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

优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各种事物正是在不断地追求着最理想的状态、境界,所以才顺应达尔文所提出“适者生存”的理论。

“优化课堂教学”是教学界一个永恒的主题,人类教学事业总是在理想和显示的矛盾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前进的。

无论什么时候,教师都希望教得好,学生都渴望学得好,这是人之常情。但另一方面,不完满的教学比比皆是,不成功的学习体验人人都有,这也是生活常态。千百年来,人们不懈地探索教学原理技术和改进教学实践的种种努力,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围绕优化教学的宗旨和主题而展开的。

当前,我国正在开展规模空前的课程与教学改革运动,人们推崇优化教学的理想境界,改革热情高涨,但是,事与愿违、事倍功半乃至南辕北辙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说明,要把优化教学的理想化为现实,必须做大量艰苦细致的研究工作。

同时,科学的迅猛发展在不断充实与拓展数学教学内容,现代教育技术的引进使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学生生活经历的不同又为课堂教学伏下丰富的现实背景等等。“优化”成为我们顺应新课程改革的主要途径。

二、研究的意义

优化教学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把优化教学视为一种活动,一个过程,即对教学进行优化,使教学变得更完美;二是把优化教学视为教学的一种状态,一种境界,即优良的教学、成功的教学。这两种理解,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对教学进行优化(改革创新)是原因、形式和途径,教学的完美状态是结果、方向和归宿。因此,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能更全面把握优化教学的含义:通过改革创新而达到的最佳教学状态。优化教学的过程,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结构,争取最好的教学效果的过程。

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综述

一提到优化教学,人们首先会想到原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毫无疑问,最优化教学理论是关于优化教学的系统而专门的理论,是优化教学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重大成果。但是,优化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是随人类教学事业中的理想和矛盾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前进的。

《学记》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集中总结了我国先秦时期优化教学的实践经验,明确提出了“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度,然后可以为人师也”的命题,认为教学有兴有废,并较详细地论述了教学成功的若干原理和策略,既表达了优化教学的理想追求,又具体提出了优化教学的可行方法,是古代社会优化教学理论的实践探讨的光辉典范。在西方,夸美纽斯作为教育领域中哥白尼式的人物,他在《大教学论》中非常鲜明地表达了优化教学的理想,深入探讨了根除学校教育弊端、使人人在学校受到周全教育的整体策略。

本课题旨在多维度、多视角对现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全面地研究。在《国家课程标准》所阐述的新理念指导下,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丰富我们的教学手段等等。让优化教学的基本理念永远成为我们改进教学现状的有效策略。

四、研究的预期目标

(一)优化小学数学课时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获得一般的解题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活动中增强应用意识,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了解数学的价值,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知识性目标平衡与和谐的整合,在知识的获得中促进学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

(二)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

数学教育要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剔除传统的小学数学中人为编造的情境;老化的题材和过时的数据,将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又切合学生实际,又为学生发展所需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优化教材内容。

(三)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

从数学教育哲学上讲,决定一个学生数学修养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标志是看他如何看待数学,如何理解数学,以及能否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此,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应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现实”理解情景,发现数学,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打破封闭式的教学过程,构建“问题→探究→应用→新问题→再研究”的开放式学习过程,注重学习中的自主性、活动性,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四)优化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素材,通过大胆猜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实现获取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五)优化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师生关系

走下高高的讲台,走到学生中,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的见解,在互相尊重,民主平等的氛围中,使学生独特的创见和敏捷的思路与教师的智慧汇于一处,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出创新的亮点,使课堂教学更为充实而鲜活。

五、研究的内容

优化教学的理想要变成现实,就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实践。数千年来,人们就如何实现优化教学的理想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大量优化教学的经验教训。我们所研究的就是一个明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摆正师生关系的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过程。我们在这动态生成的过程中要着力体现“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是根据学生今天的现实生活,了解学生所处的环境及已有的生活经验,更要关注学生今后发展所必需的”思想。

1、教学目标应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中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分析,我们会发现:存在着一部分具有高超解题能力的学生却不会分析、处理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正如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所说:“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比在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后的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呢?那是因为多年来我们的教学目标是“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而忽视了对“人的可持续发展力”的培养。

如今,“关注人的发展”这一观点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如何使学生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等诸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已成为我们关注的又一大目标。

使学生形成了“勇干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必要的应用技能,其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由学生从其生活实际中选取。

