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参考:初中地理课堂立德树人的主要路径

初中地理课堂立德树人的主要路径

——上海市昆明学校“立德树人”项目结题报告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改革的全面深化,立德树人逐渐成为教育界的共同呼声。2014年教育部发文《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义不容辞地承担着主要的立德树人教学任务。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公办初级中学,生源为周边地区的就近入学的学生。我校参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教育教学研究基地“立德树人”项目组以来,主要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在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的背景下,地理学科作为一门有着丰富育人资源的学科,怎样通过课堂教学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又“确有实效”?课堂上有哪些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路径?教学方法上需要做出哪些改变?我们学校主要开展了如下研究:

一、研究的过程

(一)研究整体框架的设计

研究目标:借力华东师范大学立德树人基地资源和aischool教学平台,研究初中地理课堂落实立德树人的主要路径,梳理初中地理立德树人教学资源,提供教师行为建议,为初中地理课堂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总目标贡献力量。

主要内容:

1、队伍建设:借用区“创智云课堂”课程资源和华东师范大学立德树人基地力量,对校内地理老师先行进行教育视频录制的技术培训和指导,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实施云课堂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利用专家讲座,开展立德树人理念的学习,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2、环境建设:在录播教室搭建基于教育云的aischool教学平台,开展基于立德树人目标的翻转课堂教学探索,通过随堂课、展示课、公开课的形式激起教研组对地理学科新课堂教学方式的讨论。

3、课程建设:收集整理优秀课堂实例,整理、反思教学过程,归纳整理基于立德树人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地理学科立德树人的教学策略。

研究形式:

1、行动研究法: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2、经验总结法: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

研究队伍:

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力量为我校地理学科3位教师,中高2位,其中市名师基地培养人才1位,初级1位,她们在市区专家的指导下,能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熟练,团队合作精神强,为本课题的实践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研究与实践过程

第一阶段:理论和技术培训阶段(2015.9~2016.2

第二阶段:实践研究阶段(2016.2~2016.12。选取实验班级开展基于立德树人的课堂教学实践,地理骨干教师带头开设了多节区级以上教学研讨课(见下表)。收集和整理相关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实录。

课题

听课对象

授课时间

《世界的地形》

华师大、上师大教授和研究生

2014年3月12日

《河流与湖泊》

浙江海盐地理骨干教师

2014年3月25日

《世界气候类型》

华师大、上师大教授和研究生

2015年4月27日

《黑龙江》

全区初中地理教师

2015年12月11日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全区初中地理教师

2015年12月5日

《人口和民族》

长三角结对学校、全区初中地理教师

2016年9月28日

第三阶段:总结与反思阶段(2016.12~2017.2总结两年来在基于立德树人目标下的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教训,形成教学方式转变的研究成果,撰写项目总结报告。《把课堂教学翻转起来》等多篇教学论文被在市区平台上进行交流,何平老师多次为外区和外地地理骨干教师开设了地理育人专题讲座。2015年暑假,何平老师在全国星韵地理年会上作了《云技术背景下的地理新课堂》专题发言,将研究成果与同行进行分享,获得了同行的肯定。2016年她的《世界气候类型》一课分别被全国地理教育年会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展示活动评为特等奖和一等奖。

二、立德树人对地理课堂的基本要求

经过课题组的研究发现,要实现地理课堂立德树人目标,首先要让地理教师明确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立德树人对地理课堂有哪些新要求。我们认为目标指向立德树人的地理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将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落实到单元、课堂的教学目标,通过一系列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思维判断、情感体验和价值甄别中收获扎实的科学知识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它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核心价值观的有机渗透。立德树人,以德为先。面对全球化时代的多样文化、网络时代的信息大爆炸、功利化的教育大环境,青少年儿童的主流价值观容易迷失,网络化的交流方式也会带来道德的冷漠。地理课堂教学应该也必须承担起重塑价值观的功能,利用地理学科丰富的教学资源,将积极、诚信、文明等主流价值观植入学生的心田。

2.学科育人资源的合理利用。立德树人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必须依赖丰富的学科育人资源,通过教师的巧妙设计和合理运用,才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信服,从而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地理教师对学科育人价值的研究、对学科育人资源的梳理和挖掘,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手段。

