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关系研究

关于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关系研究

陈友贵

 

杭州是国务院首批颁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千年古城宝贵的历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杭州过去、现在和未来社会进步的源泉,也是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础。

杭州市行政区划进行重大调整后,市第九次党代会及时提出“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城市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又确定了“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和“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城建格局。这一发展战略和建设格局的确定,不仅为杭州新世纪的城市发展和建设指明了方向,而且对杭州率先实现城市化和立足国际名城行列具有深远影响。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性的大潮流,杭州要成为真正的国际大都市,所处的区域位置和周边城市的综合状况有重要影响。从目前情况看,杭州北有特大城市上海,东有兄弟城市宁波。近年来,苏州、无锡、昆山、嘉兴等中型城市也急起直追,在分摊人才、资源和市场上,成为杭州的竞争对手。但从杭州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情况分析,杭州有别人无法替代的自身优势。如何把握杭州独具个性的城市魅力,扬长避短,使杭州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关键是要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

  一、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区位优势和历史地位

  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成,有它独特的区位优势,也有它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和无可置疑的区位优势。

  杭州三面环山,依江傍湖。北有贯穿京杭南北的大运河;南有沃野千里的杭绍平原;东有蜿蜒浩翰的钱塘江;西有河港交错、桃红柳绿的西溪景区。早在4700多年前,举世闻名的“良渚文化”便在这里诞生,唐宋以降,“吴越”和“南宋”曾两度建都杭州。于是,杭州便有了“人间天堂”的美誉。

  杭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中心,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地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杭州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进展。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十一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至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68亿元,排列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杭州凭借长江三角洲世界第六城市群的崛起和浙江省会城市的地位,将继续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

杭州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自秦设县,至南北朝先后设临江郡、钱塘郡,隋改钱塘郡为杭州。隋炀帝开凿运河,使杭州成为水居江河之会、陆介两浙之间的交通要地,并因此走上了大都市发展的历程。唐代中期,杭州已是“珍异所聚,商贾并辏”的东南大都。

  五代吴越是杭州发展的重要时期。吴越定都杭州,一方面实行“保境安民”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与南北各地及海外一些国家进行频繁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至此杭州开始成为全浙江(当时包括今福建省北部和江苏南部的一些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北宋时期,杭州为路治所,其经济、文化更加繁荣,西湖山水更加秀丽,时人誉杭州为“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

  南宋定都杭州,大批北方人口流寓杭州,促进了杭州城市化的发展。据咸淳《临安志》记载,当时临安府人口已达124万之多。在南宋治杭的150多年间,南宋朝廷还着力进行市政建设,营造宫殿和官署,扩建城墙,修筑道路,整治河道,疏浚西湖,建造园林,使杭州不仅成为国内最繁盛的商业都市和对外贸易口岸,成为闻名海外的旅游胜地。同时也为杭州成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二、现代城市和城市化的本质含义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生产力逐步集聚与高度集中的显著标志,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城市形成的三大要素:一是物流,二是资金流,三是信息流,三者缺一不可。正如列宁强调的,“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必然会从初级走向高级。由于城市化研究的多学科性和城市化进程本身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对“城市化”一词的概念界定一直没有权威的说法。但有三种观点较具代表性:

  1.“人口城市化”观点。持这种观点者将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或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他们将城市化视为“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

  2.“空间城市化”观点。该观点者认为城市化是指一定地域的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管理手段、服务设施、环境条件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等要素由小到大、由粗到精、由分散到集中、由单一到复合的一种转换或重组的动态过程。我国研究城市问题的专家和学者较多认同这一观点。

  3.“乡村城市化”观点。持这种观点者强调乡村与城市的对立和差距,认为“城市化”就是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的城市社会,这样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该观点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抽象的“综合说”。

  综上所述,这些关于城市化的定义基本上都是对城市化的内容或现象的描述,没有涉及城市化的本质含义。

  城市化并非与城市相伴而生,城市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城市化时代的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是以近代工业为基础的。在这方面,我国的进程是比较缓慢的。目前,我国经济的工业比重是83%,农业比重是17%。从全国人口总量上分析,目前也只有20%多一点的人口在城市里生活。中国的工业发展和城市发展有着严重的弊病。从其他工业国家的发展过程看,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一般都与城市化进程同步进行的。农民在工业化进程中不断减少,城市不断扩大。然而只有中国,在全球各个国家中是例外。工业发展了几十年,城市并没有跟上。截止1999年底,我国城市将近700个,其中人口超过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32个,人口在50---100万之间的大城市43个,人口20---50万的中等城市192个,人口在20万以下的小城市400多个,城市化水平达到30.4%

