的内涵指学校2007 年、2008 年和2009 年SCI、SSCI 收录论文数及论文平均被引率折算后的结果,计算方法如下。

(1)计算SCI、SSCI 论文平均被引率为:

P1= O3/ O1 P2= O4/ O2

其中,O1、O2、O3、O4分别表示2007 年、2008 年和2009 年学校SCI、SSCI 收录总数以及SCI、SSCI被引频次总数,P1、P2 分别表示学校SCI、SSCI 论文平均被引率。

(2)对O1、O2、P1、P2进行百分线性变换

O12=(O1/O1max)*100

O22=(O2/O2max)*100

P12=(P1/P1max)*100

P22=(P2/P2max)*100

其中:O1max、O2max、P1max、P2max分别表示所有参评学校中该项指标的最大值。

(3)计算SCI、SSCI 收录论文数及平均被引率之和为:

A7=O12+O22+P12+P22

(八)国家级重点学科数(A8)

学科是大学承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平台,世界高水平大学一般都有高水平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多少,直接反映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影响着学校在全国的学术地位、科研水平及培养人才的质量。

此项指标的内涵指根据2007 年评选出的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二级重点学科数折算后的结果,计算方法如下。

对一级重点学科和二级重点学科运用当量法进行等质处理。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共有81 个一级学科和370 个二级学科(不含军事学),因此,设定一级重点学科和二级重点学科的当量分别为4.57(370/81=4.57)和1,即:

A8=4.57Q+R

其中,Q 和R 分别表示学校一级重点学科和二级重点学科数。

(九)学科评估前5名数(A9)

此项指标的内涵指学校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06—2009 年进行的学科评估中位列前5 名的学科总数。高水平大学必须拥有高水平的学科,这些学科既是学校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基本保证,也是学校产生创新性科研成果的首要条件。一级学科评估前5 名的大学的强势学科覆盖面广、辐射度大,作为学校的品牌,是学校赖以建立声誉的学科。选取此指标目的在于引导高校在学科建设中,将焦点从学科规模转移到学科结构的优化和学科水平的提高上。

三、数据的处理

(一)评估数据预处理

九项评估指标包括线性和非线性两种类型(见表1),我们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将两类原始数据转换成标准数据。

1.采取百分线性变换法,将线性数据变换为标准数据,即:采取百分线性变换法,将线性数据变换为标准数据,即

Sj=(Aj/Ajmax)*100

Ajmax= max{ Aj }。

其中:

Sj表示学校第j项指标的标准数据;

Aj表示学校第j项指标的原始数据。

2.对非线性数据进行百分变换,将非线性数据变换为标准数据,参考《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我们将结果划分为四个区间(0,11);[11,18];[18,22];[22,+∞]。则:

0 Aj<11或Aj>22

Sj= 40[(11/Aj)*100]/max[(11/Aj)*100]+60 Aj∈[11,18]

Aj∈[18,22]

其中,Sj表示学校第j 项指标的标准数据,Aj表示学校第j 项指标的原始资料。

(二)评估数据统计处理

1.对标准数据进行加权求和,设定9 项评估指标的权重相等,均为1/9,则:

U=∑Sj (j=1,2……9)

U为学校的加权总分。

2.采用百分线性变换进行标准化转变,设第i个学校加权后的数据为Ui,则:

Vi=(Ui/Umax)*100

其中:Umax=max{ Ui };

Vi表示第i个高校的最后得分。

四、中国高水平大学50强

截止到2010 年,全国共有1079 所普通高等本科院校(不含军事院校),考虑到体育院校和艺术院校在培养模式和人才衡量标准的特殊性,我们在统计时没有将此类院校统计在内,最后筛选出中国高水平大学50 强。(见表2)

表2 中国高水平大学50强

1.北京大学18.同济大学35.武汉大学
2.中国人民大学19.上海交通大学36.华中科技大学
3.清华大学20.华东理工大学37.中国地质大学
4.北京交通大学21.东华大学38.华中农业大学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2.华东师范大学39.华中师范大学
6.北京理工大学23.上海财经大学40.湖南大学
7.北京科技大学24.南京大学41.中南大学
8.中国农业大学25.东南大学42.中山大学
9.北京中医药大学2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43.华南理工大学
10.北京师范大学27.南京理工大学44.四川大学
11.南开大学28.南京农业大学45.重庆大学
12.天津大学29.浙江大学46.西南交通大学
13.大连理工大学3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7.电子科技大学
14.东北大学31.厦门大学48.西安交通大学
15.吉林大学32.山东大学49.西北工业大学
16.哈尔滨工业大学33.中国海洋大学50.兰州大学
17.复旦大学34.中国石油大学 

注:本表名次不分先后,以学校代码大小为序

这50 所大学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和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入选的50 所大学各指标的数据都占绝对优势。2006—2009 年,我国共授予博士学位115 114 个,其中50 所院校授予68 694 个,也就是说,占4.63%的学校授予博士学位数占据了总数的59.9%。1999—2009 年我国共评选出优秀博士论文827 篇(不含军事院校和科研院所),其中50 所院校699 篇,占总数的84.5%。一级学科评估前5 名的校次为421,其中50 所大学338 次,占总数的80.3%。一级重点学科和二级重点学科全国共有286 个和677 个,50 所大学占84.6%和57.6%。再以教学成果奖和三大奖为例,在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中,50 所院校参与项目数占总数的比例为80%、6.8%和43.6%,并且呈现出随奖项级别越高所占比例越大的现象,三大奖的比例全部超过50%。(见表3)

表3 50所大学部分指标数据域全国总数

 授予博士学位数优博学科评估前5名一级重点学科二级重点学科教学成果奖三大奖
特等一等二等特等一等二等
总数11511482742128667751231122725682
50所学校数量68964699338242390476489414391
比例 (%)59.984.580.384.657.68061.843.657.15657.3

五、几点说明

大学在不断地前进,大学排名也在不断的争鸣与发展。每一个评估指标体系都是合理性和局限性的并存体,指望一个评估指标体系回答所有问题既不理性也不现实。由于评估本身的局限,也由于研究条件与能力的局限,本指标体系还存在着诸多的缺憾。

第一,数据采集。信息的搜集是评估的基础性工作。没有准确、有效的信息,任何评估都是不可靠的。因此,为保证信息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我们尽量采用公开发表的信息,但也由此导致了有些信息的滞后。

第二,有些指标可能不能完全准确地表征其内涵。例如我们引进了国家教学成果奖来表征大学的教学水平,这较以往大学评估指标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国家教学成果奖是否就能够准确客观地反映一所大学的教学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第三,舍弃一些由于现实原因不能实现但又非常重要的指标。社会声誉应该是表征大学水平的主要指标,但由于人们意识和现实条件的制约,社会声誉调查还很难付诸实践,这是我们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有待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推出此高水平大学排名,主要基于对高等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对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紧迫感,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更强调的是对高水平大学建设理念的推崇和张扬。因此,我们希望各界能够理性和辩证地对待本排名结果,同时也希望能够对指标体系提出批评和指正,使之得以不断修正和完善,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早日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

(文中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教育部直属高校2007年、2008年基本情况统计资料汇编,以及各大学网页。)

参考文献

[1] 翟亚军 王战军. 解析高水平大学[J]. 复旦教育论坛,2010(2):54-57.

[2] 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28/info1262244458513828.htm 2010-6-17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