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教材研究性课题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高中化学新教材研究性课题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余杭第二高级中学课题组      章顺芝  沈阿平等

 

【内容摘要】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基本成型,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观念转变等方面显示出了它强大的功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开展研究性课题活动的指导,努力优化教学情景,诱发研究动机,尊重学生个性,鼓励超越创新,让学生在探索研究过程中感悟创新的乐趣,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锻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此,我校化学组申报了《高中化学新教材研究性课题的教学实践研究》区、市级立项课题,进行了以研究性学习方式实施高中化学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分析了实施这种学科教学方式的基本思路,旨在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求知和锐意创新等能力,从而实现在基础学科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关键词] 新教材 研究性课题 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

 

一.课题的立项研究背景

 

  当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要内容的素质教育已受到广泛重视。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来看,其核心就是要求教育把人类素质中更多的新潜能都解放出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彻底改革化学课堂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由以传授知识为主变为以学生自主研究、自由创造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在课程教学中渗透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在探索中获得知识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受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创新的乐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即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提倡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建构性学习等。我国传统的化学教育观认为:化学教育是培养具有化学专长的人才,仅关心提高课程内容的理论水平和化学学科知识技能的传授,而不考虑大多数人提高化学素质的需要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致使大多数人学了化学用不上或不会用。他们缺乏化学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不了解化学与社会、化学与材料、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生命科学等的密切关系。《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以下简称新教材)在改革化学学术性课程的同时,更强调了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的创新对化学的需要,体现了由纯化学学科走向应用技术与化学相结合的现代化学教育价值观。在教材中增加了讨论题、课堂讨论、实验设计、家庭小实验、制作模型等教学活动,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彻底改革化学课堂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由以传授知识为主变为以学生自主研究、自由创造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在课程教学中渗透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在探索中获得知识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受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创新的乐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中化学新教材研究性课题的设置,为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活动阵地。研究性课题的开展,就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观察、实验、思考,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学生研究性课题的开展,重点应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养成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科学思想方法。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研究性课题的指导,实现化学教学的创新,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他们形成化学概念,探索化学知识,获得实验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化学教改实践中,我校研究型课程的实施,使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求知,打破了原有学科学习的封闭性,因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合作与分享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以及收集、分析和利用各种信息及信息资源的目的。同时,也使教师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研究型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成了学生的合作者和学习伙伴,其权威性和已有知识结构都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也是促进教师自我完善、主动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经过几年的实践与研究,我校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加以开发,独立于基础性课程之外的校本课程,开发了高一年级的“自主性研究型课程”、高二的“专题性研究型课程”和高三的“综合性研究型课程”。

 

