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题式研究

高校课题式研究

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系统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具备创造性的解决所学专业领域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本能力。为此,从2000年开始,我们在低年级本科生中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目前,已有24名低年级本科生完成小课题,其中14篇论文在《红外》、《激光与红外》、《现代预防医学》、《飞航导弹》等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被国际文摘性刊物EI摘录。在第十三届全国静电学术年会上,我校一位学生宣读了其完成的小课题论文,该论文已在《军械工程学院学报》正式发表,《科技日报》为此作了相关报道。经过5年多探索实践,我们已为低年级本科生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提供了成功范例。

一、        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的实践

所谓的“课题式研究”是指在学好一定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利用学校的科研力量和实验条件,在导师指导下,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对低年级本科生进行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课题式研究”与通常所说的科研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是课题研究程序基本相同;不同点是科研课题有较多的资金支持、研究内容比较多;而“课题式研究”题目“小”,研究内容较单一,且提供的资金较少,甚至有些“课题式研究”没有资金支持。

根据低年级本科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可塑性大、理论基础比较薄弱的特点,以“大学物理”必修课、“大学物理拓展与应用”选修课和“应用物理”学术讲座为平台,以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式研究”的活动。

1 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的选题。

对低年级本科生来讲,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有限,但他们的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可塑性大。因此,在确定“课题式研究”活动的选题时,既要考虑低年级本科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又要兼顾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内容如下:

1)物理学内容与物理学方法。众所周知,作为基础课的“大学物理”,其内容相对稳定、理论比较成熟。要在其中寻找研究题目并非易事。但是,大学物理学中的个别内容,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听好课、熟练掌握大学物理学内容的基础上,以怀疑的态度来研究某些问题。在查找和阅读与大学物理相关的学术刊物的基础上,就可以发现一些研究性的课题。例如,“物理元矢量模写法的普遍错误”、“光子内部结构的猜测”、“黑洞及其研究简况”、“动量守恒问题探究”、“关于‘电风’机理的探讨”等课题。物理学理论性强、逻辑严密、高度定量化,它在长期的发展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方法,建立了物理学方法论。例如模型法、假说、理想化方法、逻辑法等等,这些都是重要的“课题”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物理学方法,以小课题形式来研究这些方法。例如“理想实验与物理理论的建立”、“有关佯谬的讨论”、“类比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课题。

2)交叉学科。所谓交叉学科,这里指的是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又不能单独归为某一学科的内容。物理学理论应用目前已渗透到很多学科,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在讲授“大学物理”课程过程中,适当介绍物理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结合专题讲座,介绍本文作者多年来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成功经验和体会,使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宽,为学生开展“课题式研究”寻找题目。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各学科间的交叉和联系均十分紧密,有人预测,21世纪最能出成果的领域就是交叉学科。当然,交叉学科要涉及到多方面知识,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讲尚有一定难度,更何况对于低年级本科生。然而,越是难课题大多数人越不敢轻易接触,可是一旦研究出结果,其课题的成果就有价值。例如,本文作者指导的课题“红外技术催陈酒和食醋的微观机理研究”、“静电设备在酿造品生产中的应用”、“高压静电场对花卉调控作用的微观机理研究”、“室内有害物理因子对人体的影响”等就是其中的代表性“课题”,这些“课题”论文已全部公开发表。

3)物理学在军事中的应用。军队武器装备技术,无不包含着丰富的物理学基本原理。在讲授物理学基本理论的同时,适当介绍一些物理在军事上的应用技术,结合“新技术物理与军事”、“静电理论与防护”等选修课,以及物理学在武器装备中应用的学术讲座,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发掘课题。这些课题一般为物理学在军事中应用的综述性内容。例如,笔者指导的课题“红外隐身技术与发展”、“潜艇静电危害及防护”、“美国导弹告警技术的发展”等就是其中的代表性“课题”,其论文也已公开发表。

2 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的形式。

我校的“课题式研究”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改革大学物理课考试方法,“理论考试”+“课题式研究”相结合。在科学评价大学物理课学业成绩的同时,培养低年级本科学生早期科研能力。

