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活动中幼儿沉浸体验的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音乐活动中幼儿沉浸体验的实践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苏州工业园区东港实验幼儿园       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沉浸理论中特别强调的是幼儿的主体体验,它为我们的教学设计找到了心理学的支持。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有效地应用沉浸理论,实施沉浸教学,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发展大有裨益,它能更有效的使课程内容转化为幼儿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社会行为等。因此,可以大胆地认为整个教学都是“为沉浸而教”,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动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要素的作用,让幼儿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充分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获得忘我的体验——即最佳的学习体验。所以将沉浸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的沉浸体验,可以使学生认知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能得到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成效随之也达到最佳。
音乐的产生就是让人们感受到它的快乐。音乐教学活动能让孩子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中全身心投入。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人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负有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萌发幼儿初步感觉美,表现美的重要使命。在内容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在快乐地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过程中,让幼儿去体验音乐,去感知音乐,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有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本领,能唱、会跳、能欣赏、会创造,在音乐艺术活动中表现音乐,接受美的熏陶,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他们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在快乐地唱唱跳跳中感受音乐的美,产生愉快的心情。因此如何改变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幼儿园教师音乐素养,达到较好的音乐教学效果,是幼儿教育专家和我们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
因此,我们课题组尝试以音乐活动为切入点,对幼儿的沉浸体验进行实践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
“沉浸体验”, 沉浸式理论认为,达到沉浸体验“需要一般的条件是:1、操作者的技能与挑战之间达到平衡;2、操作者全神贯注的投入;3、操作者有明确的任务目标;4、操作者不断得到反馈;5、操作者能控制任务进程。”
三、选题的意义
(一)理性价值。
《纲要》提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我们以音乐活动为切入点,对幼儿的沉浸体验进行实践研究,认识教师在幼儿音乐活动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不断加深对《纲要》艺术领域实施要求的理解。
(二)研究优势。
从2000年起,我园分别进行了《美术活动中幼儿创造意识的培养》、《传统与现代艺术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整合的实践研究》《幼儿自主创造性艺术活动的实践研究》等省、市级课题的研究,这些使我们的课题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教科研经验和资源。
(三)实践价值。
在音乐活动中,引导幼儿达到沉浸和体验的状态,从而达到理解音乐、掌握音乐的目的,在实施过程中,沉浸不是目的,它只是教学的一种手电,沉浸是为了获得体验,感到音乐的体验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作品,理解音乐,就能较好的掌握音乐。在教学过程前期来讲,教师是主体,幼儿是客体,主体知道客体融入情境,进入沉浸状态。对体验阶段,幼儿是主体,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是客体,幼儿在沉浸中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因此,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幼儿是主体,但教师是关键,因此,希望通过这个课题研究,使教师在音乐活动中,善于充当令幼儿产生沉浸体验的导演,不断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给姐妹园的同类课题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案例,使我园的艺术教育特色内涵更加丰富。
四、理论基础:
1、沉浸来至于外界的环境熏陶和内心的敏感体验,即主体和课题共鸣产生的一种认同感。在沉浸式教学中,教师所营造的沉浸环境与教学内容的贴近度是评价教师实施沉浸式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主要指标;沉浸主体的沉浸感如何,也就是学生能够认同虚拟的环境并与音乐的情感产生共鸣,是评价教师实施沉浸式教学是否成功的另一个指标。
2、沉浸是教学有三个不同层次的横练高标准。第一层标准是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能让幼儿对音乐作品感兴趣,即可以引导幼儿“想”理解和掌握作品,激发起幼儿去研究这个作品的强烈兴趣,这是实施沉浸式教学法要达到的最低标准。第二层标准是能让幼儿对作品通过沉浸式引导进行理解,即“能”理解和掌握作品。第三层标准是能让幼儿掌握这种方法,对所有的音乐作品都能通过想象式的沉浸去理解作品的情感,即“善于”理解作品。
五、研究的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
以沉浸式理论为指导,对音乐活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和分析,探究教师在音乐活动中有效的指导策略,从而更好的确立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幼儿获得沉浸体验。同时,通过研究,不断地丰富与发展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建构新的教学认知经验,提高教师反思能力,促进教师成长。
研究内容:
(一)合理选材,尊重幼儿原有基础,激发兴趣。
(二)有效指导,顺应幼儿认知规律,促进幼儿对音乐的理解,产生沉浸体验。
(三)有效指导,鼓励幼儿欣赏、感悟、表达,实现幼儿对音乐的内化、再现和创作。
六:研究方法和对象: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学习《纲要》和沉浸理论等现代教育理论和专著,引导教师正确理解和认识沉浸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教学理念,以此指导课题研究全过程。
(2)行动研究法:按照沉浸体验需要的一般条件,根据《纲要》的有关精神,全面推进课题研究,即使进行总结、反思和修正,然后再实践、总结、反思,为总结经验积累素材和案例。
(3)个案研究法:在幼儿获得沉浸体验的音乐活动实践研究中,发现不同类型的典型案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为反思、总结提供实证材料。
(4)经验总结法:采用边研究边总结的方法,探寻有效开展让幼儿获得沉浸体验音乐活动的基本规律,即使总结经验,逐步提升为条理化的能指导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使课题的成果具有借鉴和应用价值。
研究对象:东港实验幼儿园小四班、中四班、大二班幼儿
七、成果形式:
1、中期小结报告
2、相关经验论文
3、经典案例汇集
4、课题总结
八、成员组织与分工
主持人:(余文华总策划、管理)
成员基本情况:
李平英 (组织、管理)
庄 瑜 (教学实践研究)
张 洁 (教学实践研究)
九、实施步骤:
1、前期准备阶段(2011.3-2011.7)
确立选题,构建框架,设计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组建课题组,明确课题组成员的分工职责;健全学习交流制度,搜寻相关文献资料,组织教师学习培训。
2、研究实施阶段(2011.9-2012.10)
(1)开展实验课,提升教科研素养;
(2)完善研究方案,进一步强化教师善于捕捉、及时反思的学习能力,并在实践研究中及时交流互动共同促进;
(3)积累课题资料,形成成功案例、活动设计、论文。
3、结题鉴定阶段(2012.11-2013.6)
对前面两阶段进行全面总结,广泛听取意见,修订方案,修正研究方向,不断完善课题思想,形成文字资料,包括研究报告、活动设计、小论文、个案材料,获奖论文作品等;做好结题、成果鉴定的各项准备工作。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