  然而,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依然是科学有效地实施基础性课程。使学生掌握必备且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通过基础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处理浩如烟海的知识和信息,是中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如何科学地实施基础性课程,有效地提高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在基础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何种途径让全体教师主动地转变教育思想,积极探索与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是当前基础性课程教学在教育价值取向、教育观念转变和学习方式变革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显然,在学科教学中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宗旨,寻求实现研究性学习目标的教学方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与高效的学习相比,研究性学习更关心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研究性学习也讲求方法,但它较少强调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而更关注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换句话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概念的学习,通过概念来了解事物的性质;二是规则的学习,懂得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三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即运用概念和规则来解决实际问题。研究性学习主要是第三层次的学习,其目的是发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它与一般的知识、技能学习的根本区别。 “研究性学习”的提出,从根本意义上讲,是为了转变学生现有学习方式和更新教师固有的教学观念,以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就当前情况来看,研究性学习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成部分,以课程形式实施,即我校已开发和建设的研究型课程,其存在的理由主要是:在当前“应试教育”之风屡禁不止的情况下,作为一种对现阶段教育的补充和转变教育工作者观念的过程而采取的强制性措施。其二,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使之成为实施各学科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这一点,应该是中学阶段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 目前,国内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日趋广泛,越来越多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看到了将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认识到了将研究性学习引向深入并保持其强大生命力,必须将研究性学习实现在课堂教学中。但是,现阶段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其主要表现,一是理论探讨较多而缺乏实践探索,仅从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进行了论证,缺乏可操作性及对一线教师实践的指导;二是研究的组织形式显得较为零散和缺乏系统性,大多还处于一种自发状态,没有将广大教师动员起来。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高中化学新教材研究性课题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研究课题,动员全组十多位教师积极参与,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分析。我们确定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实践探索,初步确立将研究性学与基础课程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并通过教学试验完善操作方法、验证这种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和学生接受程度。同时,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更新观念、改进方法、与时俱进。基于此,我们申报了区、市级立项课题,目前本课题已在区内立项,且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在研究性课题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中,我们确定的基本思路是: 1. 优化教学情景,诱发研究动机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学生的学习和研究也是如此。在教学情景中,一定要有推动个人去达到认识目的的动机,也就是掌握一定知识与技能的动机。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只能够让学生死板的接受知识,无法使学生产生积极探索的求知欲望,并且还会使学生感到知识灌输的乏味,产生厌学情绪,更不可能推动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动机。在新教材化学教学中,教师若能紧密结合新教材化学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学生欲答不能而又迫切想了解的、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关联的化学问题,积极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将会诱发学生的探索研究动机,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课题研究与探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知识,还要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问题,确定研究课题。例如,在学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时,我们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 ① 你在生活中接触到哪些类型的能源? ② 这些能源的利用产生污染的情况怎样? ③ 你周围的环境是否受到了污染?原因是什么?…… 通过这些问题的调查研究,学生从生活中能源的利用与环境的关系出发,经分析论证,确定了“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的研究课题。学生在调查走访中,深入到热电厂、液化气供应站、节能设备厂等多家单位和农村进行调查研究,获得了很多重要数据,为能源利用与改进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2. 尊重学生个性,鼓励超越创新

 

  在学生的研究性课题探究活动中,最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活动能力的层次。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对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选择的方法和途径,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教师要留给学生广泛的思维空间,不要强求学生完全按照教材、资料或教师预定的方案进行研究和学习,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选题、自行设计、自主研究、自由创造。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从自己的思维角度去考虑问题。让学生在独立设计的研究探索中尝试失败,使他们感受科学道路的艰辛,并从失败中总结教训、调整方法,最终取得成功。例如,在学习了酸雨的有关知识后,学生提出了“酸雨的形成及危害模拟实验”的研究课题。在这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由于学生知识的局限性,也出现了很多不合理的或错误的想法和设计,走了许多弯路 。但是,正是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失败,才使学生能够及时的调整方法、改进方案,最终一步步走向成功。 再如在教学课堂设计让学生设问这一环节,留给学生广泛的思维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选题、自主研究、自由创造。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从自己的思维角度去考虑问题。从课堂提问到课下思索,让学生在独立设计的研究探索中尝试失败,使他们感受科学道路的艰辛,并从失败中总结教训、调整方法,最终取得成功。

 

3. 重视探究过程,感悟创新苦乐

 

  重视探究过程,感受探索过程的艰辛与乐趣,让学生产生由衷的成就感和化学审美乐趣。中学生在研究性课题中所要达到的目的,并非象科研工作者那样去做出巨大的发明和发现。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在研究性课题中的活动仅仅属于一种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新问题、新知识的重新发现,或某种新思想和新方法的形成。而科学家发现和解决的却常常是人类从来没有发现或未曾解决的新问题、新事物。中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实际上仅仅是要像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那样来进行学习,其本质是对科学研究的模仿或模拟,是“像”而不是“就是”科学研究活动,真正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自由活动中求发展,在自主探索中求创造,从而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比如,在学习《元素周期表》时,我们不必也不可能要求学生象科学家那样去发现新的元素,而只能要求学生模拟和遵循着科学家研究元素的思路和方法,根据某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通过联想推测、实验探索、归纳总结,判断某物质可能具有的结构和性质,从而验证所学规律,发现和解决相关的新问题、新知识,形成科学的新思想和新方法。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还不只是在于结果。能得出一个颇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固然很好,但对于学生学习而言,更重要的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关注现实、发展个性、培养能力。重视“过程”的亲历和体会,让学生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艰苦和成功的欢乐,本身就是一种收获。无论课题研究的结果怎样,过程本身就已经使学生受益颇丰!有这个参与的过程和没有这 个过程,绝对是不一样的。