2)配合学校的本科生“课题式研究性学习”。这一活动,由教务处牵头,学生与学生自愿结合的方式组成课题组,自己选定课题的指导教师。同时,学校为每项课题提供一定的研究基金。让学生体验一次课题申请、课题研究、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的全过程。其中至今笔者已承担24项课题指导教师任务。

3)与物理学拓展性选修课以及学术讲座结合。通过前沿知识介绍,让学生学会撰写心得体会合研究小课题的方法。

4)吸收部分优秀低年级本科生,以课题组成员身份参加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学校每年从装备费中抽出一部分经费作为基础课教师“基础理论研究基金”,在教师的课题组中,部分工作由经过认真挑选的优秀学生参加。例如,本文作者主持并完成的“人体ESD对军用装备的影响与防护对策研究”、“红外物理与军用红外隐身技术”和“激光干扰技术在武器装备中的应用”基金项目,先后有7名学生参加,他们所做部分工作的研究论文全部公开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

3 确定“课题式研究”题目的途径。

对于大多数低年级本科生来讲,课堂教学、图书馆和互联网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一是学生在学习大学物理中发现的具有研究深度、题材新颖的物理学内容;二是在选修课教学中,通过物理学拓展与应用知识的介绍,从中发现研究的题目,以研究课题形式作为选修课结业成绩;三是通过参加物理学学术讲座(通常介绍物理学在经济建设、军队武器系统等领域内的应用),使学生了解相关的应用物理学发展趋势,为对“课题式研究”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找到研究课题;四是由指导教师给出适合本科生研究的小课题;五是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上网发现的新课题。无论由上述哪种途径获得的题目,一般均有教师进行及时指导。

4 “课题式研究”活动的指导和评价标准。

主要采用“集体讲座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形式,对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系统指导,对难度大的课题多次进行辅导,从如何针对题目查资料,到如何进行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都作详细的介绍。我们要求学生一律采用正规课题研究报告的形式来撰写小课题研究报告,鼓励学生争写高质量课题研究报告,并争取将优秀课题研究报告已学术论文形式推荐到国内有关刊物发表。同时,学校资助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和发表课题研究论文的一切费用,并对发表课题论文的学生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的热情。

教育评价正在被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所重视,它对于促进“课题式研究”活动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课题式研究”制定了评分办法。例如2000年本科生大学物理结业考试,采用闭卷考试与“小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课题研究报告在大学物理考试成绩中占30%,即研究报告满分为30分。具体分配如下:①格式分(占10分)。研究报告统一采用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   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编写格式,如果研究报告格式准确,中英题目准确无误,摘要和关键词能较准确地反映论文主题,就给予高分。②科学性分(占10分)。这是鉴定课题研究质量的话重要评分标准。科学性是指课题研究质量的重要评分标准。科学性是指课题研究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抽象、概括的论证和分析,而不是对客观事物外部直观形态和过程的叙述。判断课题研究报告科学性有两条标准:其一,课题研究报告运用原理和逻辑思维方法正确;其二,课题研究报告反映课题实际,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结论。③探索性分(占5分)。探索性本意是指对未知东西的探讨和分析。课题探索活动往往带有茫然性或或然性,其结论具有相对性和不确定性。课题研究报告的探索性分是不易掌握的标准。如果是纯理论研究性课题,只要论点正确,其探索性符合已确认理论;或对综合性课题来讲,只要求对某一研究问题展望和发展趋势作出较准确分析,就给予高分。④创新性分(占5分)。这是鉴定课题质量的一个很重要指标。课题研究报告应对研究内容提出新问题、新见解,而非材料罗列,否则只是复述别人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这项标准对于低年级本科生来讲,是较难的。但是,创新是本科生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的重点所在。我们掌握的标准是,有创新点,且比较正确,哪怕很少,就给予高分。

5 优秀课题研究论文的推荐。

为鼓励学生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在确定课题题目时,指导教师筛选出经过认真研究、认为有可能在有关刊物上发表的题目,将优秀课题论文推荐到国内期刊上发表。近5年来,共向国内有关杂志社推荐37篇课题式研究论文。此外,还与学院每年度进行的“本科生学术交流会”相结合,将学生论文编入《本科生学术论文集》,并将优秀论文推荐到交流会上进行交流。

