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提高学习能力的研究》研究方案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提高学习能力的研究》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这项课题本着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一)、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模式。
  
计算机多媒体在20世纪得到了快速发展,它不可避免地对传统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很快认识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明显优势,因此研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如何进入课堂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如何与各学科整合等问题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探索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坚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进入学校教育必须要服务于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校选择本课题进行研究,就是为了探索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学科教学中,落到实处。
  
二、实验假说:
  
在小学语文、数学、自然、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提高学习能力,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促进学生能力的和谐发展。
  
三、实验变量与对象:
  1
、自变量: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数学、 自然、音乐、美术等课程的有效整合。
  2
、因变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相关变量:教师素质、学生素质、教学设施。
  4
、实验对象:各实验学科以及实验班级的学生。
  
四、实验内容:
  
运用系统论、 信息论、控制论原理, 并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在小学部分学科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全面优化,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促进教学设施的进一步改善。
  
㈠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教师队伍的优化。
  
传统教育中, 教师的基本作用是向学生传递一定学科的专业知识, 即教书。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师将会从传播知识的繁重任务中解脱出来, 有精力和时间真正进行教人、育人的活动,教师便会由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权威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伙伴、设计者、开发者、教育的研究者。 同时,教师应广泛地收集各种分散的学习资源、学习信息,并注意在教师间、教育部门间进行广泛的交流。
  
㈡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以知识的传递, 知识的学习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中,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对学生的要求是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要求学生变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变教师指导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索,变学科脱离情境的孤立教学模块转变为带务实任务的多学科延伸模块, 变个性作业转变为学生协同作业,使学生在务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从而使学生的地位由被动的知识容器和知识受体转变为知识的主宰、学习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
  
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中,促使学生注重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讨论方法的掌握, 并逐步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造信息、表观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并通过这些能力实现知识的探索和创新。
  
㈢运用信息技术,促使教学设施进一步完备。
  
信息技术在学习的广泛应用,对学校的教学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习资源的通信功能。利用通信功能,各教学设施间可实现学习资源的相互检索,共同利用、使学习资源超越地域的限制,实现学习资源共存。
  
教学设施的网络化。教学设施网络化是实现学习资源共享、教学设施共享的物质条件。它能使各种学习资源、教学设施充分地发挥作用,取得更好的使用效益。
  
媒体学习环境的完备。为保证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学校应努力完善用于教育的信息环境。
  
五、实验措施及方法。
  
在实验班强化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是强化计算机学科教学;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自制的教学软件进行课堂教学;三是全天候对实验班学生开放电脑房方便学生使用计算机;四是选择大量的教学资料光盘提供给实验班同学阅览;五是在实验班成立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加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取信息、运用信息,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有:自然实验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行动实验法等,定期开设研讨课,交流经验,共同提高,并定期组织讲座,对实验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请有关专家介绍这一课题研究最新动态和信息。
  
六、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2001.3~2001.8):拟定实验课题方案、并申报;成立课题小组;准备必要的软硬件条件,特别是教学软件资料;组织实验教师和学生培训。
  
第二阶段:(2001.9~2004.8)明确各学科的实验项目及其实验测试方法;组织实验教学与测评,收集有关典型教例、教学论文,经验总结等。
  
第三阶段(2004.9~2004.12)整理分析实验资料;汇编实验教学软件;撰写实验论文、实验报告;结题验收。
  
七、实验成果形式。
  
实验成果形成为:研究报告、论文、教学案例设计、自制教学软件、学生创作作品等。
  
八、实验组织:
  
本课题组成员由校长室、教导处、各相关教研组的有志于课题研究的人员组成,并请市教馆的各位领导担任本课题理论指导。
  
附:课题研究组织机构: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