 

  学生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为了解决问题主动地、如饥似渴地阅读参考书、查找资料、搜集数据信息,获取新知识,甚至废寝忘食地在实验室度过节假日,对于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通过活动还能够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逐步形成一种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通过研究过程的表述与展示过程,获得锻炼自我能力的机会,使学生更具有现代综合型人才的素质。

 

4. 渗透科学方法,全面提高素质

 

  在研究性课题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很好地渗透科学方法,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不神秘,让学生试着做些研究,在研究中体会科学探索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到很多事情只要自己动手做一做,并不是所想象的那么困难,科学研究也是如此。

 

5、认真钻研教材,探索研究途径

 

  认真钻研新教材和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探索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途径和新教材中的研究性问题,注意针对教学内容使教学形式多元化,并确保知识的系统性。积极转变教师观念和教学质量观念,重视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实现学生在校发展的最大化和终身潜力发展的最大化,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但对于“教育质量”的标注却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坚持的质量标准是:教育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为学生的自我完善和终身发展创造必备的条件。学生通过课题研究这种学习方式,学会了归纳总结、类比推理、数据搜集与整理、最佳方法或最佳途径的选择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认识到科学研究既会成功,也会遭遇失败,必须做到不骄不躁、沉着冷静,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科学研究。

 

三、实践探索

 

  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特点,在将研究性学习方式引人化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两种研究途径的四种模式予以实现:

 

(一)化学专题性课题研究

 

  模式一:结合研究型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模块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可行性研究”系列课题研究,引导学生探究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如通过一个学年开展的高一“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课题主要有:《中学化学理论学习中探究型学习方式的可行性研究》、《校园垃圾处理设想》、《环境保护与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东苕溪的污染及其治理措施》、《运河勾庄段的污染及其治理策略》、《怎样指导学生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等。其中《校园垃圾处理设想》在区中小学生研究性论文评比中获奖,《运河勾庄段的污染及其治理策略》获浙江省论文评比二等奖,杭州市科技创新二等奖,《怎样指导学生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被选为校本培训教材,并已经多次在校内外进行培训讲座。

 

  模式二:结合新编高中化学教材提出的有关研究性学习问题和教材内容体系,指导学生选题、论证和探究。

 

    可供研究的课题方向有:

 

   1.化学学科的拓展与延伸。如镁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物的研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反应的比较研究; HClO、HNO3、H2SO4氧化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从马铃薯制取葡萄糖等,三氯化铁溶液与硫化钠溶液反应探究等。

 

    2.教学实验的改革与创新。如“喷泉”实验的原理分析与实验方法探索;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实验的选择与改进;用乙醇制取乙烯时反应物的优选与实验条件优化的探究等。

 

    3.学科前沿知识探秘。实验的选择与改进;用乙醇制取乙烯时反应物的优选与实验条件优化的探究等。

 

  4、与化学有关的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调查。如含钙保健品中钙的存在形式和含量的检测;市售浸泡食物中甲醛的检测等;加碘食盐碘的含量测定等。

 

   5、实用化学品的研制。如从植物花瓣中提取酸碱指示剂;天然色素的提取等。

 

  6、常见物质的分析检测和生活中化学现象的理论分析。如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检测;铜制品的腐蚀与防护研究等。

 

(二)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组织课堂教学

 

  模式三:化学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选题和进行理论分析、课题可行性论证、研究方法说明、预期成果判断,或结题答辩、成果交流和学术辩论等。

 

    如课堂实例: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应用和发展探究》

 

    教学内容: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应用和发展探究――研究课题的提出与可行性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巩固有关元素周期表结构、元素的“位”、“构”、“性”相互关系等基础化学知识;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途径。

 

【能力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及相关知识解决化学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目标】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学术和情感交流,让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了解科学发现与发展的历程和科学家的工作,培养学生对科学美的鉴赏能力和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研究课题

 

【难点】课题的提出和可行性分析

 