二、        成果和奖励

以低年级本科生为主要对象,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得到实践检验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1 一批本科生学术论文发表并获得奖励。

由我们指导的低年级本科生中,先后有14篇课题研究论文公开发表在国内12种中文统计源期刊和核心期刊上,其中有1篇论文被EI摘录,填补了学校低年级本科生论文被EI摘录的空白。在学校召开的共5届“本科生学术研究报告会”上,由我们指导的46篇本科生课题研究论文被收集在学院出版的《本科生学术研究论文集》中,其中有21篇获得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并有5位学生在“本科生学术研究报告会”上作专题学术报告。

三、        经验和体会

以大学物理教学位基础,在低年级本科生中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了有益尝试。

1 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能力。

通过指导低年级本科生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为学生提供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机会与施展聪明才智的舞台。

1)培养学生进行早期科研的能力,激发本科生能够的创造潜能。学生通过参加“课题式研究”活动,了解科研的基本途径、过程、步骤;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受到基本科研方法训练和能力培养,引导学生逐步走上科研之路,为知识创新与科技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生通过“课题式研究”训练,感到知识不足,增加了学习欲望,形成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如课题中研究的问题,绝大多数是课堂上尚未讲过的内容,有些是物理学基本内容和方法问题;有些是书本上略有介绍,但内容较少的物理学最新应用问题。一些综述性题目如超导、激光、红外和纳米技术军事应用,要涉及到超导、激光、红外和纳米技术基本理论。还有的课题涉及到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这些知识课堂上尚未讲到,必须通过自学来了解这方面知识后,方能着手对课题进行研究。学生可以大破书本局限,接触学科发展前沿,有利于扩展视野和拓宽知识面,加深对学科了解,提高进行“课题式研究”的兴趣。

3)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初涉课题,学生对课题文献资料查阅村有畏难情绪,不知查什么内容。有些学生查书,有些学生查早期的文献资料。我们及时进行指导,提示学生把重点放在最新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否则,完成的课题不会有新意,或达不到课题标准和要求。

2 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受到好评。

在低年级本科生中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在学生中形成了追求真知、实践创新、勤奋好学的良好学风。他们体验到开展小课题研究、撰写课题研究论文的好处,由初期的顾虑、畏难转变为积极参与。当上级教学本科评价组来学校检查工作时,学生代表对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给予高度评价,道出了他们的心声。一位学生在课题研究论文后写道:“我十分喜悦与激动,毕竟作为一名刚上大学不久的大学生,入学以来,第一篇正式的课题研究论文问世了,感老师,是你引导我完成了课题的深入研究,教会我怎样使用图书馆、互联网查阅资料,使我靠自己的才能和知识,学会了书上没有的东西。”当学生撰写的课题研究论文被几个杂志社正式录用并发表的消息传来时,在学生中引起极大反响。对此,《科技日报》和《人民海军》分别作了相关报道。

3 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首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自身要有探索和创新精神,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宽厚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科研能力。其次,随着现代科学整体性、渗透性越来越强,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教师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进行学科间融合。第三,教师对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全过程要进行合理组织和认真指导,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不因循守旧,要接触新技术、提出新问题,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勇于奉献,身先士卒的为学生开创知识创新的道路,把他们带到科学前沿。学生提出课题研究的题目涉及范围很广,有些课题超出指导教师本身具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因此,指导学生课题研究的过程,也是指导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4 把握课题研究质量,恰当题要求。

对低年级本科生课题研究,要求不可过高,要根据“使学生科研训练得到锻炼、使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方法得到初步掌握”的原则进行。不宜过分看重研究结果。如果对课题研究结果寄予过高期望,会导致部分学生弄虚作假,这样反而有悖于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的初衷。但是,对课题研究报告要把好关。课题研究结果必须有自己研究的内容,不能大面积摘抄参考资料,对无创新点和违背基本理论的课题研究报告应该取缔,或不予受理。

