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起始概念课教学课例研究》开题报告
安康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开题报告
课 题 类 别 应用研究
课 题 名 称 小学数学起始概念课教学课例研究
学 科 分 类 基础教育
课 题 负 责 人 饶炽奎
负责人所在单位 紫阳县第二小学
填 表 日 期 2019年10月26日
安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印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本课题是第安康市第六批学科带头人专项课题,于2019年9月17日申报。在学校、师训教研中心领导支持下,于2019年9月25日在紫阳县第二小学会议室进行了开题。会议由紫阳县第二小学分管教科研工作的副校长王永强主持。聘请了副高级教师龚孝朗、王永强、陈璀作为课题研究指导教师。龚孝朗主持研究的市级课题《教研协作区运行机制的研究》、王永强主持的市级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操作能力培养的研究》都获得了优秀课题,陈璀是市级学科带头人,对于课题研究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课题组负责人饶炽奎介绍了课题研究方案,成员甘明琼、张媛媛、刘玲玲、包自强、邱洪兰、贾仕俊、刘云、刘俊等8名成员参加了会议。
|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3000字(可加页)。
1.课题题目:小学数学起始概念课教学课例研究。 (1)概念界定 起始概念课: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某一领域起关键作用的一节课,它以“意义”建构为核心,为后续学习奠定知识或方法基础。 (2)课例研究: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一节课的全程描述或其中若干件的描述,使之形成个人反思的对象、理论研究的素材或他人学习的范例。 2.研究内容: 概念教学如此重要,但在日常教学中却出现了“三不”现象:不理解,死记硬背;不本质,浮光掠影;不联系,孤注一掷。起始概念课对学生后续概念的学习起着奠基作用,相比较一般概念的学习显得更加重要。而这样的教学现状阻碍了学生学习,阻碍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本课题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一是有助于学生将在起始概念课中学到的知识与方法用到后续概念的学习中,打下方法基础。二是有助于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概念是一类事物共同本质的抽象概括,本身就蕴含着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方法,能显著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三是研究出来的课例,可以方便老师观摩学习,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起始概念课教学的特点,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教材研究 教材解读能力,决定着教学能力。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依据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展开研究,重点放在三至五年级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的起始概念课。探究这些概念的本质,准确把握其内涵。在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开展起始概念课的课例研究。 (2)教学实录研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终的教学效果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感受与收获来衡量,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立足于课堂教学,力求呈现一节节完整的起始概念课例,内容包括:教材解读与剖析,学情调查与剖析,教学设计文本,多媒体素材,课后练习,影像资料等。 (3)教学策略研究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着眼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通过比较同一领域类的不同课例,总结出一般的教学策略,用于指导概念教学。 3.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文献法、实践经验总结法为辅进行研究。行动研究法主要运用于课例研磨中,试图通过一次次尝试、反馈、评价打磨精品课例,再运用实践经验总结法形成结论。文献法主要用于学习建构主义理论、概念教学优秀成果、名师大家的精彩课例等。 4.组织 课题主持人:饶炽奎 指导教师师:龚孝朗 王永强 陈璀 课题组成员:甘明琼 张媛媛 刘玲玲 包自强 邱洪兰 贾仕俊 刘云 刘俊 5.分工: 课题主持人:负责课题方案的设计与执笔,组织研讨会议,对所有资料的真实性与原创性进行审核把关。建立博客、QQ群等网络平台。 指导教师:时刻关注课题研究动态,及时给出指导意见。 成员分工:采用化分子课题的形式,一人为主,多人协助。每个成员承担2—3个课例,以子课题的形式开展研究,这样每一个人都能经历课题研究的完整过程。 (1)子课题主持人:文献综述、教学设计、ppt制作、试教、反思、论文 (2)子课题成员:分析名师视频或实录、简报、评课稿。 