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性化设计的大学校园共享学习空间创新研究》开题报告

《基于人性化设计的大学校园共享学习空间创新研究》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模式的变革,传统教室已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共享学习空间作为新型教育场所,不仅需要满足功能性需求,更应关注使用者的心理体验和行为习惯。本研究以人性化设计理念为核心,探索如何通过室内设计优化大学校园共享学习空间,提升空间利用率、促进交流协作并增强使用者归属感,为未来教育空间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欧美高校较早开展学习空间革新,如MIT的"TEAL教室"、斯坦福的"d.school"等,强调灵活性和技术整合

国内研究:近年北大、清华等高校开始探索,但多集中于硬件配置,对使用者行为与心理需求研究不足

研究空白:缺乏针对中国大学生特有学习习惯的文化适应性设计研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

大学生在共享空间中的行为模式调研(自习、小组讨论、休闲社交等)

人性化设计要素体系构建(声光环境、家具组合、色彩材质、智能设施等)

文化语境下的空间认同感设计策略

研究方法:

实地调研法:选取5所典型高校进行空间使用观察

问卷访谈法:收集300+师生使用需求数据

空间句法分析:运用Depthmap软件进行空间构型模拟

设计实践法:完成1:50实体模型与VR场景测试

四、创新点

提出"行为-心理-空间"三维耦合设计模型

开发模块化家具系统适应多种学习场景转换

融入中国传统书院空间的现代转译元素

五、预期成果

形成《高校共享学习空间人性化设计指南》

发表2篇核心期刊论文

完成可交互的虚拟现实展示系统

申请1-2项实用新型专利(如多功能学习单元设计)

六、研究计划

阶段ﻩ时间ﻩ任务

1ﻩ2023.09-11ﻩ文献综述与案例研究

2ﻩ2023.12-2024.02ﻩ田野调查与数据收集

3ﻩ2024.03-05ﻩ设计策略推导与方案构思

4ﻩ2024.06-08ﻩ模型制作与效果测试

5ﻩ2024.09-10ﻩ成果整理与论文撰写

七、参考文献

[1] 赫曼·赫茨伯格. 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M].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2] 王晓燕. 高校图书馆共享空间设计研究[J]. 装饰,2021(03).

[3] Strange C C. Designing for Learning: Creating Campus Environments for Student Success[M]. Jossey-Bass,2015.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