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作者:谭玉琼、秦吉林    来源:秭归县周坪中小学

秭归周坪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 、主动适应新课程,落实国家对校本课程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及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之后《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很快做出批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课程决策权的下放为本质特征的校本课程在全国得以迅速发展。

2 、主动开发、利用本地课程资源,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长期以来,我国推行的是由教育教学行政部门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国家课程,这导致了学校教育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校实际脱节,限制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和思维活动空间。而校本课程能因校而异,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它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我校地处九畹溪流域,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非常丰富,开发以九畹溪旅游文化为龙头的校本课程,可以充分凸现我校的最佳优势,彰显办学特色。

3 、主动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教育方针有新的发展:一是提出了新观点,第一次把为人民服务纳入教育方针,写到教育的旗帜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文关怀精神;二是明确了新要求,突出强调教育要努力促进人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教育不仅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走与经济社会相结合的道路。

我们的学生都来自于农村,周坪乡的山山水水养育了他们。他们需要来自农村生活的教学内容,需要来自贴近他们生活实践的学习方式,好为将来发展本地经济打下基础。因此,着眼于为人民服务、为发展本地经济服务、为九畹溪旅游文化服务,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学校特色的形成,我们确立了本课题。试图通过九畹溪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走出一条符合本地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好路子。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 、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充分挖掘、开发九畹溪旅游文化资源,使学生对九畹溪流域内的经济、文化状况有所了解,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家乡、从小立志建设家乡的热情,激发他们参与探索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宣传、发展九畹溪旅游经济服务。

2 、通过本课题的开发,把九畹溪旅游文化与继承、弘扬优秀的屈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在探索与发现等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满足学生学习活动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全面、个性化的发展。

3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开发,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建立一支具有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和实施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为总结提炼出校本课程的开发机制、使用机制和评价机制打下坚实基础。

4 、发挥校本课程促成学校办学特色的载体作用,努力形成地方特色的研究经验与成果,树立本校办学特色,努力营造团结、和谐、乐观、奋进的内部环境和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策略

. 以转变学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 教育实践活动,转变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家长和社会支持为动力。

要求课题组教师积极参予,发挥在课题研究中的主导作用。研究学生的需求,以激发学生内因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投入九畹溪旅游文化开发 ;解决家长认识和责任问题,采用正确疏导的方法,联系社会力量配合,形成研究合力。

. 学校课题组集体研究与教师个体研究、个案调查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本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区域性原则、特色性原则,按照制定的研究方案,并在不断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开展务实研究,边研究边应用,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和研究的实效性。

四、实施步骤及主要措施

(一)实施步骤

1 、酝酿准备阶段:( 2004 9 月至 2005 1 月)

学校成立了课题研究的组织,进行了宣传发动,拟订了实验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同时制定了有关研究制度。并组织教师进行了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培训。

2 、实验研究阶段( 2005 2 月至 2007 1 月)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展开了实验研究,并进行了一定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1 )、组织教师实地考察九畹溪,为实际教学和教材编写提供一些感性材料,并再次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理论专著,进行文献研究,并通过召开研讨会,再次讨论、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2 )、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结合山区特色及学校实际,精心对校内外的环境进行分析,制定具有山区特色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并征求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不断完善课程目标。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并依靠各方力量,制定了完善的课程结构,并组织编写了以屈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教材。

3 )、加强兴趣型课程开发过程管理,建立兴趣型课程开发保障系统。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4 )、遵循修改、完善后的具体实施方案,课程目标及课程结构,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认真而务实的研究并开展评价。我们要求各位课题研究教师必须在期初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期末写出研究总结,并在认真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学校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

5 )、定期组织汇报观摩活动,积累实验资料和阶段成果。

3 、总结验收阶段( 2007 2 月至 2007 6 月)

整理、汇总课题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报告,然后再实践、再论证、再修改,并做好课题结题的评估、验收工作,最后总结实验得失,物化实验成果。

(二)、主要措施

1 、确保三个到位

一是专项教研经费到位。学校在经费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拨出一定数量的经费,用以购买校本课程理论书集和开展活动所需的器材等、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或参加校本课程的研究活动,并对在课题研究中的先进个人进行奖励。

