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理论:新课程基本理念与现状

新课程基本理念与现状

商南县教师进修学校    黄玉堂 

 

第一部分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在教学中它意味着:

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些必须为我们教师所关注,这种关注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切,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感。

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道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整体的人”包括两层涵义: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从本质上说,人是一个智力与人格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人的完整性根植于生活的完整性。生活无非就是人与世界的交往,生活的完整性表明人与世界的其它构成——自然、社会亦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

如何使学生成长为一个“整体的人”呢?“整体的人”的形成不是各学科知识简单相加的结果,也不是条分缕析的理性思维的还原。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

1、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统整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作为具体改革目标之一。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加以阐述,承认过程本身不仅具有手段性价值,亦具有目的性价值。这对学生的精神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在过程中知识才能进入个体的整体经验,转化为“精神的力量”和“生活的智慧”,弥合个体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的断裂。

2、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新课程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强调向儿童的生活和经验回归,把自然、社会与自我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来源。例如,作为新课程亮点之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就是围绕三条线索(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进行的。在亲近与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放弃主宰自然的追求,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品质;在体验和融入社会中培养民主的观点,提升理解、宽容、同情等类主体意识,发展批判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在认识与完善自我中正视人中的尊严与价值,培养珍视与善待生命的德行,追求个性的张扬与解放。“学校课程的宗旨不在于促使我们成为学术科目的专家……,学校课程的宗旨而在于促使我们关切自己与他们,帮助我们在公共领域成为致力于建设民主社会的公民,在私人领域成为对他人负责的个体,运用智力、敏感与勇气、思考与行动”(崔允漷《教育的理念》)。

二、从知识本位的灌输到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强调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它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新课程强调指出:要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新学习方式的含义及特征

1、关于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盲目学习”和“他主学习”。自主学习一般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它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学习者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包括学习者参与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指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2、关于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它有以下特征:

——异质分组,建立学习的“多元世界”。小组成员在性别、学业能力、步调和其他品质上是不同的,异质的。这样才能实现共同发展,使学业困难者获得更好的发展目标。

——积极互动。小组成员必须人人参与。

——分工合作。建立小组成员的行为规则要求,强调个人责任感,各自的义务,对其他成员的鼓励和支持。

——奖励体系。集体的荣誉就是每个人的荣誉。

3、关于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指老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且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的特征是:

——具有主动性。探究性学习必须是学生主动参加的学习活动,因此,从心理学角度讲,探究性学习必须有学生的兴趣、好奇、疑问的心理基础,由学生自主选择。

——具有问题性,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把思维的时空交给学生,强调学生在自主的建构中把握知识的生成过程,然后再运用知识去自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摸索到了方法、产生了情感和态度,磨炼了意志。也正是因为有了“过程”,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了开发。

——具有开放性。“探究学习”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学习目标具有开放性。同时在内容上也是开放的:不把学习内容限制在某些方面,只要是学生想到而且力所能及的,都可以成为探究的内容。探究学习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此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具有生成性和创造性。这是由“探究学习”的过程取向所决定的。虽然我们也强调课前教师的精心准备,但是,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因为我们把思维的时空还给了学生,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会产生许多新思维、新创意、新设计。

()如何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教学方式决定学习方式,首先我们应当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探究式、体验感悟式、实践式等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1、关于自主学习方式的落实

①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只有自己选择和确定的内容才是最好和最有效的,教师的教学设计得再好,也未必适合所有的学生。

②要引导学生善于“自我反思”。

③要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还有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思维。

2、关于合作学习的落实

①要引导学生分析学习任务与合作方法。

②要引导学生乐于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③要引导学生乐于把自己的经验与同伴分享。

④防止有人旁观或有人垄断。

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于合作学习。不同学科的学习规律也有所不同,并非在任何教学条件下,合作学习都是最佳的教学组织学习。也不是简单分组学习就是合作学习。

3、关于探究学习的落实

①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②要引导学生针对不同问题选择具有个性特点的问题解决策略,最终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③要引导学生写探究日记。

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探究学习方式来进行。在过去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过多使用了“接受性学习”。今天,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减少了知识点,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更多地强调探究学习的方式,以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否定接受式学习的地位和作用。

三、从单一的课堂到回归生活,增强课程的生活化。

多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指向抽象的应然世界,而不是学生生活在其中的实然世界,课程目标的设计不是把学生看成一个活生生的人,不能满足学生现实生活需要,缺乏对学生可能生活的塑造。课堂生活没有现实感,更没有生活意义和生命的价值,难以使学生对他生存的世界进行整体的理解和把握。一些空洞的说教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回归生活意味着要培养在生活世界中会生存的人,在课程内容上要突破狭隘的科学世界的束缚。之前,学生们在课堂中获得的多是一些没有生命活力的间接经验,真正的体验往往被概念化的东西所掩盖,认识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著名思想,更是强调儿童各种感兴趣并且主动进行的学习活动,从课堂向生活的世界回归,在这些活动中获得各种各样的直接经验。

