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
溧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申报·评审书
(2017年度)
课题名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
学科分类: 道 德 与 法 治
课题主持人: 张 秋 云 蒋 淑 芬
主持人所在单位: 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
申报日期: 2017.11.20
拟结题时间:______ 2019.12.20_
溧阳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名 | 张秋云 | 性别 | 女 | 民族 | 汉 | 出生 年月 | 1985年 10 月 | |||||||||
行政职务 | 专业技术职称 | 中学一级
| 研究 专长 | 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最后学位 | 法学学士 | |||||||||||||
工作单位 | 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
| 联系电话 | ||||||||||||||
通讯地址 | 溧阳市北河沿31号 | 邮政编码 | 213300 | |||||||||||||
电子信箱 | ||||||||||||||||
课题组核心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含主持人) | ||||||||||||||||
姓名 | 专业技术 职称 | 工作单位 | 研究专长 | 在课题组中的 分工情况 | ||||||||||||
张秋云 | 中学一级 | 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 | 《道德与法治》教学 | 主持人 | ||||||||||||
蒋淑芬 | 中学一级 | 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 | 《道德与法治》教学 | 主持人 | ||||||||||||
夏婷 | 中学一级 | 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 | 《道德与法治》教学 | 成员 | ||||||||||||
孙启国 | 中学高级 | 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 | 《道德与法治》教学 | 成员 | ||||||||||||
尤爱萍 | 中学高级 | 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 | 《道德与法治》教学 | 成员 | ||||||||||||
黄粉萍 | 中学高级 | 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 | 《道德与法治》教学 | 成员 | ||||||||||||
郑丽萍 | 中学一级 | 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 | 《道德与法治》教学 | 成员 | ||||||||||||
查小伟 | 中学一级 | 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 | 《道德与法治》教学 | 成员 | ||||||||||||
吕芸 | 中学二级 | 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 | 《道德与法治》教学 | 成员 | ||||||||||||
倪涛 | 中学二级 | 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 | 《道德与法治》教学 | 成员 | ||||||||||||
课题主持人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 ||||||||||||||||
课题级别 | 课题名称 | 批准 时间 | 在课题中的分工 | 完成情况 | ||||||||||||
校级 | 《初中政治课堂生成资源的研究》 | 2008.12 | 主持人 | 结题 | ||||||||||||
市级 |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 2013.12 | 参与 | 结题 | ||||||||||||
发表或 出版的 主要论文 或著作 | 论文或著作名称 | 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 | 日期 | |||||||||||||
《初中思想品德课新课导入的方法探究》 | 《中学时代》 | 2013.1 | ||||||||||||||
《农村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快乐阅读》 | 2013.5 | ||||||||||||||
二、课题设计论证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为此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常为找不到好的教学资源而苦恼,却忽视了学生这一重要的资源。苏霍姆林斯基曾反复强调: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学生资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与其他教育资源相比,学生资源具有更大的开发和利用价值,因为这种资源来自于学生本身。这能使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更有针对性,更符合学生的实际,也符合教学工作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虽然新课程背景下广大教师们意识到了学生是一笔宝贵的课程资源,也有意识的进行了开发和利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仍对学生课程资源的认识不深入,开发利用的意识不强烈、主动性不强、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不够的现状在课程实施中还客观存在着。而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会导致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失落、课程内容脱离学生的需求、学生厌学、课程实施不力、教学效果低下等课程与教学问题依然存在。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进行了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通过对课堂教学中学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研究,激发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促使学生的思维潜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将学生的基础性资源和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资源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丰富了课程资源的内涵,有助于道德与法治课更好地贴近学生,回归生活,从而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更充分的条件和基础。教师通过本课题的开发与研究,可以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强化师生之间的了解,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1)总体目标:探索出道德与法治课学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和方法,更好地建设学科教育教学资源库,提高对学生资源的利用率。 (2)学生目标:通过课题研究,增强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核心素养。 (3)教师目标:通过课题研究,更新教师的教育资源的观念,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2、研究内容 (1)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当前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研究。 (2)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校内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施策略及具体实践的研究。 (3)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资源开发和利用效果的评价方法研究。 3、主要观点 (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中明确规定:“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教学建议中也指出:“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在合作与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2)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论 叶澜教授强调:“教师要树立学生是教学的重要资源的观点”。同时,叶澜教授指出:“教学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是围绕教学目标,激发、捕捉、利用、组织学生各种性质的教学资源,并使其成为促进学生发展资源的过程。”