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系统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具备创造性的解决所学专业领域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本能力。为此,从2000年开始,我们在低年级本科生中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目前,已有24名低年级本科生完成小课题,其中14篇论文在《红外》、《激光与红外》、《现代预防医学》、《飞航导弹》等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被国际文摘性刊物EI摘录。在第十三届全国静电学术年会上,我校一位学生宣读了其完成的小课题论文,该论文已在《军械工程学院学报》正式发表,《科技日报》为此作了相关报道。经过5年多探索实践,我们已为低年级本科生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提供了成功范例。

一、        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的实践

所谓的“课题式研究”是指在学好一定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利用学校的科研力量和实验条件,在导师指导下,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对低年级本科生进行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课题式研究”与通常所说的科研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是课题研究程序基本相同;不同点是科研课题有较多的资金支持、研究内容比较多;而“课题式研究”题目“小”,研究内容较单一,且提供的资金较少,甚至有些“课题式研究”没有资金支持。

根据低年级本科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可塑性大、理论基础比较薄弱的特点,以“大学物理”必修课、“大学物理拓展与应用”选修课和“应用物理”学术讲座为平台,以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式研究”的活动。

1 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的选题。

对低年级本科生来讲,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有限,但他们的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可塑性大。因此,在确定“课题式研究”活动的选题时,既要考虑低年级本科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又要兼顾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内容如下:

1)物理学内容与物理学方法。众所周知,作为基础课的“大学物理”,其内容相对稳定、理论比较成熟。要在其中寻找研究题目并非易事。但是,大学物理学中的个别内容,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听好课、熟练掌握大学物理学内容的基础上,以怀疑的态度来研究某些问题。在查找和阅读与大学物理相关的学术刊物的基础上,就可以发现一些研究性的课题。例如,“物理元矢量模写法的普遍错误”、“光子内部结构的猜测”、“黑洞及其研究简况”、“动量守恒问题探究”、“关于‘电风’机理的探讨”等课题。物理学理论性强、逻辑严密、高度定量化,它在长期的发展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方法,建立了物理学方法论。例如模型法、假说、理想化方法、逻辑法等等,这些都是重要的“课题”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物理学方法,以小课题形式来研究这些方法。例如“理想实验与物理理论的建立”、“有关佯谬的讨论”、“类比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课题。

2)交叉学科。所谓交叉学科,这里指的是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又不能单独归为某一学科的内容。物理学理论应用目前已渗透到很多学科,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在讲授“大学物理”课程过程中,适当介绍物理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结合专题讲座,介绍本文作者多年来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成功经验和体会,使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宽,为学生开展“课题式研究”寻找题目。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各学科间的交叉和联系均十分紧密,有人预测,21世纪最能出成果的领域就是交叉学科。当然,交叉学科要涉及到多方面知识,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讲尚有一定难度,更何况对于低年级本科生。然而,越是难课题大多数人越不敢轻易接触,可是一旦研究出结果,其课题的成果就有价值。例如,本文作者指导的课题“红外技术催陈酒和食醋的微观机理研究”、“静电设备在酿造品生产中的应用”、“高压静电场对花卉调控作用的微观机理研究”、“室内有害物理因子对人体的影响”等就是其中的代表性“课题”,这些“课题”论文已全部公开发表。

3)物理学在军事中的应用。军队武器装备技术,无不包含着丰富的物理学基本原理。在讲授物理学基本理论的同时,适当介绍一些物理在军事上的应用技术,结合“新技术物理与军事”、“静电理论与防护”等选修课,以及物理学在武器装备中应用的学术讲座,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发掘课题。这些课题一般为物理学在军事中应用的综述性内容。例如,笔者指导的课题“红外隐身技术与发展”、“潜艇静电危害及防护”、“美国导弹告警技术的发展”等就是其中的代表性“课题”,其论文也已公开发表。

2 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的形式。

我校的“课题式研究”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改革大学物理课考试方法,“理论考试”+“课题式研究”相结合。在科学评价大学物理课学业成绩的同时,培养低年级本科学生早期科研能力。

