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题结题报告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
  
  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
  ——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校本开发的研究
  
  实

无锡新区实验小学课题组

一、 实施目的意义与价值取向
   1、实施目的意义与价值取向
  学生个性的发展除了先天条件外,还有赖于环境,而教育是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客观环境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因此,我们在进行教育时,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问题。这个观点在国内外教育界已达成共识。同时我们认为如果学校中的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课程实施都能尽量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那么教育在儿童个性发展方面起的是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的个性将会因此而健康、积极的发展。反之,则学生个性将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而目前的课程状态在学生个性发展上的作为不是太乐观。所以我们学校认为要对目前的课程进行校本开发,要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其实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这样一种强调尊重学生差异、注重个性发展的课程观,在国内外教育研究中早已产生。有一些学校还进行了相关的实践研究。国外如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等国的许多学校实施校本课程,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不一样的课程,实际上强调的就是个性化发展。国内也有一些学校在研究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的问题,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个性化教学研究方面迈出了步伐。包括我们学校在十五期间,也从实施个性化教学的视角研究了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的问题。在教学目标的开放性构建教学内容的人本化处理教学形式方法的多样化选择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实施等个性化教学策略的操作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随着我们对个性发展课程设计的理解,我们发现这些研究还不够深入,况且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是因国、因地区、因校而异的。因此,我们学校在十一五期间,还要研究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的问题,视角由个性化教学扩展为课程的校本开发。期望在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的过程中, 既增加受益学生的数量,又提高学生受益的程度。
  课程校本开发的研究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基本有两种价值取向:一种是基于学校发展需要的校本开发,另一种是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的校本开发。我们学校谈的课程校本开发,更多强调的是基于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课程校本开发。所以我们学校在十一五期间提出为每个儿童设计课程——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校本开发的研究课题。
  2、课题研究的价值
  (1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的课程观是回归到了课程的本义的一种系统思考;它是对新课程理念的一种本土化理解,这个研究丰富了课程的理念。
  (2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是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回归童年、回归生活,来寻求一种学校课程校本开发的实践模式,提供一种学校课程实践的经验,对其他学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是从研究的视角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必将提高学校的新课程实施水平,促进学生、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3、课题研究的目标
  (1)促进我校基于新课程理念,对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进行系统的思考,提高我们对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认识,形成我们学校的课程理念。
  (2)课程校本开发作为一种改良实践,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的课程校本开发体系与特色。
  (3)研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以及课程实施方式的变革,提高新课程实施的质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4)通过课程校本开发,让学生的个性在深度上充分发展、广度上多元发展、整体上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个性的生态发展。
  (5)构建学校课程校本开发的管理文化。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
  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是我们学校在九五十五课题研究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它是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主要依据,强调尊重儿童学习的独特性、差异性、多样性,基于儿童自主发展需要的课程观。它是新课程理念的一种校本理解,充分体现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服务的教育理念。
  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这里的设计课程,我们的理解是指学校中兼顾学科知识、学生特点、社会需要,进行的包括目标、计划、内容、实施策略与评价的连续性教育实践活动。特别需要揭示的是课程教学中与不同学生的不同对话是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的重要体现。
  2、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校本开发
  课程校本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不同,这里的开发包括国家课程的校本开发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围绕学校特有的教育理念,基于学校的课程资源,由学校教师或教师小队为主体所进行的课程设计、实施、管理、评价等活动。就我们学校而言,我们的课程校本开发主要是强调基于儿童个性发展需要,体现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这样一个理念,在国家新课程实施的框架内,以儿童的个性发展为宗旨,所进行的课程结构、课程形态、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方式的一种变革实践。
  根据艾里克﹒艾里克森的个性发展阶段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小学阶段主要是孩子个性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所面临的个性学习任务是能力。所以,提高学生能力,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是我们在发展学生个性方面要做的主要工作。我们借鉴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将能力主要分为言语能力、逻辑数理能力、音乐能力、空间能力、身体动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不是所有进入小学学习的学生,都拥有了很好的个性基础,他们对以前的学习任务的完成水平是参差不齐的。这个阶段积极学习的学生的个性基础是:孩子获得了对世界的信任,有了安全感,他们成功的巩固了自己的自主,有了自我控制能力,主动精神获得积极的发展。消极学习的学生的个性基础是:胆怯、烦躁不安、敌对、攻击、情绪压抑、羞怯、疑惑、自疚。而这个理论指出:个体只有很好的完成了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才能顺利的进入下一个阶段。所以,在以发展能力为主要学习任务的小学阶段,学生还需要补差性学习的机会,用来完成前些阶段完成得不够好的学习任务。通过补差性学习获得对世界的信任,发展自己的自主意识,发展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发展主动精神。
  基于小学生个性发展的以上需要,我校课程校本开发的主要内容是:国家课程的再开发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国家课程的再开发中主要从课程改进、教学改进和学习改进三个方向进行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以菜单式艺体选修课程的开发为突破口进行研究。通过这些开发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尊感。让学生的个性在深度上充分发展、广度上多元发展、整体上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个性的生态发展。
  
