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及其教学策略研究 》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社会背景:幼儿处在逻辑思维萌发及初步发展的时期,也是数学概念初步形成的时期。数学的学习关系到幼儿数理逻辑经验的最初获得和科学思维及方法的最初形成,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形成,为幼儿进入小学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在幼儿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却总是遭遇碰壁:幼儿要么是记不住,要么是记住了却不能理解和应用。作为这一问题存在最直接的表现,其实就是幼儿数学教学实践中学习目标的相对片面与狭隘、操作材料的有效提供和自觉使用的不足,教学方法的单调乏味与机械等。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各个早教机构都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将操作性学习这一学习模式及其理念引入到幼儿数学教育教学领域或根据蒙氏教学改编的以纸质操作材料为主的一些幼儿教材的出版,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这些问题促使我们紧贴幼儿生活实践的实际需要与经验范围,依据数学的生活化理念和数学学习的实践性特质,探寻适宜于幼儿发展规律及其心智水平与特点的数学学习方式及教学策略,是目前我国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的迫切要求。

本园背景:我园为了改变传统数学教学的方法,也使用了《蒙氏数学》、《青蒙数学》的教材,但在使用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发现有些材料不符合我园幼儿实际,对教师也没有系统地指导等,那么为幼儿提供什么样的操作材料?怎样制定操作规则?幼儿如何分组操作?操作此材料使用的顺序?怎样指导幼儿有效的操作这些材料,使幼儿能从操作活动中发现所要学习的规律及关系,使材料能在活动中真正的发挥作用?教师在操作活动中的指导策略有哪些?等一系列的问题促使我们进行此课题的探究。

综上所述,“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及其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即是基于当前我国科学开展幼儿保教工作切实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政策背景,并针对于幼儿数学教育的实践现状殛需探寻真正适宜于幼儿学习特点及方式的数学教育实施路径的现实需求,又是解决我园在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的园本需要。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实践意义:幼儿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幼儿的教学材料的选择、使用方法的研究都比较欠缺。通过研究为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帮助和支持,为一线教师如何在数学操作活动中选择适宜的教学材料并科学使用提供可操作的有效方法。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的数学操作材料,满足幼儿进行探究式学习的需要,促进幼儿的发展。让幼儿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从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到主动建构为主的学习,从符号为主的学习到实际意义为主的学习,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最大效应的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提高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乃至于推动整个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准的切实提高,实现幼儿园科学施教、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理论意义:在其研究及其理论的意义上看,基于当前我国幼儿数学教育研究,特别是相关幼儿数学学习研究的不足和欠缺,“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及其教学策略研究”立足于我国幼儿学习课程实践的现实状况,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和丰富我国幼儿园数学教育的课程与教学的本土化研究,特别是推动有关幼儿数学学习策略与方式的实践操作性体系的研究。本课题研究也将在幼儿数学学习研究方面,为儿童操作性学习方式及其学习特点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实践素材和实证依据。

二、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的理论

(一)课题界定

1.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核心概念和关键词是幼儿的操作性学习及其数学操作性学习与教学策略。

1)幼儿的操作性学习方式,是幼儿自由自主地与材料相互作用,通过直接感知,进行探索并获得数学经验的过程。本课题所谓数学操作性学习方式,是指幼儿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材料,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取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2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幼儿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这里所谓幼儿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教学策略,是指为适应于幼儿操作性学习方式与特点,为实现数学学习的教学目标,包括组织教学活动过程,选择具体教学方法和材料,确定教师教的行为和幼儿学的行为的程序等在内,付诸于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整体教学方案。

2.研究问题的界定

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及其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研究是基于当前我国幼儿数学教育教学的实践困境而提出,该课题以幼儿操作性学习为研究的切入点,探索幼儿数学学习最佳方式及数学教学有效的实践策略,以寻求克服当前幼儿数学教育教学小学化弊端的出路,让幼儿的数学学习摆脱单一枯燥的机械灌输误区,从而提高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准的切实提高。

本课题研究将系统整理和完善幼儿园操作性学习与数学操作性学习的有关理论体系,尝试编制幼儿园各年龄阶段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的目标和内容系统,初步形成构建幼儿园数学学习操作材料及教学具的配备、自制与应用体系,形成幼儿教师科学组织和指导幼儿数学学习的教学策略及行为程序。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研究所依据的主要理论基础,主要有关于儿童发展和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以及有关数学和数学教育的理论。

皮亚杰认为的抽象的思维起源于动作、维果茨基的发展观、蒙台梭利强调: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发展必须依赖与具体的、实在的操作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我们在玩具操作性活动中进行创造性学习,建立创新操作的学习观、教育观、建构观、目标价值观等教育观念的重要依据和教育借鉴。

三、相关的课题研究综述

已有的关于幼儿数学课程及教学研究成果,及其所呈现出的研究现状与趋势,构成为本课题提出的研究背景,更是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在我国,早在20世纪3040年代,陈鹤琴和张雪门等人的幼儿课程实践与改革,就开始有关于在做中学、行动中学的教学思想及实践探索,并涉及到相关数学教学的探索和尝试。建国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主要是借鉴前苏联强调分科教学和系统知识教学的实践模式,而导教学中幼儿操作性学习的相对弱化。改革开发以来,伴随幼儿园课程活动化和游戏化的探索,强调幼儿数学学习及教学中的实物操作得到进一步强化。近年来,随着2001年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关于幼儿操作性学习和数学操作性学习及其教学的有针对性研究渐趋明朗。如作为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何建闽所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的“玩具及操作性学习方式与幼儿创新能力发展关系的研究”已有《幼儿园可操作性学习新方案》一系列的教材文本的出版和试用,其中就有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数学操作”分册。关于幼儿操作性学习和数学操作性学习及其教学策略的研究,也有相关论文在专业类期刊得以发表。如:幼儿操作性学习的方式与教师的指导策略(林兰芳)一文,发表于《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第2期;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活动的认知特点及指导策略(许燕颂)一文,发表于《教育探索》2008年第11期等。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编写的《活动开放课程—教师指导用书(数学—操作)》,收录了大、中、小班各种数学游戏操作活动。应当说,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关于幼儿数学的操作性学习特别是与此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研究应当进一步聚焦并突出其系统性。

