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地区反贫困战略中的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2008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类课题)

“西南民族地区反贫困战略中的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主持人:张学敏教授

一、选题缘由

(一)西南民族地区贫困特征有特殊性

由于历史和地理方面的原因,西南民族地区的贫困除了有着全国其它地方相同的特征外,还有着该区域独特性特征。因此,解决该地区的贫困问题不能试图通过“万能公式”来实现,只能依据其独特性提供特殊的解决办法。

1.国家级贫困县数量众多

国家扶贫办官方网站显示,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共有341个,其中西南地区就占了214个(广西28个、重庆5个、贵州36个、四川20个、云南51个、西藏74个),约占总数的63%。与此同时,在1994年国家确定 的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西南地区就有206个(四川36个、 广西28个、贵州50个、云南73个、海南5个、重庆14个),占全国贫困县的34.8%,相当于全国1/3强。西南民族地区的贫困县占据了全国民族地区贫困县的绝大多数,其贫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个中国的贫困问题,是我国减贫战略中的重中之重。

2.贫困面积巨大

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区域:一是西南科斯特高原丘陵区。该地区以贵州为中心,包括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区;二是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区。包括雅垄江――元江一线以西的四川、云南两省部分地区;三是西部沙漠高寒山原区,其中包括西藏自治区。这些贫困区涵盖了西南地区的所有省市,而且这些省市面积巨大,与之紧密相关的贫困面积也十分巨大。解决西南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的贫困问题。

3.贫困与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并存

西南民族地区跨越我国地势的一、二、三级阶梯,从青藏高原直到北部湾,其海拔落差巨大,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同时,这里还蕴藏着丰富的矿藏资源、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等。

同时,由于这里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加之山陡谷深,其生态环境异常脆弱。一旦因片面追求经济上的扶贫而破坏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将直接影响整个大江大河流经的大半个中国甚至东南亚地区。

不仅如此,西南地区处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地壳年轻且活动频繁。同时,地理类型多样,主要以高原、山地为主,人均耕地面积少,山陡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大型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脆弱的生态环境决定脱贫应与保护生态相结合,否则只能使贫困地区更加贫困。

4.贫困与民族文化类型多样并存

西南民族地区居住着全国2/3以上的少数民族,这些民族世代居住于此,在长期的积累中创造了非常丰富且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已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世界各国正呼吁在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大力保护各民族的文化,绝对不要因为要在经济上脱贫而丢掉本民族的文化。

遗憾的是在西部开发过程中,受人们过多追求经济上的脱贫,致使许多少数民族出现越来越趋同的现象,背离了脱贫的初衷。

5.贫困与边疆民族关系复杂并存

西南民族地区有着较长的边境线,少数民族省区与多个国家接壤,维护民族关系对边疆和祖国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这些地区居住着多个少数民族,呈现聚居和杂居的特征,民族关系复杂,民族矛盾仍不同程度存在,发生在西藏的3·14事件就是典型例证。一旦因为民族矛盾导致社会不稳定,就会加剧民族地区的贫困。

(二)“贫困”内涵与标准需要更新

1986年和1994年,国家分两次确定了国家级贫困县331个和592个。确立国家级贫困县,其目的是为了集中力量保证供给,防止扶贫资金的分散使用。

1986年确定国家重点贫困县的标准是:以县为单位,1985年年人均收入低于150元的县,对少数民族自治县标准有所放宽。1994年基本上延续了这个标准,1992年年人均纯收入超过700元的,一律退出国家级贫困县,低于400元的县,全部纳入国家级贫困县。

目前,关于贫困的标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官方统计标准。到2006年底,我国绝对贫困标准为人年收入683元以下,相对贫困标准为人年收入958元以下。据此标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调研显示,全国农村绝对和低收入贫困人口总数是5700万。

另一种是世界银行标准。采用国际上每人每天消费1美元的贫困标准,据测算,我国在此标准下的贫困人口是1.35亿,其中农村人口1.26亿。

但事实表明,这些民族自治贫困县人均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很低,与新时期的生活标准相比仍处于相对贫困状态,贫困人口数量多、贫困程度深的现状在相当大程度上仍存在,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不相符。即在新时期,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界定贫困的标准和内涵已发生变化,反贫困战略也应随之发生变化。

