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本土体育游戏活动策划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健康是幼儿发展的根本,户外本土体育游戏作为非正规性体育活动,对幼儿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融合了本土游戏的“趣”,挖掘利用了“户外场地、器械的隐性资源”,引导孩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活动。通过户外本土体育运动,增强幼儿的体质,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也是现代儿童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户外体育锻炼活动时间安排不合理。

我园晨间户外体育锻炼时间安排是750830。然而统计发现2/5的幼儿820左右才基本到园,运动时间、量得不到保证。而早到幼儿的户外活动耗时却长达40分钟,加上接下来的早操活动,时间长达1小时,(从幼儿的年龄特点来看,锻炼时间应该控制在30分钟左右)早到与迟到两者耗时太悬殊,都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其二,晨间户外体育活动开展太早,对刚吃过早餐的幼儿来讲并不适宜,而且教师一到园就开展户外活动,这样的处理太过匆忙。

(二)教师重视不够,导致户外体育活动缺乏有效性。

首先,教师对非正规的户外体育游戏的组织较随意。很多教师认为户外体育游戏不是体育课,只要到外面玩了,确保孩子安全就好,没有必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来选择游戏、指导活动。其次,教师心中无目标。不清楚本年龄段孩子在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力量和耐力等方面应该达到什么目标,从而出现户外锻炼活动唱老调,孩子扎堆玩的现象。

(三)缺乏户外体育游戏、锻炼器械、场地资源的挖掘利用意识。

“抢” 运动器械、玩具现象似乎向我们传递了两个信息:一,教师开展户外活动的游戏储备不充分;二,户外运动器械不足。但经过深入分析后得出,出现上述情况关键在于教师缺乏挖掘、利用意识,如缺乏根据活动目标选择游戏、挖掘利用器械、场地中的隐性资源的能力,缺乏对户外体育游戏有效策划的能力,从而导致户外活动内容形式单一、活动质量不高。

由上可见,开展此项教学改进项目很有必要。

(四)本土游戏课题成果没有充分运用。

本土游戏的功能已经得到公认,而我之前开展的课题《挖掘利用传统游戏与玩具资源,促进幼儿主动发展》曾获省教育学会一等奖,成果资料丰富,但缺乏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推广应用,因此本人很想继续深入地探索下去。

基于上述原因,我着眼于幼儿的发展,力足于本土游戏、本土器械与本园户外场地资源,积极寻求一种比较科学、规范、合理的户外体育游戏策划思路,进一步提高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质量。

二、计划的实施

(一)“户外本土体育游戏策划”的界定

幼儿园户外本土体育游戏:广义地说是指幼儿在户外所开展的本土体育游戏,作为非正规性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补充。本教改项目所指的户外本土体育游戏是指利用本土游戏、本土器械、本园场地中的隐性资源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集体性质的体育游戏活动。

户外本土体育游戏策划:是指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运动原则及幼儿园场地,利用绍兴本土游戏、本土器械、本园场地中的隐性资源,进行重新组合设计的过程。户外本土体育游戏活动的策划包括:本土游戏的创新策划、隐性场地资源的挖掘互动策划、本土器械游戏的分区策划等。

(二)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理论准备阶段:(2011、9——10) 文献法

1)、背景意义的调查,了解相关情况。

2)、查阅课题相关内容,调整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2011、10——2013、1) 行动研究法

1)、梳理幼儿感兴趣、有操作性的本土游戏活动(包括利用本土环境、本土器械开展的游戏活动)

2)、策划户外本土体育游戏活动方案,并进行实践、优化、改进。

3、总结阶段(2013、2——2012、3) 经验总结法

1)、分析研究过程中积累的各种素材。

2)、撰写研究报告。

三、研究的操作措施

(一)由“安吉路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前后测”案例引发教师观念转变。

以下是杭州安吉路幼儿园投远(左)、投准(右)两项体育活动的前后测结果:

教师们通过互动研讨后得出:差异明显是教师突击练习的结果,说明平时教师对锻炼活动不够重视,随意性大,教师对孩子的指导不力,尤其是一些技能如投掷,孩子没有得到正确方法的指导,教师对所提供的材料认识不全面,关键是对幼儿健康目标要求的理解不准确。

应对策略:鼓励教师学习相关的文件,如《幼儿园工作规程》、《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此作为教师有效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指导依据。