在国际范围内,关涉到幼儿操作性学习的教育探索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后期初创幼儿园的福禄贝尔。福禄贝尔为幼儿创设的"恩物"材料,以及此后蒙台梭利教具在幼儿园的应用,堪称是幼儿教学利用操作性学习的最早探索。操作性学习于幼儿教学中的充分运用,是在皮亚杰、维果斯基等认知理论产生广泛影响的20世纪后期。直至今日,欧美国家的许多幼儿园课程方案均在不同的侧面上表现出对于操作性学习的积极关注和运用。例如:瑞吉欧早教方案、维果茨基方案的"脚手架"教学等,都有在数学学习及教学中对于幼儿实际动手和直观操作的积极关注。这些研究及其成果对于我们均有着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借鉴意义。然而,这些探索都有着特定的制度背景和现实依托。在借鉴的基础上,我们必须突出研究的本土化,探索针对我国幼儿园数学教学实际的实践思路与方法。

(二)本课题与已有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已有研究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本课题研究将基于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专门就幼儿数学的操作性学习就其基本特点及其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纵向层次上的发展趋向,并涉及教学的目标分层、内容规划、方式方法运用等内容,特别突出对于适宜于幼儿操作性学习的数学教学原理、策略与方法的实践运用,展开全面而有针对性的研究和探索。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主导性目标在于试图探寻真正适合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操作性学习方式及特点的,包括操作材料配备、提供与操作指导、依托于幼儿动手操作,通过活动设计、组织与指导,以获得数学概念与知识、数学逻辑思维、数学操作技能与经验的教学实施方案。具体目标有:

1尝试编制幼儿园各年龄阶段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的目标和内容系统。

2)初步形成构建幼儿园数学学习操作材料及教学具的配备、自制与应用体系。

3)形成幼儿教师科学组织和指导幼儿数学学习的教学策略及行为程序。

(二)研究内容

由广华幼儿园总园和江钻分园共同承担以下内容的研究,其中12项主要由总园承担,第3项主要由江钻分园承担。

1、基本问题研究

(1)幼儿园数学操作性学习的目标、内容与具体方法。

(2)影响与制约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的因素分析。

2、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

3、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的具体教学策略与方法。

1)良好数学操作环境的创设(材料的选择、区角材料的投放等)。

2)良好的数学操作习惯的培养。

3)在一日教育活动中的融合与应用。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法、逻辑思辨法、行动研究法、实验法及测验法。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09——201207月)

201109——20122

1、选题

2、立项申报:资料检索、实际调查、课题论证、立项申报等。

3、专家指导、沟通,完善开题报告。

20123月——20127

1、召开开题会议,邀请专家参加,指导部署工作。

2、根据专家意见修订研究方案。

3、召开本园研究人员课题专项会议,明确具体分工及研究方向。

4、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幼儿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等相关书籍,并通过网络收集相关材料做好前期理论培训。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08——201505月)

1、制定详细研究计划,并在专家指导下开展研究。

2、依托选择或自编的幼儿数学学习课程及教材,进行数学操作性学习的教学实验和探索。

3、对于幼儿园数学操作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包括目标、内容与方法等在内进行全方位系统建设。

4、做好学期、学年、实验阶段的总结,做好幼儿测查、分析,撰写教改心得体会文章、教学案例以及教学研究论文,积累各项资料。

第三阶段:总结推广阶段:(201506——201509月)

1、初步形成课题相关的实用性理论、转变幼儿学习方式的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和相关策略、课堂教学模式及学与教的策略,反思调整,深入实践,获取可行性经验。

2、结题准备:以课题研究目标为标准,对课题实验研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整理汇编各种研究资料,撰写结题成果报告《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及其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3、通过示范课、论文交流会将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推广。

六、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形式

1.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及教学策略研究总报告,研究报告;

2.幼儿园数学操作性学习教学案例汇编集,活动汇集;

3.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报告。

4、《培养幼儿良好操作数学学具习惯,提高幼儿数学学习质量》,论文集。

七、课题研究的保障

1、研究能力

1)广华幼儿园承担过国家、湖北省、江汉油田等各级各类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多篇论文获国家、省局级各种奖项,教学经验丰富,都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

2)我园近几年对幼儿数学学习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相关成果, 2009年,我园选送数学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获第一届亿童幼儿园课程全国优质教案评比大赛二等奖,同时幼儿园获得最佳组织奖;2010年,课题《提高幼儿数学学习质量》获江汉油田质量管理课题研究一等奖,并作为油田幼教单位唯一一篇成果入选汇编到《江汉石油管理局二〇一〇年度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汇编》一书中。

(3)有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蔡迎旗、张国华对我们的课题进行指导,确保课题科学地开展。

2、资料设备:计算机、音响设备、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视频展示仪、幻灯机等教学设备齐全。数学相关文献、书籍资料齐全。

3、科研手段: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通过健全的科研小组、明确合理的分工,使用计算机、视频展示等现代化的科研手段,将整个教研过程详细的观察、记录、分析、总结,成功地完成课题研究。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