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郭成志创意法科研课题网>> 各组 拜师与研究>>正文内容

创意法教育简介

    创意法教育是湖南郭成志老师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育体系,后经中国教师报、人民网、中央电视台等国家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在全国各地教育单位得以推广。现将其基本概念、主要理念、操作模式等简单介绍如下:
   
创意法教育是一种遵循“最差即最优”的平等教育理念的创意方法教育体系。创意的目的是为了简易。该体系包括创意法教育简易内容和创意法教育简易方法两个部分。这是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划分的。从学生层面来说,它是一种“创意法”的教育,将一切知识最终归结为“创意法”;从教师层面来说,它是一种教育的“创意法”,教师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创意法”。
    其理念诠释为:面对教育资源,我们习惯性认定的“最差”和“最优”并非本质上的“优差”,其实“最差”和“最优”只是一种狭隘的认定,二者具有相等开发的潜能。一般意义上的“优生”和“差生”其实是两种不同思维类型的学生,前者为左脑思维型,后者为右脑思维型。教育的关键在于引导前者向右脑思维转换,后者向左脑思维转换,最终实施左右脑和谐发展,实现“双脑教育”的目的。
    其理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理解:一、尊重“优差”。从某个角度来看,学生是有“优差”的。二、“优差”互换。换一个角度来看,“差”可以视为“优”,“优”可以视为“差”。三、“优差”平等。这样,“优”、“差”才均有发展的空间。平等才有发展。

    其理念论证为: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主逻辑思维,右脑主形象思维。而在一般教育环境下,往往以标准答案来考试学生,标准答案的应对在脑科学上来说,是一种逻辑思维训练,是一种左脑思维训练。所以,其“优差”评价都是从左脑思维的角度来评价的。而心理学认为,人的左脑一旦过度发展,右脑就会受到抑制。所以说,在一般情况下,考分高的学生,右脑思维往往被扼杀。所以从右脑思维的角度来评价,“最优”的学生也是“最差”的学生。反之亦然。但是,从整个大脑思维的角度来评价,学生无“优差”之分。
    在具体实施中,创意法教育提出了横向操作模式和纵向操作模式。横向操作模式运用于不同思维类型的学生:
    1.把“最差生“的创意思维“展示”。“最差”生的右脑思维是保存“完好”的,所以必须“展示”。通过这种“展示”,带动其左脑思维的发展。
    2.把“一般生”的创意思维“修复”。“一般生”的右脑思维处于“完好”和“被扼杀”的状态之间,所以需要“修复”,这样,以充分发展他们的右脑思维。
    3.把“最优生”的创意思维“激活”。“最优”生的右脑思维往往被标准答案所“扼杀”,所以需要“激活”。
    纵向操作模式运用于同一思维类型学生的不同教育阶段:
    1.零起点教育阶段。对任何学生进行教育都要让他们处于零起点状态。面对“最差生”,我们要假定他们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而是“从零开始”。这样,我们就会“觉得原来他们比自己想象的要好得多”。
    2.简易教育阶段。我们提出了“简易才能创意”的主张,重点推出了“词句语文法”、“一步数学法”、“两句英语法”等成果。
    3.平等冒尖教育阶段。要认识到所有的学生都是可以在某一个方面或者某一个时刻能够“冒尖”的。尤其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最差生”,一定要帮他们找到那一个切入点。
    综合横向和纵向操作模式,创意法教育也形成了普遍适应于各科学习的纵横学案模式。

    在创意教育操作模式下,学生的知识体系不断简易化,最终简易为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创意法”。
    创意法教育把每个学生放到平等的地位进行教育,避免了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可以操作的模式。同时,其“双脑教育”的优势,在世界教育领域具有较普遍的意义。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