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开题报告

立项号

 

2021XKT-ZXYW052

 

课题名称

初中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开题报告)

负责人

 

毛小会

 

所在单位

西安市第十九中学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保障,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特别强调,要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思想文化修养,把建立文化自信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文化强国的精神根基。因此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必要任务。

在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元化的文化冲击对中学生的影响很大,自媒体的介入,使学生有更多的途径接触不同的文化,国外文化、低俗文化深深影响着他们的言行,削弱了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现实生活中,一些中学生奢侈浪费、不尊敬师长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敬老孝亲、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的缺失,基于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统编版教材,在教材编写和单元设计上更体现单元教学的特点,7-9年级的文本中,几乎每册教材都能发掘传统文化教育的篇目,语文课堂是向学生传播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教师应该根据文本,找准传统文化的切入点,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来制定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传统美德。

从“减负”以后,课后延时服务应运而生,很多学校对社团活动做了有益的改进尝试,在丰富社团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我们的课题研究希望以此为契机,使学生通过丰富的社团活动,提升个人素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文化视野,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态度,融入现代元素,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概念界定与解读

文化是民族集体智慧的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本民族的精神寄托,承载着思想进步的重任,对社会发展起到指导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经过长时间积淀后,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国家统一,国家主权不容侵犯,强调社会关爱,互帮互助,共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注重个人人格修养的塑造,重视人内心的丰盈。

本课题的研究,以7-9年级教材为研究素材,以7-9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研究方式,以自主创新设计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语文综合性实际活动、丰富多彩社团活动等为辅助,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形成团队合作精神,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发展学生智力,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发展目标:通过课题研究,让教师树立适应新课程理念教学观,增强师生的创新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改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在多种教法及学法中,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从课内走向课外,充分发挥文史政学科间融合,探索形式多样的语文教育活动,

理论目标:通过课题研究,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探索出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文本课堂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剖析课堂教学模式,形成评价规律,为此方面课堂教学积累经验,优化学习资源,为传统文化教育提升赋能,通过多种活动,调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传统文化植根于学生内心,形成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活动过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导作用,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研究内容:

1、对初中师生传统文化认识的调查及分析

(1)调查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的理解;调查教师驾驭此类课堂的教法及学生学法情况。

(2)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情况。

  2、初中语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及语文活动研究

(1)根据学生的语言、空间、逻辑、自我认识等多元表现结合课程标准要求把学生活动设计为:表述型、观察型、交流型、感受型、自主探究型等类型。

(2)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把教学活动设计为:综合性学习活动、创新性教学设计、社团。七年级学生注重小初衔接;八年级注重感悟;九年级注重创新性。

  研究方法:

1.理论探究法

2.行动研究法

3.调查分析法

4.经验总结法

 

 

 

 

 

 

 

 

 

 

 

 

 

 

 

 

 

 


本课题拟用一年时间完成,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方案准备阶段:(20212月——20214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分工。

    2.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确定最终研究方案;

    3.课题组成员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等有关理论知识,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

    4.制定好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

    第二阶段:方案实施阶段:(20215月——20225月)

    1.设计编制调查问卷,进行点面结合的调查摸底。共设计两种调查问卷,分别是学生、教师调查问卷。学生的问卷,从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传承上设计。教师问卷侧重于教师结合课题内容教学设计、语文活动设计上。

    2.回收调查问卷,进行科学统计分析,研究当前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进行课题成果汇取交流,及时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为推广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组利用研讨会时间,定期进行优秀论文、案例、作业设计形式的交流。通过交流,试图使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教师有所启迪,丰富课题成果。

第三阶段:方案总结阶段结题阶段:(20226月—20228月)

(1)搜集整理研究成果,形成了优秀论文集、优秀案例集、优秀活动方案集、优秀教学设计集。

    (2)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反思。

(3)提出结题申请,撰写结题报告。

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根据初中学生学习特点,结合我校学情,课题开题后,我们将根据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和课标要求,将此项研究分年级分别展开。具体分工如下:

毛小会:课题组负责人,具体负责课题研究工作,负责各类报告、总结的主笔。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课题相关理论知识。

罗卫军:负责过程督导及课题研究过程中各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其他分工如下:

1、七年级  七年级作为起始年级,主要开展“写好中国字”“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宋毅华负责)

2、八年级  八年级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传统文化进班级等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活动,观看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影视片及纪录片,并记录自己的感受,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完成问卷调查;(毛小会、罗卫军负责)

3、九年级  九年级学生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积累,可以展开“校园诗文大赛”“传统节日”主题班会等创新活动;(吉菊霞负责)

4、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优秀传统文化以vlog的形式展现出来,使中华文化走向更大的舞台,让中外观众能互相学习,相互借鉴,兼容并蓄。在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课题组成员共同负责)

    此外,还可以用调查问卷、书画展、拟春联等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全方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建设文化强国奠基。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预期成果

1.阶段性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汇编。

2.研究过程中,开展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一系列汇报课、研究课和论文交流研讨会,开展调查问卷、书画展、拟春联、历史文化名人书签制作等活动。

3.课题研究结题,形成一篇终期成果报告,总结典型案例,展示研究成果。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