  三、研究的内容具体化与初步设想
  (一)我校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的经验与问题的研究
  我校长期致力于课程研究,在九五期间进行了题为开设微型课程,优化课程内容和形态的研究,初步构建了具有校本特性的微型课程系列,对课程的创造性、选择性、个性化等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十五期间以为每个儿童设计课程——个性化教学的研究为课题,对课程的生成性、适应性及如何促进教学中主体的个性发展及个性化教学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以前的这些研究都为十一五课题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回顾、总结九五以来我们进行的研究工作历程和积累的研究经验,检视九五以来我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提高课题研究效率。同时十一五期间,我们的开发是基于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开发,我们作为开发主体,必须要了解小学阶段学生在个性发展方面有哪些需要,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发出相应的课程。所以,我们必须要做相关的调查,调查我校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作为课程校本开发的主要依据。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回顾九五以来我们进行的研究工作和积累的经验
  2、检视九五以来我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3、调查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二)有关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课程校本开发的文献研究及理性思考
  1、搜集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课程校本开发的相关文献;
  2、编辑有关资料,分类整理,综合分析相关文献内容;
  3、形成我校关于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课程校本开发的文献综述。
  (三)学校课程校本开发总体方案的研制
  课程校本开发的有效推进,依赖于课程开发方案的规范与相关制度的保障。因此,我们必须着力于学校课程校本开发方案的研制。通过多次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研讨,确定我校课程校本开发的课程定位、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与要求、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和课程保障等部分。通过方案的研制,确保我校课程校本开发的科学性、规范性。
  (四)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的研究
  1、建立我校数字校园平台网站的研究,包含学科资源库,包含师生个性档案库等,形成课程资源库。
  2、创设数字课堂,形成网校,包含选择性学科课堂实录,包含儿童在线学习包,包含校内外课程资源整合的区域化学习环境的研究。
  3、网络环境下的资源管理、应用、评价的研究。
  (五)儿童生活视野中的学科课程的校本实施的研究
  在国家课程的再开发中,为了使研究能更好的深入推进,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十一五期间,我们主要研究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校本实施。在学科课程的校本实施中,我们强调尊重每个儿童独特的生活经验、智力强项、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重视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学科课程的校本理解,在儿童生活视野中开发实施课程,让每位儿童在学科课程的校本实施中自由、和谐、全面地发展。
  在十五期间,我们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开放性构建、教学内容的人本化处理、教学形式方法的多样化选择、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实施等问题的探索,对个性化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方法、教学评价四方面进行了研究。十一五期间,我们拟在此基础上从学习改进、教学改进、课程改进等方面对个性化教学进行深化研究,丰富个性化教学的实践。其中学习改进是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主要是学习方式的改进,目标是个性化地学;教学改进是从教师的立场出发,主要是教学风格的改进,目标是个性化地教;课程改进是从学校课程管理的立场出发,主要是课时设置、课程管理的改进,目标是将前两者有机地糅合,保障个性化教学的运行与完善。
  个性化地学:主要从创新型学习——维持型学习合作学习——个体学习“E-learning在线学习——传统媒体学习这三对各具特性的学习方式中分析、提取适合于学生学习与成长的新型的学习方式,扬长避短,构建特色。
  个性化地教:主要以教学风格为切入点,关注日常教学实践,尝试凝练教师个人教学风格学科教学风格群体教学风格乃至于学校教学风格
  个性化地教学管理:主要将制订与实施一系列规章制度,推进学科课程个性化教学的运行与完善。
  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课程的适应性、课程与教学的统一性等问题,实现学科课程的有效教学,在已有的个性化教学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摸索个性化教学的实施策略、推进制度等新问题。
  (六)菜单式艺体选修课程开发的研究
  校本课程是最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而怎样开发才能高效地促进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却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基于学校以往在艺体选修课程方面的研究成果考虑,我校以艺体选修课程的开发为突破口,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问题。艺体选修课程是国家艺体课程的拓展。为了尽可能多的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在操作上,我校艺体选修课程的开发,将整合学生需求、办学目标、学校资源三方面的因素,制定课程菜单并组织实施。菜单式操作,强调的是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具体研究内容为:菜单式艺体课程的开发与管理。通过菜单式艺体课程开发的研究,我们要探索菜单式艺体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的策略;编写科学的菜单式艺体课程的教材;构建高效的菜单式艺体课程管理体系。
四、 实施的策略与步骤
 (一)实施的策略
  课程校本开发的策略涉及开发的流程和模式、开发方案、活动方式以及管理措施等。
  1、人员构成多层化
   