教学流程 【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学生自主活动】――【课题分析交流】――【教师总结指导】――【课后研究过程】

 

模式四:在化学知识传授的常规教学中采取“情境激疑——问题探究——成果交流”形式组织教学。

 

教学实例: 氯气与水的反应案例设计

 

(一)教学方法设计

 

《氯气》是化学新教材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这个教材中氯气与水的反应,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如何用探究的形式来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也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价值所在。我们做了三次教学尝试,理念不同,方法不同,效果各异。

 

第一种教法:

 

1、思考:氯气能否溶于水?溶于水的部分有无与水发生反应?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2、因为问题较空泛,因此学生较难着手讨论。对于氯气的水溶性,学生作如下实验设计。方法一:将少量水滴入装有氯气的试管内,看颜色有无变淡;方法二:将一支充满氯气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看看试管中液面有无上升。

 

3、对于溶于水的部分有无与水发生反应,因为学生对这个反应还没有什么概念,因此无从下手,讨论很难展开。最后个别学生通过书上潮湿氯气漂白实验的启发,提出这个实验。

 

4、教师做了氯水的漂白性实验后,推测出结论——氯气与水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并且这种物质有漂白性。从而引出了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接着根据化学方程式让学生总结出氯水的其它性质。

 

第二种教法:

 

1、对氯气的水溶性经过讨论后,学生总结出上述几种方案,马上通过实验验证。

 

2、实验验证后,指出氯气溶于水后的溶液叫氯水。给学生三种药品:新制氯水,硝酸银和紫色石蕊试液。请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氯水中的可能成分。

 

3、学生四人一组实验:将氯水分别与硝酸银和紫色石蕊试液反应,发现硝酸银中产生白色沉淀,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总结出氯水中有氯离子和氢离子,还有具有漂白性的粒子存在。

 

4、教师再提问:漂白性是由于干燥的氯气就有的性质,还是别的物质有的性质呢?怎么证明?

 

5、学生想到将红纸条分别放入干燥氯气中和氯水中,将这两个实验作比较就可得出结论。

 

第三种教法:

 

1、教师提问:氯气与水有无反应?如果有反应,可以得出结论——氯气可以溶于水。

 

2、教师指出:我们暂时假设氯气与水的混合物叫氯水。现在利用现有试剂:镁条、NaHCO3(aq)、AgNO3(aq)、HNO3(aq)、红纸、pH试纸、蓝色石蕊试纸、氯水。通过实验验证你们自己的推测。

 

3、学生四人一组相互合作设计实验推测成分,并自己通过实验来验证。然后将实验过程记录在《学生实验报告》上,填写内容包括:实验内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和解释三部分。最后由学生发言,得出结论——氯气与水有反应,并且产生了氯离子和氢离子,有个别组的学生提出氯水还可能有漂白性,因为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4、教师将红纸打湿一小部分后放入氯气中,证明了氯气是与水发生了反应,并且氯水具有漂白性,再结合前面的结论,总结出氯水还具有酸性。

 

   (二)“氯气与水反应”实验设计 用学生微型实验替换教师的演示实验,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及观察要素: 1.比较氯水与原氯气的颜色,可得出什么结论; 2.用两支玻璃棒蘸取盐酸和氯水,分别滴在两条蓝色石蕊试纸上,观察两条试纸的颜色变化;3.在氯水中滴加少量稀硝酸,观察有什么现象。 通过实验学生都能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在实验中,教师指导学生制定观察计划,分清观察的主次现象,使其能观察、会观察,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品质。 通过观察得到的是感性认识,要使其上升到理性认识,还要借助于思维。通过思维活动,把观察的结果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事物的内在因果关系和本质特征。由于微型试验仪器精美小巧,尤其是学生自己做的仪器,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学生一看到小巧的九孔井穴板、酒精灯就迫不及待地想操作,使学生们的思维活跃起来。许多学生课前主动预习,课上认真听讲,按照试验步骤操作,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现象,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思维,讨论、解释现象、证实结论。如在“氯气与水反应”的演示实验中,教师结合学生观察的现象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滴有氯水的蓝色石蕊试纸中间变白外圈变红?再引导学生思考,“变白”说明氯水中有能使有色物质褪色的物质,H2O和HCl均无漂白作用,那么是Cl2与水反应后其他生成物有漂白性?怎样用实验证明?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提出各种方法,然后由教师总结归纳,给出一套封闭式微型装置进行实验,最后得出结论。 (三)案例分析

