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科研课题《如何在课堂中提高国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市级科研课题“如何在课堂中提高国画教学的

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中国画是我国数千年文明发展、积淀的产物,是有别于西方绘画的独特产物。在小学阶段,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性就更加突出,它对引导学生参与民族文化传承、交流,提高全民素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过程的规律性,成功的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的课堂教学。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开展国画的有效教学研究就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目前,小学美术课堂教育方式虽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由于种种现实因素,要把课改理念转化为教师自觉和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转化为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技艺还有很长一段路程需要跋涉和跨越。其问题、缺陷可归纳为四个方面:(1)教学主体的问题。如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教师教学密度设计不当,教学中忽视对学生基本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不足,目的不纯等。(2)教学内容的问题。如教材选用受到限制,无论教材是否科学合理,都必须选择;教学内容集中与教材安排,与日常生活脱离等。(4)课堂教学环境的问题。如大班授课、课堂硬件设施不足等。面对这样的困境,寻求目前小学课堂美术教学弊端的原因,把着眼点放在课堂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尤其是国画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美术组一起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美术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确立了“如何在课堂中提高国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在美术课堂教学研究的基础上,认真领会《纲要》精神,进行具体的教育实践探索,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研究过程即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反思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

2、课堂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以课堂为中心,有效教学改革首先从课堂入手。本研究的目的就在透视小学美术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讨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3、有助于促进美术教学理论与小学美术教学实践的结合。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形成的,因此,具有较强的理论性。

4、有利于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它来自小学美术教学实践,又高于实践,易于小学美术教师掌握,可以成为广大小学美术教师的研究课题,并通过研究以改进自己的美术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促进小学美术教师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二、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通过调查分析小学生学习中国画的现状,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研究课程内容的编写、使用,摸索出一套适合小学生学习的中国画研究教学定位、教学管理模式、教材的选配、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寻找学习中国画的新路子,培养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1)以课堂为中心,有效教学改革首先从课堂入手。本研究的目的就在透视小学美术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讨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2)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它来自小学美术教学实践,又高于实践,易于小学美术教师掌握,可以成为广大小学美术教师的研究课题,并通过研究以改进自己的美术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促进小学美术教师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二)研究内容

1、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探讨: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后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凡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

2、通过上课,分析,再上课,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3、研究不同阶段科学合理的“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

4、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具体实施策略:课堂讨论策略:课堂辅助教学策略。

三、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策略

小学生由于实践能力较低,对美的认识模糊、肤浅。本课题研究采用探究讨论与欣赏相结合,改革传统教学中中讲解、轻指导,重知识、轻方法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经教师适当点拨,主动发现问题、解释和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使整个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学习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掌握了基本国画技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创立者皮亚杰认为: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比掌握知识内容更重要。中国画知识越丰富,也就越容易对中国画产生新的理解、认识,建立丰富的知识体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完善学生的美术素质。

四、课题国内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

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前,斯蒂文思、卡特尔等研究主要在于鉴别可能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教师特征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布朗等对有效教学的界定更多地是从教学的复杂性和教师教学技能的角度进行的。他们认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解起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其一,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复杂的智力的要求和社会性挑战的工作;其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由一系列课获得的、课改进的和可发展的教学技能来完成的。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有效的教学需要教师充分地了解学生的背景,能与学生进行清除地交流与沟通,能够刺激学生积极的学习与思考,进而向他们的教师提出有价值的或挑战性的问题。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期英、美等国政府和民众对提高学生学术成就的强烈呼声,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研究进一步开展。

(二)国内学者对有效课堂教学概念的界定

与国外的研究相比,我国对课堂有效教学定义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陈琦、刘儒德主编的《当代教育心理学》专辟一章论述了课堂有效教学,这是国内对有效教学的首次论述;崔允潔在《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一文中阐述了课堂有效教学的理念,从教学过程的角度探讨了有效教学的教学准备策略、实施策略和评价策略。这些研究都基本达成共识,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但主要还是以介绍、继承和吸收西方的研究成果为主。

(三)预期成果和突破

通过相关理论学习与探讨及具体课例的深入研究与分析,进一步探讨提高小学美术国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的实施以及效应。为进一步优化小学美术国画教学、帮助教师如何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有效地进行美术国画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性见解。这对帮助小学一线美术教师分析总结先进的教学思想、摈弃落后的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课程理念,使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以适应当前的小学美术国画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更好的学习并改进小学美术国画教学工作、提高小学美术国画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四)课堂完成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备、科研手段和经费保证等)

1、我校正式启动美术学科新课程改革实验,如“跨学科互动教学”、“共同绘画教学”、“多媒体美术学”、“课堂结构再整合”等,在研究中摸索出一套成功的经验,资料充实,实现电子课件辅助教学,学校硬件设置较为齐全。

2、本课题组中教师都是美术一线教师,也是我市、区、校的业务骨干。他们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颇具教科研张力,教育教学上有显著成绩,都参加过省、市级课题的研究,每人都有教育教学论文获奖或发表。如聂正坤老师是蚌埠市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曾担任过多年的教研组长一职,在培养指导青年教师教科研上取得显著成绩,论文及美术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级获奖;刘顺老师是市级人才培养库中的佼佼者,市级观摩课及竞赛课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国画作品多次在省、市级获奖;幸晶莹老师在蚌埠市小学美术课堂竞赛中获一等奖;李寒梅老师在市级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等。

3、课题组中的所有教师都具有认真学习、钻研的习惯,每周三下午固定为课题组研讨时间;学校提供网络平台,可为我组教师对外交流和获取资料提供充分的保证;学校图书馆有一定的教育理论书籍,每位教师也订购了大量教育教学杂志,是教师进行理论学习的有力保证。

4、由总负责人和组长负责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指导操作、编写教案和论文集、建立课题研究档案、课研教师具体实施,并梳理整合实验材料、阶段测评、撰写实验论文。

5、学校科研制度健全,在时间和措施上有充分的保证;课题组人员充足、分工明确,能够确保课题实验顺利进行。我校每年都按一定的比例下拨教育科研经费,本课题研究的经费主要用于教师学习研讨、开展各类主题研讨活动及编辑各种资料集等,完全由学校自筹资金解决。

(五)课题研究阶段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8年12月—2019年5月)

1、准备阶段:进行调查分析,确立课题,组织教师学习、收集相关资料,确定人员分工,制订课题实施方案,向市教科所申请立项、开题,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论证。

第二阶段(2019年6月—2020年6月)

2、实施阶段:根据课题设计方案,有计划、有步骤进行行动研究。不断实践,定期总结,每学期都有阶段成果展示。

第三阶段(2020年7月—2020年12月)

3、总结阶段:对课题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写出结题报告,汇编课题资料,召开课题成果汇报会。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