6.进度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2019.9—2019.10) 本阶段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组织学习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建构主义理论,研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确定起始课题,搜集相关的名师课例。让研究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进行。理论学习采用轮流负责制,成员分工协作,以课题为中心,分版块呈放射状搜集资料,资料整理时一题一夹。 第二阶段:研课磨课(2019.11—2020.5) 本阶段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进行课例打磨。首先进行教材解读研讨,在主持人的组织下,对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去粗取精,形成第一次教学设计,然后通过多次观课议课,提出改进意见,接着用学习效果检测课例水平,最后录制实录,整理资料形成完整课例。同时要将每次的研究资料上传博客,接受大家的监督。 第三阶段:整理结题(2020.5—2020.6) 在“一课一研”的基础上,分析不同领域的课例,提炼共同点,形成一般教学策略。收集课例研究资料,分类装订成册。制作汇报PPT,准备结题。 第四阶段:成果运用(2020.9—) 经过一年的研究,我们将把研究的课例通过校内公开课、大学区展示课、市级优课进行展示。成果只有在不断的应用中才能产生生命力。通过这些活动的展示,能让我们再次发现问题,再做修改,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7.经费分配 (1)书籍、资料购买:1000元。(2)复印打印:500元。 8.预期成果 经过一年的研究,预期成果有: (1)小学数学起始概念课教学设计集。 (2)小学数学起始概念课教学论文集。 (3)小学数学起始概念课教学实录集。
课题负责人签名:
2019 年10 月 26 日
|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1000字。
《小学数学起始概念课教学课例研究》于2019年9月25日开题,课题负责人饶炽奎作了详细阐述,专家组逐项进行了可行性评估,现归纳如下: 1.课题题目:题目拟定规范,包含了研究范围:小学数学,研究对象:起始概念课,研究内容及方法:课例研究。 2.研究内容具体。分析了起始概念课教学的现状和地位作用,属于真实存在的问题,研究内容细化,具有可操作性。对于课例研究,有一定的示范、引领价值。 3.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与课题的研究内容相对应。要特别重视文献的综述,保证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研究。 4.组织与分工: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分工,但不够细化,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分工要体现相互协作,既要让每一个成员参与到整个课题研究,也要有相对固定明确的任务,这样才能保证团队有序协作。 5.进度:进度安排大致合理,要适度提前,保证在结题前研究完成。 6.经费:经费预算过少,课题组要积极争取学校的大力支持,保证经费的足额安排。 7.预期成果:本课题的预期成果包含了教学设计、论文、实录,还应体现出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论文争取发表。
评议专家组签名
2019年10 月 26 日
|
四、研究调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
针对专家组评评议意见,对照课师申请书,现将研究计划作以下调整: 1.明确研究的课例。在调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研究的课例,夯实任务。 2.进一步明确分工,采用划分子课题式的分工。 (1)文献综述:执教者、饶炽奎。课前通过知网查询关于本课的相关论文,查阅教师用书,对照课程标准,保证研究方向的正确性。将搜集到的资料归类,并在研讨会上概述、分享。 (2)名师经典课例搜集:课题组全体成员。以著名特级教师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的课例,确定出教学策略,作为试教的指导。需把有价值的视频、实录保存下来,在研讨会上把名师的精华概述出来。 (3)执教:子课题主持人。 (4)教学设计:执教者。 (5)ppt制作:执教者。 (6)说课、论文、反思、实录:执教者,课题组成员。 (7)研究小结:课题组成员轮流。 (8)评课稿:课题组成员。 (9)审稿:饶炽奎甘明琼 (10)活动组织:包自强 (11)照片管理:张亮 (12)打印复印:贾仕俊 (13)QQ群管理:刘云 (14)校对:张媛媛 刘玲玲 (15)会议记录:刘俊 (16)试教助理:邱洪兰
课题负责人签名
2019 年 10 月 26 日
|
五、所在单位意见
盖 章
2019 年 10 月 26 日
|
六、县(区)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盖 章
2019年 10 月 26 日
|
1. 课题负责人将报告发送至新浪博客;
2. 县区教研室统一收缴报告文本及电子档,开题会议上课题汇报PPT或视频资料;
3. 县区教研室统一报送市教研室。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基于问题解决的小学数学思维可视化研究…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