并且进一步指出:学生资源呈现出原始性资源、基础性资源、互动性资源、生成性资源、方案性资源、研究性资源的特点,这些资源推动着课堂教学的进程。开发、生成和利用好学生资源,才真正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双边共时”、“动态生成”的特点。 (3)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 4、可能创新之处 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基于《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编写的道德与法治课教材开始进入教学实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教材改变了以往课本的呈现方式,设计了“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拓展空间”等不同形式、特色鲜明、各具功能的活动栏目,不仅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且为教学搭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脚手架”,重视运用知识来感受、解释、理解社会现象、生活经验,处理和解决生活和生命成长中的困惑与问题,这些将有利于转变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就以新教材的使用为契机,利用教育现代化等一些技术手段,将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包括校内和校外相关的一些资源融入教学中,力争让学生能在每一节道德与法治课上都有情感的升华,为他们将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四、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第一步:理论学习:通过查阅资料学习相关的理论。 第二步:问卷调查:了解我校学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已有的经验和不足。 第三步:实践研究:通过课堂观察的手段,研究学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法和开发利用效果的评价方法。 第四步:撰写教学案例及阶段总结。对采用的方法实施情况作出反思、总结、评价、改进。 第五步:总结、提炼、验证、修正教学理论。 2、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方法了解当前我校教师对学生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现状、已有的经验和不足。 (2)文献研究法: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和趋势,明确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3)行动研究法:课题组将组织教师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教育教学、课堂观察、科研活动,边行动边反思,在反思中总结提升。 (4)案例研究法:总结教学实践中成功的教学案例。进行个案研究,积累资料,总结经验。 (5)经验总结法:课题组在理论学习、课堂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和反思,形成成果,并积极推广成果。 3、技术路线 前期调研——课题论证——课题计划——实践探索——反思调适——收集资料——总结分析——形成报告——推广应用 4、实施步骤 (1)研究的准备阶段(2017年11月—2018年1月) 学习课题研究的相关知识,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确立课题,确定课题的总体方 案;完成课题论证,填写课题申报表;组建研究团队及分工,加强相关人员的交流。 (2)研究实施阶段(2018年2月—2019年8月) 召开课题组会议,进行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人员进行课题研究,深入调查,搜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结合个人教育教学工作实践进行实验研究,积极研讨交流,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 (3)研究总结阶段(2019年9月—2019年12月) 收集整理所有资料,完成课题报告撰写,归纳整理研究成果,申请结题并通过结题鉴定。 四、本课题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1]袁海艳.浅谈对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11) [2]何红琴.捕捉学生资源,激发主体作用[J].新课程学习.2009(8) [3]李国华.课程创生:实现『难以预约的精彩』[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6) [4]廖靖斐.利用学生生成资源 有效服务课堂[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10) [5]陈惠英.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捕捉、利用与开发学生资源[J].教育科学研究.2005(4)[6]黄斯霞.让课堂突发事件生成有效教学资源[J].中学教学参考(上旬).2009(10) [7]于士忠.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学生资源的实施策略[J].北京教育(普教).2010(05) [8]常文.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的课堂教学探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9]陈敏.旁逸斜出,收获意外—浅谈政治课堂上“意外”的价值[J].中学政治教学参 考.2009(1-2) [10]蒋沈峰.构建新课程下动态生成的政治课堂[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2) |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课题主持人张秋云、蒋淑芬都是中学一级教师,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思想品德教学,曾主持校级课题,参与市级课题,积极向老教师学习,努力撰写论文,并在省级刊物上发表。 课题组成员绝大多数具有中高级教师职称,具备多轮循环教学的教育教学经验和主持、参加课题研究的经验,多人次在各级各类基本功竞赛中获奖,多人次被评为各级优秀教师,在以前课题的研究中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已能承担课题进行教育研究工作。 我校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思想,提倡“让教育充满研究,让研究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师的教研、教育能力的培养,积极倡导和支持教改科研。 学校有充足的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学校为课题的完成提供了时间保证、经济保障和制度保障。 学校为溧阳市城区学校,建有教师图书馆,各类教育教学用书、期刊资料应有尽有,有着优良的学习和研究氛围。
|
四、研究计划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主要研究阶段 | 完成时间 | 课题组成员分工 | 阶段成果形式、数量 |
准备阶段 |
2017.11—2018.1 | 1、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系统学习。 2、拟定方案; 3、联系理论初步论 证。 | 设计课题,成立课题组,文献资料积累 |
研究与实验阶段 |
2018.2—2019.8 | 1、启动课题研究。 2、注重课题研究的 动态管理 | 阶段性成果报告、有关论文、总结 |
结题阶段 |
2019.9—2019.12 | 全体成员汇集各种实验材料,整理台帐资料,负责人撰写实验报告。书面申请结题。 | 收集、整理、分析、总结过程性材料,撰写研究报告 |
2.最终研究目标和最终完成时间
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和数量 | 预期达到的目标 | 承担者 |
1、结题研究报告(中期、结题各1份)
2、课题研究课、教学设计、教学案例集(1本)
3、、讲座(若干份)、论文集(1本)
4、学生方面的成果集(1本) | 1、每学期有学校公开课、理论学习笔记,阶段性研究小结。 2、通过对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学生发展的教学和评价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转变老师的教学观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提高教科研意识及科研水平。 3、撰写完成课题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
课题组全体成员 |
本课题完成的时间:2019年12月 |
五、评审意见
1.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2.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初中思品学科小课题题目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