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题研究报告:高中语文考评模式改革的探索

高中语文考评模式改革的探索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语文教改的呼声孕育了课题的产生

当素质教育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时,对应试教育的批判也紧跟而来。而由于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因长期积淀下的痼疾和现实社会对人才语文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形成了不可缓和的冲突,语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但,面对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的方法不可能废除的大前提下,在语文教学中彻底抛弃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似乎是行不通的。我们课题组的成员们认为,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并非是完全对立的,对学生进行应试能力的培养,那也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必要的考试不仅是对学生素质能力的一种检测,也是教学目标实现与否的一种鉴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应试的结果不仅可以反过来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监督,而且还可以为教学过程指明方向。因此,能否建立一套较为完善且行之有效的语文考评模式,对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实施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决定把“高中语文考评模式改革的探索”作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内容。

2、同行的相关研究证明了本课题的价值

1995年,内蒙古地区进行了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在他们的改革内容中提出了小学语文考查方法的方案。方案中,他们提出减少考试次数,考试内容也由以往的知识题转向能力题,包括识字、书写、阅读和写作四种能力,并且用等级制取代了百分制。这种考查方法与那种只重死记硬背忽视学生能力的考查方式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因为它重视了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但,我们遗憾的发现,在这套方案中,研究者忽视了以学生的口语能力的考查。而这种能力是任何一种书面形式的考查都无法体现出来的。昆明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老师们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语文听说能力的培养尝试》课题研究中,为学生的说话能力的考核制定了一套相应的措施与步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作为职业教育学校,他们的考核改革更多的是从学生的就业实际出发,无法向其他类型的中学进行推广。鉴于以上同行们在各自领域中的尝试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思考,我们认为寻找并建立一套既能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质,又能以此改革语文课堂的评模式意义重大。

3、本校的办法特点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重点中学。和城市的学生相比,我们的学生本来就缺少许多好的客观条件。但,作为新世纪的创造者,他们面临的挑战不比城市的学生少。所以如何弥补客观上的不足,让我们的学生更好的成长,是我们这些从事农村教育的人们所关心并力求解决的问题。基于这一点,我们决定从探索语文考核模式入手,把学生的语文素质分块归类,让学生的语文素质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考评模式的建立及理论依据

语文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基础学科。它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近几十年来,传统的看法把语文看成是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体,而在有些年代人们又过分强化了语文的思想政治性,在语文教学中强调思想教育的说教,于是语文演变成了思想教育的工具,语文价值偏离了本体。其实,人们学习语文是为了掌握自己的母语,直接目的是用母语来听说读写,与人交际。人们进入学校学习语文,其目的也就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让自己能更好的交际。所以,语言或者语文的交际工具的性质才是语文的社会价值的真正依据。而这种价值依据也就确定了语文的特质。语文是交际工具,它负载着文化而自身又是文化。而今天这样一个竞争开放的信息时代,美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都在研究如何培养国际性的竞争性人才。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更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培养素质好、有个性、具有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基于语文的特质,语文学科在这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着独特的学科价值。

那么,特殊的时代对人才的语文素质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呢?根据2000年高中语文新大纲中对人才观素质观的全新诠释,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语文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就是要致力于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与此同时,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丰富他们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锻炼他们的心理意志,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

这样的语文素质要求,迫使传统的语文教学必须从狭隘的课本教学中走出来,而学生的传统语文学习也应该有一个新的方向。然而再怎样的改革,始终都无法忽视学习的过程需要一种考评作出一定的鉴定。没有了鉴定,学习也就失去了一种衡量,我们将无法得知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到底有多少。从这一点来说,在某个学习阶段,考评测试可以作为学习的一种结果。既然,结果可以衡量一种过程,那么,结果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就可以指导过程了。所以,如果可以建立一套和语文素质要求相符合的考评模式,那么这套考评模式不仅可以给语文的教学提供改革的契机,而且也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改革指明方向。

具体解说语文能力,比较复杂。但若着眼于学生的语文实用能力,语文能力不外乎就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听的能力贯穿于其他三种能力当中,再加上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我们就可以把学生的语文能力归结为四方面的内容: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但这些能力决非一张书面测试就能作出全面的鉴定的。何况,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一个发展过程。所以,我们的考评模式采用分散组合原则,用一张“语文素质报告单”展现学生的语文素质的总体情况。

学生的语文综合质量化分为100分。基础知识占20%,阅读能力占30%,写作能力占30%,口语交际能力占20%。其中,阅读能力又包括背诵记忆能力,课外阅读能力和课内阅读能力,它们分别占20%,40%,40%。写作能力包括书写能力,课堂作文和平时练笔,分别占20%,40%,40%。口语交际能力则根据学生的语言表达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侧重点。这四个阶段分为,朗读能力测试,说话能力测试,演讲能力测试和辩论能力测试。(见附中的“语文素质报告单”)

三、考评模式的具体操作

()阅读能力的具体检测

阅读能力包括背诵记忆和分析理解两个方面。1、背诵记忆的内容涉及课内和课外两块内容。课内背诵内容主要指大纲要求背诵的课文内容和一些虽没要求但文笔优美和名言警句为主。这些内容分阶段布置背诵任务,检查手段以默写听写为主,分数累积,最后取其平均分为该项最后得分。2、分析理解能力的训练,主要放在课堂,以教材中的文章为例,对学生进行各类文章的阅读指导。讲读课文可以分析的精细一些,自读课文老师则事先设计好问题,让学生自行解决,让他们的分析理解能力得以实践。每周一节的阅览课应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在一定的主题的限定下,让学生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完成阅读训练。每阶段分四次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进行检查考评。考评内容包括课内和课外两方面。四次检查的平均分就是该项的得分。

