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1、社会现状背景 

《品德与生活》(社会)相比于传统《思品》教材最大的变化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虽然品德与生活课程实施多年,很多家长还认为,在小学,孩子只要学好语、数、外就行了,其它课程可有可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本课程的实施。

2、教育资源背景 

教师长期在应试教育中摸爬滚打,对于学科教学十分在行,而对于《品德与生活》(社会)功能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构成因素的理解与重组技能,缺乏开发课程的意识。主要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改变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科: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

自主有效性学习:儿童从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用观察、调查、实验、讨论、实践、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方法去主动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从而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

(一)国外研究现状:《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在中国新课程改革而增加的一门重要的综合性课程。它的是中国特有的一门学科。

(二)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的本学科课题大都为德育或家校联系方面。而我们准备通过本次课题,加强课堂中的活动的有效性,只将着眼点放在有效的课堂上的四十分钟内,立足于探索个性化的活动内容,形成一种《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方式。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实验研究的总目标是:探索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中,引导教学自主高效性的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以及相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探索教学评价的高效性。为从事《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的教师提供可接受的、认同的典型教学案例,并将有关经验加以推广,使广大教师尽快、尽早地适应教改新形势的要求,使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

课题研究成果状态目标:

1.研究《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目标的针对性。

2.开发和整合利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内容(包括教材、学生、生活),使教学高效。

3.研究《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活动组织形式和方法);

4.建立科学合理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活动有效性评价体系;

5.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能科研、善教学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队伍。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个方面: 

1.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目标针对性的研究。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活动要清晰,落脚点很明确。

2.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性的研究。既充分利用教材又突破教材的束缚,研究学生生活、学校生活、周围生活、社区环境和《品德与生活》(社会)大背景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研究。转变教学观念,改革《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的方法、手段,引导学生高效的学习。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

4.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有效性的教学评价研究。评价的目标变单一的结论性目标为过程性、体验性、发展性与结论性的综合目标。评价的形式为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的成员变单一的教师为教师、家长、同学、社区成员全面的组成。评价的方法是平时考查与期终考核相结合,以书面形式与综合实践相结合。评价注重学生的参与、注重学生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育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因此,教学评价时,应把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社会发展性评价放在社会生活大背景中进行。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更要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

5.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有效性的教学中教师地位作用和要求的研究。变教师的主讲者为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和帮助者,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品德与生活》(社会)的生活知识、地理知识、历史知识和法律知识,以便很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品德与生活》(社会)知识。

五、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文献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更新教学观念,以现代的科学理论指导课题的实验。

2.行为研究法:组织各子课题成员进行大量的备课、上课、研讨等活动,在教学研究中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

3.实验法:引导师生对《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教与学进行广泛的实验,总结出自主探究学习的教与学的方法。

4.调查法:引导师生对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和《品德与生活》(社会)环境进行广泛的调查,开发利用《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教学资源。

5.分析比较法:针对课题实验中的情况,进行不断的分析、比较,积累实践研究的经验。

6.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组织课题组各子课题成员对课题进行不断的修改与完善,总结出课题研究的经验。

主要研究过程: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研究在当今是一项国内缺少现成经验成果,既需较深理论作指导,又需熟悉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是一项难度较大的研究。因而,我们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以保障研究的顺利进行。

1.加强理论学习。为了提高实验组教师的教学素质,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学科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培训出一批理论熟、业务精的青年教师。

2.健全组织网络。课题组由组长牵头,成立实验小组,包括全校品德与生活(社会)工作室成员。

3.强化课题管理。根据研究的进展情况,制定了课题研究的远期规划和近期计划。每学期的主要研究活动的时间、内容、目标、阶段性成果在课题的工作计划中都有所体现,使课题的研究工作得到了保障。

六、研究的进度计划(含预期成果)

1、研究准备阶段(2011.3——2011.6):酝酿、制定实施方案,就该课题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征求意见,修改实施方案,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2、研究实施阶段(2011.9——2012.12):成立课题组,制订实验计划,加强理论学习。讨论、修订、完善实验计划。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制定课题实验方案。组织《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培训;建立和完善实施的组织机构;实施过程中探索《品德与生活》(社会)活动设计过程与要求;挖掘开发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资源;探索《品德与生活》(社会)活动设计实施的有效途径。

3、实验总结反馈(2013.3——2013.6):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研究报告,归纳总结实验研究成果。召开课题成果汇报会,讨论成果汇报的内容、形式;收集经验论文、整理在活动中实现有效学习教学系列案例、总结;搜集课题实验各种有关资料,总结实验成果,撰写实验报告;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法,通过课堂教学的检验和研究交流的形式,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成果并推广。

第一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

课题组按课题方案的基本策略和具体途径进行实践研究。年底写好研究阶段性报告告,进行研究资料和数据积累。 阶段预期成果:开题实验报告、实验方案、理论学习体会。

(1)、学习有关理论、经验。

(2)、进一步针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继续研究,深入实施实验研究,不断进行观摩研讨,努力实现课堂的有效学习,形成规范。完善在活动中实现有效学习教学活动。

(3)、课件的合理运用。

第二阶段:2012年1月—2012年12月。

进一步修订完善研究目标和操作步骤,深入研究实施本课题教学有效设计途径和方法。注意积累成功经验。搜集课题实验有关资料。阶段预期成果:《教学设计集》、教学案例集》、《教学反思集》、《教学论文集》。

第三阶段:2013年3月—2013年6月实验总结反馈阶段

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研究报告,归纳总结实验研究成果。召开课题成果汇报会,讨论成果汇报的内容、形式;收集经验论文、整理在活动中实现有效学习教学系列案例、总结;搜集课题实验各种有关资料,总结实验成果,撰写实验报告;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法,通过课堂教学的检验和研究交流的形式,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成果并推广。

阶段预期成果:《教学实录》、《实验报告》。

4、研究成果预期效益和使用范围   

(1)、促使学生对品德与生活学习产生积极情感,自主的参与学习活动,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并可以为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基础。

(2)、促使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3)、在课题研究结束时,形成具有一定水平的研究报告,将参加课题研究的专题总结、活动内容汇编成册,汇编相关的论文。

5、经费预算以及需购置的仪器设备等

学校提供教师培训、外出学习等经费,并保障学校的电子备课室、多媒体室等的使用。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