  城市是高科技、通信、交通、金融、信息和教育的主要裁体。笔者认为,城市化的本质含义应完整表述如下:城市化是基于工业革命以来的城乡区别,是以一定地域范围内城市文明形成过程为特征的。具体而言,城市化的本质含义,应该是城市文明的形成过程。

  三、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矛盾

  历史文化名城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也是建立现代大都市、实现城市化的重要基础。分析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乃至大都市的形成,都有一个从古到新,从乡村到城市的演绎过程。

  当前,影响杭州名城保护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因素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政策导向的多变性。城市规划作为政策干预的主要手段,无论在计划经济还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都对城市的发展建设起着控制和引导作用。即有促进作用,又有制约作用。杭州自解放以来,曾多次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过编修,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战略方针以及城市性质职能,对杭州区位内的空间结构产生了较大影响。五十年代初期,在当时苏联专家的帮助指导下,杭州城市的性质被确定为“风景休疗养城市”。由此而产生的结果是,在西湖周边的群山和风景区内,一瞬间出现了大量的以休养、疗养为主要功能的建筑物。1958年前后,根据当时的特定形势,杭州又被确定为“综合性工业城市”。此后,工业用地便有了较大扩展。杭州钢铁厂、杭州重型机械厂等一大批重工业企业随即在半山等地崛起。以后在以“工业化和旅游并重”发展方针的指导下,杭州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又逐步形成了以机械电子、纺织丝绸、化工医药和轻工食品为支柱的轻工业产业。直至1983年,国务院批准下达的杭州城市总体规划,才最终把杭州的城市性质确定为省会城市,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但由于杭州区域在1996年和2000年先后有过两次重大调整,加上这几年杭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1983年国务院批准的杭州城市总体规划,与当前的形势发展又有了明显差距。总体规划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已成为众所周知的难题。

  2.新城建设和旧城保护之间的偏颇性。“良渚文化”的诞生,“吴越”,“南宋”两度定都杭州,为杭州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奠定了历史基础。否则,杭州就不可能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对此,杭州在建设现代新城的同时,一定要做好古城的保护工作,使两者相映成辉,相得益彰。

对杭州古城的破坏始于民国初期。

  1913年(民国二年),杭州拆除了旗下营和清波、涌金、钱塘、凤山、武林、望江、艮山、候潮等一些城门。

  1917年,浙江都督杨善德购进一辆汽车,随即下令大规模修筑道路,共建成道路13条,路面宽6.40,总长5707。由此,杭州古城中心区域的城头巷、佑圣观路、板儿巷一带的传统格局受到了极大破坏。

  1920年,省议会作出决议修筑杭州环城马路,在西湖景区和中心城区修建了圣塘路,白公路,岳坟路和灵隐路。

  先后几次修路,使苏堤六桥、西泠桥和白堤两桥的青石台阶被改建成了钭坡路面。开元桥、丰乐桥、盐桥、菜市桥、横河桥、新宫桥、宝善桥等18座桥梁先后被改成混凝土平桥。一些原木桥也因此而被改建和拆除。数年后又拆毁了24座古桥,填埋了运司河、涌金池、三桥址河、浣沙河。几经折腾,杭州古桥几被毁尽,杭州古城面目全非。

  1924725日下午,雷峰塔倒塌。1933年又对保叔塔的砖身进行了重修,改变了砖砌塔身的形制,致使保叔塔也因此而失去了原来的面貌。

  杭州古城门、古城墙、古桥的拆毁和雷峰塔的倒塌,改变了杭州千百年来特有的古城面貌和西湖山水的轮廓线,使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核和西湖景区的审美价值大打折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建设成为全党的中心工作。随着杭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至20世纪80年代,杭州中心城区的人口已高达每平方公里4万人左右。城区区域如再不作调整,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将被迅速挤跨。

  在发展经济和改善市区居民住房条件的双重压力下,1986年,杭州提出了“住宅建设实行改造旧城与建设新区相结合,以改造旧城为主”的城建方针。住宅建设进入了城市历史街区,先后开发了大学路、十五家园、松木场和江城路中段等地区,占地1007亩,规划建筑住宅61.5万平方米,配套设施15万平方米。尚待开发的有东园、长庆、华藏寺巷、西牌楼、武林、观巷、箭道巷、上马坡巷等11个小区。1993年,杭州决定用8年时间基本完成市区旧城改造任务。从那时起,杭州每年拆除近100万平方米旧建筑,同时配套新住宅120万平方米。至1999年,杭州的拆迁作业已进入城市中心的河坊街和吴山景区,按原规划大片传统建筑将在这次拆迁中销声匿迹,后经新闻人士的奔走呼吁,工程总算停了下来,为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最后的,也是屈指可数的几条传统街坊。据不完全统计,到1999年底经审批许可拆迁的旧房面积为670.21万平方米,其中1999年度拆除旧房119万平方米,拆迁居民(单位)1.24万户。