()写作能力的具体检测

写作能力包括书写能力和作文水平。1、书写训练根据第一次摸底测试的结果,把学生分成三个档次:免练档,需要练和加油练。训练方式主要课外自行选择字帖自己练习。老师根据学生的字型作一些个别辅导。书写的检测同样是一阶段四次。达到要求的可以免除练习。免练的同学书写一块均得满分,没能达到要求的同学,四次平均分就是他的最后得分。2、作文训练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法。课内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要求进行课堂作文练习,课外主要通过一周一篇不少于700字的随笔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随笔练习文体不限,内容不限,最后的平均分就是平时练笔的最后得分。课堂作文的量分则既要看课堂作文的得分情况还要兼顾期中期末的临场作文情况。

()口语交际能力的检测

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包括朗读、说话、演讲和辩论四个阶段。每阶段检测一种能力。朗读内容自选,要求普通话基本标准,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语调流畅,态度自然大方,感情把握准确到位。说话的话题老师事先通知,学生自行准备后,临场抽签决定题目。说话时间不能少于3分钟。要求内容紧扣话题,普通话基本标准,声音响亮,口齿清楚,态度自然大方,语调流畅,语句连贯。演讲则要求脱稿,除和说话同样的要求外,还要求情感充沛。辩论的打分则比较特殊。它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老师评三种方式,三者的平均分分才是学生的最后得分。

()语文基础知识的具体检测

以期末区统考中的基础知识得分为最后得分。

四、考评模式的建立对课堂教学的推动作用

这种评价模式的实施,给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传统的授课方式不能对学生的多种语文素质进行专项且有效的训练与培养。为了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让这套考评模式真正发挥其正确的指导作用,作为教学主战场的课堂教学必然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所以,我们根据考评模式中对语文素质的分类,对于课型作了一番调整。而,课堂教学中,要求老师仅充当引路人和点拨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1)阅读课。阅读课由课内阅读指导,课内自读课,课外阅读交流课和阅读汇报课组成。我们把教材中要求精读的课文作为阅读指导的例子,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理解训练。然后,选择与课内阅读同类型的文章,让学生在老师设置的问题的指引下自己学习讨论,老师仅起点拨作用。交流课一般一学期两次。老师课前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统计分类。然后根据学生的要求,由学生自己选代表交流读后感。汇报课则把学生分组,让学生自己寻找文章通过集体备课后进行说课和上课。

(2)写作课。写作课主要是课堂作文指导和交流,还有包括随笔的导写。每周在改完随笔时老师要对本周的随笔进行一个小结。小结内容包括随笔出现的一到的值得学生注意和思考的社会现象。老师把问题抛出来,主要让学生进行讨论,老师在最后总结时做一些导向,以便学生以后的随笔练习中对生活理解更加深入。

(3)口语课。口语的训练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进行。先是朗读,说话,然后是演讲,讨论和辩论。口语课主要从普通话的训练开始,纠正学生的发音,进行饶口令训练。然后根据不同阶段的训练重点设计要求,做一些必要的说明和指导后,要求学生课后自行练习,最后当堂逐个口语测试。其中讨论的训练结合平时阅读课的交流和实践,打分则根据学生的讨论表现而定,形式先自评,然后同学互评,最后由老师总结定分。

五、考评模式的建立对学生学习改革的推动作用

(1)端正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态度,培养了学生正确的语文学习观。根据这样的一套较为全面的考评模式,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不仅仅只是课本内的内容,也不仅仅是写写背背那么简单。语文学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所涉及到的分析理解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鉴赏能力,知识的积淀等方面,和一个人的总体素质和道德文化修养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明白,高考决不是语文学习的终点,语文学习的历程将伴随人的一身,生活中我们时刻都要也都在进行语文素质的检测和不断的提高。

(2)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随着这套考评模式的实施,课堂教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不再是单一的课文讲解和词语的解释了,增加和改变的的课型,以及课堂中营造的民主自由开放的气氛,使学生的自我意识复苏,并开始投入课堂之中。他们把语文课堂当作自身能力锻炼和检测的机会,在各抒己见当中,他们寻找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在各种实践课和交流课中,学生的智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理科班的学生认为,语文课成了他们最盼望的课。

(3)使学生正视自身的不足。卷面成绩不错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的一点成绩而骄傲。因为在卷面无法测试的能力方面,他们不见的就很好。这套模式让他们进一步的完善自己。对于语文卷面成绩不很理想的学生来说,在这套考评模式中找到了信心和勇气。因为,一方面差,不等于自己的语文水平整体就差,自己依旧有闪光点。而这些闪光点正是学生鼓起勇气继续学习的动力。而那些自认为对语文一窍不通或完全不感兴趣的学生,则通过这套考评模式重新找回语文学习的乐趣。这些质量问题,主要是围绕同学们在文中提出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或者是描写。

六、关于课题研究中的几个思考

(1)学生什么时候开始进行书写训练最为有效的问题。高中学生的书写训练是否一定要从毛笔字开始练。对于字形已经畸形的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达到有效的纠正。

(2)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阅读面上应该制定怎样的标准才是科学的。

(3)在随笔的练习中该采取怎样的导写才能更好的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行之有效的培养和训练。

这些问题的出现使我们课题组成员对于语文教学的改革的认识更加深刻。同时我们还明白,这套考评模式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

             (执笔:何君秀)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