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新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努力贴近社会生活,尽可能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今后的发展出发,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追求生活意义中的课程。我们要和学生一起走出课堂教室这一狭小的生活空间,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拓展学习的课程时空,另一方面把课堂生活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课》的设置就是课程回归生活的体现。小学语文、数学、科学及品德与生活等所有课程都强调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材的编写增强了课程的生活化,课程与生活融为一体,既使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保持密切的联系,又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活的源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品德与生活》,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按照儿童生活的逻辑,依据“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三条轴线和“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四个方面进行内容的选择和编制,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承认儿童的生活与成人生活的等价性,尊重他们现实的生活及其兴趣、需要、游戏等的独特价值。学生在校的学习内容不再只是死记硬背一些对实际生活毫无助益的抽象知识,而是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这成为课程生活化之要旨。

四、构建以鼓舞、激励学生发展为目的的评价模式

传统的教学评价以甄别为目的,以外在的、预定的目标作为唯一的标准,对所有学生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发展。新课程力图构建具有个人发展价值的评价方式,以保障知识生成方式的个性化。新课程要求“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将评价视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共同建构知识的手段。

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如何运用新的评价理念?

首先,评价要面向所有学生,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则,评价的着眼点在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发展,不出现一个差生。在评价中要了解、分析每个学生发展存在的原因,肯定其主流,寻找和发现闪光点,在批评、帮助、指出不足的基础上,树立学生发展的信心和改正缺点的勇气,指明发展的方向。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在于通过肯定或否定形成激励作用,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让每个学生充分发展,而不单单是淘汰、选拔的工具。我们要通过评价,对课程产生更大的调控作用,为所有的学生发展提供多种信息与条件。

其次,评价要帮助学生缩小互相之间的差距,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和发展。评价要使学生逐步趋向、逼近或达到课程与教学目标,而不是进一步制造等级,更不是扩大差距。一定要从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出发,设身处地地分析情况,体谅他们,理解他们,真诚地帮助他们,在评价的过程中充满尊重、信任。评价者绝不是举槌的法官,而是在课程中与学生合作的伙伴。通过积极的评价,承认并提升学生的价值,使评价成为一种关怀的手段、良好的课程与教学发展行为。

第三,评价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评价,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并得到成功的满足,认识和把握发展的方向和规律,增强发展的信心,形成发展的内驱力。

第四,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论,对学生的评价应当是多元的。除了书本知识的评价,社会知识、生活知识的获得都要纳入评价的范围。评价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二部分 新课程理念在小学课程教学中的体现

 

一、语言教学领域课程改革新方向

1、课程性质和理念

建国以来,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进行过多次争论,主要是围绕工具性还是人文性的问题展开。新的语文课程摆脱了长期以来的这种争论,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认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①继续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这个“手段”。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实用功能,要求语文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②突出语文课程所具有的丰富人文内涵。语文课程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因此,片面强调工具性,同样是不恰当的。随着人文主义的回归,更有语文教学实践的经验教训,使人们认识到忽视语文的“人文性”必将是语文走入惟理性教学的误区。新课程总结了以往语文教学的经验和教训,突出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强调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性陶冶的文化功能和课程的人文学科特点。

2、课程目标

新课程标准认识到语文有它的特殊性,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多少,并不能标识其语文素养的高低。因为语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语文能力往往表现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新标准强调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②语文教学要强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③语文教学要体现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3、课程实施

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②加强语文综合学习。

③积极利用和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二、数学课程改革新方向

相比以前的《数学教学大纲》,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突破或进步,也正是这些进步体现和昭示着数学领域课程的主要改革新方向。

1、课程理念和目标

课程理念和目标是整个课程改革的基石,它直接决定着课程改革的品质和意义,也集中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方向。

“数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贯穿这次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灵魂主线。新课程强调数学课程应提高每个学生所需的数学素养,为每个学生提供终身学习的基础,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程目标。

①强调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②重视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

③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课程内容和结构

①重新认识和界定基础的课程内容。

②重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③重视设计课程内容框架。

三、科学课程改革新方向

在新课程框架中,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统一开设综合的《科学》(36年级)课程。

1、课程设计理念

在新一轮的科学领域课程改革中,始终贯穿着的新理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①强调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

科学课程要能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所必要的科学素质的形成提供条件。课程的立足点不是系统的科学知识,而是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立足学生的发展首先就要注意保护和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习与应用科学知识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在初步确立全面科学素养的基础上得以形成与时俱进的持久动力。