二是研究人员到位。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县教研室领导、乡中心学校教研员为顾问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对实验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

三是时间到位。为了确保研究有保障,学校坚持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研讨会,并做到每次研究有中心发言人,有专题研究内容。另外,学校定期在期中、期末召开经验交流会,让实验教师汇报研究成果,交流经验。

2 、注重两个加强

一是加强管理,及时调控,建立好实验管理制度,保证校本课程开发课题实验的落实。强化过程管理,要求努力挖掘本土资源,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校课程。定期组织校本课程案例、论文的征集与评比。同时要求实验教师整理好资料,为学校校本课程提供真实可靠、准确详细的教材资源。

二是加强学习与培训,牢固树立开发学校特色课程,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凸现办学特色的理念。学校定期组织课题理论培训与讲座,学习他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先进经验。并且不顾资金紧张,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三年来,共有 10 余人次教师参加专题研讨会。并实行外出学习三个一制度。即外出学习之后,要写一份高水平的学习报告,做一次有价值的专题讲座,上一节精彩汇报课。诸多讲座与学习,为教师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增强了广大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另外,学校还为教师购买了《校本研究策略》、《教育科研实验方法》等教育科研参考材料。

五、主要作法及经验

1 、盘点资源,确定方向

校本课程开发应该从考察学校层次的环境着手,才能开发出适合本校环境的课程。我们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实践,对学校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了科学认真的分析。我乡位于长江三峡南岸,距三峡大坝仅 20 公里,为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第一乡,区位独特,交通便利。乡内的九畹溪风景区享誉省内外,这里自然风光原始古朴,人文景观鳞次栉比,民风淳如兰惠。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早年于此开坛讲学、植兰修性。《离骚》“余既滋兰九畹兮,又树惠之百亩即指此地。另外,我乡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后,形成了三大支柱产业,即高山的烤烟、半高山的茶叶,低山的柑橘,特别是茶叶精品蛇山翠毫三峡奇峰分别获省农业厅一等奖,市农委金杯奖。闻名遐迩的九畹溪丝绵茶和九畹溪漂流一样火暴。可以说我们开发山区特色校本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心小学,地处周坪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校园环境优美,拥有一支学历达标,素质精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曾顺利完成了市教育科研规划办课题农村小学生学习潜能开发研究,软件、硬件设施齐全。学校的特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为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校本课程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素材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的课题。

2 、精心策划,细化目标

校本课程目标决定着校本课程的性质。目标一旦确定,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就有了一定的依据。在确定课程目标时,全课题组成员综合分析了影响目标设置的各种因素,认真、全面地考虑了特定的学生群体在未来社会中的社会角色和方向,既制定了比较笼统的、宽泛的目标,又制定了具体的、细化的目标,并根据目标设置了课程纲要。做到课程开发有的放矢。并统一设定了校本活动开发的基本框架:即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准备、活动目标、活动流程、活动反思六个部分。

3 、科学规划,落实主题

课程组织就是选择和确定校本课程的构成要素、课程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我们在分析学校环境和确定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置了课程组织。将开发的以九畹溪旅游文化为龙头的课程定为校本课程的必修课,另外,通过调查研究、座谈等形式,征集学生意愿,并结合我校实际开设了器乐、腰鼓、书法、美工等 8 门课程,作为校本课程的选修课。各位教师精心组织,认真钻研,既有过程资料记载,同时也进行了简明教材编写。校本本选修课程的开设,拓展了九畹溪旅游文化内涵,深化了课题主题研究。

4 、注重过程,务实研究

校本课程实施是校本课程付诸实践和走进课堂的过程,它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对于此项内容的研究,我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既定的课程目标及课程组织,并参照其他发达地区相似课题的一些好的想法和做法,

1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明确目标。学习校本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和业务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为校本课程开发夯实理论基础。

2 )、学校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环境保障,并保证课题研究的时间。在课题研究上,做到定期研究和随时研究相结合,集中研究和教师个人分散研究相结合。

3 )、严格遵循教科研的科学性和循序渐进原则,寻找出合适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施的最佳切入点,然后以点带面,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山区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在整个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了三个整合