我校参与课程校本开发活动的人员构成是多层化的,目前参与人员初步定为我们的校长、行政人员、教师、家长、学生、社区人士以及校外的专家学者或机构。其中,教师始终是课程校本开发的核心人物和主导力量,有关课程的各种决定,从问题诊断、目标拟定、方案编制、课程设计到课程评价等环节,都主要依靠教师的专业能力,由教师提供意见和参与决策。 同时,为了集思广益,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将邀请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乃至校外专家学者和教育行政部门人士适当地参与课程校本开发小组的工作。当然,他们的参与更多的是讨论和咨询性质的。校长与行政人员不但是课程校本开发的参与者,同时也应该成为课程校本开发的支持者、领导者和催生者,应该承担起营造氛围、协调沟通和提供服务与监督的责任。让学生参与课程开发过程,是我们的一个设想。当然学生的参与程度、参与范围和参与角色,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课程方案的性质而定。
  2、操作流程灵活化
   
我们的课程校本开发的操作模式主要包括组织建立;现状分析;目标拟定;方案编制;课程审议;实施与评价6大步骤。
  在此参照吴刚平先生的研究成果,制定出下面的表格,对课程校本开发的操作模式加以描述。
步骤
主要议题
参与人员
角色定位
组织建立
成立课程委员会或工作小组、确立参与成员及工作程序、进行课程校本开发准备
1.
教师、中层与校长
2.
学生
3.
校外咨询人员
1.
决策、讨论
2.
讨论、决策
3.
咨询、建议
现状分析
进行需求评估、问题反思、资源调查
1.
教师、中层与校长
2.
学生与家长
3.
校外咨询人员
1.
决策、讨论
2.
讨论
3.
咨询、建议
目标拟定
澄清办学思路、确立一般目标与具体目标
1.
教师、中层与校长
2.
学生与家长
3.
校外咨询人员
1.
决策
2.
讨论
3.
咨询、建议
方案编制
确立工具与方法、选择课程材料与组织形式
1.
教师、中层与校长
2.
学生和家长
3.
校外咨询人员
1.
决策
2.
讨论
3.
咨询、建议
课程审议
课程目标的合理性、教师开发能力、课程资源的论证
1.
教师、中层与校长
1.
决策
实施与评价
强化教育哲学思想和特色意识、营造条件与氛围、统筹教育资源,设计监控和交流系统、准备评价方案、追踪实施效果、收集反馈意见、修订课程与课程开发方案
1.
教师、中层与校长
2.
学生与家长
3.
校外咨询人员
1.
决策
2.
讨论
3.
咨询、建议

    按照逻辑顺序设计的上述6个步骤看上去是很简洁连贯的,但是在具体开发中我们会按照实用的原则灵活调整流程,使开发工作尽量高效化。
    3
、开发模式综合化
  课程校本开发主要的模式有三种:
   
1)需求主导模式
   
以学生需求为主要线索开发课程的模式,称为需求主导模式。需求主导模式,即以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为开发课程的主要依据,课程校本开发活动优先考虑的是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通过学生需求的满足,逐渐发现学校办学的生长点和突破口,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目标,培养和提高教师和校长的课程意识,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2)条件主导模式
   