2)配合学校的本科生“课题式研究性学习”。这一活动,由教务处牵头,学生与学生自愿结合的方式组成课题组,自己选定课题的指导教师。同时,学校为每项课题提供一定的研究基金。让学生体验一次课题申请、课题研究、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的全过程。其中至今笔者已承担24项课题指导教师任务。

3)与物理学拓展性选修课以及学术讲座结合。通过前沿知识介绍,让学生学会撰写心得体会合研究小课题的方法。

4)吸收部分优秀低年级本科生,以课题组成员身份参加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学校每年从装备费中抽出一部分经费作为基础课教师“基础理论研究基金”,在教师的课题组中,部分工作由经过认真挑选的优秀学生参加。例如,本文作者主持并完成的“人体ESD对军用装备的影响与防护对策研究”、“红外物理与军用红外隐身技术”和“激光干扰技术在武器装备中的应用”基金项目,先后有7名学生参加,他们所做部分工作的研究论文全部公开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

3 确定“课题式研究”题目的途径。

对于大多数低年级本科生来讲,课堂教学、图书馆和互联网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一是学生在学习大学物理中发现的具有研究深度、题材新颖的物理学内容;二是在选修课教学中,通过物理学拓展与应用知识的介绍,从中发现研究的题目,以研究课题形式作为选修课结业成绩;三是通过参加物理学学术讲座(通常介绍物理学在经济建设、军队武器系统等领域内的应用),使学生了解相关的应用物理学发展趋势,为对“课题式研究”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找到研究课题;四是由指导教师给出适合本科生研究的小课题;五是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上网发现的新课题。无论由上述哪种途径获得的题目,一般均有教师进行及时指导。

4 “课题式研究”活动的指导和评价标准。

主要采用“集体讲座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形式,对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系统指导,对难度大的课题多次进行辅导,从如何针对题目查资料,到如何进行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都作详细的介绍。我们要求学生一律采用正规课题研究报告的形式来撰写小课题研究报告,鼓励学生争写高质量课题研究报告,并争取将优秀课题研究报告已学术论文形式推荐到国内有关刊物发表。同时,学校资助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和发表课题研究论文的一切费用,并对发表课题论文的学生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的热情。

教育评价正在被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所重视,它对于促进“课题式研究”活动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课题式研究”制定了评分办法。例如2000年本科生大学物理结业考试,采用闭卷考试与“小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课题研究报告在大学物理考试成绩中占30%,即研究报告满分为30分。具体分配如下:①格式分(占10分)。研究报告统一采用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   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编写格式,如果研究报告格式准确,中英题目准确无误,摘要和关键词能较准确地反映论文主题,就给予高分。②科学性分(占10分)。这是鉴定课题研究质量的话重要评分标准。科学性是指课题研究质量的重要评分标准。科学性是指课题研究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抽象、概括的论证和分析,而不是对客观事物外部直观形态和过程的叙述。判断课题研究报告科学性有两条标准:其一,课题研究报告运用原理和逻辑思维方法正确;其二,课题研究报告反映课题实际,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结论。③探索性分(占5分)。探索性本意是指对未知东西的探讨和分析。课题探索活动往往带有茫然性或或然性,其结论具有相对性和不确定性。课题研究报告的探索性分是不易掌握的标准。如果是纯理论研究性课题,只要论点正确,其探索性符合已确认理论;或对综合性课题来讲,只要求对某一研究问题展望和发展趋势作出较准确分析,就给予高分。④创新性分(占5分)。这是鉴定课题质量的一个很重要指标。课题研究报告应对研究内容提出新问题、新见解,而非材料罗列,否则只是复述别人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这项标准对于低年级本科生来讲,是较难的。但是,创新是本科生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的重点所在。我们掌握的标准是,有创新点,且比较正确,哪怕很少,就给予高分。

5 优秀课题研究论文的推荐。

为鼓励学生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在确定课题题目时,指导教师筛选出经过认真研究、认为有可能在有关刊物上发表的题目,将优秀课题论文推荐到国内期刊上发表。近5年来,共向国内有关杂志社推荐37篇课题式研究论文。此外,还与学院每年度进行的“本科生学术交流会”相结合,将学生论文编入《本科生学术论文集》,并将优秀论文推荐到交流会上进行交流。