3.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核心素养为教育描绘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是立德树人是否有成效的重要评价标准。它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这些内容落实到地理学科,具体包含实践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四大类,初中和高中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要注意的是,在课堂中这些核心素养的形成相辅相成,可以互相促进,教师在设计学习活动时要有综合培养的观念,不能将其一一孤立培养。

二、初中地理的立德树人教学素材的选择

在初中地理课堂,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是否能达成,最关键的是教学素材的选择和否有效。根据立德树人课堂的基本特征,对照教师对教学素材的常用处理方法,参考沪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初中地理教学中选择立德树人价值的育人素材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好用足显性的育人素材。显性的育人素材主要指教材中直接呈现的素材和教师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时更新的教学资料。参考《上海市中学地理学科基本要求》、《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的内容,初中阶段主要可以分为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如“中国地理”中我国的各类统计图表)、环境伦理教育素材(如“世界地理”中世界人口问题)、全球意识教育素材(如“中国地理”中远洋航线)、地理思维培养素材(如“世界地理”中各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案例)。显性的育人素材数量大,专家和教师的研究也较多,使用时要注意选择素材的出处和时间。

2.合理利用隐性的育人素材。隐性的育人素材主要是指教材中没有直接呈现,但是通过师生的挖掘能够赋予育人价值的教学资料。例如,沪教版《六年级第一学期地理》教材中“国家概述”一节,说及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时,表述为“世界上共有2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句话,可以引起学生思考“为什么教材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数据”,从而讨论得出“国家是一个政治概念,各国统计的尺度不一样”,“国家的数据在不断发生变化,世界上不断有新的国家诞生,也有国家在消亡”等,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的地理思维能力。再如,在沪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地理》教材中,很多农业、工业的统计图表起始年份为1978年,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探究,发现197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起始年,让学生从数据中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无痕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这类隐性的素材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及时捕捉教育契机,根据学生的学情合理选用。

3.适时补充真实复杂生活素材。

地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她的这一特点要求在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始终关注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地理学科在解释周围环境、不同尺度区域乃至全球的各种自然特征与人文现象的独特作用,初步学会选择与评价空间位置,能够理解现代社会中各种现象的地理原因,理解不同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形成对自然的人文关怀,更好地适应生活、欣赏生活、规划生活。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提供真实的复杂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用一定的方式组织不同时期所学的知识,并尝试将已有的知识运用的新的情境中去,独自或与同伴一起经历问题发现与探究的过程,形成对生活问题富有创造新的思考,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建构和自我扩展。

三、初中地理的课堂立德树人的路径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想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在初中地理课堂中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转变已经形成的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将正确的价值观内化为主动的行为,且要在日后漫长的生活中抵挡阻挡世俗洪流的侵袭,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传统的地理课堂中,教师常用识记的方法将价值观灌输给学生,这种做法常常引起学生的反感,育人效果甚微。根据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六、七年级的学生已经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觉醒,自我判断的欲望非常强烈,他们更容易接受自己的理性思维成果,且年龄越大,接受程度越高,反馈越好。因此,初中地理课堂必须转变育人方式,将关注点放在如何帮助学生形成理性认知上,努力让学生有思考、有体验、有收获。

(一)利用“道德两难问题”的开展价值判断

“道德两难法”是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提出的,即运用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i]。在道德两难问题的场景之下人,参与者必须做出道德选择,但是做出任何一个选择似乎都是道德的,也似乎都是不道德的。道德两难问题真正探讨的不是如何选择,而是选择背后的理由,也正是这些不同的理由构成了人对于道德标准的反思。课堂上利用“道德两难问题”的展开思辨,让学生在思考中体验情感变化,通过自我思维尝试价值甄别,在碰撞和反思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标准。