(二)调整户外非正规性体育游戏时间。

幼儿户外活动时间的安排应以幼儿的需要为原则,结合幼儿园实际,科学、合理地安排。对此,我们对幼儿户外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作了优化调整。

户外体育

活动时间

活动安排

备 注

7:508:10

晨间交流、整理。教师带领早到的孩子整理教室、做好晨间及其他活动的准备工作、护理自然角等

接待幼儿来园、户外活动准备

8:108:45

户外晨间锻炼:按划分场地开展晨间活动,关注不同能力的锻炼,关注活动的密度、强度。

此时开展户外活动能保证绝大多数幼儿的参与率。

9:209:50

8:45--9:20活动一

9:209:35早操

9:359:50户外活动

早操移至第一个教学活动后,动静交替,有利于调节幼儿的情绪,让幼儿充分享受阳光、花草所带来的乐趣。

15:0015:20

户外本土集体游戏

保障兴趣的前提下强调人人参与,一个不落下。

通过一年多的实施,这样的安排合理有效,回顾我们走过的路,还是非常符合20129月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三)梳理、完善适合户外开展的本土游戏,增强实践操作性。

结合各环节户外活动要求、小中大各年龄段目标及相关的原则,对本土游戏、玩具及场地资源进行梳理、归类、策划,并对策划方案通过教研平台进行推介实现共享。这是一种轻松愉悦的教研形式,让老师像孩子那样玩游戏、学游戏。教师在推介、学习的过程中积累方案,提高指导能力,从而信手拈来带领孩子玩游戏,提高指导的有效性,增强幼儿体质

(四)三条路径,寻找策划来源

1. “旧貌换新颜” ——从本土游戏入手开创系列组合。

翻阅幼儿教师备课本不难发现,每次户外活动仅写一个游戏活动名称或玩法,殊不知,一次户外体育活动,岂是一个“活动”就能解决的。这样的备课太过简单,而且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对此,我们让老师学会根据目标灵活对本土游戏进行调整、改编、组合,让游戏符合科学要求的同时又能焕发新的活力,提高孩子的参与性、积极性。通过实践,我们总结了三种调整改编组合的方法。

1)、游戏拓展法:在原游戏活动的基础上拓展其玩。又可分为横向拓展和纵向拓展。

●横向拓展法:根据某个活动,在同年龄段挖掘游戏的不同玩法,游戏间是一种平行关系。

案例1:大班体育游戏活动《我的绳子我做主》。

原活动组织形式:幼儿练习连续跳绳,教师巡回指导。

改编后组织形式:结合目标围绕我的绳子我做主策划开展系列活动:

8:00-8:10热身运动:探索绳子的各种玩法。如跨绳、钻绳。

8:10-8:25练习跳绳活动,指导个别幼儿跳绳姿势,教师时而进行传统花样跳绳展示,激发孩子兴趣。

8:25-8:35为放松运动:民间游戏《捕蛇》。

分析:与原单调重复的跳绳练习相比,策划后的游戏过程“热身----练习---放松”更具科学性,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的持续练习更有效。

●纵向拓展法:好的游戏往往受到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青睐,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对游戏进行目标分层设计,实现游戏的纵向拓展。

案例2:小、中、大班体育游戏活动《趣味玩长绳》。

根据小中大各年龄段目标策划趣味玩绳的方案:

①冲过封锁线,小班孩子手膝着地爬过封锁线,中班孩子匍匐前进,大班孩子高跷上钻过封锁线。

②踩踩会扭动的长蛇,教师通过“长蛇”抖动的幅度与频率来控制不同年龄段孩子踩长绳的难易程度,以促进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发展。

③设置成不同高度的障碍线,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双脚跳练习。

分析:通过一段时间的扩展游戏,我们发现,激发和支持幼儿主动游戏的前提是观察和研究幼儿已有的经验、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引导。纵向拓展法,使各年龄段孩子共享经典的同时更收获智慧。

2)、游戏组合法:

●本土与本土的结合:户外活动,尤其是晨间活动,时间较长,我们建议老师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协调能力和幼儿动作灵活性。一般由23个游戏组合较适宜。

案例3:大班体育游戏活动《格子与膏药》。

8:00-8:15在班幼儿还较少的情况下,组织幼儿在方格场地进行自由《跳房子》活动。

活动目标:自由练习单双脚交替跳、投等动作,发展幼儿跳跃、投掷和平衡能力。

8:20-8:35幼儿人数过半,组织幼儿去圆形场地进行《贴膏药》的游戏。

活动目标:能快速追逐跑,锻炼幼儿敏锐的反应能力。

分析:《跳房子》本土游戏作为第一个活动,一,适宜人少,可以单独或几人合作玩,避免消极等待,而贴膏药游戏一定要人数达到10人左右玩比较适宜;二,选择的活动最好是新授与复习相结合。

