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小学学业复式评价与管理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报告

小学学业复式评价与管理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报告

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播知识,更在于培育人才,在于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我校于2002年开始了以小学学业复式评价与管理的实践研究为课题的研究实验。作为国家级课题的子课题,我们在上海市学业管理与评价研究所和杨浦区教育学院科研部门的关心、指导下,通过一年来的探索研究实验,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实验的基本情况
  (一)课题实验的背景
  教育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教育应当启发和鼓励学生追求真善美,求索真理,致力于新的发现。这种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强烈冲击着我国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教育模式。美国教育家B.S.Bloom在《教育评价》一书中,对评价的概念作以下解释:评价是一种获取和处理,用以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的证据的方法;评价包括了比一般期末书面考试更多种类的证据。评价是简述教育的重要长期终极目标与教学任务目标的一种辅助手段,是确定学生按这些理想的方式发展到何种程度的一种过程。评价作为一种反馈矫正的系统,用于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步骤上判断该过程是否有效;如果无效,必须及时采取评价为基点,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对学生习得的全过程进行再次的,立体性评价。立体评价就是指把学生当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对学生的多元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社会交际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色彩感知与音乐智能、自我认识与认识自然的智能)进行多元的、全面的、发展性的评价。旨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寻找一条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其潜能的评价体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条件。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
  小学低中高年级三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实验班的班主任和课任老师也是课题组成员。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问卷调查法:现行的评价机制的利与弊分析;
  案例法:探寻适合复式评价的途径和方法;
  实验法:传统评价与复式评价二种评价机制的对比研究;
  行动研究法:对实践过程进行跟踪,及时调控;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为了搞好教育科研,我校建立了行政会专题研究教育科研的工作制度,制定了《教育科研成果表彰奖励条例》,并由学校教导处具体负责教育科研管理工作。本课题的研究实验,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校长刘萍为组长的小学学业复式评价与管理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组,并分年级,分学科成立了各子课题科研小组,开展探索各年级,各学科渗透小学学业复式评价与管理的实践研究的教学方法的研究。
  同时,我们还逐渐完善了小学学业复式评价与管理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研究的管理制度。要求各学科的科研小组做到实验方案、主研人员、研究内容、研究步骤、研究方法、计划总结、资料管理、研究成果八落实;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实验教师——研究小组——领导小组——行政会层层汇报,或请专家学者及时解决。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面对新的形势,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学校科研部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有关学业评价改革的文件,研读了有关教育理论和相关课题的教改经验;定期举办理论讲座、召开研讨会;指导教师写好论文、总结,上好示范课、研究课,互相切磋,共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选派实验教师参加在各类学术研讨会,接受培训,交流经验。促进了实验教师的人本的教育观、发展的教学观、指导的教师观、主体的学生观、全面的质量观、广泛的人才观,增强了实验教师的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了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三、课题研究实验的成果
  近一年来,在上海市学业管理与评价研究所和杨浦区教育科研部门的领导、专家的指导帮助下,经过我校课题组深入扎实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活化评价机制,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卡
  1.评价目标的多元化:
  传统评价目标重主科(小学阶段---语文,数学和英语),轻副科(即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能,科学知识等)。这一现象,导致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从而出现三好学生因为体育不合格而被取消荣誉称号的局面,孩子们个个变得少年老成。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慧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备多种智慧,其差异之一仅仅是某人这几个方面的智慧占优势,某人那几个方面的智慧占优势;差异之二是某些智慧已被某人所显示,被称为显能,某些智慧还没被某人显示,被称为潜能。如何让学生们的潜能转化为显能呢?对小学生来讲,这主要有赖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即教师要在与学生的多边交往中满足他们的需要。小学生满足了需要,就会产生愉悦的情感,愉悦的情感又会让他们产生进一步求知的需要,并能使自身的某种潜能凸现为显能。
  学校低年级课题组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在一年级学生中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卡,拟定从多方面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评定(多方面指:语言能力---语文,英语;逻辑推理能力---数学;动作协调能力---体育;乐感能力---音乐欣赏;美感能力---美术;动手操作能力---生活与劳动;探索能力---自然科学与探究)。
  课题研究涉及一年级各学科教师,各学科的教师组成了低年级学生成长记录卡的课题组,制定了各学科的三级评价指标。
  2.评价手段的多元化:
  改革传统考试方式,实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过程性评价。通过一系列的学科竞赛进行学科质量监控,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明确质量监控不是给学生排队,而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学生更好地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使学生愿意参加测试,乐于参加比赛;学校成立了学生评价小组,请各科教师一起研究、探索学期评价过程。
  Ø 考试内容以竞赛为主;
  Ø 学科评价小组:课题组成员,家长代表,学科教师组成;
  Ø 考试内容方面,改变了单纯以记忆性内容为主的测试,试题中增强了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相关的内容,命题标准依据课程标准,重点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Ø 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做到不公布学生名次,成绩除了笑脸+评语外,还设立了奖励称号,建立星心评语卡,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改进意见,这种做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逐渐被家长所接受;
  Ø 设立家长联系册,提供学生在学校的综合情况表,并建议家长提供建设性意见,使家长能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实践;
  总之,在新的评价机制中,学校为学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在参与多元评价中,个人的自尊的到了保护,自信心得到了激励和鼓舞,使学生更具自信,促进了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
  ()在中年级学科教学中,尝试复式考试
  1.“复式考试概念界定:
  是指一次考核结束后,学生如果对自己考核成绩不满意,可申请复考。教师针对学生在第一次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即该生知识薄弱点),对该学生进行补习;接着教师针对补习内容,再对该生进行考核(试卷内容以单项题为主)。最后的考核成绩,由学生自己选择。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知识背景中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考试变被动为主动,同时也消除了以往学生(特别是学习能力差的同学)怕考试的心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学生的差异,促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当然,这样一来,教师的工作压力明显增加。为了减轻教师工作压力,我校正拟定建立学校数学及英语学科单项测试题库(数学:概念,计算,文字题,应用题;英语:单词,语法,阅读等;)。
  2.小范围,多尝试
  由于数学和英语学科的单项试题较明显,因此,学校在中年级数学组和英语组首先展开实验。实验范围适合于单元测试,期中和期末考试;课题组教师通过每周一次的教研科研活动,汇总课题实施情况,特别是学生在每次单元测试后的情况,然后有针对性的制定补习计划,共同完成复试试卷。
  通过复式考试,教师感觉到学生(特别是个别学习落后的学生)学得比以前主动了,并且发现大部分学生变得善学、乐学、会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增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实验效果(表格略)
  