 

   第一种教法具有探究的目标,也初步进行了一定的探究,但没有为探究的深入培植肥沃的土壤,也忽视了学生的能力限制,因此使得探究的过程中途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最后还是有那么一点照本宣科的味道,不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第二种教法已初步形成了探究的理念,给了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且亲自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局限性在于:1、把问题探究过于简单化、具体化了,没有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思考空间,学生一般都能轻而易举得出结论。2、实验设计上存在不严密性,比如只给出硝酸银,却没有给出对应的稀硝酸,这些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及思维的严谨性都不是很有帮助。第三种教法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思考空间,而且还在实验操作中强调了观察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比较有利于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比较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

 

   把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活动作比较:在传统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教师只关心教学流程的程式化、细节化,有时为了感进度,不惜牺牲学生领会、理解教学内容的时间,从而以教师对教材、教案的认知过程代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过程,使“双边活动”变成了“单项传递”,丧失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应有的情感性。新课程强调“把思考还给学生”,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的交往、互动,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结论,从而经过丰富、生动的思考探索过程中通过感受、领悟而获得积极的情趣和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师生双方达到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学生思考、体验这些心理过程,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些衡量人的发展的最深层的指标,使教学过程从一种简单的传输、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成为一种伴随着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思考和获得的同时,也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的体验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围绕着 “问题→寻求信息进行推理假设→实践检验……”的能力主线,进行引导学生思维。此“能力主线”即教学情境中始终贯彻的东西,即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这也被称为“策略性知识”,学生介绍各自的探究成果及方法,同学之间进行评议,结合个人体会进行成果鉴定。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任务”,学生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积极建构出知识。

 

  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应该更多地采用程序性渐进式提问方法来引导学生。“正确”的引导至少有一个标准,即学生的回答决不能是“是”或“否”;或者说,教师只能以“你认为如何……”“你在某方面有何见解……”等方式引导学生,而不能用“是不是这样……”等问法。这种引导的质量可能与教师的性格特点有关,但一般认为与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素养、专业水平有关。

 

  以上四种模式组成化学学科研究性学习系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交叉或同时进行的,四者互为补充,各有侧重,并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能力目标进行选择。

 

四、问题讨论

 

   “高中化学新教材研究性课题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教学组织形式的实施,使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和课堂行为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他们的课堂参与意识、课内外的研究气氛显著增强,与此同时,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施教策略也因此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但是,还有不少问题在我们的研究中没有或无力予以解决。如:教学课时不足,很难在课堂上将问题充分展开和广泛讨论,常常给学生一种意犹未尽的遗憾;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得不到有效保障,而且,学科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思维的灵活性与广阔性,以及知识运用上的综合性,而学科教学则注重思维的原则性和逻辑性,以及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因此,在以研究性学习方式实施学科教学时,不可避免地遇到上述两个方面相互矛盾的境况。除此以外,我们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未能形成一个完整且系统的以研究性学习方式实施高中化学教学的模式,因而还需在进一步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整合。这正是我们今后继续进行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不管怎样艰难,我们坚信这种教育理念的先进性和这种教学方式对未来人才培养的不可替代性,因此我们肯定会坚持下去,通过更为扎实的理论研究和更加科学的实践探索,去努力完善它、发展它。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克勤:以研究性学习方式实施高中化学教学的实践研究

 

2、邵瑞珍 “教育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3、刘进丁 “自主研究 自由创造” 上海市向明中学自创性研究课教研室

 

4、李保民:高中化学研究性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5、章淳立:上海开发中小学研究型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上海教育  2000.6

 

6、倪志刚:刍议“研究性学习”及课堂教学之运用于 化学教学大纲 2002.4

 

7.潘鸿章. 实验型“研究性学习课题30例.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4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