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践》研

学科分类:职业技术教育
课题批准号:XJKO6CZ006
课题类别: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
课题名称: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主持人:雷久相
主要研究人员:颜莉芝、邓志革、尹长源、侯建军、蔡滔
课题单位:株洲职业技术学院

经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被批准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一般资助课题。项目编号为XJKO6CZ006。课题主持人为雷久相,系株洲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宣传部部长、副教授,湖南农大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成员为颜莉芝、邓志革、尹长源、侯建军、蔡滔。自课题立项以来,在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的正确领导和学院科研处的严格要求下,课题研究基本按原计划要求按时完成。现将课题研究工作的主要情况与研究结果进行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
、选择课题的背景、动因及其批准立项情况。
当今,校园文化的概念已经越来越多地在各种场合被教育家们所关注,高职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更是越来越广泛地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以及社会多样化,高职学院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高职学院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具备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而优秀的校园文化正是形成和维系竞争优势的战略基础,优秀的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便可构成高职学院最基本、最持久的竞争优势,成为高职学院持续的活力和发展潜力。200412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颁布《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20053月,我院正式升格为高职学院,为了尽快实现全面转型和快速发展,学院将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在内的核心竞争力问题作为重点课题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基于这种时代背景和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客观需要,课题组的主要筹备成员于2005年下期我院正式升格建院不久,便开始进行前期调研和资料检索。在此基础上,课题组主要成员正式确定了《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践》这一选题并于20063月申报。20066月,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以湘教科规办通(200603号文件正式批准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近十年来,尽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非常迅猛,高职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明显提升,但是从总体上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高职校园文化定位盲目高移,一味地模仿和复制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模式;二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脱离高职培养目标,未能体现高职特色,导致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脱节,学术气氛与实践氛围缺失等;三是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院建设和发展的轨道并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高职学院办学与就业市场实现零距离对接,这就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必须与企业文化对接和融合。可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我国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较为缓慢,目前国内在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较少,尽管有些学校和专家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和研究,撰写了一些相关的文章,但都属于初步的、较肤浅、不完整、无特色的认识层面,很难看到全国知名的专家和相关的较为成熟、较为深入的研究成果,且缺少理论指导。因此,急需从总体上对校企文化对接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另一方面,据可查询的资料,国外也没有以此为选题进行较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3
、选题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产生于高职教育的实际需要,其研究成果将直接应用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无缝对接,对于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是可以激发学习热情,有利于高职生成才;二是可以塑造良好品德,有利于高职生成人;三是可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高职生就业;四是可以培养创新精神,有利于高职生创业。
该课题研究运用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校园文化建设理论,在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同步持续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了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命题,以研究促建设,以建设促发展,探索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提升高职学院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最为直接的途径和最为坚实的支撑。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1
、本课题研究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前期调研和准备充分,研究的主题明确和突出,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责任感,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明显。课题试图通过对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意义、价值及研究现状的分析,探索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内容、模式和方法,构建基于校企对接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从而提升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促进高职教育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有互相联系的5个方面: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意义和价值研究。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现状分析。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内容研究。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模式和方法研究。基于校企对接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研究。