在地理教学中有着大量的“道德两难问题”教学资源,如环境伦理问题,在“一次性筷子的生产”问题中,存在保护森林资源与发展山区经济的“两难”;在“垃圾站的选址”问题中,存在利己和利他的“两难”;在“南水北调”问题中,存在着生态保护和满足生活需要的“两难”等等。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两难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除了环境伦理问题,教师也可以利用其它教学资源,创设道德两难问题,为学生提供两难思辨的机会,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沪教版“世界气候类型”一课中,教师设计了两个分组研讨环节,用“对比南非和上海的气候图,探究南非的长颈鹿在上海可能会遇到哪些生活上的困难”这一课堂活动学习热带气候特征,用“参考世界气候类型图设计世界各地不同的大熊猫馆”要求学生运用气候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整节课围绕“爱护动物、呵护生命”的情感主线,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既非常喜爱动物园中的长颈鹿,又心疼它不远万里来到上海,担心它不适应上海的气候”的矛盾心理,从而提出了一个道德两难问题——“动物园该不该引进非本地的动物?”

面对这样的问题,课堂上很多学生发出了不希望南非的长颈鹿远赴上海的感叹,更舍不得我国的大熊猫们到世界各地动物园去生活,也有同学提出了很感激动物们把友谊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的观点。在学生对这个问题争执不下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上海野生动物园的动物过冬妙招”和“墨西哥大熊猫的幸福生活”两份附加材料,既缓解了学生爱动物心切的心理,又让学生了解了人类应该怎样爱护动物,怎样利用所学知识呵护每一个生命。“科学关爱动物”的理性思维、“主动爱护动物”的健康的心态,“维护世界友好”的全球意识就在一个个两难思辨中悄悄建立起来了。(下图为学生设计的开罗、伦敦熊猫馆)

(二)运用比较方法使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孔子在《论语》中说“诱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威,授之以渔,绳之以法,导之以行,勉之以恒”,其中“动之以情”是指用感情来打动别人的心,“晓之以理”是指用道理来使别人明白是非,两者都是课堂教学中育人的重要手段。在“动之以情”中最重要的是找到情感的具体通道和连接点,而“晓之以理”则需要察实情,究症结,辨是非,明曲直,把握论理的准确性、客观性、深透性,才能达到启锁开心、教诲育人的目的。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常常相辅相成,良好的情感沟通有利于明理的达成,而明理的过程往往就是情感生发的通道和连接点,在明理的基础上学生更容易动真情。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数据和图片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分析利弊,明辨曲直,学会运用地理思维审视现实问题,自然生发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决心,形成良好情感体验。

例如,在“我国的地理位置”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情,选用了“东有深圳、西有喀什”的新闻引入新课,这一新闻素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信息,如对比分析喀什和深圳的地理位置特点,探究喀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解读党中央设立喀什特区“堪称是党和国家在西部大开发的历程中迈出的最铿锵有力的一步”的含义,在对比和分析中,学生可以认识到祖国幅员辽阔。也会感受到中央决策的正确性,爱国情感就自然生发出来了。

(课堂实录)

我又一次将话题引向喀什:“回忆一下前面新闻中所介绍的喀什经济特区,它正是位于我国2万多千米陆上疆界上,也是我国唯一分布在内陆地区的经济特区。请大家利用前面所学的方法,比较喀什和深圳的地理位置特点,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一下我国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我为学生提供了“喀什和深圳地理位置的比较表”和活动任务单:

经济特区

喀什

深圳

地理位置

方位

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南部

广东省的南部沿海

经纬度位置

北纬35°-40°之间

东经73°-80°之间

北纬22°至23°之间

东经113°至114°之间

海陆位置

西面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接壤

西临珠江口,南邻香港

我们小组认为在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和意义是

1.

2.

3.

4.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建立喀什经济特区是因为它的邻国较多,有利于发展与周边邻国的贸易往来,跟周边的邻国搞好关系,这样的话对国家的安全、安定非常有利;也有同学发现喀什所在的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发展喀什的经济有利于民族的发展经济和团结;也有同学认为喀什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比如石油、天然气之类的,我们可以把它们,把它们开发出来,支援东部建设,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学生从对喀什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分析中不仅明了理,了解了我国为什么要将喀什开辟为西部第一个经济特区,也动了情,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国防压力,知道了保卫边疆地区不仅需要强大的国防,还要发展当地的经济的现代国防观。这样真切有理的爱国主义教育一定会对学生影响深远。

