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课现状与发展策略的探究

小学思想品德课现状与发展策略的探究

                                   ---汉阴县小学思想品德课现状调查报告

                                     张建谟   汪巧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它赋予了基础教育将肩负着培养文明公民的重大责任。本文通过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教学现状  教学成效  兴趣

2011版思品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赋予了基础教育将肩负着培养文明公民的重大责任。如何培养社会主义的文明公民?首先要从小培养公民的良好道德。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文明公民的标准。小学阶段是孩子们逐步熟悉和理解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生活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正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务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本县教育主管部门非常重视这一课程的教育,先后组织了数次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调研活动。调研结果显示:各校在落实思品课教学时,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课程表上有思品课程设置,按规定都是两节。开展有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活动,但同时思想品德课也存在投入与产出失衡及与素质教育要求偏离的现象。其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在应试教育观的指导下,思想品德课教学被任意地挤占或挪用;二在家长们的教育观念要求下,学校也仅能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认知方面的培养,而忽略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三是无专职的思品课教师,使得思品课程形式单一,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方法机械、气氛沉闷。面对这样的形势,我县教体局、教研室领导和小学思想品德教研员针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与教学方面作了较大的努力。几年过去了,先前的思品课程改革产生出成效了吗?今后的改革应继续朝哪个方向发展呢?为了全面了解我县小学思想品德课教育的有关情况,为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工作打下基础,从而能够更深入更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课教育。我们在20134月至5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本县的部分学校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次就小学思品课教育中的有关问题设计了思想品德课现状调查问卷,内容涉及思品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管理和家长对思品课的认识和配合教育等方面。调查采取匿名的方式,对象共7772人,学校包括县直、川道、山区等学校。抽取了两所县直小学、三所中心小学、两所完小的35年级学生的问卷共535份,访问了30多位教师。

一、问卷调查结果。

(一)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成效。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成效,从根本上说包括主要的两个方面,一是该课的教育教学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思品课是否正常在进行;二是教育内容是否为学生所接受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前者取决于教师的课是否上得生动、活泼,道理是否讲得入耳入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取得进一步实质性的成效;而后者除了学校的课堂教育与教学外,还关系到各种活动的训练和家庭的配合。从调查的结果看,学生的认知与情感有较大发展,而学生将学科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则尚有欠缺。

1.学生对思品课学习的态度与兴趣。

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情况,我们将学生对思品课的态度与教师对学生上课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思品课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各学校在集中力量改进思品课教学管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因此,87.6%的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是重要的,9.6%的人认为一般。情况与教师原先的估计有一些差异,表现在对思品课有一定兴趣的人数超出了教师的估计,而无所谓和不喜欢的学生也大大低于教师的估计,说明思品课的教改有了一定成效。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还有2.8%的学生对思品课的重要性没有明确的态度。这说明,思品课教改还有相当的余地,改革的力度还要加强。因为学生对思品课的态度和兴趣,不仅仅只是教学的效果的反映,同时,它也是继续学习思品的动力,因此学习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肯定的情绪、是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的核心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学生对思品课学习的态度不仅关系到学生当前的学习,也会影响其未来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与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就要求思品课教师应努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努力探索,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才会有所提高。

2.学生对思品课实效的反映。

从学生的认知收获来看,问卷中占96.6%以上的学生认为思品课的内容很有吸引力。96.4%的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对他们有一定影响。对老师讲解的内容也能大致领会、掌握,92.7%的学生认为学习思品知识不难。75%的孩子认为思品课的要求对自己来说合适。96.4%的人认为在思想品德课中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较多。这说明,教师在思品课教学中,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方面是卓有成效的,所运用的方法和手段发挥了成功的作用。但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除了要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的认知水平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道德行为是人的道德品质的外在具体表现。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最终要落到行为上。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终成效,也表现在教学的内容能否对学生行为和习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当然,道德行为的形式发展是个复杂的过程,是各种因素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但作为专门的思品课学习,其影响是有相当份量的。

为了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们另设计了一份“小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的问卷。问卷调查表明,思品课教学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实际效果,60%以上的学生能将课堂教学的内容用以指导自己的道德品质发展。但也应该看到,与学生认知的状况相比,还存在差距。对一些基本内容的理解,从表面上看大部分学生学到了不少东西。而实际上,一部分学生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书本上,仅限于对书本上的概念、定义范畴的理解,并没能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不仅要靠学校教育,也要靠家庭的配合,光靠思品课是不能完全达到目的的,但思品课的教育与教学内容,至少应该在学生中引起共鸣,对他们正确的行为实践产生鼓励和引发作用,从而不断加深认识,增强道德信念,进一步完善道德品质。如果小学思品课只重视道德认知教育,没有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行为,二者相互脱节,这样也达不到思品教育的最终目标。

