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高校教师农民问题研究课题申报

2011年度高校教师农民问题研究课题申报

课题申报指导联系方式请见:

http://www.guochengzhi.com/sb/gx/200802/175.html

中国教育学会创意法教育研究总课题组

 

以下资料与本课题无直接联系:

失地农民心理适应问题研究

作者:耿晓蕾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作者授权发布)

     ——以徐州市文沃村为个案

法政学院     03社会工作  耿晓蕾   03033178

 

 

    [  ]:失地农民由农村进入城市,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自身的弱势地位,社会配套设施的不足等原因的存在,使失地农民出现了生存的危机感、工作的挫折感、被歧视感等心理问题。并且,失地农民的这种心理不适应状态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失地农民自身、政府、社会各个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帮助失地农民提高心理适应能力,积极融入城市生活。

    [关键词]:失地农民、心理适应、问题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在这20多年来,近3亿农民实现了身份的改变。到2002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已达37%。十六大报告指出,202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或超过50%,这就意味着有近2亿农民将转变身份。其中,通过土地征占来实现城市扩张的模式将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方式。失地农民问题开始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据统计,截止2002年底,我国因城市发展产生的失地农民约3500万人。若照目前城市化发展速度,到2020年,我国将出现约1亿失地农民。[1]失地农民问题已由局部地区问题上升为全国性的社会问题,并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国内关于失地农民的研究多集中于失地农民的规模、失地的原因和途径、补偿安置、社会保障体系建构、就业和权益保护等方面,这些研究提出了一些基本问题:失地农民规模日益扩大(张喆,2004)、失地原因多样化(曲天娥,2004)、补偿不公平(黄华明,陈广桂2004)、社会保障措施不到位(杨盛海,曹金波2004)、就业差(谢小松,2005)。综合来看,对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多停留在宏观层次上,而从微观角度对于失地农民心理适应问题进行研究的比较少。

    而事实上,失地农民进城不仅是身份上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在心理层次上对城市的认同。社会心理学认为,一定社会(时代)中生存的人,其思想意识、文化观念、知识技能和行为习惯必须与该社会环境的发展水平保持一致,必须与该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保持同步;如果两者能够保持一致和同步,那么社会生存中的人在身心和行为上就会处于一种积极、稳定与和谐的状态;反之,如果两者不能够保持一致和同步,社会生存中的人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困惑、迷茫和紊乱,进而引发行为上的障碍,最终造成社会问题,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因此,探讨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问题也就具备了更加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核心概念

   1)失地农民:失地农民是一个国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是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用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本文所讲的失地农民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乡接合部的农民完全失去土地,正在由农民向市民转变的一类人群。并且这类人群的居住场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失去的只是农业用地。

   2)适应:《社会学词典》中,对“适应行为”解释是:个人适应社会环境而产生的行为。个人通过社会化,明了自己的社会权利与义务,形成了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性格,就会在社会交往与社会行动中采取符合社会要求的行动。反之,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就会陷入困惑之中。人的一生是不断地适应环境的过程。[3]具体到失地农民的适应,则表现为一种成人的社会化。他们由农民变为市民,进入了完全不同于农村的一种生活环境,担任了另一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失地农民的这种生活环境和社会角色的变迁,迫使他们进行自身调整,在经济生活、社会交往、价值观念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以更好的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显然,失地农民的适应是他们在新的环境下的继续社会化。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