(三)设计“行为体验活动”树立道德观念

“行为体验教育”是一种在德育活动中比较常用,但在学科教学中经常被忽略的育人路径。它是指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认知、明理和发展,在体验中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世界卫生组织(WTO)在1994年推荐了“生存技能训练”和“社交技能训练”两门实践体验课程,提出了培养针对日常生活生存的种种问题与需求、建设性的、能够有效应对能力的重要性,其中特别指出了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考、有效的沟通、人际关系技能的重要地位。

地理学科有着丰富的实践活动资源,既有重在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活动,如在“地图”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到社区、学校走一走、看一看、画一画,也可以让学生根据不同地形利用粘土材料制作一座山地模型,甚至可以在春秋游时设计“定向越野”竞赛活动。也有旨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活动,如在各区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环节,可以设计各种游戏、课堂辩论,角色扮演等体验活动,让学生在角色代入的思辨中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地理学科还有着丰富的灾害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各式展馆资源(如地震馆),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大自然的力量,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提升自我保护技能。

例如在《黑龙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对网络上关于“为什么北方供暖、南方不供暖”的讨论非常感兴趣,但是认识上有所偏差,就设计了一个行为体验活动“为什么要逃离黑龙江”,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东北人生活上的困难,理解东北供暖的必要性。

请大家阅读新闻“逃离黑龙江”,小组合作梳理新闻提供的信息,参考地图册完成黑龙江、北京、海南三地地理特征对比表,分角色扮演依然留在黑龙江的中学生、生活在北京的黑龙江籍中学生、生活在海南的黑龙江籍中学生辩论“北方供暖、南方不供暖合理不合理”。

(新闻)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至2010年期间,东三省共流出人口400余万,其中黑龙江省流出人口最多,3831万人口共流出200万。人们为什么选择离开黑龙江省?记者通过对数十位在北京工作的东北人调查发现,他们选择在北京拼搏的主要原因是东北工资收入较低,收入差距成为吸引高学历年轻人离开东北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2012年,黑龙江省社平工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843元,广东省已达5313元。另外,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在海南三亚的黑龙江人有30万,其中常住人口约13万,家乡寒冷干燥的气候和雾霾导致的身体不适是这些黑龙江人举家迁徙的决定性因素。媒体戏称其为“黑龙江省三亚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黑龙江省,出生率又极低,导致黑龙江省人口结构快速老龄化。

通过资料的梳理和角色扮演,学生得出黑龙江人外流的原因在于工业过于缺乏竞争力、环境污染严重、交通不便、漫长的冬季食品、娱乐活动缺乏等因素后,学生纷纷表示,给黑龙江供暖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提出供暖能不能换用清洁能源,还黑龙江一片干净的天空?这样的行为体验活动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南北的地理差异,还让学生自然地萌发了建设黑龙江、保护黑龙江环境的欲望,这种自发生成的道德技能对学生的影响将会持久而深远。

四、立德树人的课堂中的教师行为

立德树人的理念能否实现从理论到课堂的跨越,转变为千百万地理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能否成功实现的关键。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教师的课堂行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以《美国》一课教学为例):

1、认真倾听、积极鼓励、有效追问是营造立德树人氛围的有效手段

在课堂中,教师要转变自己的功能定位,不要做一名简单的评判者,而应该成为一名学生思想的认真倾听者、学生思维的有效追问者、学生意见的积极鼓励者,积极营造宽松、民主、严谨、励志的课堂氛围。教师应通过认真倾听(理解性倾听)的手段,发现课堂交流中学生显露出的积极的、深刻的、可资全班同学借鉴并进一步思考的思维生长点与思维火花,并拓展、提升学生的想法,认真倾听学生对自己观念的深度解释。教师要用自己的观念,对学生表达的观念做出积极的、充满智慧的回应,通过有效追问、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方法,把学生个人的思考转变为全班同学的分享。