●本土与现代的创新结合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利用本土游戏的趣,融入现代生活中孩子熟悉的元素,使本土游戏增添现代气息,更贴近孩子生活,更受孩子的喜欢。

案例4:大班体育游戏活动《趣游绍兴桥》。

8:00-8:20热身运动:自由探索盒子创意玩、并能用盒子合作搭建桥,初步尝试与同伴合作的愉快。

8:20-8:35过桥游戏:石拱桥下划船过桥、跳跃石板桥、走独木桥。

8:35-8:40边念儿歌边舒展身体各部分。

分析: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生活在桥乡的孩子,随时随地都能见到形形色色的桥。我们利用绍兴的桥文化,融入具有现代气息的盒子创意游戏开展本土与现代相结合的户外体育活动,让孩子在合作搭建、创新玩的过程中发展平衡、跳跃、协调的能力。

案例5:小班体育游戏活动《小蚂蚁玩米袋》

目标:练习合作搬运、负重玩滑梯,发展体力和耐力素质。

准备:利用米袋制作5、10、15、20斤重量不等的微型米袋(由沙包演变而来),并配置两根可以肩背的带子。

玩法:小蚂蚁合作搬运粮食,可以拖、背、合作搬。小蚂蚁背上米袋玩滑梯开展趣味负重练习。

分析:《小蚂蚁玩米袋》是以负重为主要锻炼目的的一个活动。使身体负重而产生的疲惫感、疼痛感在游戏化情境中得到缓解。坚持力与忍耐力得以提高。

3)、形式转换法---利用本土游戏创新户外体育活动形式。

形式转换法是指从组织形式入手,将原本零散的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在背景音乐的串联下,串成一组有机联系的年段集体游戏活动的一种形式改编方法。如:本土集体体育游戏活动、师幼互动式本土集体体育游戏活动等。

案例6:中大班年段户外本土集体游戏

让孩子在愉悦的体验中感受本土集体游戏的美。对此,大班年段创编了户外本土集体游戏,以《老酒谣》和《外婆桥》这两首耳熟能详的本土歌曲作为主线,以 《套圈》、《石头、剪子、布》、《编花篮》、《黑白配》、《叠罗汉》和《跳皮筋》等一系列本土经典游戏作为素材进行本土集体游戏的创编。每周一、三,当孩子听到那优美的旋律时,就像是一把打开记忆之门的钥匙,呼唤年段5个班级的孩子出来畅玩本土游戏。

案例7:小班年段师幼互动式本土游戏

录制幼儿在音乐背景下念的本土游戏歌谣,在本土歌谣的朗朗声中开展师幼互动式本土游戏,如《荷花荷花几月开》、《摇啊摇》、《踢脚绊绊》、《老鹰抓小鸡》等等,小班孩子就像母鸡妈妈护翼下的小鸡宝宝,开展游戏时是那么的温馨有趣,赋予本土游戏那份温情与愉悦。

分析:年段本土集体游戏活动既赋予音乐节奏的韵律美又体现了游戏合作、娱乐的乐趣,同时给这些民间老游戏注入了新的元素,让老游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很好解决了下午起床后拖拉及延误户外活动时间的现象。过段时间再把游戏的内容进行更换,为游戏注入活力。本活动曾在区级活动中展示、绍兴电视台播出。

2.显山露水——从场地隐性资源入手寻找互动点。

纲要中指出:要因地制宜地创设适合儿童发展的积极的、支持的环境,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需要和发展水平将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为发展儿童的重要资源。如墙面、高低栏杆、狭小通道、高低花坛边、台阶,在幼儿园内随处可见,但往往被很多教师所忽略,对此,我们结合纲要开展了“显山露水”的大搜索行动,挖掘场地中的隐性资源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幼儿身心各方面的作用。

1)、亲亲墙体做运动:

我们经常会让幼儿靠墙排队休息、等候。教师从中受到启发,设计了一个个有趣而又好玩的体育游戏活动。

案例8:小班墙体体育活动《 小小爱锻炼》

目标:能根据教师指令迅速作出反应,提高对事物的瞬间反应能力。

玩法:

小小爱锻炼:幼儿脸正对墙壁,双手拍墙、撑墙、背靠墙踢腿,屁股触墻等。

小小找灰狼:幼儿面朝墙面,手拍墙体,口数一二三,回头找灰狼,灰狼静止不动,游戏继续,如发现走动的灰狼,游戏重新开始。

小小要长高:根据生长发育科医生的介绍,经常让孩子站稳双手尽力摸高,有利于孩子的长高。对此,我们开展小小种子要长高的游戏,面朝墙体蹲下做一个小小种子,然后配上简短的语言进行发芽、长高、开花并在最高处停留摸高(这个活动也非常适合大班的孩子)。

分析: 活动《小小爱锻炼》以小班孩子的口吻激发孩子兴趣,与墙面的互动有正面、背面贴墙、手掌贴墙、口令转身、摸高等。正是源于生活的常规贴墙动作让教师找到了设计灵感。衍生出一系列游戏动作。幼儿在与赋予生命力的墙面的亲密接触中开怀大笑。

2)、高地花坛、轮胎三部:

一说起平衡训练,老师想到的总是平衡木、独木桥。一是老师的惯性思维,二是如采用水泥制的花坛边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所以即使知道它的价值存在,也很少被采纳。对此我们开展了花坛、轮胎三部曲活动。

案例9:中班花坛、轮胎三部曲体游活动《我勇敢,我尝试》

第一曲:哈哈,我勇敢。幼儿快乐尝试低矮花坛边快速平衡练习。

第二曲:哦哦,晃悠悠。竖立在地面的轮胎与花坛边相比,软软的、圆圆的,但它的边上时而有树相伴时而悬空,虽有难度,却给孩子一种跃跃欲试的兴致,于是尝试过程中总能传来“哟哟哟、哦哦哦”的声音。

第三曲:嘿,我试试。 对水泥制的花坛边、高度又超乎中班孩子的快乐接受程度,地下又没有安全的塑胶保护,一旁的阿姨开始嘀咕,万一出了事情怎么办?家长会怎么想?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问孩子们,谁敢来试试?于是就有了第三部曲:嘿,我试试。结果证明,孩子不但能走好,而且还尝试了我们儿时般“野”性的游戏。

分析: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教师的分层训练、指导语、及时的帮助、鼓励显得非常重要。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撇开层层保护之后也能安全、快乐地游戏,享受原色的快乐,是我们老师需要更多考虑的课题之一。

案例10:小中班横线、花坛边《搓丝乐》(绍兴话谐音)

小班:横线双脚交替搓丝、同心圆边上,双脚大跨步搓丝。

中班:在小班的基础上开展低花坛边上的双脚搓丝,这个活动还引来了年长家长的主动参与。

分析:孩子早操后简短十分钟的户外活动中,搓丝是一个深受孩子喜欢,且又简单易行的首选游戏

3)、狭小通道里偷着乐:

案例11:跳高触物

在幼儿园2-3米宽的通道内设置高低可以调节的触碰物,供各年龄段孩子、同年龄段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跳高触物练习。

分析:一般幼儿园狭小的通道不适宜开展全班孩子的体育游戏活动。自从开展“显山露水”行动以来,教师会主动寻找适合孩子开展体育锻炼活动的角角落落,如狭小通道里的跳高触物游戏,就是教师结合晨间、离园等环节人数较少的情况自主挖掘的成果;此外,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我们还开展了套圈、投远、投准等活动,可谓创意不断。

4)、利用围栏发展柔韧性:

围栏,在幼儿园里常常能够见到,是对低矮围墙进行加高起到隔离保护的作用。而教师总是要求孩子远离围栏、护栏。现在我们在确保围栏、护栏安全的提前下,利用它开展平时不被我们所重视的柔韧性的练习,如搁腿、下腰等。

案例12:《月亮弯弯》

目标:能将自己的身体与围栏护栏进行月牙形的身体造型,发展身体柔韧性。

玩法:以月亮引出,让幼儿用自己的身体与护栏、围栏“画”月亮,有侧面月亮、正面月亮,反身月亮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音乐背衬下的其他动作也月牙造型的结合练习,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分析:这也是把杆舞蹈给与的启示,如能更多地汲取舞蹈中的相关元素,开展师幼间的柔韧性的练习,定能受到很好的效果。

