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实施方案:网络环境对初中生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

网络环境对初中生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研究背景及课题的提出

     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日益普及,使当代社会步入了“网络时代”。网络给现代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无以伦比的方便和快捷,它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和感染着现代人,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目前青少年已成为网络用户的一大群体。

   ——据有关统计表明,上网年龄有降低趋势,18岁以下的青少年人数所占上网人数的比例从20007月的1.65%跃增至20011月的14.93%,人数从27.9万增加到335.9万人。56%的高中生,36%的初中生,26%的小学生经常上网。

   ——据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5年年底,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为11100万,其中18岁以下的用户占上网人数的16.6%,人数从20011月的335.9万增加到1800万。

  数据和现实表明:网络已经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行为模式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关注网络文化的发展,分析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尤其是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心理素质产生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对策,已经是一种社会问题而不是个别的现象,必然引起社会的共同关注。

   对于基础教育,2000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是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自此,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跨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崭新阶段。以此为契机,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网络建设与应用、教师专业发展等领域都得以迅速发展。基础教育信息化开始向多元化、多样化和成熟化发展。随着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大大加快,中小学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层次得到快速提升。石庄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2002年学校在“校校通”工程建设中,光纤接入江阴教育城域网,从此踏上了信息高速公路,200310月开始的石庄中学改造工程,为学校信息化奠定了物质基础。目前我校的教育现代化基础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创建省示范初中的过程中,仅网络工程、多媒体设备、设施的建设就投入近400万元,目前已建成:办公和信息服务、通讯网络、建筑智能化平台三位一体的综合校园网系统,电脑拥有量达207台,生机比达7:1,每个教室配备了电脑、实现了“班班通”,网络接点数超过400,先进的网络系统为教育教学构建了现代平台。然而,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冲击,网络环境对学生心理素质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网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等一系列问题尚未等到解决,因此,我们根据学校实际,对网络环境下初中生心理素质影响课题进行研究,以期有所收获。

二、课题界定

1、网络环境  环境总是与一定的空间或范围有关,有大有小。从小的角度看,网络环境可以理解为“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从大的方面去理解,网络环境可以包括整个虚拟的现实的世界,即赛伯空间(cyberspace)。也就是说,网络环境不仅仅是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发生作用的地点,还可以包括学习氛围、学习者的动机状态、人际关系,教学策略等非物理形态。现在,虽然人们对网络环境的理解越来越忽略其物理特征,而越来越注重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教学材料、生与支持系统之间实现的有意义的交流,但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有意义的交流主要还是体现为一种教学观念上的背景支持,因而,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网络环境更多的是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的组合。我国学者李克东提出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概念就比较侧重环境的物理成分,他认为这种学习环境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的特征, 包括如下基本组成部分:

1)设施,如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网络、校园网络、因特网等;

2)资源,为学习者提供的经数字化处理的多样化、可全球共享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

3)平台,向学习者展现的学习界面、实现网上教与学活动的软件系统;

4)通讯,实现远程协商讨论的保障;

5)工具,学习者进行知识建构、创造实践、解决问题的学习工具。

2、心理素质  所谓心理素质,是指构成心理的因素及其水平,构成心理的因素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气质、能力、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因此,心理因素就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及其水平。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心理是人的生理结构特别是大脑结构的特殊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素质具有人类素质的一般特点,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人的心理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重视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素质教育,也成为我们所处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研究价值

研究目标:

    对信息社会环境下学生心理素质受网络影响程度及影响要素进行调查、实验、分析,得出较为科学的判断和结论。

研究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结论,对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网络环境因素进行适当的改进或调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在实践中改善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网络环境及学生正常全面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与假设

(一)借鉴的主要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为结构主义,它是由瑞士学者让·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意义的过程、一种协商活动的过程和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九种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了个体的智力差异。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我们,应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智能结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不同特点,来选择和创造多种多样适宜的、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学生。在教学策略应用中能运用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对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中运用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可以因材施,满足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对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人本主义理论:

人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育教学都必须以人为中心,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人文精神的最高境界。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强调教学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并要求创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该学习理论因为崇尚自我实现、自由发展、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因此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教学中,同伴教学、分组学习、合作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都以此为基础。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理想整合能够更好的实现同伴教学、分组学习、合作学习、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等。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由班杜拉等的实验研究,证明观察模仿可有效处理病态恐惧,强调直接改变行为本身,不必重视行为背后的动机与人格特质,只要增进个人与环境互动的技巧,不良的适应行为是可以改进的,且由于人类具有强大学习潜能,所以环境变迁恰好足以导致个体成长。

(二)理论假设

如果在现代教育理论,如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的指导下,探索网络环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通过改善网络环境因素、调整学生、家庭、社会以及教师等要素关系,使网络环境对学生心理产生积极健康的影响,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更为合适的网络环境。

五、研究对象

研究的对象为本校初一至初三年级部分学生。

六、研究的主要内容

1、学生上网情况调查

2、学生上网对其生产的影响

3、学生上网内容对心理的影响

4、网络环境的改善及正确指导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根据课题中心组的要求,认真阅读研究新形势下的《信息技术纲要》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查阅网络技术以及心理尤其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的信息、资料、书籍和相关资料、文献。掌握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联系实际,不断为课题的研究提供最新经验和理论依据,保证课题向纵深发展。

2、实验法:采用本校同年级实验和对照进行对比实验,并分期、分段进行实验小结。并与各实验点之间展开交流,展示成果。

3、调查研究法:运用观察、访谈、问卷、测试等方式收集研究问题的资料,并对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与归纳,从而得出研究结论。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了解当前学生上网状况,了解学生上网对其身体、心理、家人、学习、生活产生的影响。

八、课题研究步骤

1、理论学习和调查阶段

22006.2~9 重点进行相关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并进行有关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3、分析研究及案例收集

2006.10~07.9  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对具有典型意义的研究对象进行跟踪调查、分析、研究,并将案例整理成集。

4、分析报告阶段

   2007.10~08.12:对研究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探索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因素进行重点研究,得出结论,写出相应论文,并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

九、课题研究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成立以校长为首的课题研究中心组。

2、纪律保障:制定相应的课题研究规章制度。

3、物质保障:目前已全面实现“班班通”,通过省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

4、经费保障:设立课题研究专项资金,并实行专款专用。

5、时间保障:有计划安排专用时间进行相应课题研究。

 

                               江阴市石庄中学课题组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