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课题研究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以职业素质教育理论、创新教育理论、现代企业管理学和系统论等为理论基础,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有关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文件作为政策法规依据和强大推动力,从而既保证了选题的正确,又保证了研究方向的正确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成果的可靠性。
3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坚持三个结合三个注重的研究原则,即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推动工作相结合;研究过程中注重研究资料的准、全、深、新,注重比较研究,注重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应用性与指导性。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调查研究法:包括问卷调查、座谈、综合调查、访谈等。文献研究法:查阅报刊、杂志、著作、网络等相关资料。比较研究法:主要是与普通高校和其他类型学校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特点的比较,从比较中分析、归纳有关信息。比较时注意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个案分析法:以1-2所有代表性的高职学院为例对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工作进行剖析,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三、课题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
、独创性: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研究至少在我省属于首次研究,因而其研究工作及成果具有独创性。
2
、指导性: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践从总体上看处于破题阶段,探索和构建其理论框架并应用于实践之中,对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乃至实现高职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3
、实践性: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要着眼于创建高职校园文化的客观要求和需要,课题研究须围绕立足服务和着重应用的主题,实质性地全面开展课题的研究和实际建设工作,谋求多方面的成效和创新,所以强调实践性。
四、课题的主要研究过程
(一)研究准备阶段(200510——20065月)。
这一阶段,课题组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调查现状、确定选题方向。课题组主持人和核心成员深入到湖南冶金职院、湖南铁道职院、株洲职院进行调查,认真分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还先后分别到江苏、上海等省市的高职院校进行考察。与此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检索、收集和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和国家及我省有关校园文化建设的文件,进行比较分析,确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这个研究方向。二是反复论证、研讨,确定研究方案。课题的研究方向确定后(当时初定题目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组核心成员对研究方案进行了三次认真的自我论证,并先后向湖南省教科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欧阳河,湖南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范进军,湖南省教科院教育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黄龙威等专教授等专家、教授进行了咨询论证,进一步找准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这个研究的切入口,较好地把握了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并将课题定名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践》》。
2006
7月,省教科规划办下文(湘教科规通[2006]03号文件),将本课题列为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后,我们马上召开了课题组开题通气会,对开题报告进行了认真讨论,特别是对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方法、步骤及人员分工进行了认真讨论,会上分发了《课题资料选辑》,明确了各自的分工及筹备召开以专家论证形式的开题报告会。课题正式开题时,还专门邀请了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副主任易志勇、湖南师范大学黄中益教授、湖南工业大学副校长范进军教授等到会就本课题研究作指导。经过对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的可行性论证,使本课题研究具有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特点。由于课题主要研究人员大都是学院管理人员,研究条件与研究时间均有足够的保证。
(二)研究实施阶段(20066——20074月)。课题于20061020开题,正式启动课题研究工作。这一阶段,先后分别围绕高职校园文化的定位和内涵、功能和作用、特质和特点,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意义、内容、模式和方法等问题,组织了3次研讨会。20061113,课题组邀请了湖南师范大学黄中益教授来校作课题指导专题讲座,着重讲解了拟为课题主要研究成果的《高职校园文化引论》一书的章节结构、内容提要及相关要求。会上,课题组成员还就课题进展情况、已取得的成果及今后的努力方向等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始终坚持课题研究与推动工作相结合,边研究、边实践、边完善,每一个问题的研究,都先由课题组集体研讨,分工到人撰写出相应的研究论文,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期间,课题主持人到湖南大学参加了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举办的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表彰暨专题工作研讨会。2007324,课题主持人在第四届中国职业院校校长、珠江三角洲著名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交流会暨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了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三)课题结题阶段(20074——20076月)。课题组召开了二次研讨会,在认真总结前段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课题研究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对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进行了认真研讨,对课题结题工作进行了安排,对有关课题研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纳分析进行了分工。在全面总结课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本课题研究报告,申请提前结题鉴定。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课题研究的成果表现为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两个方面。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成果
课题研究的理论成果有二:一是出版了1部专著。课题主持人雷久相编著、由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的《高职校园文化引论》,这是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系统的研究与探讨;二是发表了系列论文。课题组成员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9篇,其中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3篇。课题研究中提出了一些有新意和价值的观点,主要包括:
1
、优秀的校园文化是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一所高职院校来说,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形成和维系自身竞争优势的战略基础,优秀的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便可构成高职学院最基本、最持久的竞争优势,成为高职学院持续的活力和发展潜力。其一,文化传承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不仅使得受教育者成为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人,而且与社会形成了文明互动、文化传承的态势。作为大学一部分的高职院校理所当然地承担着建设和传播先进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其二,文化育人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必要手段。文化之,即教育人、影响人、陶冶人、教化人的意思,校园文化能够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由其自身的功能与特征所决定的。其三,文化兴校是高职学院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在争相打造竞争制胜点上,都在谋划各自的发展道路寻求文化的支撑、凝聚、融合、提升,以真正形成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其四,文化品牌是树立高职形象特色的重要途径。我国的高职院校大都起步较晚,缺乏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为了尽快形成自己的文化资源和品牌,高职院校应当在建校之初,就有较为明确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建设目标并着力分步实施。
2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既有相似点又有明显的区别。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似点表现在:都属于社会文化分支下的组织文化、管理文化,都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着眼点;都具有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和凝聚作用;都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具有普遍性、差异性和适应性。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区别在于:校园文化建设主体是师生员工;企业文化的建设主体是是企业员工。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其最高目标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其最高目标是为社会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追求利润和效益的最大化。校园文化建设途径主要是通过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制定可行的规章制度、加强和引导社团建设、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塑造学校良好形象几个环节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塑造企业形象、树立企业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造就企业家队伍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校园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研究文化,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实践文化;校园文化更类似于一种事业单位文化,企业文化则是一种生产单位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程序文化,企业文化则是一种非程序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使命文化,而企业文化是一种责任文化。
3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对高职生的成人与成才、就业与创业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可以激发学习热情,有利于高职生成才。通过让学生直接接触企业以及企业文化,亲身体会到企业与企业、企业人才与人才之间激烈竞争的现实,可以使他们亲身感受优秀企业文化中企业哲学、企业精神尤其是经营理念中的积极进取和竞争意识,切身感受到专业知识、技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充分体验到企业的竞争压力与职业责任,清醒认识到没有一技之长的高职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是很难有立足之地的,从而自觉地树立强烈的危机感、严肃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激发起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内在动机。可以塑造良好品德,有利于高职生成人。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其精髓在于质量第一信誉为本顾客至上并把它体现在生产经营管理中。这种管理要求人们具有质量意识、效益观念、团结协作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结果,就能促进高职生加深对社会发展的理性认识,纠正他们认知上的偏差,透过企业管理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对社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可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高职生就业。高职生大多人生阅历浅,心理不成熟,思维方式过于理想化,再加上对企业不熟悉,缺乏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使得不少高职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在跨出校门进入企业时很难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甚至被企业淘汰。高职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走向社会、深入企业的机会,去感受企业严格钢性的管理和近于苛刻的纪律要求,感受企业员工坚忍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有效地锻炼和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他们主动调整心态、重新进行自我定位,提高他们毕业后到企业的适应能力,缩短就业后适应企业岗位的时间。可以培养创新精神,有利于高职生创业。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直接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只有富有创新精神的毕业生,才能在人才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受到企业的欢迎。高职院校与企业作为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主要环境,就日益突出。所以,高职生需要不失时机地参与到企业文化的活动中去,提升自我,更多地了解社会、了解企业特别是那些重视技术开发与创新的企业。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互动与融合,能使高职校院的学生真正明确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业欲望和信心,提升和增强他们的创业素质和能力。
4