②突出科学探究,努力体现科学本质。

科学的核心在于探究,而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人的发展,突出科学探究的过程体现了科学的本质与教育的本质的结合。

③加强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教育。

今天,科学、技术高度融合,逐渐形成一体的、有机的科学技术体系,而且科学技术也已经全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新课程强调要扭转传统的科学教育中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教育的薄弱环节,让学生能在更为广阔和深刻的背景下理解科学的本质、意义、功用和局限,形成一种关注人、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2、课程目标方面

①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核心目标。

②构建更为全面、合理的课程目标体系。

新课程在目标上重视了科学探究的教育作用,强调了对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强调了课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要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3、课程内容和结构上

①反对科目本位主义,强调课程知识内容的综合。

②对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重新选择和增减。

③采用模块设计方式,突出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新方向

1、课程理念

①更加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最基本理念。

②对学生的运动兴趣和锻炼习惯更加重视

新课程十分强调在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等各方面,都应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价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③更加关注个体差异,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2、课程目标

①构建更为完善的目标体系

新课程构建了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融合的。

②将运动技能和体能以外的课程学习要求具体化。

3、课程实施上

在教学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针对过去“教得辛苦,学得痛苦”的现象,提出了有效教学的概念。认为有效教学首先是建立在学生“想学”和“愿学”基础之上的,它强调激发和保持学生体育兴趣的养成,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五、艺术课程改革新方向

1、课程理念和目标

①突出课程的人文性,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

强调艺术课程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人文性质是艺术课程的基本性质。应该说,这种定位是对中小学艺术课程性质认识的一个重要转变,这种改变突出了艺术课程的文化性质,强调中小学艺术课程决不是一种单纯教授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技术课程,而是包含技能技巧在内的涉及更为广泛的艺术文化、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的人文课程。

②倡导个性的艺术学习。

艺术在本质上就是十分个性化的,它需要个人的感悟,它直接受到个性自身经验的影响。艺术教育最忌的就是统一、划一的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

③聚集课程的基础性和普及性

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应该是普通和普及的艺术教育,而不是专业和职业的艺术教育,新课程强调艺术课程要为每个学生形成终身发展所必须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

2、课程实施上

教学上,新课程强调教学要符合学科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和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新课程主张通过游戏的形式和围绕人文主题来开展艺术教学,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低年级。这是因为艺术与游戏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而且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保护和促进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

 

第三部分 目前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运用的现状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广大小学教师和新课程一同走过了四年的艰难的成长历程。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了新课程给基础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更看到了孩子们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主动的学习态度。但也不可否认,新课程理念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还没有很好地得以体现,形式化的表现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注重了全面性,而忽视了发展性。

新课程在注重教育的全面性的同时,特别强调发展性,发展性也是新课程的基本性。我们的教育习惯于加法,缺什么加什么,而恰恰忽视了发展性。全面内容的教育不等于全面教育。整齐划一的要求忽视学生个性的教育等现象还依然难以纠正,新课程“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和教育目标的实现还是路漫漫。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多的表现是形式化

“自主、合作、探究”虽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由于很多教师对新的学习方式的粗浅理解“转变”的表现更多的是形式方面的“表演”。像“合作学习”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成为新课程课堂的标志了,似乎无此便不能称之为新课程了,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课堂教学之中。这种广泛用的结果就是,我们只是看到了分组、交流、讨论,学生想咋说就咋说,喜欢哪个就说哪个,而看不到合作的必要、合作中的分工与协作,感觉不到学生到底在自主什么,教师的作用在哪里?于是,课堂表现为“散乱的活跃”。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眼中最起码的“知识与技能”的目标都不能实现。

三、评价的激励、促进作用发挥得还不理想

存在的倾向性问题:①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以纸笔测试为主,以考知识为主的倾向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②很多学校虽然也采取了“素质评价手册”、“成长记录袋”等过程评价方法,但是没有建立科学的过程评价内容结构和观察记录体系;③不恰当地使用激励性策略;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存在误区。

目前形式化严重的另一个表现就是“表扬”的滥用。我们常常看到,不管是什么原因撞对了教师心目中的标准答案,学生都会得千篇一律的“你真棒”、“你真聪明”的肯定。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夸要有度。一个孩子如果只能表扬,不能批评,将来走上社会后,怎能有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新课程倡导多鼓励学习,是从给学生宽容和安全的心理氛围的角度提出的,其本质也是来自对人的个性的尊重,对多样化的宽容。而“表扬”的滥用,恰恰是以另一种形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从而违背了新课程的本意。

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停留在浅层次。

课程的生活化和课程的综合化在教学中还没有很好体现,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重要任务与新课程要求差距很大。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