  近年来,杭州的发展和繁荣是有目共睹的,杭州古城和历史街区的逐渐蚕食也是有目共睹的。在处理现代新城建设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关系的时候,我们决不能顾此失彼,厚今薄古,否则“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将会名存实亡。

  3.实际现状的不协调性。杭州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域优势,有人所共知的历史渊源,在悠久的历史沿革中形成了鲜明的个性。这就是襟江带湖的独特空间,秀丽典雅的山水景观。但如用杭州的历史和山水文化与其它城市相比较,杭州必竟还存在着“四不及”(即历史不及西安长,山水不及桂林秀,园林不及苏州巧,建筑不及北京古)。

  杭州的名城保护和现代城市建设,可以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分析。在客观上,主要存在政策导向和规划滞后等方面的因素。但从主观上看,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古城和传统街区是中国历史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是最具价值又不可再生的经济和文化资源。因此对城市空间形象的划分就显得不太协调。

  在具体操作上,没有抓住“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和“南宋文化”这几条历史主线。在突出“风景旅游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和保护。其实,国务院确定杭州的城市性质:一是省会城市;二是风景旅游城市;三是历史文化名城。而省会城市则和江苏的南京、安徽的合肥、福建的福州等城市一样,并没有多大特色。而杭州真正的金名片只有“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才是国家注册,含金量最高的。

从实际现状看,这几年杭州在风景旅游区块建设的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和保护上所做得工作则是屈指可数,廖廖无几的。目前真正能展示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区块,也只有余杭的良渚,市中心的凤凰山区块和中山路一带。笔者以为,杭州在建设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应重点把握做好“吴越文化”这篇文章。纵观杭州千百年的发展史,“吴越文化”是杭州独一无二,别人没有的。而“南宋文化”则是北宋文化的延续,在这一点上,开封比杭州更有发言权。

  “良渚文化”是杭州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基础,而凤凰山、中山路一带则是吴越、南宋定都杭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时至今日,“良渚文化”除建造了一座“良渚文化博物馆”以外,再没有太多的动作。凤凰山的(吴越)南宋宫址至今仍是河山依旧,而中山路(御街)的传统街区,在这几年的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中,也已被折腾得差不多了。这几年,杭州以“大跃进”般的速度新拓了南线景区,打通了环湖道路,复建了鼓楼和雷峰塔。但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和认识这些业绩,新拓的南线景区和打通的环湖道路,只是对风景旅游景区的“锦上添花”。而鼓楼的修建如不与中山路的传统街区(御街)实施配套建设,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孤家寡人”。而对雷峰塔的复建,塔身用的是钢框架结构,上塔的步行台阶用的是水泥而不是青石,中间的台阶和上下的楼梯则用的是极富现代色彩的“电梯”。既没有“修旧如旧”,又经不起步月的折腾和历史的检验。

  这些问题的出现,愚以为,主要是对杭州这座有千百年历史城市的性质定位不准确,没有突出历史主题。难怪有人说:杭州有古城之名,无古城之实。

  四、对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问题的探讨

从实际情况看,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城市的建设和

发展,有几个问题值得探讨:

  1.关于名城意识问题。杭州历史文化名城是1983年国务院批准而正式确定下来的。经过近二十年时间的努力,杭州至今仍未准确定位自己城市的性质,至少没有做好“历史文化”这篇文章,有失偏颇。因此,我们要在准确定位城市性质的基础上,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意识的宣传,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成为全民共同关心支持的工作。对此,笔者认为:一是要树立名城意识,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名城意识,增强保护和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把名城保护和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使名城保护建设与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统筹安排,同步发展;三是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人民的名城保护意识,使名城保护和建设工作做到人人关心,人人参与。

  2.关于把握城市化本质含义的问题。从文明的角度把握城市化的本质含义,有助于纠正人们对城市化本质的理解和偏差,正确认识以下问题:

  一是关于城乡关系问题。通过对城市化本质含义的理解,可以从两方面理清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其一,城市化是以工业革命为时间起点的,随着机器大工业的飞速发展,使分别作为工业基地和农业基地的城市与乡村的差距急剧拉大,城市社会成为带动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龙头”。其二,城市化本质含义强调了城乡之间的区别,而不是人们所认为的差别或差距。这就说明,在现代条件下的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只是形态上的区别,而无优劣之分。不能片面地把城市与乡村对立起来,更不能简单地以“现代”、“进步”定位城市,以“传统”、“落后”定位乡村。