(三)新的减贫战略为消除贫困提供了新的思路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的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包括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决定》显示,政府在新时期的减贫模式将与过去发生巨大变化,要通过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来提高农民的收入,从而消除贫困。

(四)现行教育体系与减贫战略结合度不高

未来一段时期,减贫战略的重点不再是主要通过国家财政转移方式和国家直接扶贫方式来进行,而是要通过在这些贫困地区建立自生模式,通过建立和健全其经济体制、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等手段来实现,即未来的贫困主要依赖于贫困地区的劳动者不断提升劳动素质来完成。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现行学校教育体系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内容等与消除贫困所需要的劳动者素质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几乎很少,远远无法满足其实际需求。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西南民族地区贫困具有特殊性,这就决定该地区脱贫战略与其它地区相比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具体表现为:西南民族地区不能依靠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来单纯实现经济上的脱贫,应把保护该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保护该地区鲜明的民族文化、促进边疆各民族之间的和谐稳定与反贫困统一协调起来,实现上述多重目标的双赢。

这种指导思想或价值观的转变,主要还是依赖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各民族自己的传承人来实现的。什么样的人才能完成这一使命?这就为学校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继而要求学校在培养人才的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办学方式等多方面进行适应性改革,最终从根本上解决该地区的贫困问题。

(二)研究内容

研究一:西南民族地区反贫困战略目标研究

受历史和地理的影响,西南民族地区致贫原因很复杂,除了具有其它贫困地区相同的特征外,还有着自己的特殊性:表现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民族文化类型多样;边疆民族关系错综复杂;人口众多且人口素质低下;地理类型多样且以高原山地为主;交通极为不便且信息闭塞等。因此,这就决定西南民族地区反贫困的任务绝不仅仅是单一的经济指标,而是需要依据其特殊性在反贫困的同时融合其它多种目标。

研究二:反贫困目标与教育目标的对应关系

依据反贫困相关理论,深入解读反贫困与教育内外部的关系,重点讨论西南民族地区反贫困目标的特殊性是否通过教育目标反映出来,进而探索西南民族地区特有的减贫战略与减贫模式。

研究三:西南民族地区反贫困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依据西南民族地区在生态环境、民族文化传承、维护边疆民族关系稳定、与教育的关系等方面开展调查,全面了解西南民族地区的贫困现状。基于此,反思减贫战略实施过程中与上述目标相背离的问题,指出其危害,深入剖析其形成的原因。

研究四:国内外脱贫经验研究与借鉴

梳理国内外脱贫策略、措施与与成效,总结其经验教训,反思其存在的问题为本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在参考和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区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立足西南民族地区在生态、民族文化、地理类型、气候特征等多方面的独特性,探索适应西南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思路,探索适应这一思路的学校教育改革思路。

研究五:西南民族地区教育改革研究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贫困的内涵与外延已发生变化,减贫战略已从过去简单的依靠巨额扶贫资金的注入逐渐转移到人口素质、现代科技、教育等深层次方面,扶贫工作已经不仅限于物质上的支持,而更需要为贫困对象提供信息、教育上的智力支持。这个教育不再是脱离当地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不再是脱离该地区特征的教育,不再是过去一味追求经济上脱贫的教育,而是一种适应西南民族地区特征的新的教育,是一种有利于促进该地区和谐社会建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三、研究方法

1.田野考察法。实地考察西南民族地区的贫困程度,考察学校人才培养与该地区的适应情况,从自然、民族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进行人类学考察,为理论研究提供丰富的实证资料。

2.文献法。从国内外反贫困的相关资料文献中,详细分析贫困与反贫困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并借鉴其经验,积极探索适合西南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战略,进而据此推动教育改革。

3.比较分析。比较国内外反贫困的做法和策略,探索适应西南民族地区特征的反贫困思路。

四、研究队伍构成(略)

五、研究计划(略)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