3.家庭对学生思品课学习效果的影响。

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固然起着重要的主导性作用,但家庭或家长对学生的品德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一星期7天时间中,学生的课余时间是128小时,是在家中度过的,尽管家长不一定能直接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但在认知方面,他们能从学习方面以指导者和监督者的身份对学生不同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努力程度,以至于会在学习质量和效果上产生影响;在情感方面,家长对思品课的态度也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在行为和习惯方面,家庭的氛围、家长的自身素质和对孩子的要求更是发展儿童思想品德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家长对学生学习影响是多种形式的,但一般是以情感和态度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影响孩子。因此,我们只能从家长对思品学科的关心程度上来分析研究。据相关调查访问统计 85.5%的家长知道学校开有一门“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其中98%的家长都不曾过问孩子思品课的成绩与表现;只是经常关心语文、数学的成绩和上语文、数学课的表现。可以这么说,大部分家长不重视思品课,也从不关心思品课的教学内容。在调查中,甚至还有 20%的家长认为学校的思品课可开可不开,一心怕会影响学生语、数学科的学习。家长的这种态度自然会对学生学习思品课的态度和情感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思品教育中,学校与家庭的共同配合,加强小学生行为方面的指导与训练势在必行。

(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现状。

学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校领导对思品课的认识有所提高,思品课程实施的方法有所改进但力度不够。从思品课教学的成效来说,要上好思品课,首先应该是教师对思品课的作用要有正确的认识,其次是教学态度要认真,其具体表现在备课、保证课时、改进教学方法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等方面。从调查结果看,这些方面在总体上可以说是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展和改善,但许多地方还有待加强。

1、教师对思品课的认识与教学态度。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实施,广大教师对思品课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调查显示近 80%的教师已充分认识到了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以及思品课在培养素质方面的必要性。表现在具体工作中,思品课经常被应试必需的学科占用的情况仅占22.8%。但由于我县小学师资力量的缺乏,没有充裕的教师担任专职的思品课教学,多数教师兼职思品课教学等原因,教师在行动方面还存在着滞后的现象。这种现象还表现在教师的任课态度,上课和教学活动过程中。新时期的思品课教学,担负着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甚至还有法制教育等任务,教师不仅要熟悉教学的内容,而且要了解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征。因此,对师资水平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担任语数主科的兼任教师,他们自身教学任务重,工作繁忙,对小学思品课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特征缺乏全面了解,教学实效受到影响那是必然。广大的教师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应有专职的思品课教师。同时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实际中存在着,人们还摆脱不了对各科份量评价的传统看法,即认为语文、数学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基础文化课程,其份量比思品课重得多;思品课只能算是副科,在名称上就不如语数学科响亮。在调查中,还有相当部分的教师认为思品课可有可无或没有必要,产生此观念的原因是作为专职的思品课教师,恐怕会在地位、职称评聘、福利待遇甚至业余收入方面不及基础文化课教师。因此,在进一步的思品课教育发展和改革中,这一点应该是我们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2.思品课的教学准备。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要备好课,首先就要钻研课程标准和教科书,通过钻研课标,了解思品课的教学目的,掌握教材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流程(教案)。而教案是老师讲课的依据,它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质量。在调查思品课教师教学准备的问卷中,有多半以上的教师承认不能按教学要求与内容很认真或比较认真地写教案,只能写简案或根本没写教案。写教案也是应对赛教时交教案用。由于老师们没有细致学习课标、没有深入认真备课,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都是照本宣科,或者根据自己有限的知识,进行随意的发挥。这就难以严格根据思品课的培养目标,按照教材内容阐述的正确观点进行教学,同时也会影响思品课教学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3.思品课的教学方法与形式。

思品课的教学方法与形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要考虑到教学目的、任务、课程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也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调查结果显示,28.7%的学生最喜欢课堂讲解和师生讨论为主。30.9%的学生最喜欢课外实践为主。17.7%的学生最喜欢看教学录像和教学图片为主。5.88%的学生最喜欢讲故事为主。比例最高的是以课外实践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其次便是要求自己能充分思维并展开讨论的形式。学生的这种看法与其年龄特征有关。低中年级的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对直观且形象生动的教具和活动很感兴趣。在这种教学环境中,他们的各种感官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教师在思品教学中能灵活运用,就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就能大大增强思品课的实效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却难以办到。