  二是关于城市化的分类问题。城市化的本质含义,明确了城市化类型的划分应有以下两种方法:其一,按城市化主体的不同来划分,其类型相应地有农村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和非人文地域城市化三种。其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非人文地域的城市化,它是指本来未经人类开发的地域,通过行政或其它手段以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而被改造为具有现代城市文明特征的地域的过程。在这一点上,我国的深圳是最好的典型。其二,按城市化主体的自觉性来分类,一般可分为积极的城市化和消极的城市化。积极的城市化是指以形成城市文明为目标,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主观努力的城市化过程。而消极的城市化又可分为自然自发的城市化和完全被动的城市化。前者指城市化主体在发展方向上指向城市化形态;后者则是指城市化的动力和控制力完全来自于城市化的外部。前述的非人文地域城市化就属于此种类型。

  三是关于人口流动问题。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应表现为非城市地域的人口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在生活方式上向城市生活方式变迁。而农村人口向城市的空间流动,实际上并不代表某种意义上的人口城市化。这部分人口即使实现了自身的“城市化”,充其量也只是增大了其流入城市的规模。城市人口由于在数量上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往往被作为衡量城市化阶段性成果的重要指标。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事实上并不科学),而如果把人口城市化等同于城市化,或者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视为城市化的内容,则是根本错误的。

  3.关于合理用地问题。全面准确定位城市性质,正确理解城市化的本质含义,对坚持“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发展的两手抓、两手硬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国内的情况看,凡被国务院列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其它城市,这几年都对名城的保护和建设创造出不少卓有成效的新途径。如苏州、泉州的“保护古城,另辟新区”。北京、西安、南京等一些城市,在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处理上,基本做到了神形兼顾、完美结合。近年来,杭州的城市面貌发生发巨大变化,得到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高度评价。连续获得了国际性的“国际花园城市”、“最佳人居奖”以及全国的“卫生城市”、“绿化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对推动杭州的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前几年为缓解市区人口猛增、住宅紧张、交通拥堵等方面的矛盾,加上受商品经济大潮影响,而出现的违法用地、违章搭建、侵占风景绿地,甚至毫不心痛地拆古、毁古,在名胜保护区内兴建永久性建筑等一些情况。不仅破坏了土地的合理使用以及对土地管理的失控,同时也大大影响了名城的保护和建设工作。对此,应采取措施做好三件工作:一是在继续做好“风景旅游”这篇文章的同时,尽快确定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并在新一轮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修订好《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二是尽快定位城市性质,抓紧制定具有权威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的控制性详规,以保证土地高效利用,加快名城的保护和建设工作;三是极端重视保护区边缘地区的建设改造工作,使古城与现代城市交接地带有明显的标志。在展示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独有特质的同时,使之与现代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相融合。

  4.关于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问题。保护和建设好历史文化名城,充分发挥其强烈的潜在经济转换力,对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杭州有异彩夺目的历史文化,也有群星璀灿、同样足以彪炳史册的现代文化。在科技、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有不少杭州籍人士,或在杭州工作、生活过的文豪、泰斗,他们的丰功伟绩都在我国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建树颇丰的成就足可与历代文人在杭州留下的踪迹相媲美。加之杭州又是浙大、中国美院这些在全国屈指可数的高等院校的所在地,所有这些现代“文脉”,理应提到与历代文化同等重要的地位来加以整理和开发。只有这样,才能使杭州的新旧文化更加相映生辉。从而向世人证明,现代杭州的创造力远比前朝任何时代更具活力、更有后劲。对此,笔者以为:一是要在重历史、重文化、重特色、重保护的前提下,认真做好我们的存古、复古、拟古和创古工作,把那些具有标志意义的古建筑、古亭廊、古庙宇保护好、建设好。二是要重视修复保护名人故居。既要修复保护古代名人故居,又要做好现代名人故居的修复保护工作。与此同时,还要更新观念,不断引进新的名人。这是正视过去历史,浓缩现代文化,从而体现杭州文化“灵魂”的具体表现。三是要重视杭州历史文化、现代文化和山水文化的有机结合。杭州是全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因此,杭州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城市空间结构合理,山水风景与传统街区富有特色。为此,一定要注重历史文化、现代文化和山水文化的有机结合,使之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只有这样才能使杭州“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两张金名片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作者单位:市府办)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