二、        成果和奖励

以低年级本科生为主要对象,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得到实践检验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1 一批本科生学术论文发表并获得奖励。

由我们指导的低年级本科生中,先后有14篇课题研究论文公开发表在国内12种中文统计源期刊和核心期刊上,其中有1篇论文被EI摘录,填补了学校低年级本科生论文被EI摘录的空白。在学校召开的共5届“本科生学术研究报告会”上,由我们指导的46篇本科生课题研究论文被收集在学院出版的《本科生学术研究论文集》中,其中有21篇获得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并有5位学生在“本科生学术研究报告会”上作专题学术报告。

三、        经验和体会

以大学物理教学位基础,在低年级本科生中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了有益尝试。

1 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能力。

通过指导低年级本科生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为学生提供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机会与施展聪明才智的舞台。

1)培养学生进行早期科研的能力,激发本科生能够的创造潜能。学生通过参加“课题式研究”活动,了解科研的基本途径、过程、步骤;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受到基本科研方法训练和能力培养,引导学生逐步走上科研之路,为知识创新与科技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生通过“课题式研究”训练,感到知识不足,增加了学习欲望,形成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如课题中研究的问题,绝大多数是课堂上尚未讲过的内容,有些是物理学基本内容和方法问题;有些是书本上略有介绍,但内容较少的物理学最新应用问题。一些综述性题目如超导、激光、红外和纳米技术军事应用,要涉及到超导、激光、红外和纳米技术基本理论。还有的课题涉及到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这些知识课堂上尚未讲到,必须通过自学来了解这方面知识后,方能着手对课题进行研究。学生可以大破书本局限,接触学科发展前沿,有利于扩展视野和拓宽知识面,加深对学科了解,提高进行“课题式研究”的兴趣。

3)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初涉课题,学生对课题文献资料查阅村有畏难情绪,不知查什么内容。有些学生查书,有些学生查早期的文献资料。我们及时进行指导,提示学生把重点放在最新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否则,完成的课题不会有新意,或达不到课题标准和要求。

2 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受到好评。

在低年级本科生中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在学生中形成了追求真知、实践创新、勤奋好学的良好学风。他们体验到开展小课题研究、撰写课题研究论文的好处,由初期的顾虑、畏难转变为积极参与。当上级教学本科评价组来学校检查工作时,学生代表对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给予高度评价,道出了他们的心声。一位学生在课题研究论文后写道:“我十分喜悦与激动,毕竟作为一名刚上大学不久的大学生,入学以来,第一篇正式的课题研究论文问世了,感老师,是你引导我完成了课题的深入研究,教会我怎样使用图书馆、互联网查阅资料,使我靠自己的才能和知识,学会了书上没有的东西。”当学生撰写的课题研究论文被几个杂志社正式录用并发表的消息传来时,在学生中引起极大反响。对此,《科技日报》和《人民海军》分别作了相关报道。

3 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首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自身要有探索和创新精神,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宽厚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科研能力。其次,随着现代科学整体性、渗透性越来越强,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教师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进行学科间融合。第三,教师对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全过程要进行合理组织和认真指导,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不因循守旧,要接触新技术、提出新问题,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勇于奉献,身先士卒的为学生开创知识创新的道路,把他们带到科学前沿。学生提出课题研究的题目涉及范围很广,有些课题超出指导教师本身具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因此,指导学生课题研究的过程,也是指导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4 把握课题研究质量,恰当题要求。

对低年级本科生课题研究,要求不可过高,要根据“使学生科研训练得到锻炼、使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方法得到初步掌握”的原则进行。不宜过分看重研究结果。如果对课题研究结果寄予过高期望,会导致部分学生弄虚作假,这样反而有悖于开展“课题式研究”活动的初衷。但是,对课题研究报告要把好关。课题研究结果必须有自己研究的内容,不能大面积摘抄参考资料,对无创新点和违背基本理论的课题研究报告应该取缔,或不予受理。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