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课题组:金心远张书云

(撰稿人:金心远)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多少年来都是先“教”后“学”,即老师讲了之后,再让学生去练,这种教学法以“教”为主,“学”为次,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仅仅是教师意志的体现,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不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必须要让学生知道所学的知识点、所要领悟的方法,让学生思维动起来,让课堂气氛活起来,让学生在练习中、思考中和体验中领悟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放飞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以真正落实。“因需施教,针对演练”教学模式恰能完成这一理念,在课堂上,教师先揭示课堂学习目标,出“富含知识点、数学思想、数学思维”的尝试练习题,通过练习,暴露出学生在知识点、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方面的不足,有针对性引导学生看书、研讨、归纳、解决,教师只作补充、更正,和学生一起提炼解题规律,在知识、方法联系中领悟数学思想、学会建模。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来设计教学,从学生的现有角度、知识水平来开展教学。这就要求我们站在学生的立场,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经验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只有对学生的经验、知识、能力等情况充分把握了,学习高效才能得以保证。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可通过作尝试练习题的方式调查学情,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现有水平做必要的调整,灵活创设新的学习情境,满足学生新的需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赢的课堂,既要成全学生,也要成全老师。关注生命的高度,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提升师生课堂中的生命质量已成为现今教育主流,“因需施教,针对演练”教学模式也因此应运而生。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因需施教,针对演练”教学模式核心概念的界定

“因需施教,针对演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主体的不断练习、有的放矢纠错、针对练习,主动获取知识,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并实现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法。

“因需施教,针对演练”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在以“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改革新理念指导下实践研究得出,可在农村初中教育教学中普遍适用。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能最大化提高课堂效益。

(二)主要理论依据

1、“因需施教,针对演练”教学法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学生学习必须遵循“实践第一性,认识第二性”、“练习-----发现不足-----学习、讨论、总结、归纳------再练习-----再提升”的学习规律。无数事实证明,知识技能从练习开始,要在练习中学,要在练习中思考,要在练习中归纳提升。“因需施教,针对演练”的教学模式正体现了“练习------发现不足------学习、讨论、总结、归纳------再练习-------再提升”的学习规律。

2.、内驱力认知论。这是一种以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目标的需要而引起的内驱力。这种动机以求知作为需要,以理解和掌握作为目标,是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的一种动机。认知内驱力是从好奇和好胜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实践证明,学生对于某一学习材料的认知内驱力,往往起始于他对该材料的好奇和好胜,并由好奇和好胜引起探究,在探究中尝到甜头,慢慢地形成相应的动机。

3、内外因认知论。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归根结底,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强调内因——学生的学是第一位的,是根本,外因——教师的教是第二位的,是为了使内因起作用的条件。而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靠学生学、思、知、行紧密结合练出来的,悟出来的。教师教得好不好,衡量的标准主要是能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让学生好思、勤学、苦练,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如何自学,学会如何创新,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4、心理学基础。“因需施教,针对演练”教学法的心理基础是“迁移规律”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运用。全国著名教育专家邱学华先生说:“所谓‘迁移’,是已经学得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也就是已有的经验对新课题学习的影响。”例如,学会“等式的性质”,就会自学“移项”。按知识结构的理论来分析,迁移过程一般是先前的知识结构,结合新学得的知识,重新组合,形成能容纳新知识的更高一级的新的知识结构。“因需施教,针对演练”教学法的程序,也可以说是知识迁移的过程。

5主体性发展教育观认为:“双主体性”决定了教师要担负“导”的责任,学生要承担“习”的责任,只有双方的主体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教育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因此,课堂教学的目标应追求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促动、共同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在对课题的研究中,教师意识到学生成长的多方面需要及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可能,科学审视课堂教学,正确把握“因需施教”和“针对演练”的关系,认真领会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进行研究与完善,提高驾驭生成性课堂的智慧和能力,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进而达到教师教学理念和教育实践的基本转型。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拥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探究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真实的课堂中自主探究、互动合作,从而自动建构知识,提高能力,生成方法,催**感,有的放矢地整合生成,融多维目标于一炉,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提升素养、积淀人格素质的天地。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本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对农村数学课堂教学引入“因需施教,针对演练”的实践研究,我们科学地分析影响和制约农村高效课堂教学实效的因素;然后据此对教学模式和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尤其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等方面推陈出新,颇有成效;最后将实践成果向本校其他学科教学推广应用,也向更多农村学校推广普及。

2、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分成三个模块,包括如下研究内容

模块一:按照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规律,结合数学新课标的要求,对数学课进行重新教学设计和实践,分析修正影响因素,提高教学实效。

正确把握“需”与“教”的关系:尝试练习的内容的要丰富,对教材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学生基础和心理都应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准备;练习的目标要合理。教师对学习目标要深入理解,要考虑怎样让学生走在过程中。

模块二:在原有“因需施教,针对演练”教学模式下,进行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分析修正影响因素,更好提升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实践,寻找“需”与“教”的最佳交融点:通过教学实践,开展练习,找到学生真正关注的“需”点;设计半开放的问题,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寻找到“需”与“教”之间内隐的“联系点”;收集分析具体的教学案例,摸索出“需”与“针对练习”之间相互促进的“着力点”。

模块三:以“重结果,更重过程”的教学理念,尝试进行教学评价的不断完善,分析修正影响因素,对提高教学实效起到互相弥补互相支撑的作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营造宽松的实验氛围,建立积极的评价机制;增强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对比实验法;

2、问卷调查法

3、统计分析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4年3月~2015年9月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建立课题研究小组,收集研究相关资料,制定实施计划和研究方法,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设计有关试卷、问卷、统计表格,做好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

2、实施阶段:2014年9月~2015年6月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集体讨论将课题细分为几个问题,分头行动,收集实践的案例,寻找问题的答案。采取听课议课与研究课堂实录、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3、总结阶段:2015年1月——6月

(1)分析研究过程,整理研究资料。

(2)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注意随时把探索的相关成果以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同时,我们还坚持做到每学期有研究的计划,每月有课题研究的行事历,每月有课题研究的小结,每学期末有阶段性的小结,努力使整个研究过程严格按计划行事,以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1、界定题目,使课题具体化和细化。

我们在对蔡林森、邱学华,崔其生等人的教学模式进行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对课题的题目进行了再界定:遵循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展开教学。在找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后,我们科学把握“需”与“教”的关系,通过教学实践,寻找“需”与“教”的最佳交融点,并以此为切入口,把课题细分为六个问题:(1)教师要哪些练习题?(2)影响学生练习的因素有哪些?(3)学生的“需”是如何产生的?(4)学生产生这些“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需”各有什么特点?(6).“需”与“教“二者间的相通点和相互促进的支撑点是什么?6个问题作为每天、每节课的观察任务和反思作业详细记录,试图通过实践来找到答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