3.平民路线——从本土器械入手一物多玩。

开展《挖掘利用传统游戏、玩具资源,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课题以来,平时教师、孩子、家长都会自制一定数量的本土玩具,如草编(报纸)球、飞盘、稻草尾巴、稻草长绳、沙包、豆腐干等,幼儿园也会提供一些木梯、长凳、酒缸盖等在绍兴随处可见的本土用具,它取材简单、能不断创新玩法、价格便宜,是现代孩子游戏、玩乐、锻炼的好器材。

于是,不走高端走平民化路线成了我们户外体育活动中的一大亮点。为充分挖掘本土器械的多种功能,我们开展了一物多玩,有效提高孩子参与的积极性。

案例13:《区域性本土器械游戏》

根据本土器械玩具的不同功能,进行了区域划分,如下肢运动区域、上肢运动区域、全身运动区域,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开展活动。当换区提示音乐响起,孩子们交换区域。

分析:区域性本土器械游戏大大激发了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使各种动作得到均衡协调地发展。此方案也适宜年段集体开展,能很好解决下午起床后拖拉及延误户外活动时间的现象。

(五)两个注意,提升游戏策划的效果

户外本土体育游戏活动的策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前面我们论述了单个户外本土体育游戏活动的策划思路,对于幼儿园而言,教师团队进行户外本土体育游戏的策划还要有一个全局观,做到点面结合。策划要结合近期目标,目的要明确,内容安排要考虑幼儿上下肢的均衡发展,并要注意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达到全面、科学、有趣的要求,具体做法如下。

1、游戏策划注意练习的密度

练习的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重复练习的次数,即从事这个运动的次数和频率。它在运动负荷中反映时间和数量的关系。

通过循环与分组的方式达到运动的密度。如在平衡练习中,教师鼓励孩子鱼贯式开展花坛边、轮胎上的平衡练习,这里没有等待,只要完成一轮马上又可以进行下一轮的自由练习。再如区域式的本土器械游戏,基本上采用了分组与循环相结合的练习方式来开展活动,提高练习的密度。

动与静相结合,解决运动密度与休息的关系。

强调运动的密度,并不表示孩子不需要必要的休息。对此,我们通过分组承担不同的任务来达到动与静的结合。如《捕蛇》游戏中,我们请部分孩子承担抖动长绳的任务,另一部分孩子参与运动,通过不断的任务交换,得到动与静的结合。如游戏《老鼠笼》,游戏时老鼠笼越多,“老鼠”钻及逃跑的难度、运动量就越大,教师根据幼儿的运动量逐渐增加老鼠笼(老鼠笼由幼儿两两搭建),在保证部分幼儿运动密度的同时也能顾及另一半幼儿的适当休息。再如集体比赛游戏活动中,教师采用部分孩子助威、加油,部分孩子进行比赛的方式,解决上述问题,这种方法还能激励活动中幼儿的加速度,体验成功的快乐!

2、游戏策划体现内容的层次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动作发展的明确目标及相关的教育建议,每一个年龄阶段身体发展水平明显不同,分年龄段提出的阶段目标是我们游戏策划体现层次性的依据,可以使我们的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策划更加科学、有效。

(六)一个关注,提升游戏实施的有效性

游戏的有效策划,并不等于有效实施。通过实践证明,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关注孩子的具体情况,以科学的方法为保证进行有效介入指导、规范动作,提升游戏实施的有效性。例如中班晨间活动《跳房子》,我们发现孩子在练习跳跃动作时的兴奋点在快速跳格子的多少上,很多幼儿双脚跳的能力有待进一步的规范。对此,我们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由易到难地选择系列本土游戏来进一步规范双脚跳的动作要领,使孩子获得有益经验。游戏一:骑竹马。针对孩子跳跃中出现双脚一前一后跨跳、边跑边跳的现象,让孩子夹着“小马”进行双脚行进跳,有效保证了幼儿跳跃时的双脚并拢。游戏二:占圈。针对中班幼儿跳跃时双臂配合不够的现象,我们通过不断加大圈与圈之间的距离,提醒幼儿摆动双臂用力跳。这样,幼儿在占圈的游戏中又规范了跳跃的另一个动作:摆动双臂与蹬腿动作的协调配合。游戏三:跳房子,练习快速跳跃的能力。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通过教师的关注、有效介入、指导来解决活动中的动作规范,提升活动实施的有效性。

四、教改成效

通过实践,我们积累了许多户外本土体育游戏的素材,给老师们提供了现成范例,有效提高了幼儿户外活动的有效性。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