目前,55.9%的学生认为思品课老师上课的方式很好;22.8%的学生认为思品课老师上课的方式比较好;19.1%的学生认为思品课老师上课的方式一般;14.7%的学生认为思品课老师上课的方式很不好。只要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充分联系生动事例系统的讲授,小学生还是乐于接受的。他们最反感的是教学中大量出现枯燥、缺乏充足必要的解释与事例的讲授。这样不仅激发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知识的遗忘率高,也就谈不上对思想品德发展的指导作用了。应该说,近年来,教师在这个方面有所改进,调查中有 81.6%的学生反映教师在讲授式教学中也觉得有所启发。在今后思品课教学的改进上应集中思考选择教学内容上尽量贴近学生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教学方式上做到五结合,课堂讲解、课外实践、师生讨论、看教学录像或图片和讲故事相结合,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利于思品课教学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4.思品课作业。

小学思品课的作业包括书面类和活动类两种:书面作业是指每一课课后的配套练习题,此类作业一般要求在课内完成;而活动类作业是指让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应用所学的思品课知识。让学生完成作业是整个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扩展,延续和补充,而教师也能在各种作业完成的状况中得到教学反馈,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调查显示64.7%的学生回答思品课作业不多;27.9%的学生回答老师没有留思品作业,更不用说布置活动类的实践作业了。这种状况对提高思品课教学水平是不利的。思品课书面类作业对进一步强化学习效果有积极的作用,而活动类的作业对于促进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结合,培养知、情、意、行全面发展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强化教师布置思品课作业,尤其是活动类作业的意识,逐步提高布置作业的水平,是今后思品课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任务。

5、思品课教学管理。

调查显示,23.5%的学生认为学校非常重视思想品德课;40%的学生认为学校重视思想品德课;32.3%的学生认为学校重视思想品德课一般;5.2%的学生认为学校对思品课重视力度不够。“对于思品课你有什么建议?”25.3%的学生建议不要把思品课上成语文、数学课,其中2.5%的学生希望多上几节思品课。问卷中,有23.5%的学生反映每周开设有0节思品课,76.5%的学生反映每周开设有2节思品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源于思品课教学管理,学校对于老师任意占用思品课睁只眼闭只眼;学校教学常规检查没涉及到思品课;教育教研部门在小升初学业水平测试中,只检测学生的语文、数学水平;教育教研部门在这之前没有专职的思品课教研员来督促、指导思品课教研教改工作。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思品课的有效实施。

二、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发展策略。

提高全面管理意识;落实课标精神,转变观念;改变教法,提高素质。 完善思品课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督促和指导学校开展思品新课标的学习培训。教研员指导学校教师以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因为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方法的问题又是目前思品课教学中的大问题;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又需要有一定素质的教师才能胜任,因此提高思品课老师的素质自然就成为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要提高师资的质量和水平,又需要相应的教学管理和保障措施。这应该是改革对策的第三个方面;最后,家庭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发展有特殊的影响力,一个成功的思想品德教育,没有家庭的配合是办不到的,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也是我们探讨的一个极重要的内容。具体做法是:

1.改革思品课教学方法—以自主性学习为主。

思想品德课的本质和最终目的是对小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它不应该是一个单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不能成为应试课。素质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过程的愉悦性。因此,思品课教学应在改变单向灌输的教法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组织实施讨论法和活动法等方面开展积极的探索,此外,还应根据学校的条件,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教学设备,如进行多媒体教学等,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的目的。在讨论法中,主要应致力于如何探讨根据思品课教学目的和内容来设计讨论题,掌握学生的思维特征和动向,启发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或质疑,让大家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根据观看挂图、录像等教具演示或对自己身边事物的观察,通过积极的思考、充分的讨论乃至争论引导出正确的答案,让学生在讨论中内化观念,以此达到思想道德认知和情感上的提高。在实践活动中,一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来开展活动,如对低中年级的学生,可结合教学内容,多采取灵活性、生动性、趣味性强,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形式,如:讲故事、情景扮演等方法;二要大胆地出课堂,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根据“课标”具体教学要求或目的,开展相对应的生产劳动,参观访问以及参加社会上各种有益活动等。与社会相比,学校是一个小课堂,在学校学的知识要应用于实践。掌握的理论要通过社会实践去验证,才能加以理解消化。学校还可以把思品课课内、课外的活动纳入学校德育工作整体规划中,与各种德育活动相辅相成,配合一致。特别注重研究思品课与班会、队会的共性和联系,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从中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养成一定的道德行为习惯。

