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高中物理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临汾三中课题组  张建中 王纯林 曹东明 王学彬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最强音。学生的学习已不再局限于书本、课堂和学校,也不再固定在某一个年龄段,而是贯穿于人的一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普通高中教育不能仅仅为升入大学作准备,它应该为学生继续学习,参与未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学习的时空限制,为教学和终身学习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也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的学校教育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里的教学活动总是处于“学生服从老师、学服从教、教服从考”的被动状态下,强烈的功利目的和急公近利的教学行为,使很多学校对信息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缺乏积极的应对策略和措施,不少学校只是用信息技术来装点“门面”,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较少,现代教学设备闲置现象较为普遍,从而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更有甚者,信息技术竟成了应试教育的“新式武器”。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推动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课堂教学手段的创新和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我校物理教研组与信息技术组积极参加了山西省“13150”工程课题研究工作,确立子课题“高中物理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依托校园网这个信息平台,并借助物质技术层面,对信息技术条件下高中物理教学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师教学策略和学生学习策略的优化、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

我校课题组自本课题开题实施研究近两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确定了实验对象。

    基于我校物理教研组在实施“启发导学,自主探究”的课题研究中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和经验,所以本课题在全校各年级全面推开,并以2007年秋学期入学的高一新生作为全过程跟踪研究的重点对象。

二、组织了师资培训。

    建设一支教学观念新、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的师资队伍是确保本课题顺利实施研究的关键,为此,我们把师资培训作为实施本课题研究的基础性工程,通过全员培训和重点培训,提高了全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的实际水平。

    1、加强了课题组成员的建设。

    在实施本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我校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成立了由张建中校长领题,物理教研组全体教师和信息技术组部分教师担纲的课题组,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认真制定了《高中物理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方案,明确了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实施研究的技术要领,对实验方案,特别是实验方案的实施措施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2、开展了课题组成员重点培训。

    根据课题实施的需要,对全校物理教师进行了培训,认真学习了《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模式研究资料汇编》、《课堂教学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走向新课程:给全体教师的18条建议》等,引导教师用现代教育思想武装自己,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转变教学观念,确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和师生观。

    在信息技术的应用培训上,我们坚持“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培训原则,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中青年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组织了公开观摩教学活动。

    在实施实验的过程中,我们按照实验方案中设计的教学模型和教学流程,组织了不同层面的公开教学活动,并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修正和完善教学模型和教学流程,构建较为完整,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探究性课程教学模式。

    1、由课题组与数学组、语文组等教研组,分别推选出23名教师在全校开设应用信息技术的示范课,使全校教师对应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实施环节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

    2、组织骨干教师上研究课,着重研究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学科中的实施策略、步骤和操作要领。

    3、组织全体青年教师上汇报课,展示他们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教学中所取得的进展。

    4、面向全市开设对外公开课,集中展示我校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教学研究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上所取得的成果。

四、开展了课题研究校际交流及定期研讨活动。

    1、邀请参与相关课题研究的学校来校开展课题研究交流活动。

    2、组织课题组成员赴上海、浙江等参与相关课题研究的学校学习取经。

    3、课题组成员坚持每月集中研讨一次,交流做法及经验,互通信息。

五、搜集了本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

    1、建立了本课题实施研究的活动台帐。

    2、搜集了部分关于本课题的典型课例、课堂教学录像、优秀教案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资料。

    3、搜集了本课题的教学论文、教学案例等。

    4、设计了与本课题相关的调查表格和调查问卷,组织实施了调查,并获取了相关信息和资料。

    5、开展了个案的跟踪调查,搜集了相关的个案资料。

    6、组织了全校性的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教学研究成果的评比与展示活动,对相关的成果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和汇总。

六、采取了以下实验保障措施。

1、领导高度重视。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工程建设,专门成立了信息化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并把电教科研作为信息化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校长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对课题进行全面的指导和管理。

2、组织网络健全。

学校建立了健全的电教领导体系和组织网络;学校电教领导小组-现代教学技术中心-各教研组的电教核心小组-电教骨干教师-学生电教课代表、电教骨干。

3、科研经费保障。

根据学校制订的《教科研课题管理暂行办法》,本课题可获2000元经费支持。

4、硬件保障。

学校建起了校园网,每只教室都配备了“三机一幕”,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60个,微机教室4个,学校购置了教学影片近600套。

5、科研队伍进一步加强。

学校由教研室牵头,建立了多支教科研队伍,学校有多个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有的已圆满结题,有的正在按计划进行之中。学校每年有近百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或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七、初步形成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教学流程。

    1、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教学的课堂教学操作流程。

    出示目标——创设情境――删选问题――提出假设――自学讨论――验证假设――总结评价

    2、明确了课堂教学流程各个环节的操作要领。

    A、出示目标:用局域网或多媒体设备出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心理意向与要达成的教学目标趋于一致。

    B、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局域网,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问题情景要蕴含矛盾和冲突。

    C、删选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在众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删选核心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

    D、提出假设: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设想,不强调统一,而强调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E、自学讨论: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和通过网络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寻找验证假设的依据。

    F、验证假设:学生运用材料验证假设,构建新知识体系。

G、总结评价:师生共同对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总结评价,对各种方案进行优化整合,总结方法,寻找规律,对缺漏进行补救。

八、阶段研究,成效显著。

1、教师教育观念得到更新,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通过“自主、合作、创新”这一策略的推广、实施,使全体研究成员认识到,新课程的教学不再是单一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单向传输教学,而应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主线的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面临新的挑战,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勇于探索、改革、更新课堂教学方法,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全组教师确立了“教中研、研为教、研促教”的正确理念,采用边学习,边实践,边完善的行动研究法,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朝着使每节课都能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方向而努力。通过课题研讨课,教学反思活动的有序开展,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科能力。课题组人员围绕撰写的论文多篇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或发表。

2、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创新能力逐步提高。

3、通过课题研究,使全体物理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逐步了解其优越性。

1)利用信息技术的视听优势,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

2)利用课件或网页的交互性能,实现学习过程自主化。

3)利用信息技术的演示效果,把物理实验中的抽象过程变成直观过程。

4)利用电子邮件或校园BBS论坛,在相互研讨交流中深化学习。

九、下阶段研究重点。

1、继续进行教学实践,认真总结,查缺补漏。

2、请专家观摩,予以评价。

3、收集、整理研究数据,录制教学光盘,做好结题准备。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