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

邯郸市教育科学规划“教师个人课题”

开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姓   名                   王维红

所教学科                   生物

新浪博客            职成教研室9811

单   位       邯郸市教育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教研室

2018  年  2  月  13  日

一、开题报告内容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1、提出的背景

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可以看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育人功能进一步凸显。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发展,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是基于自主学习进行主动探究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学会思考,自主发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就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性思维、自主学习的能力。

很显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非一日之功。学习的自主性的培养也需要须长时间的学习和巩固,须从初中甚至更低学段开始培养。特别是其中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覆盖各科、关乎学习成效的一个普适性的能力,也是其他能力提升的基础,对学生现阶段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非常重要。那么,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科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基于这样的背景和思考,本人开展了相关研究。

2、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1.流于形式。教师没有安排好自主学习的时间,不能很好地就自主学习加以引导、规划、监督,学生没有独立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究,这样自主学习就过于形式,加之自主学习更多的时间是在下课回家之后,学生懈怠。造成学生草草了事、效率低下,无法达成既定目标。

2.教师认知停留在早期低水平。部分老师对自主学习的本质了解不够,对组织实施和评价缺乏系统研究,指导不力,课堂上仍存在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学生自主规划学习仍旧缺少,自主学习组织实施和评价存在许多缺陷,很难产生良好效果。

3.课堂设计不够科学合理,缺乏可操作性。有的教师虽然让学生自主学习,但课堂设计中对自主学习的内容、时间安排等没有做出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预设和规划,在课堂上缺乏具体的、精心组织和指导,自主学习名不副实。

二、课题界定

1.核心素养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包括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自主发展、自主参与、创新实践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具体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体现的是学生后天习得的终身受益成果,是公民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之一,是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

2.自主学习

最早提出自主学习(autonomy)的是英国学者Hollec(1981:3 引自Gardner & Miller,2002: 6),他认为自主性就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能力;Dickinson(1993)指出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的、进行客观的批评性的思考,作出决策并采取独立行”;Little(1991)认为,自主学习“从本质上说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心理关系问题,即一种超越、批判性的思考、决策、以及独立行动的能力”; Littlewood(1999)将自主学习定义为“进行客观的、评判性反思的能力、做出决策的能力、积极采取独立行动的能力”。国内学者针对自主学习的研究始于2O世纪9O年代,彭金定(2002)认为自主学习涵盖五个方面: 学习责任心、明确学习目的、制定学习计划、评估学习进步和调整学习策略;束定芳(2004)认为自主学习应该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态度、能力和环境等几个方面;庞维国认为,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掌握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学习意志基础上的恒学;

纵观过去不同学者的研究和文献,可以归纳出有关自主学习的基本思想,即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学习方法,自主开展学习监督、结果评价的过程。

3.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即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动、自觉的学习能力和行为能力。在学习中能具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意识,充分发展个性,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实践,自主开展学习监督、结果评价的一种能力。

三、理论依据

1.自主学习理论。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最重要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己生成知识、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发展。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效的学习是由学生主动去建构的,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识、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认知。作为教师最根本的任务不是“传递”知识,也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手段,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从而学会支配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会建构所学知识网络。

3.教育心理学理论。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学派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理论为学案导学教学提供了心理学理论支撑。经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高中生的观察能力相对来说已有显著提高,他们乐于独立提出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他们喜欢讨论问题的发生原因,解释、论证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他们已初步具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能够根据“学案”的学习目标进行自学.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基于中学生核心素养概念中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以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的自主、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方案。根椐自主发展,学会学习这一理念,结合生物教学特点,笔者确立了本课题。本课题的设计与实施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主动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教师在核心素养自主学习过程中起到引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教师对自主学习能否取得成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则借助学生自主探究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结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授之以渔”才是学校教育更重要的目的。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提高核心素养,终生受益,真正成为生物学习的主人。

五、研究目标

1.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突破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进行高效课堂教学实验,采用核心素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能力。

2.构建比较成熟的核心素养自主学习教学策略,探索总结此模式的主要依据、主要特点、基本方法和有效途径。提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建立一个基于核心素养体系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切合“新高考”改革方向、切合我校学生实际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

六、研究内容

1、在核心素养理论的指导下,对目前初中生物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结合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就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2、制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明确学习目的在学习过程中,对孩子进行方法策略指导。

3、基于核心素养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供现实案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为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实践依据和具体培养途径。

七、研究方法

1.观察研究法

通过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录音机,录像机),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学生进行系统观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其步骤为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的目的和意义;编制观察提纲,进入研究情境;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研究结论。

2.追踪调查研究法。

采取随机取样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4个班级的学生246名,进行问卷调查,进行定性定量数据处理,分析实施前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的状况,撰写调整报告。

3.行动研究法

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从学生对生物学感兴趣,学生积极参加生物学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学生用生物学的方法尝试分析一些生物学现象并尝试进行一些实践性研究课题的研究;最终体现在学科的学习成绩的提高的全部过程。即计划,行动,考察,反思。

4.教育叙事研究

叙事研究是采用叙事的手段进行研究的一种质的研究方法。反映学生在日常主动学习活动、重视生物学习的经验积累与反思性教学研究。其操作步骤为:观察并提出问题;事件的记录与描述;反思与分析;总结与提升;交流与评价。

分享: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