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论文:初中地理“分层教学”课题实践

 湖南省浏阳市沿溪中学 /许检泽
  
  摘自:《浏阳教育网》
  
  在当今义务教育的普及时期,教育机会人人均等,但学生的具体情况却各不相同。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教学,既不符合学生的现实情况,也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针对这种情况,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本人对初中地理的“分层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与实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想:
  
  一、“分层教学”符合教育学的一些基础理论
  
  1.分层教学能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受到遗传、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每个人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心理学称之为“个别差异”。又由于各个学生的生理条件、受教育的具体情况不同,同一年龄的学生,在心理发展速度和面貌上又具有显著的不同,形成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这些差异,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区别对待,既争取使大多数学生达到培养目标,也有利于造就一批优秀的学生。
  
  2.分层教学的精髓是因材施教思想
  
  因材施教是公认的优秀传统教学原则之一 ,贯穿于我国古代教育史。孔子说:教育学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即教育学生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了解他的经历,观察他的兴趣和爱好。孔子之后的孟子、朱嘉等继承并发展了这种思想。可见,以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为前提,进行教育教学的思想是我国古代教育家所一贯崇尚的,也是今天我们教育教学所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而分层教学的实质也即因材施教思想。
  
  3.分层教学符合教学过程最优化原理和教学的可接受原则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指在教学中根据具体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 ,考虑学生、教师和教学条件,按教学规律及原则要求制定和选择一个最好的教学方案,然后灵活机动地执行这个方案,用不超过规定限度的时间和精力,取得对该条件来说最大可能的结果。反映在全班学生身上,即使每个人都能获得在这个时期内最合理的教养、教育和发展的效果。“可接受原则”则要求教学的安排要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使他们在智力、体力、精神上都不感到负担过重。夸美纽斯更明确指出:“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青年人的年龄和心理力量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安排都要适合学生的能力”,而分层教学则符合这些原则。
  
  4.分层教学是掌握学习策略的具体运用
  
  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许多学生之所以没有取得好的学业成绩 ,其原因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未能得到适合他们不同特点所需要的教学帮助和学习时间。如果把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水平预先固定在某一掌握水平上,使学生得到的学习时间及其教学帮助与某个个别需要相适应,那么教师能保证几乎每个学生都达到这一掌握水平。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能够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也能学会,只要向他们提供了造当的前期和当时的学习条件。分层教学同样把学生是否接受理想教育作为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必备条件,主张照顾学生的个别特点并给予额外的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达到掌握的程度。
  
  5.分层教学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是国民教育、普及教育,发展性教青,而不是英才教育、选拔教育、淘汰教育。素质教青并不反对英才,但反对使所有教育一统为英才教育的模式。在素质教育中,老师是伯乐,要发现优秀的苗子,但首先是园丁,呵护每一株幼苗,素质教育是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每个人都在他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因此素质教育也是差异性教育,素质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正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而分层教学恰好能适应这一点。
  
  二、分层教学的基本模式
  
  针对一个班优、中、差三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 ,结合目标教学理论,拟定中学地理分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
  
  分层目标→分层探究→分层内化→分层作业→分层考试。
  
  当然,教学模式只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 ,是教学的概括,以上教学模式也只表明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并不表示其先后必然顺序,更不是固定的程式。实际上,模式不等于公式,也不是方法、计划,模式是动态的,其要素可以省简、添补、换位,模式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这几个环节也可因课型而异,因内容而异,各有侧重,灵活运用。
  
  三、具体的做法与操作程序
  
  (一)学生分层
  
  根据一个班学生的学习基础 ,将全班学生划为A、B、C三个层次:A为优秀生,B为中等生,C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自己的层次,并按相应的规则要求自己。要向学生说明,这种划分是呈动态变化的,能上则上,该降就降,教师要不断激励和帮助学生,使其向更高层次迈进。
  
  (二)教学分层
  
  1.分层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要求 ,教材内容及班中三个层次学生的可能水平,制定与各层次“最近发展区”相吻合的分层教学目标。例如初中地理“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的教学目标可进行如下分层:C级:掌握主要铁路干线(五纵三横)的起止点和重要铁路枢纽的分布;B级;在C级目标基础上,能草绘主要铁路干线示意图;A级:在B、C级目标基础上,能熟练运用铁路干线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如旅游、运输选择便捷路线)。实施这一环节应注意,各层次目标虽然有差异,但也只是反映同一教材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差异,各层次目标之间应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阶梯,使低层目标学生也可向高层迈近。
  
  2.分层探究
  
  ( 1)设疑激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用故事、新闻热点等巧妙设疑,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日界线时,可讲一对在跨过日界线时生下的双胞胎,先生下来的反而要叫后生下来的为姐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 2)依纲探究。根据大纲要求,针对三个层次教学目标和学生基础及自学能力,在提问的角度上应有所区别。例如在学习中国的降水情况时,可以让学生分层次探究质疑。C层:我国降水的总趋势是什么?B层:我国降水总趋势的形成原因是什么?A层:夏季风的进退规律与雨带的推移有什么样的关系。一层一层提高要求。
  
  3.分层内化
  
  内化学说的基本观点 ,就是把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东西,客体的东西转化为主体的东西,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可见,内化的好坏与教育效果正相关。分层内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在课堂上或全班教学、或小组教学、或个别指导,既有尝试练习,也有小组讨论。对三个层次来说,其中一层可能处于尝试练习或默读教材(静态)。另一层(或两层)可能在分组讨论或在教师引导下归纳小结(动态)。教师有序地点拨、引导、调控。在同一节课中,同一层一般有2至3个动、静转换。
  
  4.分层作业
  
  ( 1)书面作业:每次课后作业分三类题目,一类是必做题,题目深浅适中,难易适度,C组学生经过努力也可独立完成。二类是自选题,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C、B组学生可选做一些题目,A层学生则全做。三类是思考题,有一定难度,A层学生经过反复思考才能做出来。目的在于培养优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既可面向全体学生,又照顾了少数“尖子生”。
  
  ( 2)实践活动题:根据课堂所学知识,结合乡土地理内容,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题。如:家乡河流污染情况调查及对策、地理小制作、小实验、撰写地理小论文等。实施这一环节时应注意,课后实践活动题,要进行检查评比,在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特别突出者要予以通报表扬或公开发表。
  
  5.分层考试
  
  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 ,即进行单元测试,试卷中对A、B、C三层学生的题目明确分类。A层同学在完成规定题目之后,另外做一些难度较大题目,并计入总分;B层同学只做规定的题目;C层同学只做基础题。实行“有选择、无淘汰”的分层考试模式,“有选择”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练习内容,考试时可选择不同难度的试卷。“无淘汰”是指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