、推进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必须以打造高职特色文化、培养优秀技能人才为目标和归宿。把握主旋律,以校企精神文化对接为重点。学院在挖掘学校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办学传统,突出办学理念,培育和弘扬学院精神的同时,非常注重校企精神文化的对接,融合和体现了企业精神文化的元素和精髓。着眼新要求,以校企制度文化对接为抓手。学院在校企制度文化对接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探索主要有三点:创立三元学分制,实行劳动值周制,尝试准企业管理抓住薄弱点,以校企物质文化对接为基础。学院有科学先进的实验楼、实训楼,有一流的专业实验实训室,在物质层次上处处突出了的特点,呈现出明显的企业文化色彩。探索新模式,以校企课程文化对接为亮点。以创立学校+公司的职教办学模式、创建4C+6R”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IPO”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为标志,学院的课程文化建设基本实现了三个零距离,即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与企业和社会零距离配合、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贴近、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找准兴奋点,以校企文化活动对接为平台。学院除了举办大学生艺术节、文化节、体育节、科技节外,校园文化活动注重体现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职业文化,较好地实现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与对接。
5
、探索了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路径和模式。以高职院校为主体。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主体作用,使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在高职校园文化中得到内化。高职院校应以为企业培养大量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最高办学目标,以为企业服务的质量作为基本的价值标准,树立企业化的办学理念,努力构建企业化的校园文化。高职院校要把企业文化教育纳入高职教育的整体规划,通过多种方式传播和实践企业文化,使培养的人才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符合企业的需求,通过源源不断地向企业输送人才,从而影响和提升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为主导。在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过程中,常常以企业和企业文化的正向作用为主,以校园文化向企业文化反向作用为辅。企业的主导性作用表现有三:一是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物质支持;二是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三是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以精神文化为重点。高职院校在努力挖掘学校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办学传统,突出办学理念,积极培育和大力弘扬学院精神的同时,更要加强与企业和市场的衔接,借鉴和吸纳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战略目标、经营理念的精神文化。学生在校期间,应向学生灌输企业的价值意识,校风、校纪、校训建设与企业精神的培养和企业道德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企业产生积极的认同意识。以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为抓手。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模式上不能只偏重于对学生进行书斋式的硬管理,必须注意汲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强化诸如诚信、守纪、敬业、团结等与企业文化有密切关联的教育内容,特别注意培养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同时,高职院校引进企业先进的文化理念,对学生做人的原则和做事的作风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以物质文化为基础。高职院校在建设物质层次的校园文化是应处处突出的特点,呈现出明显的企业文化色彩。时刻提醒学校要以加强与企业联系为办学方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为企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信心倍增。以课程文化为亮点。高职院校课程文化建设,应努力实现三个零距离:始终以市场需求和毕业生就业为导向,适时调整和更新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使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与企业和社会零距离的配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适时改革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的贴近;以优良的实践教学条件为支撑,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的接触。以实践教学为桥梁。高职院校要将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教育融入实践教学环节,从而让学生在就业时赢得主动。一方面实现校园环境的企业化,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实训,尽可能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训练环境;一方面把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学生作为职业人(而不是学生)去参与企业生产。以文化活动为平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应更多地体现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职业文化,更好地实现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与对接。一是将学生课外文化活动与企业职工的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二是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融合渗透在学生课外活动中;三是举办企业杯学生科技活动和专业技能竞赛,将创新意识、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等企业文化的内涵有效融入;四是经常举办企业家报告会。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成果
1
、株洲职业技术学院采纳课题研究成果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了该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提升及学院事业的发展。校企文化对接的理念和模式在学院推广应用,正在逐步转化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在课题的指导和推动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也给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生机活力。具体情况为:学院提出的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立品牌,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学理念、贴近市场,服务社会,自主发展,开放办学的发展战略、立足市场设专业,立足岗位设课程,立足就业抓教学的办学方针和努力构建企业化的校园文化的理念等,都融合和体现企业精神文化的元素和精髓。创立三元学分制,实行劳动值周制 尝试准企业管理,在学生品德教育上和学生管理模式上,引进企业先进的文化理念,强化与企业文化有密切关联的教育内容,特别注意培养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开发设计了学院视觉形象系统,学院在物质层次上处处突出的特点,呈现出明显的企业文化色彩和良好的职业氛围环境与。学院与中国人力资源专家网(深圳市毅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注册成立华大菁英教育有限公司 创立学校+公司的职教办学模式,提出了4C+6R”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与企业和社会零距离配合、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贴近、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通过经常举办企业家报告会与校企联谊活动,举办企业杯学生科技活动和专业技能竞赛,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融合渗透在学生课外活动中,学院校园文化活动体现职业文化,实现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与对接。