有一种观点认为:教材上的内容便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全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材便成了他们传道的“圣经”,教学参考用书成了他们备课的“法宝”。孰不知,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学生生活经验及周围环境的千差万别,教材上的内容已有一定的阻碍性。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这话提示我们,要想教得好,使学生受益,就要依靠教师在深刻理解课程改革精神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提取真实,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充实教学内容。

1)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组织教学内容。

2)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组织教学内容。

3)从学生未来发展所必须的知识中组织教学内容。

3、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引栾”的过程。

我们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中,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即如果学生的思维是滔滔不绝的江水的话,那么教师则要做“大禹”,要善于疏、导,而不能去堵。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尽现各自的观点,并使他们不同的观点发生碰撞,展开讨论。在教师的不断的“挑拨离间”之下,从达成局部的共识到形成全面的“联盟”,这样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实现“知识技能目标”之外的其他重要目标。

4、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现代社会的发展,合作精神、探索意识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素材,通过大胆猜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实现获取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5、理解与宽容、信赖与尊重是师生关系变革的显著特征。

40分钟知识传递的过程中,无不包容着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亲其师”才会“信其教”。站在三尺讲台前,教师确有那么一份威严,这三尺讲台也就成了教师与学生的隔阂。此时,教师的一声训斥,或许就会丧失一个“高斯”,你的一个白眼或许就会使牛顿回了家。相反,你信赖、尊重每一位学生,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中,对课堂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充满了理解和宽容,那么学生就会把思维暴露给你,教育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所进行的“优化”研究,并不是单纯地抛弃教材,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罗列起来进行教学。而是在深刻领会课程改革先进理念的基础上,站在为学生未来发展负责的高度,从学生现实生活的背景中提炼出数学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知识得以增长,能力得以提高,个性得以张扬。

六、研究的步骤

1、  准备阶段:(20041—20049)

根据课题的性质,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召开全组教师会议,商讨课题研究实验。

(2)全校动员,自愿报名,组织课题组。

(3)印发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组成员填写自己对此课题的认识。

(4)起草实验方案交课题组成员讨论,召开课题实验方案论证会。

2、实施阶段:(2004.8--2005.6)

(1)  确定实验对象:

在全校各年级中随机抽取一个班级为实验班,再随机抽取一个班级为对照班。

(2)  确定与课题相关的子课题。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目标多元化的探索与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多样化的探索与研究》

《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组织与优化》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3)  根据实验目标,对学生进行一次前测。

(4)  全组成员自愿报名,每人承担一个主攻课题。

(5)  结合实验方案,开展实践活动,定期召开课题研讨活动。

(6)  做到边计划,边论证,边学习、边实施,边研究,边小结。

(7)  每学期举行4~6次交流研讨,并在全校进行公开观摩教学活动。

(8)  搜集关于本课题的典型课例、精彩片段等资料。

2、      总结阶段:(2006.5--2006.8)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总结,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实验报告、论文等。整理课堂教学实录,力争就此教研课题编辑一套成果汇编,为进一步扩大实验研究的成果做准备。

七、研究的方法

    本实验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观察法和调查法。用问卷调查法、统计法等来检验、评价实验的效果。

八、研究条件

本课题是嘉善县实验小学2003~2005年教学研究课题的一个,它在县教研室领导的指导下进行。

1.全体成员对教科研工作都比较重视且满怀热情。

2.师资力量较为充足。本课题申请人,大学专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重视课堂教学设计。同时曾先后主持、参与省、市级课题4个,分获市二、三等奖等。所撰写的论文多次在省、市级获奖,所在学校连续三届获市教科研先进集体。现在具有研究本课题的条件和时间,以及钻研的热情,且具有一定的课题研究经验和能力。

参加本课题的其他成员都具有大专文化程度,县学科带头人,县教学能手,县教研大组成员。他们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曾获县级教坛新秀等,都承担过县级以上的教改课题,获得过奖,多次承担过市、县级公开课,所以全组人员都具有较强的课题研究的能力和研究水平。

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和实验的质量,本课题组请县教研员李剑、朱卫东老师作指导。

3.课题组各成员职责分明,分工明确,开题后各成员任务落实,明确各自目标。

序号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

2005.7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目标多元化的探索

论文

丁土根

2

2005.12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组织与优化

论文教案

曹琼

3

2006.2

小学数学新课导入多样化的探索与研究

论文

沈萍萍

4

20059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论文

陆卫明

5

2006.6

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案例

邱起程

6

2006.8

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影响的个案分析

个案

凌春燕

九、课题研究成果形式:实验报告、专题论文、调查分析报告、教学案例集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