以资源条件为主要线索开发课程的模式,称为条件主导模式。条件主导模式,即以学校的资源条件为开发课程的主要依据,课程校本开发活动优先考虑的是学校的现实可能,学校在现有条件下能够做什么,能够开发怎样的课程。其他因素都只能服从资源条件的限制。
   
3)目标主导模式
   
以办学目标为主要线索开发课程的模式,称为目标主导模式。目标主导模式,即以学校的办学目标为开发课程的主要依据,课程校本开发活动优先考虑的是学校的办学思想以及在学校办学思想指导下的具体办学目标,其他因素都只能服从和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
  我校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校本开发,主要是强调校本开发的起点与过程是以学生需求为主的,但学校的办学目标及资源条件不应排斥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只要其目标指向与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一致的,就行。因此,我校的课程校本开发是以需求主导模式为主,条件主导模式与目标主导模式并存的综合化模式。
 4、开发方案制度化
   
课程校本开发方案包括三种:一种是学校层面的开发方案,一种是研究小组层面的开发方案,还有一种是教师层面的课程方案。学校层面的开发方案属于学校课程校本开发的整体方案,研究小组层面的开发方案属于某一课程校本开发的具体方案,而教师层面的课程方案则属于某一课程的实施方案。这三个层面的方案,共同组成学校课程校本开发的系列文本,用来规范学校的课程实施。
  (1)学校层面的开发方案
   
学校层面的课程校本开发方案,是学校关于课程校本开发的总体思路的概略性描述,可以包括下列几项基本内容:课程校本开发的基本依据;学校课程的总体目标;学校课程的大致结构;课程校本开发的思路;课程校本开发的实施设想;组织管理与课程评价。
  (2)研究小组层面的开发方案
  研究小组层面的课程校本开发方案,是学校关于具体某一课程的校本开发的具体思路的概略性描述,可以包括下列几项基本内容:课程校本开发的内容;课程校本开发的目标;课程校本开发的策略;课程校本开发的实施;组织管理与课程评价。
  (3)教师层面的课程方案
   
在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中,开发教师需要制定课程方案。教师层面的课程方案,其编制技术与教学方案的编制技术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课程方案更加关注总体上的课程目标,教学方案更加关注比较具体的教学目标,而目标表述的技术则是相同的。
   