2
、课题研究成果起到了一定的辐射作用。课题研究的相关课题《基于校企文化对接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被列为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编号:CTF060073)且同样进展顺利和富有成效。本课题开题报告被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选为范例,在湖南教育科学规划网课题研究进展栏目刊发,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课题主持人雷久相以《推进校企文化对接,培养优秀技能人才》为题,在由我院承办的第四届中国职业院校校长、珠江三角洲著名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交流会上作了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报告,与会代表还实地考察了我院的校企合作及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获得了与会企业和学校代表们一致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日前,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公布了湖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结果,由课题主持人雷久相牵头申报的我院建设成果《推进校企文化对接,培养优秀技能人才》获得二等奖。
六、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建设与实践,课题组认为:本课题研究符合现实需要,方法科学可行,提出了一些较有新意的观点,取得了有一定创新性的成果;本课题的研究结果源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对于推进校企文化对接、建设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有一定价值。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有互相联系的五个方面:
(一)明确提出了用优秀的校园文化提升高职学院核心竞争力的新观点。这是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非常重要的思想基础,也是推进校企文化对接培养优秀技能人才的前提。本项研究认为,这一新观念的提出,对于扭转传统的过分畸重以办学条件、师资水平、专业建设等树立学校形象与特色,忽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倾向有直接的启发作用和指导意义。
(二)就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专门研究。课题组认为,要真正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必须首先弄清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联系和区别,这也是本课题必须首先完成的最基础、最先导的理论研究。研究表明,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不少方面存在着联系和相似点,但校园文化在建设主体、建设目标、建设途径、本质特征上明显区别于企业文化。
(三)探索和总结了文化对接是高职校企合作的最高和最佳境界的基本经验。以株洲职院为例,始终坚持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培养优秀技能人才的办学理念,学院与深圳毅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中国人力资源专家网)共同投资注册成立华大菁英教育有限公司,创立学校+公司的办学模式,创建4C+6R”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IPO”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主要研究成员认为:校企合作涉及方方面面,其工作千头万绪,但可以将其概括为这样有新意、有价值的七共用于理清思路、指导工作:专业设置共议、课程体系共定、师资队伍共建、教学过程共管、实训基地共建、教育资源共享、校企文化共融。其中,校企文化共融是高职校企合作的最高和最佳境界。
(四)研究分析了高职校企文化对接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模式。
本项研究认为,高职校企文化对接对高职生的成人与成才、就业与创业具有积极的价值,主要表现在:1、可以激发学习热情,有利于高职生成才;2、可以塑造良好品德,有利于高职生成人;3、可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高职生就业;4、可以培养创新精神,有利于高职生创业。基于这个认识,本课题组还就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路径与模式进行了专门研究,并拟定了基于校企对接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路径与模式可以概括为:以高职院校为主体,以企业文化为主导,以精神文化为重点,以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为抓手,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课程文化为亮点,以实践教学为桥梁,以文化活动为平台。
(五)探索和实践了高职院校如何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新思路、新举措。
课题主要研究成员以审时度势开拓校园文化新领域,与时俱进推出校园文化新内容,推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培育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等作为研究和实践内容,取得了相应的阶段性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学院校园文化的建设,促进了学院更快更好地发展。一是把握主旋律,以校企精神文化对接为重点;二是着眼新要求,以校企制度文化对接为抓手;三是抓住薄弱点,以校企物质文化对接为基础;四是探索新模式,以校企课程文化对接为亮点;五是找准兴奋点,以校企文化活动对接为平台。
七、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本课题在时间短、经费少的条件下,基本上完成了开题时的预期目标,但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
1
、校企文化对接的理论基础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
、高职校企文化对接的机制和策略有待深入研究。
3
、如何使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地对接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八、本课题主要研究成果目录
(一)著作
雷久相编著.高职校园文化引论[M]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76月版
(二)论文
雷久相.用优秀的校园文化提升高职核心竞争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
雷久相.探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及内涵[J].教育与职业,20065.
雷久相.试论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互动与融合[J].教育与职业,20069.
邓志革.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1.
雷久相.加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12.
雷久相.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1.
雷久相.高职校企合作的创新视角[J].职业教育研究,20074.
尹长源、张锋.实行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文教资料,20074.
雷久相. 推进校企文化对接培养优秀技能人才[J]. 企业家天地, 2007.10
(三)项目
在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组织的2007年湖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由课题主持人组织申报的我院建设成果《推进校企文化对接,培养优秀技能人才》获得二等奖。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