注重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正在探索实施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南上指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很浓郁的地域内容,更有学校特色,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重视研究性学习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考察探究活动中去。我们给学生创造了适合的实践情境,让学生积极、放松地参与实践研究。如根据我乡水多桥多的特点,杨德云老师设计了《家乡的桥》一课,学生在认识了家乡的桥外观特点后,鼓励学生向当地建筑师了解桥的内部结构及设计原理,然后结合实际,为我乡九畹溪风景区内河流两岸的村民设计一座经济实用的桥。学生在经过实地考察后,查阅相关资料,并请教了当地有名的建筑师后,设计了形式各异的桥。就这样,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自由研究,努力自助和适当寻求他助,伴随着探究过程感受挫折与失败。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能力都得到了强化。在与环境的相处相适中发挥了特长,优化了个性,提升了研究能力。

注重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整合。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教师不仅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而且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他们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不是课程的被动实施者,而应该和学生一起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课程的积极开发者。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间改变了以往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例如,在《走进九畹溪》这一部分内容中,学生根据课题的需要和兴趣组成了研究小组,由于这项课题涉及到多种学科,需要美术、劳技、语文等不同学科的教师同时参与指导,在这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集体协调一致,加强了教师间的合作。实验教师边学习边研究,边研究边学习,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和实物,积极利用网络优势,积累素材,真正成为了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同时,也加强了教师对课程的整合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能力等。总之,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逐步树立了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形成了新的工作方式,加强了与同伴的合作,极大地改善了自身的知识结构,掌握了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技能,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注重校本课程开发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不断提高,它以其形象生动的情境,大大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校本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现代教育技术在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龙舟赛》一课,教师先用多媒体演示了我县历年龙舟赛的热闹、喜庆场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尽情地欣赏,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然后趁势揭示课题,了解龙舟赛的来历、意义。临近下课,让学生随着铿锵、欢快的旋律舞动双手,学划龙舟,,学生边看边学动作,气氛异常热烈,学习的效果也很好。又如,在学习《丝绵茶的古与今》一课中,学生在了解了丝绵茶的古今之后,为了使学生加深对茶叶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教师把学生带到电脑室,让每一位学生拥有一台电脑,并为他们提供要搜索和收集的信息菜单,使学生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自由地遨游,寻找到了很多有价值的茶叶资料,如茶叶的起源、茶字演变、中国的十大名茶、茶叶的种类、茶道等等,既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方法,又学到了大量的知识。这样,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校本课程开发素材转化为具有直观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媒体信息,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及教学创造了一条全新的途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优化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秦吉林撰写的通讯《九畹丝绵茶、香飘千万家》在三峡秭归在线、秭归农业信息网等多家媒体刊登或转载。

4 、巧用评价,促进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评价是课程开发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两方面的评价,一是学生学业的评价,二是课程本身的评价。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边实施边评价,在评价中逐步完善实施的内容和细节,并取得了预期的评价效果。

1 )、学生学业的评价研究。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学业的评价是测量学生在学业方面实现预期行为目标的程度,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是实现校本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主要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因此,在评价方式上我们着重检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多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少考查记忆性的认知内容。每学期新课结束后,学校制定出总的评价方案,科任教师根据学校总体方案、结合秭归县校本课程评价标准,依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制订出切合实际的评价纲要,然后由教师对学生的校本课程成绩进行评价。教师在评价结果的分析处理上,加强纵向比较,减弱横向比较,并为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档案。通过这样的评价既激发了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又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研究。为了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对课程本身进行评价前,我们课题组制定了详尽的评价计划,邀请课题组顾问及学校领导共同参加,建立了专门的评价小组,并指定一名课题组成员主持评价活动的组织工作,确定了评价的目标。然后,课题组成员采用调查、座谈等评价方法收集各种不同途径的信息,对教师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及时对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力求做到科学客观,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提出一些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见,为课题的深入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课题实验效果

通过课题组成员三年的倾力协作,本课题在不断探索和研究的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开发、收集了一批校本课程资源

