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培养研究

[摘要]文章从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种视角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诠释,并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特点,提出了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对策,包括加强当前高校培训教师的意识、完善教师认证制度、加强校本培训的针对性的外在培养途径和增强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掌握教学方法、加强实践反思、开展科学研究的内在培养途径。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3700651.htm
  [关键词]教学能力 高校 青年教师 培养
  [作者简介]田守雨(1973— ),男,辽宁辽阳人,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警察训练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警务技能与战术、警察体育。(辽宁 大连 116036)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065—02
  一、高校教师教学能力
  所谓“能力”,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有着不尽相同的含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是指能够完成某种特定能力活动的心理特征。①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能够完成某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心理特征,即教师在成功完成教育教学活动所具有的能够影响到教学效率的心理特征。②随着大学课程教育教学活动内容的日益丰富,种类日渐增多,高校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仅从单方面已不足以诠释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当前,分析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我们必须从多角度来进行,总体可从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个视角来分析。
  从教育学角度来说,高校教师的教学活动隶属于教育学的范畴,其中,对教师教学能力有较大影响的属教育学中的教育目标、教育活动内容的实施情况以及教育方式方法的应用,可具体细化为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学科教学研究能力等方面。③教学设计能力主要包括教师对所传授内容的教材的选择和筛选的能力、对学科教材的研究能力、对学科教学内容的整理和分析的能力;教学管理组织能力主要包括语言组织能力、现代化媒介的操作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等;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则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活动当中着重于教学实践操作方面的学科科学研究能力。④
  教学活动的始末无不贯穿着心理活动,从心理学的视角可以将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分为教学的认知能力、教学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教学当中的监控能力三类。其中,认知能力主要是指教师针对教学任务、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完成等方面的研究判断能力,其强弱直接影响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当中的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实际操作能力是指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当中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掌握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教学当中课程完成的效果;教学监控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在长期的实践教育教学当中能够有意识地注意教学活动的本身,从教学活动当中详细地验证、检查、总结、反馈和调节教学实施过程的能力,可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实施的自我意识和调整。⑤
  系统论认为,各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高等教育系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子系统,与社会系统紧密联系、不可分割。随着社会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深入人心,社会对高等教育系统的影响更加明显,伴随社会变化而来的是高校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及所承担的责任的改变。高校教师的社会角色不再局限于社会的教育者,更加偏重于研究者、组织者及学习者⑥,担负起教育者、组织者及学习者的多重角色。
  二、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特点
  (一)连续性
  新教师是从学生角色过渡到教师职业,这一角色的转变一般需要一段时间,这也是教师教学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才能提高教学能力。教师教学能力具有个体差异的特点,同一个阶段每个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的程度都不同,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提高取决于教师个体的受教育程度、教育教学环境因素和教师个人努力程度等方面。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是教师教学经验不断积累和教师学习的结果,因此,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二)复杂性、多变性
  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积累形成的,因此,高校教师不能只研究学科知识,而不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是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前提条件,教师只有在学校当中从事教学工作才能实现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高校是整个教育体系当中的最高等级,同时,教育系统从属于社会的大环境下,因此,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所处的教育环境和社会大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同整个社会之间有着复杂而又密切的关系,所以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三)多样性
  伴随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师的职业角色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教师应该不断拓宽知识面,并提高教学能力以适应高校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因此,教师既是教学者,同样也是知识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要符合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改变,因此,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应该在多学科方面进行发展和提高,以便更好地迎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外在培养途径
  1.加强当前高校培训教师的意识。当代教学要求高校教师既是教育工作者,也是教学研究者和学习者,因此,高校教师不能满足现状,要不断地自我完善和提高,其学习研究的学科知识内容和方式方法要符合现阶段的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积极接受不同正规教育机构组织的培训学习,还应该积极主动地研究校本培训内容,以便很好地完成自我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高校作为教育的最高学府应该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打造校园学习文化气氛,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积极创造教师培训的途径和机会,使学校成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推动力量。
  2.完善教师认证制度,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核力度。教师的职业资格认证是对新的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标准,建立全国统一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标准,则为教师们设立了较高的发展目标,从而使新教育工作者确定自身理应具有的学科知识和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深刻了解真正的教育工作。⑦通过使用统一的新教育工作者教学能力考试的标准,可以有效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同时,能够促进教育工作者培训组织的教学水平。教师教学能力测试标准应该具备较强的实际可操作性,它的评价标准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教学能力的水平,因此,可以通过量化的评价标准来实现教师评价的客观准确。评价过程当中要有教师的参加,同时,要加强实践性,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评价的结果。   3.加强校本培训的可针对性和实效性。新教师在从事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新教师的教学经验较浅,缺少教学总结和反思,容易忽视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新教师教学能力的特点,教育组织机构应该抓好教师职前培训和校内培训工作,职前的培训是对教师学历教育的重要补充,可以明显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发展。⑧校本培训应该抓住关键,注重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实践中的学校、学生、教师的工作开展为主要内容。校本培训的有效实施,可以充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新教师能够快速地成长起来,胜任学校的教学工作。⑨
  (二)内在培养途径
  1.增强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同时受到外部环境和本身内部因素的双重的共同影响,教师自身的内在调控是一种自觉主动的行为。高校教师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外部环境的干扰,积极主动地更新教学理论知识,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水平,从而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新的教育指导思想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不断拓宽专业知识领域,在教学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迅速提高。
  2.掌握教学方法,提高理论基础。高校青年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效开展教学。如何有效开展教学,取决于教师对教学法的学习,尤其是专业教学法的学习,以及对有关课堂管理、学生评价、课程制定等核心技能的学习。⑩因此,要求青年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所学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技能,并将教学方法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熟悉教学程序,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对课堂教学效果及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除此之外,青年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汲取教学领域内的新知识、新理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
  3.加强实践反思,提高教学技能。反思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及向专家型教师转化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效果等都要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有意识地用研究者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青年教师更加正确地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以便于总结教学经验,对后续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青年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可采取多种形式,如记录日常教学经验和心得、观摩其他专家型教师或优秀教师教学、主动与其他教师进行教学交流等,通过这些方式可使青年教师认识到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积累教学经验,并将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加快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4.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创新能力。教师作为高校的重要财富之一,其青年教师更是坚实的后备力量,是高等学府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高校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根本依靠。高校的科研实力也来自于教师的科研能力。除了教书育人之一的基本职责外,科学研究已成为高校教师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作为高等教育来说,如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就成了教学的重中之重。显然,单纯地依靠教科书已不能达到这一目标,而科研则为高校教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介绍本领域内最前沿的科研成就,有效地补充了教科书的不足。因此,高校青年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注释]
  ①叶奕乾,何存道.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8.
  ②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教学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65.
  ③秦小智.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培养研究[DB/OL].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07&filename=2007018571.nh&uid=&p=,2006—11—15.
  ④朱欣欣.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构成的研究[J].教育评论,2004(5):61.
  ⑤俞国良.心理学视野的教师能力观——兼评《教学监控能力——从理论到实践》[J].中国教育报,2001(12):7.
  ⑥朱龙艳.21世纪大学教师的角色定位[J].煤炭高等教育,2003(21):54.
  ⑦李琼,袁丽.变革中的国际教师教育及其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6(11):34.
  ⑧郑金洲.校本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8.
  ⑨张建平.论教师专业成长与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新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1(2):45.
  ⑩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B/OL].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
  dbcode=cdfd&dbname=cdfd2003&filename=2003073293.nh&uid=&p=,2003—03—01.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