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 做好选题的准备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1、心理准备。在小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一开始时可能会摸不着边际,因为这种学习方式对小学生而言,是一门完全陌生的课程,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⑴小学生自己认为搞研究只是大人们的事,与小学生无关,自己本身不感兴趣或缺乏自信;⑵在研究的过程中也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甚至觉得研究活动做不下去了,从而半途而废。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向学生展示小学生搞研究性学习的案例,使学生自信自己也有研究的潜能。

其次,教给学生如何克服各种可能出现的障碍、去除学生的惧怕心理,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实践,只要尝试、实践了就是成功,不管是所取得的经验也好,教训也罢,都是收获。

2、知识准备。为了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顺利进行,使小学生的研究有一个较高的起点,我首先教给学生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如:怎样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课题、从何处去选择课题、怎样筛选课题、怎样去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等,其次,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了解别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和方法,帮助学生少走一些弯路。研究的课题不同,采取的研究方法会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课题,也可以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手段去研究。

二、 选择课题的原则

正确地选择研究的课题是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起点和必要条件,在确定选题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扬长避短,量力而行,切忌好高莺远,贪大求全。

1、主体性原则:小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应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确定研究方案、自主动手操作、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允许对同一课题出现几个层次不同的课题,更应能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个别差异。

2、发展性原则:小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要使小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得到协调发展和共同提高。

3、实践性原则:小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一般应能很好地体现自然与社会、科技与生活,要能使小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关注社会,体验生活,获得关于社会、生活及科技进步的直接经验,使学生在动手、动脑、体验的同时真切体会到所学知识对科技的作用,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真切体会到知识的力量。

4、可行性原则:小学生选择研究课题时,应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兴趣特长,学校、家长及社区现有的教育资源,教师或聘请专家的指导水平,使研究性学习能真正落到实处。

5、创新性原则:小学生选题时要有自己的特点,有新的视角,力求对自己或对别人已有的认识有一个新突破。

三、 选择课题的策略

小学生进行开展研究性的选题最关键的问题是帮助其发现和提出问题,也就是说,要帮助学生克服观察障碍、思维障碍、寻找切入点障碍。

1、克服观察障碍。首先,要指导学生弄清观察的目的和要求,确定观察重点,强调这一观察与正在进行的研究性学习的关系。其次,应事先为学生补充观察必备的知识和经验。再则,要引导学生聚精会神地注视各种细节,发现那些预料之外的现象并进行研究,就有可能获得创造性的发现。

2、克服思维障碍。首先要着重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其次,让学生知道,一般公开出版的书籍或权威人士的观点,总有一定的道理,也肯定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3、帮助寻找切入点。

四、 选择课题的确立

小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很多,问题的提出为选择研究课题奠定了基础,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问题对所有的人都能成为研究的课题,经过筛选之后课题才会更真实、更可靠、更有意义。教师必须引导他们从中进行筛选并确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课题,并付诸实践。这对研究性学习的进一步开展至为重要。

1、研究方案的制定。小课题确立后,要求每一个研究小组认真讨论,共同拟定整个研究活动的计划,形成具体完整的研究方案。

2、研究方案的内容。课题名称、指导教师、课题组成员、本课题目前的研究现状、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本课题拟创新之处、研究方法、具体的实施步骤(研究进度计划)、课题组成员的分工、课题研究所需设施、场地、经费预算、主要参考文献、预期成果等。

3、课题申报表的填写。经过严密地论证后,最后要填写正式论证报告,送交学校有关部门进行评审。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