2.提高思品课教师特有素质。

目前小学思品课教师的质量,不能满足教育与教学发展的需要。调查表明:我县小学思品课教师严重缺失,专职思品课教师无一人,思品教学全部是兼职。正因为如此,教师在思品课教学方面进修的需求和机会都很少,使得各所学校师资水平都达不到标准和要求。事实上思品课教师所担负的责任比其它学科更大,不仅要求有较高的思想政治修养、道德修养、理论修养,而且要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其中包括教学能力、心理疏导能力、组织能力等等。目前,小学思品课教师中具备这些能力的极少,这就给新时期学校思品课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学校一定要提供机会,提出要求,让思品课教师提高自己的素质。无论是专业的还是半路出家的,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的思品课教师,都应该精通德育理论,明确德育规律。进修是一个提高的渠道,但更多的要走自学之路。学习新知识,拓宽新视野,发展新观念,及时给学生提供最渴望获得的思想和道德帮助;抓住不同年龄阶段少年儿童思想上的兴奋点,因势利导,使自己真正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指导者。同时,要注重自己组织能力的培养,要有一定的交往和组织能力,善于创造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不断开展新颖的而又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活动。

3.强化思品课教学管理。

要提高思品课的教学质量,光靠思品课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定的管理和保障机制。过去,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对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意义与地位,虽有所领会,但由于考试框架的束缚,不能在人力与时间上得到保障。今天,初招改革在客观上已经为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思品课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下,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学研究部门和学校领导完全可以立足于思品课堂教学实践,进行一系列切实可行而有效的思品课教学管理。①确保师资力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出思品教学达标的师资要求,如规定至少在镇中心校、县直学校应配置一定数量的专职思品教师等;②教体局或教研室要针对思品课任课教师多是兼职的状况,积极建设思品教研网络或教育学会,经常举办教材培训、教学研讨会、优质课评选及外出观摩等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校思品课教学的课时保证、备课、教学进度和成效进行抽查,并把检查结果与对学校及其领导的考核联系起来;③各校主管教学的领导和德育领导都要重视思品教育,确立思品课教师的岗位责任制,杜绝思品课教师中用剩闲人“滥芋充数”的现象;④建立学校思品教研组。各年段还可以分立备课组,由研究能力强、负责任的思品教师任备课组长,定期定点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研讨,以形成取长补短、相互激励的教学风气,确保思品课教学的正确方向和科学性。⑤为了提高兼职教师的思品教学的积极性,学校还要设立合适的奖励制度,同等看待思品课与语、数课教师。在评优、评先和晋级方面给一定的政策倾斜。由于思品课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当前的实际教学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学校应重视创造条件提高思品课任课教师水平,减轻其他教学任务,积极鼓励进修和自学,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素质。⑥学校还应加强思品课教学的资金投入,配备教具,提供必要的教学参考资料等。

4.家庭教育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要使思品教育教学获得实效,家庭的配合少不了。相当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思品课表现不关心,对子女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不是很重视,这固然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但也有社会与历史的原因,更是存在方式方法的问题。因此加强对孩子的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培训的研究更为重要。调查显示,有56%的家长认为自己虽有时间,也很想好好调教自己的子女,但又不知该从何下手,因为他们不懂得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要改变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发挥学校教师的积极作用来教育家长,争取家长对思品课的支持。例如,学校可不定期组织召开家长会,宣传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思品课教育的重要意义,以现实中重才轻德造成的严重后果影响家长。二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影响家长。这就要靠教师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对教师有很强的信赖感,从而让家长在子女的影响下自觉抵制不良影响而进行正确有效的家庭思想教育。三是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进行“构建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德育新体系”的研究。开办家长学校,学期初对孩子们的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培训。只要学校与家庭、师生与家长之间能积极合作,就能更好地提高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提升我县公民的文明素质。

总之, 学校通过思品课教学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启蒙性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思品课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孩子们也在变化,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在实践中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科学,它也要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人们生活的发展变化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发展变化,思想品德教育与教学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我们要坚持不懈的走下去,为培养新世纪的新一代文明公民而创新教育教研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林斯坦《小学思想品德课概况与取向探究》。

2、义务教育2011年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定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