教师层面的课程方案应该包括两个基本部分:一是一般项目,二是具体方案。一般项目要简要地说明开课教师、课程类型、学习时限、参加对象等。具体方案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课程实施说明、考核评价说明等。其中,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方面,主要说明课程所选择的专题、教学内容、活动项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衔接关系;课程实施说明,主要说明教学的主要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场地、设施、班级规模等;考核与评价方面,主要说明考核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构成等。
   5
、开发方式多样化
  在课程校本开发过程中,我们提倡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创编等多种开发方式并存。这些方式既可以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可以用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课程选择是指从众多可能的课程项目中决定学校付诸实施的课程计划的过程。选择活动使教师能够在决定教什么的问题上发挥积极的作用。课程选择有多种层次。学校层面的选择有:我校根据本校资源优势,合理选择所要开设的课程(主要是校本课程)。研究小组层面的选择有:根据开设的具体课程选择采用具体的教材。教师层面的选择有:对教材中的具体内容进行选择;对所有课程资源进行选择等。
  课程改编是指根据课程内容、结构安排等的不同理解而进行的调整或修改。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课程改编还要对实施的课程目标加以修改。在十五期间,我们在数学、语文等课程中尝试过课程改编,主要是对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调整、将教材进行本土化处理等活动,并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十一五期间,我们期望该活动方式在课程类别和改编策略方面都有所拓展。
  课程整合是指超越不同的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课程整合的常用方法是开发关联课程和跨学科课程两种。我校课题研究中的课程整合方式将主要采用开发关联课程的方法。
  课程补充是指以提高国家课程的教学成效而进行的课程资源开发活动。这项活动,我校在十五期间也已经尝试过。通过研究我们认为课程补充资源可以是矫正性和补救性练习、报纸和期刊、声像材料和电影短剧、图画、模型、图表、游戏和光盘等。我们在开发这些资源的时候,一般是通过自己独自开发、同伴合作开发、到商店购买和组织学生搜集等方式进行。其实,除了以上我们比较熟悉的资源类型和惯用的开发方式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资源和开发方式,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将在开发领域、开发方式和开发实践上作深入的研究。
  课程拓展是指以拓宽课程的范围为目的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包括国家课程的延伸和一类学生(包括个别学生)的个别化拓宽。我们学校开设创新思维班、英语角、文学社、艺体选修课的活动都是相关课程的拓展活动。在我们学校这样的活动很多,老师们对于课程拓展活动有一定的实践基础,所以,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就可以具体研究在课程拓展活动中的教材编制、教学实施和评价策略问题了。
  课程创编是指全新的课程单元的开发。这种开发方式主要存在于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课程创编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活动。我们要在大力鼓励教师创编的同时,及时的给于指导,带领大家在行动研究中积累实践的经验。
   6
、课题管理规范化
  课题研究的有效性依赖于规范、高效的管理。我们的设想是:
  (1)优化过程管理
  我们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努力,优化过程管理,提高管理实效、提高课题研究效度。
教学科研一体化
  在管理课题过程中,我们将形成以校长为首,中层干部、课题组长、教研组长参加的管理队伍,研究管理实践,探索管理规律,解决管理问题,形成管理研究的合力。在各部门、各条线的统筹、协调下,把理论学习、课堂教学、反思活动、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内容紧紧融合在一起,合并多项工作,简化操作过程,提高管理效度。在评价上,形成教科室和教导处共同参与,从教师教科研和教学实践两个维度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实践教学科研一体化的策略。
过程管理规范化
  对课题研究过程实施规范管理,才能克服课题研究工作的随意性与盲目性。
  认真制定科研计划:教科室会在每学期期初召开研究人员会议,商量制定学校课题研究计划,明确本学期研究目标与研究策略,做到统一部署。之后,各课题组召开会议,商量明确本课题组主攻方向和具体任务,制定本课题组的研究计划。再后,每个课题组成员再制定自己的课题研究计划。在课题组的统筹下,每一位老师至少选择一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有条件的老师可以对几个方面进行有计划的、依次轮流的研究。然后,教科室对上交的所有计划进行指导与调整,形成课题研究的计划体系。出台课题组阶段实施计划教师个人教科研计划教研组教育沙龙计划课题研究课安排表等。
  有效组织理论学习:没有理论就没有实践的方向性、研究的自觉性和思考的深刻性,课题研究只能在低层次上徘徊,所以理论学习不可忽视。我们将针对教师群体的特性与我校教师发展的实际,选择贴近教学实际与教师成长实际的内容,采取主动、积极、多样的方式,有效组织理论学习活动。
  扎实开展研究观摩:我们将对展示的课题研究课提出这样的要求,课题组每学期都要围绕本课题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课题研究课观摩,每节研究课尽量是不同的研究主题,如果围绕同一主题开展系列研究,那么几节课之间要求有序列性、层次性、对比性。课前由课题组全体成员制定计划、集体备课,然后课题组长组织大家开展听课和沙龙活动,剖析课例、反思策略、调整方向。活动结束后执教教师整理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其它成员上交评议表,组长总结研究情况,形成研究一手资料。
  全面促进反思行动: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提高课题研究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将通过组织教育沙龙、撰写教育笔记、进行案例分析、总结经验论文等活动全面促进教师的反思行动。组织教师通过对具体教学事件的分析、反思,在理论与实践、理念与行为之间进行联通对接,提高思想认识,改进课堂实践;通过对教学细节的得失归因,生成教学智慧,并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我们要求每个课题组每学期要编辑一本课题研究专辑,积累研究过程中的所有资料。
  切实开展科研评价:学期结束,教师们根据自己的具体实践情况填写教师个人教科研工作考评表,申请科研奖。我们的科研奖项有教科研先进特殊贡献奖乐于学习奖勤于实践奖长于合作奖善于反思奖勇于构建奖敢于创新奖资料积累奖等等。我们实行逐级考核的办法:由课题组长、教研组长进行初评,由教科室进行终评。除了对教师个人进行考核奖励外,我们对研究群体也进行考核奖励。课题组每学期要向全校汇报研究工作,全校教师参与评价,填写课题组研究工作评价表,在此基础上,教科室评出优秀课题组。
  (2)规范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包括课程质量管理、教学常规管理、教学评价和学业成绩管理。教学常规管理和国家课程的教学常规管理相统一。课程质量管理、教学评价和学业成绩管理是课程管理中的研究重点。
  课程质量的管理包括课程实施前的管理以及实施后的管理,实施前的管理主要涉及课程目标的合理性(是否明确可行、是否符合学生需要以及是否符合学校办学思想等)、教师课程校本开发的能力以及开展教学的资源条件(现有条件承受能力与课程成本),根据这三个方面的具体情况决定教师开发的课程能否进入实施环节。对课程实施后的效果管理,可根据学生的总结与反映、教师自己的总结以及同事的反映和教科室的抽查结果等信息来决定课程的进退。特别是在菜单式艺体课程的开发中,这种操作会更严格。
  评价的功能在于促进发展,研究人员在开展评价时要树立发展性评价的意识,要注意评价标准应该多维化,评价方法应该多样化 ,评价主体应该多元化,要坚持以学论教的评价方向。
  学业成绩的管理主要在菜单式艺体课程中需要重点研究,可以在借鉴学科课程学业成绩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特点设计独特有效的学业成绩管理模式。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有效推进,菜单式艺体课程要根据课程特点,针对上面的管理内容制定相应的管理细则。
 (二)实施的步骤
  1、《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校本开发的研究》
课题研究设计简案出台。
  2、进行我校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的经验与问题的研究;进行有关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课程校本开发的文献研究,完成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校本开发的理性思考。
  3、在完成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我校课程校本开发方案的研制工作。
  4、各子课题研究方案的研制。
  5、按方案实施研究。
  6、进行课程评价。
  7、具体安排如下:
  (1)前期  时间:2006.1—2007.4
  研究目标:选准研究方向,确立研究课题,合理界定课题。
  研究内容:我校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的经验与问题的研究;有关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课程校本开发的文献研究;我校课程校本开发方案的研制。
  编写研究方案,组织专家论证。
  成果形式:调查报告、文献综述、实施方案、论证意见
  (2)中期  时间:2007.5—2009.12
  研究目标:进一步明确各子课题研究方案,按方案实施研究。
  研究内容:我校课程校本开发方案的研制;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数字课程资源建设的研究;儿童生活视野中的学科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的研究;菜单式艺体课程开发的研究。
  进行有效的过程检查,做好平时的资料积累,协调有关工作,推进课题研究,组织中期评估。
  成果形式:文件、汇报资料、教学展示、案例集粹、系列论文、影像资料
  (3)后期  时间:2010.1—2010.12
  研究目标:按中期评估进行调整,总结提炼研究经验,确认课题研究价值,发挥课题研究效益。
  工作内容: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组织结题评估、宣传推广研究成果。
  成果形式:结题报告、专著、案例集

