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子课题申报>>正文内容

马镇东《创意法教育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探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创意法教育是一种遵循“最差即最优”的平等教育理念的创意方法教育体系。创意的目的是为了简易。该体系包括创意法教育简易内容和创意法教育简易方法两个部分。这是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划分的。从学生层面来说,它是一种“创意法”的教育,将一切知识最终归结为“创意法”;从教师层面来说,它是一种教育的“创意法”,教师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创意法”。
    其理念诠释为:面对教育资源,我们习惯性认定的“最差”和“最优”并非本质上的“优差”,其实“最差”和“最优”只是一种狭隘的认定,二者具有相等开发的潜能。一般意义上的“优生”和“差生”其实是两种不同思维类型的学生,前者为左脑思维型,后者为右脑思维型。教育的关键在于引导前者向右脑思维转换,后者向左脑思维转换,最终实施左右脑和谐发展,实现“双脑教育”的目的。
  传统教育模式下,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以理论知识为主,逻辑性极强的知识点让学生觉得拗口和理解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开展创意法教育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让学生通过他们所喜欢和擅长的方式进行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学习,能够有效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因为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学生会因为新颖的学习方法而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有所提升,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也有一定积极作用。另外,在创新性教育模式下,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体验也会有所提高,这对于增强学生对于知识学生的学习和记忆效果也有所帮助。传统的教育方式给教育带来了很多的弊端,也留下了很多的后遗症。虽然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联系社会生活中的一小部分现象,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缺少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学生学起来乏味,不能真正的发挥出薛恒的潜力。传统的教学方式侧重教师的讲解,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轻过程重结果的现象让很多老师没有很好地适度地做到扶得有度、放得有度,没有很好地均衡学生的智育发展与德育发展。督促学生抓紧学习, 而淡化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通过创意法教育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探究,确定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将有助于克服上述种种弊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将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进一步深化,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创意法教育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探究的意义在于对课堂教学方法予以创新,能够实现对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增强,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网上搜索和查询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到目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创意法教育是湖南郭成志老师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育体系,后经中国教师报、人民网、中央电视台等国家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在创意教育操作模式下,学生的知识体系不断简易化,最终简易为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创意法”。创意法教育把每个学生放到平等的地位进行教育,避免了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可以操作的模式。同时,其“双脑教育”的优势,在世界教育领域具有较普遍的意义。

现在国内对创意法教育的研究已经展开,并且有一批从事教学方法论的研究者和一线的教师有成果发表,如:莒南县板泉镇第二初级中学王刚的《创意法教育下道德与法治课中培养学生力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力的问题,又下发挥了创意法教育的理念,促进了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

创意法教育下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实践研究》,作者:韩秀香,主要以初中思想品德课为研究对象,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指南,结合国内外教育理念的最新动态,取其精华,提出新时期下思想品德课改革的方法。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焕发应有的活力,让课堂因生活而色彩斑斓,让生活因课堂教学而简而不凡。

创意法教育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的与研究》,作者:任淑芬,徐泽富主要从思想品德课教学通过实验探究,启发学生模拟、探究思品课知识的时间过程。

总之,国内研究创意法教育下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法探究主要集中在使道德与法治课引入生活化案例,让课堂回归生活,并初步探讨教学体验生活的途径。

(二)国外研究现状

在西方,法国启蒙运动的巨匠卢梭的“自然教育”,实际上是较早的生活教育理论。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胡塞尔最早提出了“回归生活世界”的口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26.)。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过个人研究,确定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利用创意法教育,针对学生认知特点及生活经验,重现生活情景,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理解知识、学习知识,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不足,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构建高效思品课堂。

(二)本课题在深入推进“创意方法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创新,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促进师生教与学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促进教育教学方法的最大简易化,推动学生的整体发展,让学生的知识体系不断简易化,最终简易为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创意法”,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三)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推进教学改革,在理论学习和改革实践中,使课堂教学观念、质量观、评价观等在不同程度上都内化为自己的素质,使自己的教育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变化。

四、预期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验,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改革传统思品教育思想和模式,促使师生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能力得到充分提高,发挥学生能动性,促进双脑教育的和谐发展,让教育资源发挥最大作用

五、课题主要研究方法

通过创意法教育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的探究,采用多种科研手段进行课题研究。主要有:

1.行动研究法

结合当地教学实际,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本课题是属于实践研究,行动研究贯穿整个课题研究的全过程,是重要的研究方法。我们所做的是把这一探索引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来,并针对学校的实际进行校本化。这一教改思路决定了要以行动研究为主。通过行动研究,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对实践的结果进行观测,评估研究任务完成情况,然后寻找得失原因,制定出对策,以便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最后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2.调查分析法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及时调整实施方案。

3.个案研究法

通过从实验班级中抽取部分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不断反思,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4.观察法

对教师及学生参与课题实验的行为过程进行观察、分析,进而补充材料,并整理相应的策略。

5.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不同的案例进行相关的对比分析,研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实验前后的相关问题,探索更适合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6.经验总结法。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的阶段性小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撰写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

六、参研人员及分工

本课题是中国创意法教育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意法教育研究》子课题,由主持人马镇东独立完成。课题负责人马镇东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多篇论文在有关教育刊物上发表,有责任心能够完成这一类课题。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本研究分为准备、实验、结题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9年11月——2019年12月)

主要任务:准备好材料,撰写立项申请书,举行开题仪式。

2.实验阶段(2020年1月——2015年6月):

主要任务:全面开始课题的研究工作。调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现状,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收集原始材料,扎实开展创意法教育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的研究;做好阶段性成果总结,撰写论文及中期评估报告。

3.总结阶段(2020年7月——2015年12月)

主要任务:整理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八、课题组织

1.思想保障

实验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堂更新理念,强化责任心与事业心。

2.人力保障

通过教学理论的学习实践,针对教学方法的探究,多向替他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并且本人积累了许多教学经验,能够胜任本课题的研究。

3.制度保障

本课题得到学校的支持与肯定,邀请学校领导指导定期反思总结。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