例如在《美国》一课在新墨西哥州“蜥蜴可是非常非常不错的宠物啊”这句话的探究中,学生第一反应只是“蜥蜴在当地很多”,老师追问“为什么多?蜥蜴喜欢生长在怎样的环境?”启发学生思考“蜥蜴喜欢生长在沙漠”,从而想到“新墨西哥州气温高,降水少,沙漠面积广,所以蜥蜴很多,可以发展沙漠旅游业,还可以种芦荟、仙人掌等作物”。老师没有否定学生关于种植芦荟和仙人掌的说法,继续追问种芦荟和仙人掌派什么用处,学生想到了医用价值和食用价值。这样的推理和分析赢得了全班同学的一致认可,培养了学生珍爱动物的情怀和辩证思维能力,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热情。

2、创设情境、鼓励探究、指导方法是提高立德树人成效的必要条件

在课堂中,教师要培养自己创设情境的能力,要使该情境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为学生提供增长见识、发展思维、转变思想的机会。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探究话题、使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用一定得方式组织不同时期所学的知识,并尝试将已有的知识运用的新的情境中去,独自或与同伴一起经历问题发现与探究的过程,形成富有创造新的思考,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建构和自我扩展。只有在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情境中,并有一定的方法指导,保证探究活动能顺利开展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被激发出来,探究活动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取得预期的立德树人效果。

例如,在《美国》一课的教学中,我利用体育班的特色,选用了体育新闻“雷霆战胜活塞的比赛,是雷霆主帅斯科特-布鲁克斯执教生涯第300场胜利,他的执教生涯战绩为300胜183负”,创设了一个探究NBA球队名称与当地地理特征关系的学习情境,并利用“底特律活塞队”的案例启发学生探究球队命名与当地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之间的联系,有的学生想到了“菲尼克斯位于美国西海岸的沙漠中,年降水量稀少,阳光充足,以太阳为队名最有代表意义”,也有的学生想到了芝加哥畜牧业发达与公牛队队名之间的联系,学生关于人地关系的综合思维火花慢慢地被激发出来。

3、关注学情、注意细节、有效翻转是提高立德树人质量的技术保障

教师应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提高立德树人的成效。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更重要的是研究学情,把握学生对信息化设备的适应程度,并针对教学内容和Aischool平台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精选学生活动的资料,注意活动过程的细节设计,大胆尝试课堂的有效翻转,只有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教材和教学平台优点的教学设计,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才有可能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课堂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而课堂中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为它赢得时间和空间的重要手段就是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前观看微视频学习知识点,课堂上才有了学生交流讨论、深入探究的时间和知识基础。

例如《美国》一课之所以选择游戏、分组讨论作为主要的教学活动,是基于教师在《埃及》、《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教学中,从Aischool教学平台的分组讨论、游戏、测试、投票、课堂提问等众多功能中挑选出来的,事实证明也是比较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习活动。用游戏检测知识点,用分组讨论探究激活学生思维,这两个活动的选择为课堂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创造了条件。

又如,教师在《俄罗斯》一课的分组讨论中,发现六年级的学生对平板电脑来说很新奇,捧在手上不舍得放手,不愿意细读老师推送的学习资料,不愿意加入组内同学之间的口头讨论,纷纷忙于在分组讨论的网络平台上发表意见。因此在《美国》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调整了方法,采用临时锁屏的方式强制同学先小组交流,再开放平台,让大家发表意见,事实证明这个细节是非常有必要的,锁屏的时间内学生们认真阅读平板上的学习资料,与同学进行了面对面对话,分享了思想,这些交流使得后面讨论的结果更加精彩纷呈。

   钟启泉老师在《课程的德育目标与方法》一文中写到:教师需要念念不忘“学科教学的道德价值”,这是一种热意,但仅仅停留于“热意”是不够的,还需要教育与儿童之间建立起一种信赖关系,这就是“诚意”,然而,单凭“诚意”,不管如何拼搏也是持久不了的,还得要求“创意”——从繁忙的事物中求得从量到质的思路转换[ii]。让我们一起带上热意、诚意、创意,继续跋涉在地理学科立德树人的道路上!



[i]《论道德两难问题的教学》,鲁艳,《上海教育》, 200011

[ii] 《课程的德育目标与方法》,钟启泉,《中国教育报》201310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