  五、人员的分工和具体安排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分管教育和科研的副校长、教科室成员和教导处成员、教研组长为核心的课题领导小组;由学校中层、教研组长等骨干教师担任子课题组的组长。教科室负责课题研究的日常管理和指导。
  
六、预计的问题、解决方法和设想
  1、预计的问题之一: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淡薄,课程开发能力欠缺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长期以来实行中央统一的单一课程体制,教师仍习惯于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陷于陈旧的课程思想的惯性之中,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淡薄。部分教师对课程校本开发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对校本课程的涵义一知半解,课程开发能力欠缺,从而影响到课程校本开发的质量及课程的真正实施。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初步设想是:通过校本培训增强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水平,构建高素养的教师队伍。
  2、预计问题之二:实施经验不足
   
课程校本开发的实施模式与评价体系问题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成型的、可供借鉴的经验。部分班级由于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认识不足及考试的压力,对校本课程的开设还只是停留于课程表的安排上,而没有真正实施;课程的实施载体多数仍采用文字教材的形式;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有关校本课程的科学的评价机制的建立是尤为关键的问题,否则便很难保证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质量,使校本课程的设置成为一盘散沙,造成课程资源的巨大浪费。解决方法及初步设想是:研制开发方案,确保实施规范;建立评价机制,确保实施质量。
  3、预计问题之三:全社会支持的氛围和条件相对欠缺
  社会人士或家长认为学生开展艺体选修活动等是不务正业的表现, 或者对学生这种学习方式充满怀疑,而不予支持。解决方法及初步设想是:通过广泛宣传,包括家长学校的教学,提高社会人士的认识,争取他们的支持。
                                           (执笔:吴建亚)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