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与写作》课题申报书

 

、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个性指的是一个人的独立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如果说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直接动力,那么个性则是孕育和形成创新能力的原动力和心理依据。其最重要的品格是特殊、新颖。

2.个性化阅读就是在安全自由的环境和心态下独立的、自主的、探究的、发现的、各自感悟的、各取所需的、大胆表达的阅读。这是与先入为主、人云亦云、崇尚从众的阅读相对立的一种阅读。其目的在于把阅读当成一个动态的,充满生命灵感的个性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教学过程的始终,以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3.个性化写作就是在安全自由的环境好心态下的独立自主的、真情流露的、从立意、拟题、文体、构思、内容、语言、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等方面都彰显个性,富有创意、展示才华的写作。它要求教师在学生天赋所及的范围内极大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充满写作的激情和创作的欲望,使其个性在写作中得以凸现。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学者克莱默认为,促使儿童书面语言充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语言的创作,即创设一种情境,使儿童感到自己是真正的创作者。他认为如能达到六点要求,书面语言的教学就能产生最大的效果。日本教育的“生活作文”教学思想。即“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文章表达活动),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品的内容为中心的讨论,使学生形成主体性的人格。 从定义上看,“生活作文”的目标在于将学生培养为语言活动的主体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主体。“创意写作”是香港大学课程系谢锡金博士在参照外国学者韦法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他指出,写作是创意,是多于语法运用的活动,所以不应用语法的学习来限制学生的创作意欲。创意写作强调有目的地沟通,它认为教师不应为学生提供统一的写作内容和要求,可以教导学生去开发自己的创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教师应协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归纳自己的意念,从而使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2.国内研究现状

   (1)对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的研究。如叶圣陶先生在他的 《论写作教学》中所说:“阅读与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当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阅读得其方,写作能力亦随即而增长。”叶圣陶先生是提倡以读促写的权威人物,他强调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利用对课文内容、情感、写作手法的学习,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对语文教学中以写促读的研究。这方面尤以潘新和先生为代表,在潘先生的“写作本位”的读写观里:读“完”(就是读“懂”)一篇文章,阅读教学才完成一半。另一半更重要,这就是使学生学以致用,就是要让学生把从读中学到的用在文章写作中;让他们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想说出来,或者写出来,这才能算是真正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一个完整过程。

3.研究价值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与写作这一研究课题,是在准确把握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和国家教育改革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国际性和前瞻性的课题,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可行的课题。
  1)它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多次指出:“高中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在新课程标准的设置中,强调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寻找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主体判断和更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它顺应了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趋势
  纵观近二十年的世界教育改革,都不约而同的高举起个性化教育的旗帜。崇尚个性张扬的美国在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目标设置上都强调“个性化”、“特色化”,即强调突出学生个体独有的特殊优势。法国等欧洲国家也正在开展建立阶段性学习的尝试,是中小学教育的体制变得更灵活、更有弹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适合的学习节奏进行学习。

 3)它适应了我校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随着学校规模的逐年扩大,教师队伍的逐步稳定,广大教师也在努力探索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努力将学校办成能为广大学子提供优质教育,信息化、创新型、实验性、开放性、可持续性发展的品牌学校,朝着全国千所示范高中的目标迈进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研究目标:

(1)为语文教育理论建设服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语文个性化教学基本规律,构建语文个性化教学体系(案例、模式、理论框架),进而丰富语文教育理论。

(2)为课程改革服务。通过对语文个性化教与学的探索,解决语文课程改革中教学层面的问题即怎样教的问题,将新课程的理念变成教师的自觉行为。

(3)为校本教研服务。将本课题的实施纳入校本教研规划,通过课题的形式,达成“专业引领”的目标,让教师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行动反思”,使学校、教师参与课题校本化、自主化。

(4)为教师的自主发展、个性发展服务。通过课题运作,为参与课题的教师搭起个人发展的平台。

2.研究内容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教学现状的调查

  采用问卷及访谈的形式,分阶段调查语文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的教学现状,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学校特别是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接受度、理解度和适应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等。

  (2)普通高中个性化阅读教学实验研究

  通过教学实验,探索并构建个性化阅读教学体系(目标、内容、方法、模式、课型等)

  (3)普通高中个性化写作教学实验研究

  通过教学实验,探索并构建个性化作文教学体系(目标、内容、方法、模式、课型等)

  (4)个性化阅读评价研究

  研究个性化阅读的评价目标、方法、标准等,并编制评价方案。

  (5)个性化作文评价研究

研究个性化作文的评价目标、方法、标准等,并编制评价方案。

3.研究重点

(1)普通高中个性化写作教学实验研究

  (2)个性化阅读评价研究

  (3)个性化作文评价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研究的思路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综合运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等各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