  ()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索“2+1”研究性学习评价模式
  1.“21”模式的理性认识
  探究型课程作为一门新颖的课程,具有开放性、过程性和创造性的特点。要想发展、完善探究型课程,必须要有一整套与探究性学习相适应的评价体系。由于探究型课程的特殊性。因此,课程在重视终结性评价的同时,更注重形成性评价,使学生在习得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从而形成了纵横的比较评价。因此,要想全面性、科学性和客观性对探究型课程进行评价,我校探究型课题组采用“21”模式评价,所谓“21”模式就是对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所形成的探究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形成一种对学生纵向能力和横向发展都有所促进的一种评价方法。
  2.“2+1”模式的实践研究
  近几年的课改实践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开始趋向综合化,课堂模式逐步由传统的满堂灌转变为师生互动浅、新、宽的课改教材一改过去繁、难、偏、旧的老面目,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已经为广大教师所接受。伴随着这一改革进程,我校也在三至五年级学生中开设了探究型课程,将研究型课程与学科课程相整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问题入手,形成自己的小课题,学生在参与研究型课程中,教师的考核主要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主(即在实践中的参与性,实践性),以结果评价为附。学生在参与课题研究中,教师始终是一位引导者,对学生的实施过程给予指导,提供意见,但决不包办代替。当然,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观念更新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次,学校挑选了一些有改革创新的青年教师挑起了研究型课程的实践。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了。青年教师们指导学生探索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被动式灌输。学校探究型课程已由最初的学科探究发展至活动探究,主题式探究等系列活动;
  教书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探究型课程强调,把学生的生活及其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作为课程的内容,把火热的社会生活作为课程内容,充分挖掘家庭、社区、社会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人为本的这样一种新教育观念逐步在我校教师队伍中得到认可,可以说,我们的老师的价值观、自我发展观、人才观都有不小的转变。这反映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体现在过去重选拔性评价,现在则开始重视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四、研究后的再思考:
  (复式评价概念的规范性有待于进一步的论证。
  (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持性也是课题得以继续深入的关键。
  (复式评价的合理性还有待于专家和教师长期实践的论证;
  (复式评价还存在着评价方面的局限性;
  (复式评价的实践可行性对教师的工作更加具有挑战性,教师的持之以恒是这一课题得以实施的关键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