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汇报材料:物理新课程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思考

课题汇报材料:物理新课程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思考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十分重视对每一位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明确指出、物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得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在开展新课程物理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中,涉及到若干方面的思考与探索。  

   

一、创设民主、和谐与“安全”的课堂氛围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探究实践,增强探究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方法,发展综合思维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活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探究方法,并在教师的适度点拨引导下,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感悟得到原创性的知识。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应立足以学生为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索潜能,首要的是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并使每位学生感到“安全”的课堂氛围。学生们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个人的见解(个性化的解读),即使是将被事实证明的片面或错误的观点。只有在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学生思维冲破了旧教学观念的束缚,才能有学生自主提出的科学探究的前提──问题,才能呈现多彩的学生个性化的猜想与假设,才能展示出自主探究的各自不同的探究方案及结论表述。  

   

当然,要善于赞赏学生们的敢说,还要善于引导学生们会说,会提出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和鼓励学生善观察、勤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引导和鼓励学生积累生活和学习经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敢质疑,肯创新。  

   

二、搭建“小组学习”的合作探究平台  

   

在自主探究学习中,要特别注重合作学习。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任务之一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应该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应预设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  

   

合作探究学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探究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探究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探究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可能变得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而合作探究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新课程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给课堂注入了活力,学生兴趣高、热情浓、一派生动鲜活。但是由于目前初中的班额较大(一个班60多学生),要真正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必须搭建教学交往的二级平台──“小组学习”平台。  

   

目前我市较成功的做法是:(1)在教师的组织下,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但不以学生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每组约34名学生,组内学生可取长补短,互相启发,互相帮助。(2)每个小组成员轮流担任组长、观察员、操作员、记录员及考察员等(考察员行使对其它组的学习与评价)。(3)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引领下,形成科学探究合力,学生们参与科学探究的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与交流等各项活动。(4)在科学探究的各个要素中,要求各组或展示、或演示、或交流、或评价,体现学生们的自主性和个性化。(5)教师在学生小组学习中,要注意引导、组织、参与,并注意将学生探究的结论由个性化引导到科学化。  

   

三、构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在特定的教学活动中,经过反复的实践而归纳出来的一般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和可供操作的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中教师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新知识的探索与形成过程,既不能忽视,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和体验,而是尽可能使教学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设计恰当的教学程序──教学模式,指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方法。  

   

这个模式立足于学生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培养,将各个环节中突出了学习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并渗透了价值与情感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四、合理开发,保障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需求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包括文字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实验室资源及社会教育资源。就广大基层特别是农村初中来说,应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合理且充分利用好学生手中的教科书,“用教材教“,使学生构建基本的知识脉络;图文并茂,儿童生活化气息较浓的人教版教科书,是增强学生兴趣、养成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良好课程资源,切不可掉以轻心,甚至弃而远之。  

   

其次,开发利用好现有实验室的课程资源,自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原按以前教学大纲配套完备的物理实验室也感觉到,实验器材已远远不能满足课堂需求。新课标实验器材的短缺给初中物理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不确实加以解决,势必会重蹈黑板(课件)上做实验的怪现象。可喜的是,不少教师根据本校实际,改造和制作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教具,给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提供了不少资源,满足了部分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鼓励学生设计个性化实验方案和选择个性化的实验器材(物品),使学生借用身边的物品,敢于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技能本领进行自主科学探究,既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探究习惯的养成,又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技法的形成。借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科学探究,既是新课程理念和现状的要求,也是开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必需,同时也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途径。  

   

我市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初中物理学科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研究已近三年,由于各种因素,发展不够平衡。但是,我们看到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景象,也看到了物理教学改革的未来。  

   

   

 2006-04-13      

 下载: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