2.研究过程

(1)准备开题阶段(2018年12月——2019年1月)
  制定研究实施方案,筹建课题组,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请有关专家提出方案修改意见,并进一步作可行性和可能产生的效果分析,最终完善方案。
  (2)具体实施阶段(2019年1月——201912
  第一阶段:核准实施方案;确定实验教师和实验班级;对相关教师进行理论培训;收集资料;写作专题论文;做好有关第一阶段的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按照计划开展研究实验,收集相关的研究数据、事例等资料;准备阶段示范课、总结阶段研究成果;写出阶段性总结报告和专题论文。
  第三阶段:准备示范课例;召开经验交流会;收集、分析、整理资料,课题组研究成员撰写研究报告和专题论文,接受专家评审。
  (3)成果总结阶段(201912月-20201月) 
  总结研究执行情况,做好结题工作;
  撰写研究报告、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学生的体会和收获;
  制定课题延伸计划。

3.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对学校的学生的语文学习的现状做适时的问卷调查,作为课题研究计划和课题研究的本底材料。
  (2)综合实践法:定期开展个性化教学研讨课、专家报告会。     
  (3)文献调研法:通过调研大量拥有的相关文献,然后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批叛性的借鉴其中有用的东西,并融入到本课题研究中。

(4)行为研究法:本课题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课题,依靠一线教师多纬度的参与,在实践教学中边实验边归纳,边作及时调整,趋向完善,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转换学习方式。我们将不去要求学生从一个角度、用一种方式去理解,在保证参考答案相对一致的情况下,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让语文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成为提供学生选择学习方式的空间。

(2)压缩统一的学习时间,腾出大量时间进行个体的研究性学习。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教学大可不必挂在课本一根桩上,可以大胆地把教材分为精读和泛读,并补充大量的阅读材料。

(3)提倡个性化作业。而个性化的学习必然就要有个性化的作业。“读书札记”,“读书质疑”,“每日一得”是最常见的个性化语文作业,还有,读后感、文章点评、文章比较等等。

(4)拓宽个性化的语文学习空间。“语文学习的空间等同生活的空间。”因此,生活空间无限大,语文学习在空间也是无限大。我们所说的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主要是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教师所做的只是指导,参与。

2.可能创新:

(1)提升高中生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写作的综合素养。开发提升高中生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写作的资源。通过开发利用各种资源,我们可以为提升高中生写作的个性化性素养找到源头活水。总结提升高中生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写作的的方法。

(2)建立在个性化阅读基础之上的个性化的写作体系。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写作能力是最重要的语文能力,语文个性化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写作学习的个性化。个性化写作,就要让学生充分享受写作的自由和乐趣。个性化写作必然促进个性发展,而充满个性的写作又会使学生习作呈现生机和活力。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限5项)

课题研究方案

论文

2018.12

各子课题的研究方案

论文

2018.12

普通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与写作教学研究的调查研究

研究报告

2019.1

普通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与写作教学研究的活动

活动方案

2019.3

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

论文

2019.6

最终成果(限3项)

普通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与写作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论文

2019.12

普通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与写作教学研究资源开发

论文集

2020.1

普通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与写作教学研究课堂展示

课堂展示

2020.1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主持人除外的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调研和相关论文等;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时间的保障、研究活动的开展等。)

1.课题组核心成员情况介绍

    课题组核心成员中有中学高级教师人,硕士学位人。大部分成员是30岁左右的中青年教师,积极进取,精力充沛,科研意识强,且全部是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骨干,有着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教育教学成果突出,部分成员曾先后参与过市、县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经验。

2.完成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

学校文化底蕴丰厚,科研气氛浓厚。以“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学校精神要求自己,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我们学校有着良好的教科研条件。

3.已收集到的文献和相关论文(部分)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3)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年版

(4)吕叔湘.吕叔湘语文论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3 年版

(5)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肖勇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6)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7)钱梦龙.导读的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8)魏书生.魏书生文选[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年版

(9)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0)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1)潘新和.高等师范写作三能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2)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13)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王柏勋.语文教学情趣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5)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6)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7)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8)丁有宽.丁有宽与读导练[M].教育部师范教育司.2006年4月版

(19)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学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0)蒋萍.用专题性阅读促进学生思考和写作[J].中学语文.2013年第30期

(21)潘新和.读写观念:从以读代写到表现本位[J].中学语文教学.2001第3期

(22)贾勇星.读写观念的嬗变及其影响[J].南平师专学报.2001年第20卷第1期

(23)刘晓娥 赵明发.方法读中得,技能写时成——凸显个性专题阅读与专题写作教学设计[J].考试周刊.2013年第5期

(24)于漪.阅读: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J].湖南教育.2006年第9期 

三、课题主持人所属部门(单位)意见

 

 

 

 

 

 

单 位 (盖章)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四、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名、盖章)

年   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