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四史”教学成效提升研究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四史”教学成效提升研究

一、已有研究述评

1、关于“四史”教学的研究

自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广大青年要学好‘四史’”的号召以来,研究者们将视线投向“四史”的精神内涵、总体实践路径、学科渗透教学等方面。这一研究思潮方兴未艾。不过,就其实践探索而言,学者们大多聚焦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为“高校思政课”),为“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言献策。而将“四史”研究下沉至中学阶段的成果不多。目前,以宏观视角统筹研究高中“四史”教学的研究成果有陈辉、杨友红的《基于“四史”育人的<中外历史纲要>教材的编写与实施》,刘志鹏、秦四芳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四史”教育探析》,朱姝的《“四史”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路径研究》。还有一些研究者从微观实践的角度出发,探讨历史课堂上的“四史”教学优化路径。不过,“四史”教学本就是中学历史课堂上应有的题中之意,此类文章存在穿衣戴帽之嫌——只是借用了“四史”这一新名词而已,实际“四史”内容并未能研究透彻。

总体来说,目前学界对“四史”教育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果,但将其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之中的研究仍有广阔的开拓空间,尤其是基于“立德树人”的视角,如何应用“四史”教学进行人才培养的研究大有可为。

2、关于“立德树人”的研究

与此相关的研究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两方面:①“立德树人”的基本理论探索。学者们分别对“立德”、“树人”两个概念进行了历史溯源,并进行了现代化的阐述。如陈勇、陈蕾、陈旻的《立德树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龚克的《立德树人、素质教育与内涵式发展》,戴悦、曹红玲的《“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方略》,高地的《立德树人:文化基因、世界经验与中国道路》等文均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上述研究在进行概念辨析的同时,也对“立德树人”的特点本质、时代意义等方面做了探究。②“立德树人”的实践策略。学者们对“立德树人”的途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比如,有学者立足于教学论,从教育主体、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几个方面协同推进“立德树人”;有学者认为,须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和实施方案的完善、推进和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建立齐抓共管协作联动长效机制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总之,不少学者从实证研究出发,对国内相关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方案、等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力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过,目前“立德树人”的学科渗透教学研究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尤其是在“四史”教学方兴未艾的情况下,“如何融通两者?”值得思考。

二、对课题的认识与理解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四史”

“四史”具体指的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党史”记录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来带领人民努力实现民族复兴的奋斗历程。“新中国史”指的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整个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史”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带领人民坚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社会主义发展史”是社会主义理论自诞生以来,不断在各国付诸实践并完善自身的过程。

这四者在时间上有交叉,在内容上有重合。其中,改革开放史是新中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个篇章,改革开放史和新中国史本质上又都属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为实现民族富强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以上三者丰富、拓展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内容,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光辉篇章。

2、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教育根本要旨,关系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其中,“立德”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具体而言,教育活动要引导学生树立起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的社会公德、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等。“树人”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即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二)研究的价值

“四史”教学可以理解为围绕着“四史”这一重要内容而展开的教与学的活动。为何要重视高中“四史”教学并展开相关研究?

1、有助于落实统编高中历史新教材的要求

统编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凸显了“四史”育人价值,主要建构了包括中国共产党近100年创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探索史、改革开放40多年实践史、科学社会主义170年发展史的“四史”教学知识结构和育人价值体系。作为国家事权,统编历史教科书有意识地加强了对“四史”的摹写,高中历史教师有必要对此做出积极回应。所以,教师重视“四史”教学,开展相关研究,是响应统编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要求的举措。

2、有助于推动新时代高中育人方式的变革

开展“四史”教学研究,对于探索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代强调“四史”,是希望学习者“在学思悟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这就决定了“四史”教学绝非是机械的、无意义的学习,相反,它是一种引导学习者认知、情感、思维高度介入的活动,即深度学习。这也是各类高中教学改革活动的目标指向。这一研究可以从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对“四史”教学做出积极有益的探索, 推动高中历史育人方式的更新与进步。

3、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立德树人是国家教育的根本要旨。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如何达到“立德树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四史”教学仍然是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步骤——“四史”教学旨在培养对国家怀有深刻认同并自觉担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责任的人。教师针对“四史”教学,切实开展关于其教学成效的提升研究,能够为祖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

(三)主要观点

1、“四史”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目标的重要活动载体。

2、高中历史课堂有必要明确承担起“四史”教学重责。

3、高中“四史”教学需要超越知识点本身,指向受教育者的情感价值观和能力提升水平。

4、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为高中“四史”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正确导向。

5、高中历史课堂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应当以多种信息化手段开展“四史”教学。

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意在通过对高中“四史”教学的研究,探索提升其成效的有效路径,加强学生对“四史”的认知,强化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研究内容

“四史”是由密切关联又各有侧重的四个部分组成的。基于此考虑,下列内容的设定是概括言之的,具体开展研究时还需细化到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各个部分。

1、高中历史教科书及课程标准对“四史”的书写研究

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是国家意志在教育实践领域的体现。本研究拟通过对新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梳理,观阅“四史”的书写变化,为研究提供文本支撑。课题组将做如下研究:(1)整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关于“四史”的学习要求;(2)观阅新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四史”的书写语言及组织架构的变化;(3)研究国家意志对“四史”教育的核心要求。

2、核心素养对高中“四史”教学的导向研究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些素养的提出,也许能够为“四史”教学的有效达成,提供一种新的教学导向。因为素养的培养本就不是空洞的,需要和具体的知识、具体的能力、特定的思维方法结合起来,再加上反复的专门训练,才能获得一定程度的积累。换言之,动态的高中历史课堂是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的有效活动载体。作为高中历史课堂上应有的题中之义,“四史”教学自然是促进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路径之一。在有效的“四史”教学中,学生获得的不是僵化的“四史”知识,而是自主生成的、灵活的、深刻的“四史”意识。这种“四史”意识凝炼着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3、高中“四史”教学信息化手段研究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历史教育却从来不避讳“革命”。近几年来,希沃白板、全历史APP等新型互动课件工具风靡一时,信息化课堂在各类公开展示课中也是炙手可热。这种教学工具方面的革命性变化,可以为“四史”教学的成功开展,提供新的突破口。本研究就将以此作为切入点,探索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四史”教学发展的有效路径。

四、研究计划

(一)研究阶段

1、启动阶段(2021年9月~2022年4月)

研读文献资料,撰写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实施阶段(2022年5月~2023年1月)

①2021年5月~2022年8月:理性建构阶段。通过文献研究,解读“四史”在课程标准及教科书中的书写变化。这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文本支撑。

②2022年9月~2022年10月:调查分析阶段。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四史”的认知及“立德树人”的实际效果,为研究提供参考。

③2022年11月~2022年12月:完善研究内容,制定活动方案,进行课堂实践研究。

④2022年1月~2023年2月:整理研究成果,撰写初步报告。

3、结题阶段(2023年3月~2023年8月)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并发表论文。

(二)研究任务

1、高中“四史”教学现状调查

2、高中历史教科书及课程标准对“四史”的书写研究

3、核心素养对高中“四史”教学的导向研究

4、高中“四史”教学信息化手段研究

(三)责任分工

陆怡静:协调课题开题、研究和结题,相关论文的撰写和发表;

于国洋:协调课题开题、研究和结题报告撰写;

周  敏:教科书及课标研究;

沈  伟:学科核心素养研究;

孙  冰:信息化手段处理研究。

(四)阶段性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高中历史教科书及课程标准对“四史”的书写情况

2、课题论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四史”教学研究

3、课题论文:关于“四史”教学的信息化手段研究

4、“四史”课例研究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