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生“研究性学习”知多少

上海高中生“研究性学习”知多少

2016-08-18 11:27:21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1.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

2.研究性学习与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间的关系?

《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沪府发〔2014〕57号)核心内容,是实施“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高校考试招生改革。《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明确把4个方面纳入评价范围: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其中“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重点记录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科技活动、创造发明等情况。2017年起,本市在推动高等学校自主招生过程中,将试行把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作为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的参考。

3.上海市教委对于积极推动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采取了哪些举措?

近年来,上海市教委通过创新实验室建设、创客教育联合体、

研究性学习自适应学习系统(MOORS)等建设,为广大高中生创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良好载体与平台。同时,当前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和考试招生改革,又把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经历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教委的上述举措,为上海高中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创设了良好的条件,树立了正确的导向。

4.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之间有什么关系?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研究型课程”是“研究性学习方式”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而言,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学生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5.上海高中研究型课程始于何时?上海率先推出研究型课程的基本思考是什么?

研究型课程是上海中小学二期课改(1998年启动,2009年起

全面普及 )的创生性课程,这一课程的设立,是基于原选修板块与活动板块中研究性学习和小课题研究等要求。在二期课改课程结构中,单列一类独立的课程予以保障。上海率先推出研究型课程主要基于以下思考:研究型课程具有核心育人价值:能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地规则意识、良好的做事习惯,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技能、具备一定的高级思维能力。研究型课程已经成为三类课程(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功能型课程)中通过问题导向发展学生解决设计问题综合能力的主要课程。

6.上海开展研究型课程的基本做法和经验是什么?

作为一门全新的功能性课程,研究型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运用各类学科知识与技能,综合解决各类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拓展型课程不同,研究型课程植根于研究性学习的土壤。十多年来上海市研究型课程的发展历程如下:

(1)提炼经验学做课题。二期课改的研究型课程,上海要求所有学校、所有年级都必须按照统一规定开足课程,当时“课题”成了首要困难。为此,专门组织一批相对比较有经历与积淀的区县教研员、学校教师,总结“课题型”课程的实施经验,编制成案例集,先后编制了《研究型课程学习包》、《研究型课程教师指南》、《研究型课程实施案例》等系列教材、教参,为全市中小学校顺利实施研究型课程创造了入门条件。

(2)建立过程管理规范。随着研究型课程的持续推进,课题已经不再或缺。为此,上海借鉴国际标准的项目管理(PMP)模型,规范研究型课程每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并提出了规则意识与关键技能两大目标线,对研究型课程的教师职责作出了界定:管理+服务。这一举措从2015年基本确定、试点以来,在实验区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实验学校的课程规范程度、实施的专业水准都有明显的提升。

(3)建立标准优化体系。为进一步完善研究型课程的体系,上海从2015年起提出了以校为本编制课程纲要、完善学校课程目标系列、研制对应的学生能力水平表现标准等一系列体系优化要求,并编制了教师能力水平评价指标。从目前的试点情况看,整体发展比较健康。

7.本市高中学校开展学生课题研究中形成了哪些工作机制?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情况如何?

本市各高中学校积极推动学生课题研究工作。一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如各类创新实验室、陈列室等硬件资源,为学生提供课题研究的良好平台。二是学校想方设法,利用社区等社会资源,为学校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助力。三是大多数学校建立课题研究评估专家委员会等工作机制,对学生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评估,对可能出现的研究成果抄袭现象进行预防和纠正。四是通过课题研究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对学生课题研究进行全方位指导。五是指导高中学生组成课题研究活动团队,以量身定制的形式为每一个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设定角色,承担相应的研究工作,充分发挥了每一个学生的特长,群策群力地推动每一个课题研究的开展。

同时,各校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组建课题研究指导教师队伍。据调研显示,仅本市高二年级学生就拥有课程研究指导教师6174人,其中校内教师5073人,校外教师1101人;指导教师团队为高中学生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8.如何确保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专题报告的真实性?

研究性学习专题报告主要反映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体验经历。要求参与的学生从各类研究活动经历中选择一个最具代表性的调查研究课题或实践项目,对调查研究或实践的目的、内容、方法、实施过程、结论和反思进行描述。学生须用书面报告介绍上述内容,此外还要报告自己是负责人还是参与者,研究过程中采访或请教过的重点对象,在什么范围内公开交流、研究成果获得什么奖励,并提供佐证材料。指导教师要对学生报告作出简要评价,学校要组织学术委员会对学生报告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在录入阶段,则要求按照公示后由学校统一录入系统、参与科技活动情况由有关部门统一录入系统、取得创造发明专利情况由学校录入等程序加以实施,确保研究成果和过程的真实有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