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情境-体验式'阅读教学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情境-体验式'阅读教学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政策依据

契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核心素养的要求。

响应"双减"背景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号召。

现实问题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模式化倾向,学生被动接受文本解读,情感体验不足。

城乡结合部学校普遍存在学生阅读兴趣低、迁移能力弱的问题。

研究价值

理论价值:探索情境认知理论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融合路径。

实践价值:为一线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情境-体验"教学范式。

二、核心概念界定

情境-体验式教学:通过创设真实或虚拟的言语实践情境,引导学生在角色代入、任务驱动中获得情感体验与认知建构。

阅读教学三维目标:知识积累(基础层)、思维发展(关键层)、价值体认(升华层)。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开发3-6年级梯度化情境阅读活动库(如低年级"童话剧场"、高年级"历史穿越日记")。

构建"四阶体验"教学模式:情境激活→深度共情→批判反思→创意表达。

(二)研究内容

现状调研:对区域内5所小学的阅读教学进行课堂观察与问卷调查。

课例开发:以部编版教材为依托,设计《枫桥夜泊》(古诗情境还原)、《穷人》(角色心理剧)等典型课例。

评价工具开发:制定包含"情境参与度""情感共鸣值"等维度的观察量表。

四、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与试点学校教师组成研究共同体,进行"设计-实施-反思-改进"循环。

教育实验法:选取实验班与对照班,通过前测-后测对比分析成效。

(二)实施步骤

阶段时间任务
准备阶段2024.9-11文献研究、基线调研、制定方案
实施阶段2024.12-2025.6开展课例实践,每月1次研讨沙龙
总结阶段2025.7-8数据整理、撰写研究报告

五、创新点与预期成果

(一)创新之处

将"数字情境"(VR诗词意境体验)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开发"阅读情感温度计"可视化评价工具。

(二)预期成果

形成《小学语文情境体验阅读教学案例集》(含课件、微课)。

发表2-3篇相关论文,录制5节精品课例。

六、可行性分析

基础保障:课题组含2名市级语文教研员、3名一线骨干教师,前期已积累相关课例12个。

资源支持:合作学校配备智慧教室,可开展沉浸式情境教学。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