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

延安希望小学     王娅莉

一.选题背景

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独立完成作业是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合理的作业设计使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过程,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对其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有所发展。然而,在数学自习课中,大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在固定时间内完成相同的作业,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目前,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习题种类较少,内容缺乏创新。题型以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无法在不同角度衡量和提高学生认识及运用水平;内容上缺乏与实际问题或其他学科的联系,基本上是纯粹的数学基础题,学生看不到数学问题的现实背景,更不会通过数学化的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2、时间比较呆板。大部分教师布置作业时,往往要求所有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同一内容,期望达到同一目标,没有关注学生自身的不同。

3、作业难度“一刀切”。对优等生来说,作业缺乏挑战性,难以对其智力进一步挖掘;对学困生来说,作业又太难,疲于应付使其对作业产生厌倦情绪,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开展作业分层设计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二.理论依据

1、个体差异论——因遗传、家庭、环境等因素的不同,造成每个学生认知上千差万别。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学生对于同一问题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

2、因材施教论――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练习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让学生扬长促短,长善救失,使每个人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3、“最近发展区”理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4、多元智能理论——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 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不要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罚。

目前,开展作业分层设计以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最近发展区”作为理论指导较为普遍,而以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作业分层设计的还不多见。我们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在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中,既有作业内容的分层设计,又有呈现方式的分层处理。

三.实用价值

(一)对教师而言,通过分层作业设计,教师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同时,教师也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综合信息。从中不仅能准确了解学生“学”的情况,也能及时发现“教”的问题,以利于及时改进教学行为,实现教学相长。

(二)对学生而言,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既满足其学习需求,又逐步增强其学习自信心,给其以足够的空间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其能力的增长。研究内容:

1、学生分层研究

通过谈话和问卷调查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智力发展和接受程度等,在此基础上将试验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

A层:学生有较高的学习能力,自主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层:学生学习能力较强,但上进心差,学习不刻苦,成绩不稳定的学生;

C层: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均相对较低,接受能力差,完成作业困难的学生。

学生分层后,再把各层次学生合理搭配,建立学习合作小组,形成最优互补组合。

2、作业分层研究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不同的要求,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主动接受挑战。拟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作业分层。

(1)课内练习分层设计

拟将课内练习分为基础练习题、应用题、提高题三个档次。

(2)课外作业分层设计

根据学生层次,设计不同类别的课外作业。例如,布置家庭作业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在题量和习题难度上分层;在课外实践拓展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

(3)多元智能分层作业设计

根据学生的不同智能结构组成优势,设计呈现方式和解决问题途径多样化的不同层次的作业,如巩固性作业、合作性作业、实践性作业、阅读性作业、综合性作业等。学生作业呈现形式也可多样化,如文字、图表、实物、模拟场景表演等等。

四.研究方法

1、调查分析法

2、文献研究法

3、行动研究法

4、个案法

5、经验总结法

五.过程设计

研究主要分成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1月)

该阶段是课题研究的初始阶段,主要是为课题研究的启动准备理论、氛围等条件。

(1)进行文献研究,查阅相关的理论知识,搜集资料。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确定好课题实践的重点及实验学生对象。

(3)邀请有关专家和领导,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审阅和修订。

(4)正式开题。

2、实践探究阶段(2015年2月——2015年4月)

根据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实施、探索、研究,搜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开展中期总结,对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及时调整,使课题研究有效顺利地进行。

(1)每周举行一次课题研究课,立足课堂进行实践研究。

(2)每月组织一次实验研究交流,开展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收集优秀案例。

(3)进行阶段性实验总结和成果评估。对研究方案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修改补充、及时调整,使课题研究顺利有效地进行。

3、实践的总结阶段 (2015年5月——2015年6月)

(1)对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

(2)撰写结题报告,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对课题进行评审鉴定。

(3)对前面所做的工作进行总结归纳,找出本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及需要完善的地方。

六、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近半年来,我学习、实践、反思、总结——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再总结,努力探寻、实践作业分层设计的方法,不断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撰写研究心得,对作业分层设计有了自己的认识与理解。

1.分层作业,激发兴趣,促进学生发展

分层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兼顾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实施了分层作业,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愿意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地探索,不同层次的学生因为有了不同层次的作业,也避免了抄作业的现象。对于班级中一部分差生而言,当学习有了一定进步以后,再来选择层次比较高的作业,学生本身也感受到了一种成就感,那种喜悦之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尤其是相对落后的学生,课堂发言比以往更加积极,由于作业布置的形式和内容都和以往有所不同,每个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也会存在着差异,在进行相互交流的时候,学生感到了新鲜感和满足感,相互竞争的氛围也在慢慢形成。通过课题研究,我们感到学生的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

2、分层评价,激励学生,促进教师发展

分层教学是以给学生成功的回报来正向激励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采用了不同的评价方式。对于A组同学的点滴进步采用了激励评价,鼓励他们努力向高一层次发展,而对于C组学生所取得的进步,采用了竞争评价,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努力奋进。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从学习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为有了分层布置作业的研究和实践,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知识领域都得到了有效的补充,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也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们精心备课,设计分层练习,积极参与各种教科研活动,取得了不少成绩。

3.分层研究,学生进步,家长认可支持 。

对于不少家长而言,看到自己的孩子快乐学习、主动学习,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作业质量也在悄悄变化,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对老师的认同度不断提升。开家长交流会的时候,家长们之间互相交流着自己的孩子在家学习的情况,更多的家长提及不少的孩子现在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喜欢上了自己的数学老师,喜欢做数学作业,这无疑是对我们研究成果的高度肯定。

七、课题研究反思

本课题经过半年的研究,基本解决了学生主体分层次、课堂教学分层次、作业分层次、评价分层次等一系列分层次教学的问题,向着“人人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是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1、准确划分学生的认知层次。

分层次教学的最基本的理论支撑是因材施教,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必须对施教的“材”有清楚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这种把握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因而也是复杂而困难的。它包括学生的认知心理,知识结构,生理因素,环境氛围,等诸多方面。只有清楚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认知层次,教师的施教过程才能有的放矢。值得注意的事,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层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分析和把握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发展性把握,在这方面,我们还应该进一步研究。

2、切实贯彻最新发展区域原则

在实行分层次作业设计过程中必须贯彻“最新发展区域原则”。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不断增长知识,增加能力,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对不同对象的学生特别是对认知结构相对较低,认知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上往往比较草率,认为对这部分学生的要求越简单越好,因而学生的认知能力的不到发展。

3、怎样能充分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

教育哲学告诉我们,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实践过程是学生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发展的内因和根据,学生的学是学习活动的内因,教师的教是上述过程的外因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产生教学效果,否则只能是一厢情愿。因此,在实行分层作业过程中必须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怎样充分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还有待于我们系统研究的问题。

研究结果说明,小学数学分层次布置作业能够实现因材施教,较好的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完全实现了课题立项之初的假设。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