编写了《周坪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方案》,设计了《校本课程纲要》,开发了部分校本教材,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与操作性,为今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和丰富了素材资源,深受师生的喜爱。师生在活动中办手抄报、学技艺、制作品、调查采访……收集了很多屈原文化、九畹溪旅游文化的资料及其成果。

2 、科研成果累累。

一批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机制研究的论文、案例等获县级以上奖励。论文《释放童心,张扬个性》在市教研网上发表,《运兵河的传说》、《九畹溪文化》、《屈原文化教学设计》等教学设计分别在县获奖或发表,《寻梦九畹溪》、《我是小导游》、《我们的校园真美》、《乐平里八怪》等具有借鉴、推广价值的 10 个活动案例得以推广。

3 、学生个性在校本课程中得到了张扬

一是学生发展的空间得到拓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丰富了学科资源,延伸了学科课堂,拓展了学生发展的空间,使学生继承和宏扬了优秀的本土文化。如吴玉红老师在上《我们这里有个地方真美》一课时,把校本课程融入语文课的教学之中,让学生了解周坪的由来、这里的民俗、经济、旅游、然后重点让大家介绍我乡内的任何一处地方,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奋力拼搏的精神。

二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课程完全是为学生的需要而开设,校本课程就如同是把课程放在了开放式的货架上了,学生可以自由挑选,如学生对广告有兴趣的,可以选择参加我为家乡旅游景区做广告的活动,学生对柑橘栽培感兴趣的,可以去听有关柑橘栽培的讲座和参加柑橘嫁接的实验……这样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三是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升。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种比赛中均取得了教好的成绩,中县计生杯作文大赛,秦姝琪等 9 名同学获奖,在 2005 年少儿书信大赛中,周坪小学获组织奖,涌现出了冯小玲、李晶星等校园小作家。学校腰鼓队、军乐队在多项活动中表演获上级领导好评。周雨露、王华英等同学参加的《九畹溪蚌壳舞》在全县民间文艺汇演中获二等奖。王付明、谢莉佳在全县少儿才艺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全校学生活泼、团结、积极向上。

4 、教师的专业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得到发展

一是教师的课程意识得到提升。随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系列的自学、集体学习、培训交流带来了我们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课程意识的提升。在思维碰撞中,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开始由课程的最忠实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决策者过渡。可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激发了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催生了教师创新思维,构筑起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

二是教师的合作意识得到增强。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校长、教师、学生、社会、家长方方面面成员共同参与的过程,是合作探讨反思的过程。它需要大家齐心协力,需要大家付出真诚与汗水。但是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的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因此在编写过程中肯定会发现许许多多的问题,有了问题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交流探讨,你问我答,你的问题我补充,你写第一课,我编第二课,在来来去去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多了,合作多了,教师在合作中逐步成长起来。

三是教师的研究能力得到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开发与研究结合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扬弃,这样的过程实则就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近几年来,我校教师的论文有一百多篇分别在国家、省、市、县获奖或者发表。其中有 2 篇在湖北教育上公开发表。课题组在研究中,捕捉展示机遇,参与展示过程,以专题研讨、评比交流、撰写论文等方式为舞台,推出了一批老师。

5 、学校特色在校本课程中得到了凸现

校本课程的开发,课题研究的实施,其最终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经过三年的潜心研究,学校的教育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德育为首,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得到充分体现,放飞童心,张扬个性的特色教育正在形成。学校校风良好,学风严谨,受到家长、社会一致好评,仅 2006 年秋季要求转入我校的学生就达 80 多人。 2006 年秋季学校被县教育局评估认定为秭归县寄宿制示范学校。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这一途径促进了学校特色的逐渐形成。

七、课题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我们虽然取得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与深入研究。主要有:

1 、如何利用学校现有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效率、如何加强与社会教育力量的深度整合,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 、如何进一步适应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需求,开发实用性的九畹溪旅游文化校本课程,并形成系列、形成自己的乡土教材。

3 、如何形成更为灵活和有效的校本课程评价机制,进一步凸显学校特色。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此为起点,以更积极的态度投身于校本课程研究中,促进学生个性和学校特色的形成。相信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我校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一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周坪小学课题组 : 谭玉琼、秦吉林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